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国常见缺陷
5个方面,31个典型缺陷,船级社联合会公布PSCO滞留大杀器!

5个方面,31个典型缺陷,船级社联合会公布PSCO滞留大杀器!亚洲船级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报告,根据报告,消防设备、ISM、救生设施、应急设备、防污染这五个方面是PSC滞留船舶的大杀器。
并精选了港口国监督检查中的31个典型缺陷,是船级社精选的PSCO常规滞留船舶的手段,PSCReady老编精选出来,供业内各位大佬学习进步。
0131个典型缺陷1.Water supply to sinks discolored at outlets in galley and infrequently used outlets.(厨房出水口和不经常使用的出口出水变色)2.Malfunction of Oil Content Meter(油水分离器油份计故障)3.Bilge pump serious leakage(舱底泵泄露)4.Very dirty oily bilge water discharge line(油水分离器排出管线存在油污)5.Wasted and hol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ipe(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管线洞穿)6.Access ladder into ballast tank wasted on entry(进入压载舱的梯子锈蚀严重)7.Starboard over-side lightdamaged and not working.(右舷侧灯故障不亮)8.Rudder angle indicator on bridge and steering gear displaying errors.(驾驶台和舵机间的舵角指示器显示错误。
)9.Temporary repair on piping without reporting to PSC(船舶管线进行了修理,但是没有向PSC报告)10.Dirty Engine room(机舱太脏)11.Key personnel not familiar with launching procedures for lifeboat and rescue boat.(关键船员不熟悉救生艇和救助艇的释放程序)12.Malfunction of propeller in Life boat(救生艇推进器故障)13.Immersion suits zip damage(保温救生服拉链损坏)14.Inappropriate reset of on-load release gear(救助艇释放装置没有复位)15.Inappropriate painter securing(救生筏首缆固定错误,看图片是没有连接到静水压力释放器)16.Rescue boat not ready for immediate use. Securing strap seized(救助艇不能立即可用,看视频是被绑带绑住了)17.Fixing Self-closing door(防火自闭门被绑住)18.Fire main pipe heavy leakage(消防主管路漏泄严重)19.Fire damper of machinery space ventilation pipe at open status(机械处所通风机防火挡板不能关闭,保持在常开位置)20.Fire door self-closing device failure(防火自闭门故障)21.Fire hazard due to oil leakage in Engine Room(机舱燃油泄露,存在火灾风险)22.Leakage from Fire main(消防主管路泄露)23.Extensive corrosion on CO2 pipes(CO2系统管线腐蚀严重)24.Remote stopping of machinery space fans control not in accordance with stop labels(机舱风机应急切断没有张贴标签)25.CO₂ release instructions missing and cabinet(CO2系统释放说明丢失)26.Corroded disk in Air Vent(透气管头腐蚀)27.Broken float disc of air pipe head(空气管头浮球鼓故障)28.Improper freeboard marks(载重线标识勘划不合格)29.Malfunction of low level oil alarm of steering gear during test(舵机油位低报警测试故障)30.Partly broken mooring rope(缆绳存在部分断裂情况)31.Missing toilet(厕所损坏,被封堵)02PSC惯用手段这一部分是船级社协会精选的PSC常规滞留的缺陷集合,请大家欣赏。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与航运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尽管我国港口与航运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港口与航运业的竞争力和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主要缺陷1.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主要缺陷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船舶吨位的不断扩大,我国港口的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导致港口装卸能力不足、船舶等待时间长、货物堆场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港口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而我国许多港口还停留在传统的装卸方式上,这也导致了港口设施的滞后和不足。
2. 港口业务流程不规范我国港口业务流程不规范也是管理的一大缺陷。
