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合集下载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echatronic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204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科技理念、综合人文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械和机电装备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科学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现代测试与信息处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从事机电系统设备及元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等方面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1.掌握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理论知识1.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1.1.1自然科学基础:以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技术,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1.2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基本的法律、思想品德修养、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1.1.3语言文字基础:包括本国语言和外语,具有准确、简练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特别侧重工程语言文字表述;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外文资料的查询、技术的交流等。

1.2 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1.2.1 学科基础:包括工程力学,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以及电工电子学、控制理论、计算机基础等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1.2.2工程制图: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各种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熟悉机械工程相关标准,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绘图。

1.2.3机械设计原理: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实用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备利用计算机、微机、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为电子控制、微机
控制、半导体控制等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够在机械、电子、自动化
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熟悉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
(2)掌握基本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与I/O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
半导体控制技术;
(3)具备技术创新、科研能力和制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能够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或物联网技术,以及使用计算机编程
及编程工具;
(5)熟悉国家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方向,能够了解各行业的产品技
术结构,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三、培养要点
(1)培养学生的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
(2)培养学生扎实的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原理与实践、机械电
子元器件、机械电子诊断及系统设计等基本知识;
(3)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质。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计划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计划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计划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结合了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知识与技术,旨在培养学生在设计、制造和维护机械电子系统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我们制定了以下机械电子工程培养计划。

1. 专业背景课程1.1 数学课程数学是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数学知识。

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为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支持。

1.2 基础物理学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物理学的原理,包括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等。

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机械和电子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中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3 电路分析与电子器件课程学生将学习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他们还将了解各种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为后续的电子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2.1 机械工程课程学生需要学习机械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

他们还将探索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培养设计创新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2 电子工程课程学生将学习电子工程中的电路设计、信号处理和系统控制等知识。

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他们将培养电子系统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3 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学生将深入学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节。

这将使他们具备设计和优化机械电子系统的能力。

3. 实践教学3.1 实验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机械电子系统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我们设置了一系列实验课程。

学生将在实验室中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和电路的搭建,以及机械结构的组装和运动控制的实验。

3.2 项目实践学生将参与一系列机械电子工程的项目实践,如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

通过实践,学生将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4. 学科研究4.1 学术研究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

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4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电工程方面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具有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检测与维修等专业能力,能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元件旳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旳运行管理与营销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旳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定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与机电工程有关旳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方面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制图、机械设计、测试、机电系统控制等方面旳基本训练,掌握机电系统测试与信号分析、机电系统及元件设计、分析,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旳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旳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旳领导,树立对旳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整体素质优良;2、掌握较扎实旳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旳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4、具有本专业必备旳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机电液控制、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必要旳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6、具有较强旳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旳文献检索能力,并具有一定旳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7、具有较强旳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旳综合素质;8、具有良好旳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旳基本技能,受到必要旳军事训练,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原则。

三、专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涵盖机械工程、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旳跨领域专业,社会不一样领域、不一样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一样旳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旳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

为了培养一专多能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考虑到学生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基础上旳专业发展,将本专业提成如下两个专业方向:1、机器人技术:学习和掌握机电系统控制技术、机器人本体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运动仿真与模拟、人机工程学及虚拟仪器等有关理论和实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I. 专业背景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知识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与整合。

机械电子工程的学生需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工业技术领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II. 办学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和控制工程知识,同时还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工业技术环境,为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III. 培养方案(一) 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工程数学- 大学物理- 线性代数- 工程力学- 电路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子工艺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2. 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仪器- 自动化生产工艺- 嵌入式系统设计- 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3. 实践课程- 项目实践- 实习课程- 毕业设计(二) 实践教学1. 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参与项目实践课程,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些真实的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以及项目管理技能。

2. 实习课程学生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课程,去企业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工作环境,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习环节,学生需要选定一个真实的工程问题,并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开发。

