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按摩师知识要求——第十六章 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合集下载

全身推拿流程

全身推拿流程

按摩程序浩诚教育——保健按摩师(一)头面部(仰卧位) 10分钟大鱼际揉前额—开天门(拇指直推)—按印堂、神庭—分推前额、抹双柳、捏眉—点攒竹、鱼腰、丝竹空—揉按太阳—擦鼻翼、点睛明、勾点四白—揉按颧髎、下关、迎香、—抹唇周(点人中、承浆)—按揉地仓、颊车—牵拉下颌—揉点翳风—双楸铃铛(定揉耳廓、牵拉耳廓)—指擦侧头—指揉侧头(耳前而后各两指)—扫散少阳—揉点、分五经(中间督脉、眉头膀胱经、眉中和眉尾胆经)—十指梳头—指尖叩头(一)颈肩部(仰卧位) 2分钟指揉颈三线—四指揉颈—勾点风池、风府|—牵引头部—摇头—拿颈肩部—指揉肩胛内缘—点肩井、压肩(二)上肢部(仰卧位) 10分钟单手拿肩—揉肩、点按中府—掌揉上肢3—指揉手三阴—拿上臂(内、外)—点按上肢穴位(臂臑、尺泽、曲池、内外关、合谷)—翻手腕—揉手背、捻拔五指—背屈手掌擦掌心—背屈手指点劳宫—摇手腕、肘、肩—捏指放血—抖动上臂—拍上肢—分压上肢—理上肢。

腹部(仰卧位) 5 分钟分抹腹部—直摩腹部——斜摩腹部—横摩腹部—团摩胸腹—推带脉—提拿腹肌—点穴(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大横)—狮子滚绣球—振颤腹部(二)下肢部(仰卧位)10分钟揉拿下肢—拨大腿三阴、三阳经—揉大腿—揉膝周—点按穴位(血海、梁丘)—揉拨小腿三阴、三阳经)点穴(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屈膝摇髋—牵、抖下肢—拍打下肢—分捏下肢—理下肢(三)腰背部(俯卧位)20分钟(操作者坐于床头处)拇指揉颈三线—拨颈三线—揉点风池、风府—大鱼际揉肩—双手拇指揉肩、点按肩井—双拇指揉肩胛内缘—直推、分推腰背—双手拿肩背—掌揉双肩(中间点按天宗)—拿上肢肩臂—拇指揉、拨手三阳经—牵抖上肢—推手三阳经—掌揉膀胱经—拨膀胱经3遍—点膀胱1线(脊突旁开1.5寸)—揉腰背—肘滚、理腰部—掌揉腰背部—指揉拨臀部—搓点八髎—提捏背筋(蚂蚁上树、抓提背部)—扣击腰背(换另一侧上肢顺序不变)(四)下肢部(俯卧位)8分钟掌揉下肢—拨臀部—按压环跳—拨膀胱经—揉拿大腿后侧—点按承扶、殷门、委中—单手揉小腿—拨小腿内、后、外侧—点承山、—拨跟腱点昆仑、太溪—捏脚按涌泉后扣击—摇踝—屈伸膝关节压腿—捏牵下肢—抖下肢—拍打下肢—理下肢(左侧做完右侧上下肢顺序不变)(五)肩背部(坐位)5分钟拿揉颈项—拨颈三线—点风池风府—擦风池风府—大鱼际揉肩—提拿肩井—滚肩背—揉拨滚肩背—捏搓抖上肢—直推背—坐位扳腰—拍打肩背—捏肩结束。