在港口的货物装卸、船舶停靠、航运安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船舶超期停留、货物装卸时间长、安全隐患等问题。
这些不规范的行为直接影响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给港口和航运业者带来了损失。
3. 港口与航运安全风险较高我国港口与航运安全风险较高也是管理的重要缺陷之一。
近年来,我国港口和航运业发展迅速,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隐患,如船舶交通秩序混乱、港口货物堆放不规范、港口设施缺乏维护等问题,容易引发事故和安全隐患,对港口和航运业安全造成威胁。
二、解决对策分析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针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应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港口的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港口设施设备,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质量。
针对港口业务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应当进一步规范港口的业务流程和行为,加强监管力度,推动港口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应当加强对港口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针对港口与航运安全风险较高的问题,应当加强港口与航运安全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港口的安全管理水平。
港口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港口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一、背景介绍港口物流是指货物在港口之间的集散、仓储、运输等环节中的管理和组织。
作为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港口物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港口物流行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了影响。
二、效率低下1. 港口运输繁琐:目前,我国很多港口还存在货箱堆存方式老旧、设备陈旧等问题,导致装卸速度慢。
此外,海关查验和报检程序复杂且周期长,进出境报关时间冗长。
2. 运输路径延迟:由于国内陆路交通拥堵频发以及规划不合理,很多地区到达港口所需时间过长。
尤其是贸易大省内陆水位偏低、没有开江直航航线,则无法直接从本地快捷抵达主要海上航道。
3. 信息传递困难:当前各个环节间信息传递仍较为繁琐,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这使得相关企业很难及时了解船只动态、货运状态等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协调和安排物流。
三、成本较高1. 港口设施投资巨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港口需要不断扩建并更新设备。
这些投资对于港口运营商来说是巨大的负担,也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 差异化收费困境:区别于现代物流一体化发展趋势,我国仍存在各个环节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因此,在港口运输过程中遇到重箱回空或零散货单;且多种不同服务项目,“跳票”、“入场费”等形式的附加费用频繁出现。
四、安全风险较大1. 港口作业人员培训匮乏:由于工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并缺乏对新技术和操作要点的培训与指导,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2. 走私与逃税问题普遍存在:由于港口处置方式老旧落后且监管力度有限,走私行为相对容易进行,特别是卷烟、假冒奢侈品等涉税产品,给国家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3. 恶劣天气对港口运营的影响较大:在暴雨或大风天气下,港口容易发生物流设施毁损、货物丢失等问题。
五、建议改进的措施1. 提升货运效率:加强港口设备更新与维护,并优化装卸工艺流程。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个环节之间快速沟通和提高整体效率。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港口与航运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和航运体系。
随着行业持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管理缺陷、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责任不清晰等情况。
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管理者难以对整个港口和航运体系进行全面管控。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建立健全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体制,推动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确保港口和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港口与航运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逐步建立统一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信息系统,并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第二,安全防范措施不足。