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验,还对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三) 实践能力培养1. 实验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要充实多样,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技术手段,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2. 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包括实验室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电子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机械电子设计、制造、应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和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实验检测、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和运行维护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2. 具备较强的机械电子技术和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与设计,能独立完成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与维护工作;3. 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机械电子领域的科研、开发与设计工作;4. 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机械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5.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国际化环境下的工作和交流。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大学物理(2)大学数学(3)电路与信号处理(4)模拟电子技术(5)数字电子技术(6)机械原理(7)材料力学(8)自动控制原理(9)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基础(10)电机与传动(11)机械制图与CAD/CAM (12)机械设计基础(1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5)机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2. 选修课程(1)嵌入式系统设计(2)机器人技术与应用(3)智能控制技术(4)传统与现代信号处理技术(5)机械电子系统仿真与测试(6)MEMS技术(7)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技术(8)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四、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1)电路实验(2)数字电子技术实验(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4)自动控制原理实验(5)机械设计实验(6)机械制图与CAD/CAM实验2. 实习课程(1)机械电子企业实习(2)机械电子产品开发实习(3)机械电子系统运行与维护实习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

【7A版】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7A版】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0-1.0一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0-1.0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机器人技术等。

这些课程是学生掌握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石,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2. 选修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光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是学生在专业领域拓展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实施1. 创新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改革,建立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专业实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教学体系,提供实验技术支持和指导,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和创新实践。

3. 实习就业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就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工程实践技能培养。

学生在实习就业中,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和生产环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三、师资队伍1. 教师团队学校应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2. 指导导师学校应为学生分配实习就业导师和毕业设计导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和学术论文撰写,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

3. 培训支持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培训支持和科研资金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四、教学环境1. 实验室建设学校应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提供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和技术实践的条件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秋冬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秋冬371E0010 形势与政策Ⅰ+1.0 0.0-2.0 一秋冬,春夏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秋冬,春夏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秋冬371E0020 形势与政策Ⅱ+1.0 0.0-2.0 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五年级合计+1或+1.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3110021 军训+2.0 +2 一秋031E0020 体育Ⅰ 1.0 0.0-2.0 一秋冬031E0030 体育Ⅱ 1.0 0.0-2.0 一春夏031E0040 体育Ⅲ 1.0 0.0-2.0 二秋冬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1.0-1.0 二秋冬,春夏031E0050 体育Ⅳ 1.0 0.0-2.0 二春夏03110080 体质测试Ⅰ+0.5 0.0-1.0 三秋冬,春夏03110090 体质测试Ⅱ+0.5 0.0-1.0 四秋冬,春夏(3)外语类9学分(A)必修课程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0 2.0-2.0 二秋冬(B)选修课程6学分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0 2.0-2.0 一秋冬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0 2.0-2.0 一春夏(4)计算机类选修5学分A)A组5学分(Ⅰ)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3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春夏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春夏211G0030 Java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2.0-2.0 一春夏(Ⅱ)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2学分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2.0-0.0 一秋冬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2.0-0.0 一秋冬B)B组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21186020 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 4.0 3.0-2.0 一秋冬21120420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1.0 0.5-1.0 一春夏(5)其他通识课程选修16.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和学科导论。

工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2)在“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3)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6学分。

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A)通识核心课程2学分B)人文社科组6学分2.大类课程36.5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必修25学分要求修读“大学物理(甲)”组和“工程图学”。

A)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8学分(Ⅰ)“微积分”课程组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170 微积分Ⅰ 4.5 4.0-1.0 一秋冬061B0180 微积分Ⅱ 2.0 1.5-1.0 一春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1.0-1.0 一夏(Ⅱ)“数学分析”课程组9学分061Z0010 数学分析Ⅰ 4.5 4.0-1.0 一秋冬061Z0020 数学分析Ⅱ 4.5 4.0-1.0 一春夏B)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Ⅰ”课程二选一 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2.0-1.0 一秋冬061Z0040 线性代数Ⅰ 3.5 3.0-1.0 一秋冬C)以下“大学物理(甲)”与“大学物理(乙)”课程组二选一6学分(Ⅰ)“大学物理(甲)”课程组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 4.0 4.0-0.0 一春夏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 4.0 4.0-0.0 二秋冬(Ⅱ)“大学物理(乙)”课程组6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212 大学物理(乙)Ⅰ 3.0 3.0-0.0 一春夏061B0222 大学物理(乙)Ⅱ 3.0 3.0-0.0 二秋冬D)以下“工程图学”与“画法几何”课程二选一 2.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2.0-1.0 一秋冬121C0090 画法几何 2.5 2.0-1.0 一秋冬E)必修课程4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0.0 一春,夏081C0251 工程训练 1.5 0.0-3.0 一春夏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0.0-3.0 二秋冬(2)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必修11.5学分以下课程必修。