全身保健推拿按摩程序 PPT

全身保健推拿按摩程序 PPT
1、推拿者和被推拿者的体位要舒适。 2、推拿的地点温度要适宜。 3、推拿者的双手要保持卫生,不要戴饰物。 4、注意推拿的方向(一般按淋巴流动的方向) 5、注意推拿力度应由轻到重,持续一段时间,再
由重到轻结束。
第二章 基本推拿手法
第一节 基本手法
手法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四、振动类手法
(一)振法 适用部位:头部,要背部 (二)抖法 适用部位:四肢
五、扣击类手法
(一)拍法 适用部位:腰背部、肩部、下肢部 (二)击法
1、拳击法 适用部位:腰背部、肩胛部、大腿部 2、侧击法 适用部位:腰背部、肩胛部、大腿部 3、指尖击法(梅花针法) 适用部位:头面部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五)理筋法 适用部位:腱鞘、肌肉、韧带 等处 (六)刮法 适用部位:髌骨张腱末端病及狭 窄性腱鞘炎 (七)疏散法 适用部位:头部
二、摆动类手法
(一)一指禅手法 适用部位:穴位、痛点
(二)揉法 1、掌揉法 适用部位: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部 2、掌根揉法 适用部位:肌肉丰厚处 3、大鱼际揉法 适用部位:头部、肩胛部、四肢部等 4、小鱼际揉法 适用部位:颈部、四肢部、跟腱、肩胛骨 内侧等部位 5、指揉法 适用部位:面积较小部位,如穴位,痛点处 6、肘尖揉法 适用部位:臀部(环跳)穴 7、前臂揉法 适用部位:面积较大部位,如腰背部 8、对揉法 适用部位:四肢部、肩部、,头部 9、拳揉法 适用部位:腰部 10、踩揉 适用部位:腰背部 、臀部
2、肩颈部推拿法 1)主要手法:擦、推、揉、捏、拿、捏揉、叩击,摇,按 2)体位:坐位 3)操作步骤 (1)从颈两侧向下轻推斜方肌至肩部(或擦法) (2)揉颈两侧及斜方肌 (3)捏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 (4)揉(同2) (5)拿斜方肌 (6)揉(同2) (7)颈部分筋(拨法)、理筋 (8)点揉风池、肩井、大椎、阿是穴等穴 (9)揉捏颈部及肩胛部 (10)叩击肩胛部 (11)摇或让患者主动活动头部 4)配合穴位:落枕(人中、后溪)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全身推拿按摩手法1、全身推拿按摩可以先从颈部开始首先从颈部开始:(第一条线)沿着督脉从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各三遍。

(第二、三条线)沿着颈椎两侧竖脊机从肩中穴起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理各三遍。

(第四、五条线)沿着颈椎两侧胆经从肩井穴起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各三遍。

手法要轻,两侧有大量的血管)。

2、全身推拿按摩可以按摩头部头部:(第一条线)从风府穴开始沿着督脉揉、按、拨各三遍到百会穴停止深压30(第二、三条线)从天柱穴开始沿着两侧膀胱经揉、按、拨各3遍到络却穴停止深压15秒。

(第四、五条线)从风池穴开始沿着两侧胆经揉、按、拨各3遍到承灵穴停止深压15秒。

四、腰部:主要针对脊柱两侧竖脊机(膀胱经)。

3、哪些人不宜全身推拿按摩身体体征稳定,如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女性生理期,腰部不能按,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没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如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按摩的地方没有感染、严重的皮肤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

发烧高热时,也不可按摩。

脱臼、拉伤患者。

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摩疗法作为一种外力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

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按摩与不柔和、不为人体所适应及接受的“外来暴力”的区别所在。

因此,按摩并不是越痛越好。

另外,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会加重病情。

全身推拿按摩有什么益处1、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气血循环增加之后,体内将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

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中级保健按摩手法(文本)

中级保健按摩手法(文本)
3 拿揉肩部2-3分钟 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宾客两侧肩胛岗上窝,余四指放在肩前部,自内向外拿揉肩部2至3 分钟。保健按摩师亦可立于宾客头前,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宾客两侧肩前部,余四指置肩胛岗上窝,自内向外拿揉肩部2至3 分钟。(图3)
4 按压肩井、秉风、天宗穴1-2分钟 保健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分置于宾客两侧秉风、天宗穴上,按揉各1至2 分钟,然后立于宾客头前,双手拇指置于宾客两侧肩井穴,余四指抱定肩后部,揉压肩井穴1至2 分钟。亦可按压后再行揉法。(图4)
头面部保健按摩手法程序
1 分推印堂至太阳5-10次 保健按摩师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由宾客前额部的印堂穴开始,分别向两恻分抹至太阳穴,力量不宜过重。复施术5-10次,并顺势在太阳穴按揉数次。 (图1)
2 轻揉眼眶3-5圈 保健按摩师用双手食指指甲轻掐宾客双眼目内毗处睛明穴半分钟,然后再拇指桡侧或指腹自睛明穴由内向外,由下至上轻揉眼眶3-5圈。 (图2、3)
7 搓命门1-2分钟 保健按摩师双手搓热,迅速以一手扶宾客,一手放置于命门穴,快速搓擦肾俞、命门至宾客腰部感到温热为止,约l至2 分钟。搓擦后亦可缓揉,以增加热感的渗透力。(图7)
8 直推背腰部5次保健按摩师一手扶持宾客肩部,一手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3至5次,或双手掌同时分推宾客背腰部3至5次。(图8)
8 拔伸趾关节各1-2次 宾客屈膝,保健按摩师一手托其足背,另一手拇指、食指依次捻揉拇趾至小趾,并拔伸趾关节,在沉缓拔伸的同时,急速滑脱,保健按摩师两指可发出碰撞的声音。(图8)
9 搓、推、按、扣足底1-2分钟 受术者足背垫垫或股关书屈曲暴露足底。保健按摩师以单手鱼际、掌根或双手拇指推宾客足弓、足底各3至5遍;最后以空拳有节奏地叩击足跟部6次。(图9)
3 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穴各半分钟 保健按摩师以拇指分别按压宾客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穴各30 秒,环跳、承扶、殷门等穴必要时可用肘尖按压。压后应缓揉。 (图3)