当前,我国港口与航运业存在着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比如货物安全、船舶安全、港口设施等方面。
由于安全措施不足,一些港口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港口设施的安全建设,提高设施安全性能,确保船舶和货物的安全运输。
加强对港口与船舶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港口安全管理规范,完善港口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促进港口与航运企业之间的安全合作,共同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加强责任落实,确保港口与航运的安全运营。
环境污染治理不力。
随着我国港口与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港口地区在船舶排放、岸电使用、污水排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港口与航运企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整体环境管理水平。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港口与航运业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港口和航运业发展日益迅速。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共享不畅、安全管理不足以及技术设备落后等方面的缺陷。
这些缺陷已经对我国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港口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有必要对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的缺陷及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的缺陷,探讨其对航运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当前管理体制不完善、信息共享不畅、安全管理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的根源,为我国港口与航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水平,促进国家海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引言深入研究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对于优化港口与航运管理体系,提升运输效率,保障海上安全,促进我国港口与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我国海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本次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安全保障,推动技术设备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2. 正文2.1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分析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影响着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中国的港口和航运系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缺陷。
本文将对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的缺陷1.港口基础设施不足随着我国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一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目前我国许多港口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包括码头、集装箱堆场、航道等方面的不足。
这些问题导致了港口吞吐效率的低下,影响了货物的流通和物流的顺畅运作。
2.港口堆场管理不规范随着集装箱码头的不断发展,港口堆场管理愈发重要。
一些港口的堆场管理存在着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导致货物堆存不当、堆场混乱、货物丢失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港口的货物流转效率。
3.港口设备陈旧一些我国港口的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船舶的装卸要求,影响了港口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而且,设备陈旧也增加了港口的维修成本和耗能成本,从而影响了港口的竞争力。
4.港口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港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我国港口的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智能化设备,这给港口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港口的运作效率。