081C0170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 1.5 1.0-1.0 一春261C0061 理论力学(甲) 4.0 4.0-0.0 二秋冬261C0031 材料力学(乙) 4.0 4.0-0.0 二春夏261C0080 材料力学实验0.5 0.0-1.0 二夏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5 1.0-1.0 三冬3.专业课程76学分(1)专业课程44.5学分(A)必修课程35.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101C0080 电路原理(乙) 3.0 3.0-0.0 二秋冬101C0090 电路原理实验(乙) 1.0 0.0-2.0 二秋冬081C0120 工程流体力学(乙) 2.0 2.0-0.0 二春081C0230 机械设计(甲)Ⅰ 3.0 3.0-0.0 二春夏101C011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二春夏101C012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二夏08121431 控制工程基础 3.0 3.0-0.0 三秋冬081C0240 机械设计(甲)Ⅱ 3.0 3.0-0.0 三秋冬101C01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0 3.0-0.0 三秋冬6112010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0 3.0-0.0 三秋冬101C014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1.0 0.0-2.0 三冬61120320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1.0 0.0-2.0 三冬081203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甲) 2.0 0.0-4.0 三春08124000 传感与检测技术 2.0 2.0-0.0 三春61120070 传感检测技术实验0.5 0.0-1.0 三春61120080 电机控制与拖动 1.5 1.5-0.0 三春61120090 电机控制与拖动实验0.5 0.0-1.0 三春61120110 气动控制技术 1.5 1.5-0.0 三夏(B)选修课程9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20712 数值计算方法 1.5 1.5-0.0 二夏61190060 机电系统有限元分析 1.5 1.5-0.0 三冬61190080 可编程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 1.0 1.0-0.0 三春61190090 可编程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实验0.5 0.0-1.0 三春08195710 现代机械系统动力学 1.5 1.5-0.0 三夏61190070 流场分析 1.5 1.5-0.0 三夏61190120 精密测试技术 1.0 1.0-0.0 三夏61190130 精密测试技术实验0.5 0.0-1.0 三夏08120920 专业外语 1.0 1.0-0.0 四秋08195730 机电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1.5 1.5-0.0 四秋61190110 液力传动 1.5 1.5-0.0 四秋61120020 机器人技术实验0.5 0.0-1.0 四冬61190010 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1.5 1.5-0.0 四冬61190100 机器人技术 1.0 1.0-0.0 四冬61190160 生机电系统 1.5 1.5-0.0 四冬本专业设2个课程模块,学生须选择一个模块的课程修读。

(2)专业模块课程选修9.5学分A)流体传动及控制模块9.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61120120 液压元件与系统基础 1.5 1.5-0.0 三秋61120140 液压元件与系统综合实验0.5 0.0-1.0 三秋冬61120130 液压传动系统及设计 1.5 1.5-0.0 三冬61120160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1.5 1.5-0.0 四秋61120170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0.5 0.0-1.0 四秋B)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模块9.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61120180 液压传动及控制 1.5 1.5-0.0 三秋61120190 液压传动及控制实验0.5 0.0-1.0 三秋61120200 现代控制理论 2.0 2.0-0.0 三冬08120403 计算机控制技术 1.5 1.5-0.0 三春61120210 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 4.0 4.0-0.0 三春夏(3)实践教学环节8学分(A)必修课程 5.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818825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1.0 +1 二短081C0261 工程训练加强实习(乙) 1.5 0.0-3.0 二短61188060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 1.0 0.0-2.0 三冬08188221 生产实习 2.0 +2 三短(B)选修课程 2.5学分根据已选模块选择相应课程修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