保健按摩师_职业标准

保健按摩师_职业标准

保健按摩师职业标准.职业概况职业名称保健按摩师职业定义保健按摩师是根据宾客的需求,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有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职业等级初级保健按摩师、中级保健按摩师、高级保健按摩师、保健按摩技师。

职业环境保健按摩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安静的环境。

按摩所(室)应有面积在以上的房屋和必要的按摩床、椅子;按摩院应具有面积在以上的房屋,六套以上按摩床、椅子;按摩操作间应具有必要的洗手、消毒、消防设备。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左右,并保持室内整洁。

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灵活协调,观察、理解、判断能力强;善解顾客心理。

文化程度要求具有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培训要求培训期限各级保健按摩师的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培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按摩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水平和教学经验(一)培训初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二)培训中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以上(含高级)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书。

(三)培训高级保健按摩师的教师应取得保健按摩技师资格证书。

(四)培训保健按摩技师的教师应取得主治医师(中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经相应保健按摩师资格培训合格。

培训条件培训机构应是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具有培训能力的单位。

培训场所应有一定师资力量(可聘请)和可容纳名以上学员的教室,有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型、图表及数量足够的按摩床,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鉴定要求适用对象在宾馆饭店、桑拿浴池(室)、美容院、足部按摩及按摩院、所(中心)等场所中从事保健按摩的人员。

申报条件初级保健按摩师(一)经正规初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二)从师或见习从事保健按摩工作年以上。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初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鉴定中级保健按摩师(一)取得初级保健按摩师《职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从事保健按摩工作年以上并经正规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培训,取得毕(结)业证书。

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

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揉太阳(5)掐四白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髎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髎穴,自迎香穴经巨傍穴到颧髎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9)双揪铃铛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咱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

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13)点按百会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4)分抹五经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髎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保健按摩师中高级理论知识评价要点