5.航运安全隐患较多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的增加,航运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些我国航运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导致了航运安全隐患的存在。
航运事故频发,给港口和航运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二、相关对策分析1.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解决港口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一些重点港口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作业效率。
要逐步完善港口的航道和航标设施,保障船舶的顺利进出港口。
2.加强港口堆场管理为解决港口堆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港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堆场管理的监管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堆场管理规定,推动智能化堆场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货物的堆存和流转效率。
港口国常见缺陷

PSC检查常见缺陷一、救生设备二、消防安全三、总体安全(稳性和结构及相关设备)四、航行安全五、载重线六、防止污染1、救生设备(1)艇机按照SOLAS 公约的要求,每周都需要对所有救生艇和救助艇的发动机进行正车和倒车运转,总时不少于3 min。
救生艇艇机应该是随时都处于可用状态。
而事实显示,救生艇缺陷却是船舶滞留的多发项目,救生艇艇机最常见缺陷有艇机不能起动,起动需要的时间过长,救生艇排烟管漏烟(指封闭式救生艇)。
艇机不能起动的原因,主要有:1) 环境温度过低,起动前未采取任何暖机措施;2) 原动力缺失(电瓶没电、油箱没油等);3)油管路堵塞(多见于老龄船舶);4)船员操作不熟练,或船员因紧张导致了错误的操作,等。
(2)救生艇降落装置船舶在澳大利亚和荷兰接受港口国检查时,港口国检查官比较关注对救生艇降落装置结构状况的检查,如救生艇艇架、滑车、眼板、艇钩、绞缆机底座等,往往也会因这方面的缺陷滞留船舶。
就其原因,是船员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还有检验不到位的因素。
常见的缺陷有:1) 救生艇降落装置(艇架头部、艇架基座、滑车和眼板、艇钩、绞车底座等)严重锈蚀、减薄、损坏;2) 救生艇降落装置不完整(缺少限位开关、限位器卡死、缺少重力刹车等)。
(3)救生艇总体状况按照SOLAS 公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均要求船员每周、每月对救生艇及救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救生艇处于随即可用的状态。
但因疏于保养,未能使救生艇总体状况处于满意状态,导致船舶在港口国检查中被滞留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常见的缺陷有:1) 救生艇属具缺少或状况不好,如配备的淡水、食品过期,救生艇的浆叉和浆丢失,非机动艇缺少桅或帆等;2) 救生艇缺乏维护,整体状况较差,如救生艇内油污水严重,整体锈蚀严重;3) 救生艇内构件损坏,如淡水箱或艇机油箱穿孔,救生艇浮力箱开裂,救生艇艇体反光带破损,艇体上金属支撑锈蚀严重等。
(4)救助艇降落装置救助艇降落装置方面常见的缺陷有:1) 救助艇内某一位置操纵降落机械装置的布置丢失;2) 救助艇内未安装遥控释放装置;3) 救助艇降落装置的钢丝绳丢失(艇内遥控释放)。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摘要】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缺陷,可以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并提升信息化水平。
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我国的港口与航运管理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通过对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我们得出结论,提升管理机制、体系和信息化水平是解决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缺陷、对策、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信息化水平、现阶段问题、展望未来、总结分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一直是我国海洋事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港口与航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如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港口与航运领域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以及提升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海洋事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为我国海洋事务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港口与航运管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洋运输、国际贸易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与航运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研究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对策分析对于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C检查常见缺陷一、救生设备二、消防安全三、总体安全(稳性和结构及相关设备)四、航行安全五、载重线六、防止污染1、救生设备(1)艇机按照SOLAS 公约的要求,每周都需要对所有救生艇和救助艇的发动机进行正车和倒车运转,总时不少于3 min。
