江苏高考语文近十年文言文真题.docx
江苏省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8分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XX,先生往谒,答述XX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XX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B.先生往谒谒:拜见C.称之不置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霍光病笃。
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
光上书谢恩,愿分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
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三月,庚午,光薨。
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国家新失大将军,宜显明功臣以填藩国,毋空大位,以塞争权。
宜以车骑将军安世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以其子延寿为光禄勋。
”上亦欲用之。
夏,四月,戊申,以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上思报大将军德,乃封光兄孙山为乐平侯,使以奉车都尉领尚书事。
魏相因昌成君....许广汉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
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由冢宰。
今光死,子复为右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
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壅蔽。
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
帝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
霍光既薨,始亲政事,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
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敷奏其言,考试功能。
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
枢机周密,品式备备,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
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必然。
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是以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六》)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B.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C.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D.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寝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驾,原指马驾的车,后来多指天子出巡时乘坐的马车,也作天子的代称。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第一部分学生版2022届高三文言文翻译十年真题精练1【2021年新高考Ⅰ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5分)(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5分)2【2021年新高考Ⅱ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祖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3【2021年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4【2021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5【2020年八省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6【2020年全国卷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7【2020年全国卷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8【2020年全国卷I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白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9【2019年全国卷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阅读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城市文明是一个多维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打量,会呈现不同的维度:在建筑学视野里,一个文明城市首先是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文明城市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竞争力和总体实力强盛的城市;在美学界域内,一个文明城市就是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各色景观靓丽怡人的城市;在政治学视角下,一个文明城市就是权力依法运作、治理秩序井然的城市;在伦理学架构中,一个文明城市就是市民讲信修睦、礼让包容的城市;在社会学框架里,一个文明城市就是社会矛盾较少、社会关系和谐的城市。
②由于城市是人的集居地,人的现代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根本载体,所以,城市文明究其本质是市民高超素养的充分彰显,是市民现代素质的集中体现。
市民现代素质是指与现代生产力、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观念、道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以及其他职业素质及其进步提高的过程。
在我国,市民现代素质不仅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市民作为信仰、道德和法律等的载体和实践者,最终还决定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从联系和动态的角度看,市民现代素质不仅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而且成为城市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杠杆和依托。
③当前,市民现代素质问题之所以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凸显出来,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从根本上讲是由城市现代生产力的迅猛演进和城市经济社会体制转轨变型所引发的。
城市现代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经验在生产力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臻显要,科技知识渗透于生产要素和营销过程,物化成第一生产力。
而现代管理知识与经验则成为凝聚整合生产力要素、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越来越决定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城市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生产,需要相应地建立起一整套现代管理制度和运行规则,所有这一切都对城市中的人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只要无愧于心。
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第一部分一、文言文阅读文段一颜杲卿字昕,以文儒世家。
性刚正,莅事明济。
尝为刺史诘让,正色别白,不为屈。
开元中,与兄春卿、弟曜卿并以书判超等,吏部侍郎席豫咨嗟推伏。
再以最迁范阳户曹参军。
安禄山闻其名,表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
禄山反,杲卿及长史袁履谦谒于道,赐杲卿紫袍,履谦绯袍,令与假子李钦凑以兵七千屯土门。
杲卿指所赐衣谓履谦曰:“与公何为著此?”履谦悟,乃与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定谋图贼。
杲卿称疾不视事,使子泉明往返计议,阴结太原尹王承业为应,使平卢节度副使贾循取幽州。
谋泄,禄山杀循。
杲卿阳不事事,委政履谦,潜召处士权涣、郭仲邕定策。
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
真卿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
杲卿大喜,以为兵掎角可挫贼西锋。
乃矫贼命召钦凑计事,钦凑夜还,杲卿辞城门不可夜开,舍之外邮;使履谦及参军冯虔、郡豪翟万德等数人饮劳,既醉,斩之,并杀其将潘惟慎,贼党歼,投尸滹沱水。
履谦以示杲卿,则首喜且泣。
先是,禄山遣将高邈召兵范阳未还,杲卿使藁城尉崔安石图之。
已而事显,乃拜杲卿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履谦为常山太守,深司马。
即传檄河北,言王师二十万入土门,遣郭仲邕领百骑为先锋,驰而南,曳柴扬尘,望者谓大军至。
日中,传数百里。
贼张献诚方围饶阳,弃甲走。
于是杲卿兄弟兵大振。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
不涉旬,贼急攻城。
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贼胁使降,不应。
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
”杲卿不答。
遂并卢逖杀之。
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
江苏省2004-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2004-2012年9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2江苏卷)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
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入居室,无惰容。
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答案】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
江苏语文高考卷文言文详解版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6~9 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于)有司,辄【老是】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ji ǎn【困难窘况,崎岖不顺。
】二十年。
文恭捐馆【捐馆是死的比较委宛的说法,“捐”指放弃,“馆”指官邸,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是指官员的逝世。
后遂以“捐馆”为死亡的婉辞。
亦省作“捐舍”】,家难渐至。
大父念书龙光楼,辍【舍弃】其梯,轴轳【用辘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哀悼,凭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墓地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意思是你快要死了。
这是骂人的话。
后指人死了许久】,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坊,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叹息;抽咽声】。
是日将别,顾【回头】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念书,以期不坠先业。
” 大父泣曰:“侄命蹇【1. 跛,行走困难:~足。
~步。
2. 愚钝,不顺利:~涩。
~运。
时乖命~。
3.骄横。
4. 贫寒。
5. 驽马,亦指驴】,特【只】耕而【却】不获耳,藨蓘【 bi āo gǔn 耕作和培养】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欣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大体】不死矣!”我祖父的名字叫张汝霖,号雨若,从小就喜爱学习古文,博学多才。
小时候他不肯意摹仿书法家的书法,字写得很丑,因此在去官衙考试时,老是不可以被录取。
于是就用粮食买了个上太学的资格念书,在此中待了二十年。
我曾祖父逝世后,家境一天比一天困难。
我祖父在家中龙光楼念书,去掉下楼的梯子,用吊车将食品奉上楼去,以前三年没有下楼。
江西邓文洁先生到越地来哀悼我曾祖父,曾祖父坟旁的树都已经长大了,邓先生抚摸着树枝泣不成声,哭泣着走开。
曾祖父送他到邮亭,邓文洁对祖父很不快乐,本来是他听信了他人说的坏话,说我的祖父近期开了一家酒店,许久都没有写文章了,因此看见我祖父就连声叹息。
近三年江苏高考文言文

2013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
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父不愿其然.然:这样B. 及.即尊位及:等到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①在邺下名为清白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A. ①②⑥B. ①③⑤C. ②④⑤D. ③④⑥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高考真题特训(2008—2017)二、文言文阅读(18分)2008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
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④敢轻冒进兵者斩⑤汉乘利进逼成都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2009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
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
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
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
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
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
呜呼!其真乏才也耶?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B.皆逡巡引却..引却:后退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⒍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 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 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 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⑵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⑶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二、文言文阅读(19分) 20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
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希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二. 文言文阅读(19分)20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
天圣八年进士第。
始为长沙县。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
去为雩都。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
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
公戒而舍之。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
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
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
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
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
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士,所至为暴。
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
”吏士请斩甲以徇。
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黩。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
诏公乘传往代之。
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
米翔贵,民益饥。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