保健按摩师中高级理论知识评价要点

保健按摩师中高级理论知识评价要点保健按摩师(中级)理论知识评价要点一、基本知识(权重比例55%)(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001 道德的定义002 职业道德的定义003 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00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005 按摩师的人生观006 按摩师的价值观2、职业守则001 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002 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003 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004 热爱集体的基本要求(二)基础知识1、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001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定义002人体的基本组织003人体骨的分类、构造004颅骨的基本组成005躯干骨的基本组成006上肢骨连接的组成007上肢自由骨的组成008躯干骨的连接009上肢自由骨连接的组成010下肢带骨的连接组成011下肢自由骨连接的组成012人体肌肉的分类013头颈部肌肉的组成014躯干部肌肉的分类015背部肌肉的组成016胸腹部肌肉的组成017上肢部肌肉的组成018下肢部肌肉的组成019神经系统的组成020脑的组成021脊髓的节段组成022周围神经系统分类023泌尿系统的组成024呼吸系统的组成2、中医基础知识00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002阴阳的含义及特性00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004五行的含义及特性005五行学说的内容006五气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07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08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09中医脏腑的分类010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11五官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12肺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3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4五色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15五液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16肝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7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8五脏和六腑的表里对应关系019六腑的含义和生理功能020精气血津液的含义和生理功能021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022内经对五行特性的描述023藏象的基本概念3、经络腧穴001腧穴的分类002腧穴的定位方法003十四正经的组成004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005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006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007手太阴肺经的基本知识008手阳明大肠经的基本知识009足阳明胃经基本知识010足太阴脾经的基本知识011手少阴心经的基本知识012手太阳小肠经的基本知识013足太阳膀胱经的基本知识014足少阴肾经的基本知识015手厥阴心包经的基本知识016手少阳三焦经的基本知识017足少阳胆经的基本知识018足厥阴肝经基本知识019任脉基本知识020督脉的基本知识021常用经外奇穴的基本知识4、按摩概述001按摩的发展史002按摩的作用原理003按摩通经络和滑利关节的原理004按摩调整脏腑功能的原理005按摩的种类006保健按摩手法的分类007按摩手法的补泻008按摩的适应症009按摩的禁忌症010按摩的注意事项011按摩常用的介质012水剂和粉剂的分类和作用013膏剂和油剂的分类和作用014摩擦类手法的定义和种类015推法擦法的定义及要领016摩法抹法搓法的定义及要领017挤压类手法的定义种类018按法点法捻法的定义和要领019拨法捏法拿法的定义和要领020摆动类手法的定义和分类021揉法的分类和要领022滚法的分类和要领5、法律、法规知识001法律的概念002行政法规003劳动者的义务004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规定005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规定00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6、心理学知识001心理学基础知识002心理健康的含义003心理健康的标准004心理服务的对象005心理服务的任务006心理服务的原则二、相关知识(权重比例45%)(一)接待与咨询1、接待001接待台的职能002迎接用语基本要求003 道别用语基本要求004 迎送的神情基本要求005 迎送的目光基本要求006 迎送的行礼基本要求007 迎送的手势基本要求008 迎送的注意事项009 引导的基本要领010 引导宾客到服务台的基本知识011 引导的语言基本知识012 按摩师的举止要求013 按摩师的语言要求014 按摩师的着装要求015 回族的风俗习惯016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017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018 藏族的风俗习惯019 彝族的风俗习惯020 壮族的风俗习惯021 递名片的礼仪022 握手的礼仪2、咨询001 介绍服务项目的用词002 介绍服务项目的内容003 按摩师的岗位职责004 保健按摩上岗前的准备005 保健按摩的服务流程006 介绍保健按摩的技巧007 保健按摩的特点008 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二)仰卧位保健按摩1、头面部保健按摩001头面部按摩常用手法002头面部施术注意事项003水沟穴的主治004攒竹穴的定位005攒竹穴的主治006鱼腰穴的定位007鱼腰穴的主治008颧髎穴的定位009颧髎穴的主治010丝竹空穴的定位011丝竹空穴的主治012四白穴的定位013四白穴的主治014迎香穴的定位015迎香穴的主治016睛明穴的定位017睛明穴的主治018印堂穴的定位019印堂穴的主治020太阳穴的定位021太阳穴的主治022地仓穴的定位023地仓穴的主治2、胸腹部保健按摩001胸腹部常用手法002胸腹部操作注意事项003期门穴的定位004期门穴的主治005中府穴的定位006中府穴的主治007章门穴的定位008章门穴的主治009大包穴的定位010大包穴的主治011神阙穴的定位012神阙穴的主治013中脘穴的定位014中脘穴的主治015膻中穴的定位016膻中穴的主治017京门穴的定位018京门穴的主治019关元穴的定位020关元穴的主治021 滑肉门穴的定位022 滑肉门穴的主治023 气海穴的定位024 气海穴的主治3、上肢部保健按摩001上肢部常用手法002上肢部按摩注意事项003劳宫穴的定位004劳宫穴的主治005手三里定位006内关定位007内关主治008合谷主治009后溪的定位010后溪的主治011养老的定位012养老的主治013 曲池的定位014 曲池的主治015 尺泽的定位016 尺泽的主治017 手三里的定位018 手三里的主治4、下肢部保健按摩001拨法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要领002拍法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要领003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004足阳明胃经主治005膝眼穴定位006膝眼穴主治007足三里穴定位008足三里穴主治009三阴交穴定位010三阴交穴主治011血海穴定位012血海穴主治013阳陵泉穴定位014阳陵泉穴主治015阴陵泉穴定位016阴陵泉穴主治017涌泉穴定位018涌泉穴主治019昆仑穴定位020昆仑穴主治021悬钟穴定位022悬钟穴主治023太冲穴定位024太冲穴主治025 下巨虚穴定位026 下巨虚穴主治027 上巨虚穴定位028 上巨虚穴主治029 丰隆穴定位030 丰隆穴主治(三)俯卧位保健按摩1、肩颈部保健按摩001秉风穴主治003天宗穴主治004天宗穴定位005肩井穴定位006肩井穴主治007大椎穴定位008大椎穴主治009 肩中俞穴定位010 肩中俞穴主治011 肩前穴定位012 肩前穴主治013 肩贞穴定位014 