救生艇艇机应该是随时都处于可用状态。
而事实显示,救生艇缺陷却是船舶滞留的多发项目,救生艇艇机最常见缺陷有艇机不能起动,起动需要的时间过长,救生艇排烟管漏烟(指封闭式救生艇)。
艇机不能起动的原因,主要有:1) 环境温度过低,起动前未采取任何暖机措施;2) 原动力缺失(电瓶没电、油箱没油等);3)油管路堵塞(多见于老龄船舶);4)船员操作不熟练,或船员因紧张导致了错误的操作,等。
(2)救生艇降落装置船舶在澳大利亚和荷兰接受港口国检查时,港口国检查官比较关注对救生艇降落装置结构状况的检查,如救生艇艇架、滑车、眼板、艇钩、绞缆机底座等,往往也会因这方面的缺陷滞留船舶。
就其原因,是船员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还有检验不到位的因素。
常见的缺陷有:1) 救生艇降落装置(艇架头部、艇架基座、滑车和眼板、艇钩、绞车底座等)严重锈蚀、减薄、损坏;2) 救生艇降落装置不完整(缺少限位开关、限位器卡死、缺少重力刹车等)。
(3)救生艇总体状况按照SOLAS 公约和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均要求船员每周、每月对救生艇及救生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救生艇处于随即可用的状态。
但因疏于保养,未能使救生艇总体状况处于满意状态,导致船舶在港口国检查中被滞留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常见的缺陷有:1) 救生艇属具缺少或状况不好,如配备的淡水、食品过期,救生艇的浆叉和浆丢失,非机动艇缺少桅或帆等;2) 救生艇缺乏维护,整体状况较差,如救生艇内油污水严重,整体锈蚀严重;3) 救生艇内构件损坏,如淡水箱或艇机油箱穿孔,救生艇浮力箱开裂,救生艇艇体反光带破损,艇体上金属支撑锈蚀严重等。
(4)救助艇降落装置救助艇降落装置方面常见的缺陷有:1) 救助艇内某一位置操纵降落机械装置的布置丢失;2) 救助艇内未安装遥控释放装置;3) 救助艇降落装置的钢丝绳丢失(艇内遥控释放)。
5. 救生艇筏存放和登乘装置(5)救生艇筏存放和登乘装置方面常见的缺陷有:1) 没有登乘梯,或登乘梯长度不够,或登乘装置未固定在船体上等;2) 救生筏自动释放装置绑扎金属绳严重锈蚀、救生筏装载容器开裂等;3) 登乘位置应急照明不工作;4) 张贴在艇筏和控制位置附近的救生艇筏降落说明(使用IMO 符号)处应急照明不工作,或降落操作说明丢失或模糊不清;5) 救生筏和静水压力释放装置未按要求进行定期检修(12个月);6) 自由释放的救生筏用绳索绑住,等。
其它在救生设备方面,除上述提及的缺陷外,还有:1) 救生无线电设备:两套双向VHF 不能工作;2) 救生艇罗经不能工作;3) 双向通讯应急设备:双向通讯应急设备过期,应急蓄电池过期;4) 抛绳装置:抛绳设备不全,如缺少抛绳体、火箭等;5) 遇险火焰信号:遇险火焰信号配备不足;6) 应急部署表未得到及时更新(船员发生变更时)。
2、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方面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探火系统和灭火设备、防火结构、消防泵及消防管系、通风/防火挡板/速闭阀、高压油管护套装置、国际通岸接头、个人消防装备、惰性气体等。
在消防安全方面,滞留缺陷出现最多的是通风筒/防火挡板、应急消防泵方面的缺陷。
具体表现在通风筒关闭装置或防火挡板锈蚀严重、不能关闭或卡死,应急消防泵原动机无法工作等。
(1)、通风系统常见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通风方面的缺陷(机舱、泵舱、货舱的通风),如通风筒筒体锈蚀、机舱天窗锈蚀或不能关闭等;2) 防火挡板缺陷,如防火挡板本体锈蚀,防火挡板操纵不活络或卡死,防火挡板不能完全关闭(有漏光等)等;3) 通风筒关闭装置损坏,导致防火挡板不能关闭等;4) 遥控控制、速闭阀缺陷(油柜),如速闭阀不工作,遥控控制不工作,或用于遥控控制用的气瓶没有气压等。
(2.)消防设备和系统消防设备和系统,包括固定式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防火门、消防泵和消防管系、消防栓和消防皮龙及喷嘴等。
这方面的缺陷主要有:1) 消防总管锈蚀严重或漏水,或消防总管漏水处用水泥箱打补丁;2) 消防栓损坏,皮龙、喷嘴、扳手丢失或损坏,或状况不好;3) 机舱门或脱险通道机舱底部的防火门,用绳子绑住,保持常开状态;4) 手提式或舟车式灭火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如灭火器筒体锈蚀严重,或者灭火器药品不足等。
5) 机舱CO2 系统报警装置不工作,等。
(3.)应急消防泵应急消防泵缺陷是船舶滞留的高发项目,主要体现在应急消防泵不能出水、或出水压力过低,或应急消防泵原动机不能正常工作等。
这些缺陷,大多数与船员操作不熟练和维护保养不到位有很大关联。
由于船员日常维护不当,致使应急消防泵漏水严重,或应急消防泵基座锈蚀严重,影响到应急消防泵的使用。
在港口国检查中,还曾出现过船员欺骗港口国控制官的现象,在试验应急消防泵时,船员用消防泵的出水代替应急消防泵。
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也是不允许发生的。
(4.)探火和防火探火主要包括固定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
防火主要包括防火分隔(结构上)、燃油/润滑油和其它易燃油类的布置等方面的内容。
在港口国检查中,检查官一般要求对梯道、走廊和起居处所内的脱险通道的感温、感烟探测器进行效能试验,如果发现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往往会滞留船舶。
(5). 消防员装备和应急逃生呼吸器消防员装备一般应包括防护服、消防靴和手套(橡胶或不导电材料制成)、1 顶消防头盔、1 盏电安全灯(手提灯,照明时间至少3 小时)、1 把太平斧、一具认可型的呼吸器等组成。
每一个呼吸器应有足够长度和强度的耐火救生绳 1 根。
所有货船,至少配备两套消防员装备。
油船至少配备四套消防员装备。
每套消防员装备应配备两套充满气的备用空气瓶。
消防员装备应存放在易于到达之处并即刻可用。
另,船舶还需按照SOLAS 公约和船旗国的要求配备应急逃生呼吸器(EEBD)。
(6.)消防设备的即刻可用性为保持和监控船舶所具备的消防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应按要求对防火系统及灭火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随时可用。
下列防火系统应保持完好状态:结构防火,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脱险通道系统和设备。
灭火系统和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随时即可使用。
已使用过的手提式灭火器应立即再充装。
维护保养和检查应根据“防火系统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进行,确保各防火系统和设备状况良好,随即可用。
3、总体安全(稳性、结构和相关设备)总体安全方面包括船舶结构、电力系统和应急电源、舵机系统、通道和生活区楼梯及脱险通道、文件资料(加强检验计划、稳性、强度和装载手册和须知等)、标识和指示(水密门、防火挡板、通风筒等)、引水梯等。
常见的缺陷有:压载舱和货舱内结构缺陷,应急电源(蓄电池)故障,脱险通道不满足要求等,其中涉及结构方面的缺陷尤以老龄船舶为甚。
(1.)压载舱和货舱内结构压载舱和货舱内的构件,经常会出现因腐蚀(海水、货物)、应力集中等引发断裂、严重减薄(形状如刀片)的严重缺陷,这主要是船舶厂修、维护保养不到位所致。
压载舱内经常发现缺陷的构件有甲板纵骨、舷侧纵骨、斜坡板纵骨、环型框架、加强筋、三角肘板等,货舱内经常发现缺陷的构件有舱盖内框架、舷侧肋骨下肘板、内底板等。
(2.)船壳外板、甲板、舱壁在港口国检查中,因船壳外板、甲板、舱壁方面的严重缺陷而导致船舶滞留。
在这方面较多的缺陷有因锈蚀或损坏,导致舱壁、甲板等穿孔或开裂,如顶边舱横舱壁、双层底舱横舱壁、艏楼和生活处所围壁、CO2 间围壁或甲板、主甲板、舱口间甲板等。
(3.)应急照明和蓄电池港口国检查中非常关注对应急设备和安全设备的检查。
应急照明和蓄电池方面的缺陷也是导致船舶滞留的一个主要方面。
蓄电池状况,是AMSA 的检查重点,应给以关注。
(4.)其它1)船舶因操作或天气致使船体损坏,存在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缺陷,而船舶和公司又未能及时报告给船级社和港口国当局。
这类缺陷,港口国检查官将会滞留船舶,一是船舶存在硬伤,二是船舶没有按照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及时处理。
先前有多艘船舶在日本因发生碰撞、搁浅被滞留。
如,一艘船舶在韩国碰撞码头,致使船舶首部严重损坏,在没有通知船级社和港口国的情况下,经船员临时修理前往日本。
2)生活区的楼梯没有护栏,楼梯踏板严重锈蚀,影响到船员的安全。
3)经批准的稳性资料、装载手册未保存在船上。
部分船上对船舶资料保存不是很好,对一些船舶资料保存不当,造成丢失或找不到。
4)电气设备:应急发电机不能正常起动,主要是因为其起动源故障,如空气起动的压缩空气瓶没有气,或电起动的蓄电池不能工作。
还有,船员缺乏安全意识,私拉电线,且电线接头裸露,旁边有可燃物质,存在失火的隐患。
还有主配电板绝缘低,或无绝缘胶垫。
5)脱险通道:脱险通道的缺陷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脱险通道没有防火绝缘(脱落,或者建造遗留),二是应急照明故障,三是脱险通道未通至机舱最底层的花铁板(属于设计问题)。
6)液压关闭装置不能工作,或工作状况不好。
7)船员高空作业没有保护措施。
8)一些化学品堆放在船员起居处所,等。
4、航行安全(Safety of Navigation)航行安全方面包括海图/航行出版物的配备和修正、避碰规则要求的号灯/号型/声响信号、按SOLAS 公约要求配备的航行设备等相关内容。
根据PSC 检查情况,在航行安全方面,导致船舶滞留较多的项目有海图、航行灯、白昼信号灯等。
具体表现在未配备海图或海图未能得到及时更新、航行灯安装位置不正确(主要是舷灯)、白昼信号灯不符合要求。
日本PSC 检查很关注对航行出版物、海图和航行灯的检查。
(1.)海图和航海出版物按照SOLAS 公约要求,船舶应根据经营航线配备相应的航海出版物和航海相关资料。
航海出版物有海图、航海通告、潮汐表、航路指南、灯塔表、无线电信号表、国际无线电信号规则、国际电信联盟出版物等。
航海相关资料有航海图书总目录、海图修正记录、救生信号图解表、操船信息、船长夜间命令簿、雷达记录簿、天文钟误差表等。
要求船舶配备并保持更新航海出版物和航海相关资料,否则容易出现如下缺陷,并导致船舶滞留。
1) 船舶未配备抵达港的海图(如进港海图)(尤其发生在日本港口,或船舶偶尔去的港口),或者海图没有按照航海通告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2) 未按要求配备航行出版物,如潮汐表、航路指南、灯塔表等,或航海出版物未更新。
(2.)号灯、号型、声响信号船舶应按照避碰规则的要求,配备号灯、号型和声响信号,并要保持这些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以下缺陷是以往港口国检查中经常发现的滞留项目:1) 航行灯安装角度不满足要求,以舷灯尤为突出;2) 航行灯座板、和遮光板严重锈蚀,不能起到固定、挡光的要求;3) 部分号型或声响信号设备丢失,如锚钟;4) 桅灯和舷灯的相对位置不正确(多见于单桅的船舶,桅灯应在舷灯之前);5) 船舶配备的锚灯或其他号灯未经认可,不满足要求;(3.)白昼信号灯所有15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和不论尺度大小的客船,均应配备1 套白昼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