肩贞穴主治2、背腰部保健按摩001夹脊穴定位002夹脊穴主治003肾俞穴定位004肾俞穴主治005脾俞穴定位006脾俞穴主治007肝俞穴定位008肝俞穴主治010心俞穴主治011肺俞穴定位012肺俞穴主治013膈俞穴定位014膈俞穴主治015大肠俞穴定位016大肠俞穴主治017关元俞穴定位018关元俞穴主治019气海俞穴定位020气海俞穴主治021八髎穴定位022八髎穴主治3、下肢后侧保健按摩001殷门的定位和主治002太溪的定位和主治003委中的定位和主治004承扶的定位和主治005承山的定位和主治006环跳的定位和主治007足掌前部反射区基本知识008足掌中部反射区基本知识009足掌后部反射区基本知识010足内侧反射区基本知识011足背中部反射区基本知识012足背前部反射区基本知识013足外侧反射区基本知识014足踝反射区基本知识015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基本操作要领016足部按摩程序基本知识保健按摩师(高级)理论知识评价要点一、基本要求(权重比例45%)(一)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001 道德的定义002 职业道德的定义003 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00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005 按摩师的人生观006 按摩师的价值观2、职业守则001 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002 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003 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004 热爱集体的基本要求(二)基础知识1、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001 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定义002 人体的基本组织003 人体骨的分类、构造004 颅骨的基本组成005 躯干骨的基本组成006 上肢骨连接的组成007 上肢自由骨的组成008 躯干骨的连接009 脊柱与椎间盘的连接010 上肢自由骨连接的组成011 下肢带骨的连接组成012 下肢自由骨连接的组成013 人体肌肉的分类014 躯干部肌肉的分类015 头颈部肌肉的组成016 背部肌肉的组成017 胸腹部肌肉的组成018 上肢部肌肉的组成019 下肢部肌肉的组成020 神经系统的组成021 脑的组成022 脊髓的节段组成023 周围神经系统分类024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025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026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027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2、中医基础知识001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002 阴阳的含义及特性00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00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005 五行的含义及特性006 五气、五味、五色、五官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07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008 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09 中医脏腑的分类010 肺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1 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2 肝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3 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014 五脏和六腑的表里对应关系015 六腑的含义和生理功能016 精气血津液的含义和功能017 气与血的关系018 藏象的基本概念3、经络腧穴001 腧穴的分类002 腧穴的定位方法003 十四正经的组成004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005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006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007 手太阴肺经的基本知识008 手阳明大肠经的基本知识009 足阳明胃经基本知识010 足太阴脾经的基本知识011 手少阴心经的基本知识012 手太阳小肠经的基本知识013 足太阳膀胱经的基本知识014 足少阴肾经的基本知识015 手厥阴心包经的基本知识016 手少阳三焦经的基本知识017 足少阳胆经的基本知识018 足厥阴肝经基本知识019 任脉基本知识020 督脉的基本知识021 常用经外奇穴的基本知识4、按摩概述001 按摩的发展史002 按摩的作用原理003 保健按摩手法的分类004 按摩手法的补泻005 按摩的适应证006 按摩的禁忌症007 按摩的注意事项008 按摩常用的介质009 水剂和粉剂的分类和作用010 膏剂和油剂的分类和作用5、法律、法规知识001 法律的概念002 行政法规003 劳动者的义务004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规定00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规定006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种类6、心理学知识001 心理学基础知识002 心理健康的含义003 心理健康的标准004 心理服务的对象005 心理服务的任务006 心理服务的原则二、相关知识(权重比例55%)(一)接待与咨询1、接待001 问诊002 疼痛症状003 力度004 注意事项005 按摩疗程006 按摩历史007 按摩进行中008 按摩后注意事项009 腹部症状010 上肢症状011 下肢症状012 头痛症状013 颈痛症状014 胸部症状015 腰痛症状016 背痛症状017 足底按摩018 按摩咨询019 按摩放松020 按摩特点021 自我按摩022 按摩手法作用2、咨询001 保健按摩的主要特点002 保健按摩疏通经络的作用003 保健按摩促进气血运行的途径一004 保健按摩促进气血运行的途径二005 保健按摩对足三里的作用006 保健按摩对天枢的作用007 保健按摩对关元的作用008 保健按摩对三阴交的作用009 保健按摩对太溪的作用010 保健按摩对膻中的作用011 保健按摩对五脏六腑背俞穴的作用012 保健按摩滑利关节作用一013 保健按摩滑利关节作用二014 保健按摩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作用二015 保健按摩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作用三(二)全身按摩1、健身按摩001 淋巴液的作用002 淋巴按摩的注意事项003 淋巴按摩上肢前侧的操作步骤004 淋巴按摩直推上肢的顺序005 淋巴按摩推揉肩内侧的顺序006 淋巴按摩下肢前侧的步骤007 淋巴按摩直推下肢前侧的顺序008 淋巴按摩直推下肢外侧的顺序009 淋巴按摩推抹下肢内侧的顺序010 淋巴按摩提抹下肢外侧的顺序011 淋巴按摩抚摸下肢前侧的顺序012 淋巴按摩胸腹部步骤013 淋巴按摩分推上腹部顺序014 淋巴按摩上肢后侧操作步骤015 淋巴按摩推抹颈肩部顺序016 淋巴按摩下肢后侧操作步骤017 直推小腿部顺序018 直推大腿后外侧顺序019 背腰部按摩操作步骤020 分推腰部顺序2、不适症按摩001 头胀痛选穴002 头胀痛的病因003 鼻塞不通选穴004 鼻塞不通的病因005 目胀额紧选穴006 目胀额紧的表现007 额部酸胀的选穴008 额部酸胀的表现009 颈部酸胀选穴010 颈部酸胀的病因011 肩部酸沉选穴012 肩部酸沉的病因013 胸闷选穴014 胸闷的病因015 上肢酸痛选穴016 上肢酸痛的病因017 疲劳性腰痛选穴018 疲劳性腰痛的病因019 背部强痛选穴020 背部强痛的病因021 食欲不振选穴022 食欲不振的病因023 下肢酸沉无力选穴024 精神疲劳的选穴025 足跟痛选穴026 足跟痛的病因027 精神疲劳选穴028 精神疲劳的病因029 心烦失眠选穴030 心烦失眠的病因031 运动疲劳选穴032 肩部酸沉的表现(三)美容美体按摩1、美容按摩001 面部皮肤基本知识002 面膜的基本知识003 面膜使用注意事项004 美容按摩操作步骤005 分抹前额操作顺序006 提抹外眼角操作顺序2、美体按摩001 胸部按摩注意事项002 丰胸保健按摩操作步骤003 华盖的定位004 华盖的主治005 膻中的定位006 膻中的主治007 玉堂的定位008 玉堂的主治009 中府的定位010 中府的主治011 神封的定位012 神封的主治013 神藏的定位014 神藏的主治015 灵墟的定位016 灵墟的主治017 乳根的定位018 乳根的主治019 天池的定位020 天池的主治021 期门的定位022 期门的主治023 大包的定位024 大包的主治025 膺窗的定位026 膺窗的主治027 提臀按摩的操作步骤028 提抹臀部的操作顺序029 背、腰、臀及下肢后侧减肥按摩操作步骤030 胸、腹、下肢前侧减肥按摩操作步骤。

全身按摩时正确的操作方法

全身按摩时正确的操作方法

全身按摩时正确的操作方法
进行全身按摩时,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预备工作:确保按摩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给受按摩者准备好干净的毛巾和床单,并提供舒适的按摩床或椅子。

2. 准备按摩油:选择适合的按摩油,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和皮肤类型进行选择。

在双手上倒入一些按摩油,搓热后再开始按摩。

3. 轻柔揉捏:从头部开始,用掌心轻柔地揉捏头部和颈部。

然后,将手掌平放在肩膀上,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圆形揉捏。

沿着背部一侧按摩至臀部,再转到另一侧进行相同的按摩。

4. 推拿和指压:轻轻用指腹或掌心在背部肌肉上进行推拿和指压。

可以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集中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深层按摩。

5. 拉伸和伸展:按摩受按摩者的手臂和腿部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拉伸和伸展。

将手指轻轻包裹在手臂上,然后轻轻向外拉伸。

同样地,轻轻握住脚趾然后轻轻向上拉伸。

6. 适量用力: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调整按摩力度。

使用适量的力量施压,同时确保与受按摩者保持良好的对话和沟通。

7. 结束时:按摩时长通常为30分钟到1小时。

结束时,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去多余的按摩油。

受按摩者可能会感到有些疲倦,所以提供一杯温水或茶来让他们休息和恢复。

总结起来,进行全身按摩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预备工作,准备按摩油,轻柔揉捏,推拿和指压,拉伸和伸展,适量用力,以及结束时的处理。

重要的是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和适应性进行调整,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

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一、全身保健按摩施术(离心性)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揉太阳(5)掐四白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廖穴,自迎香穴经巨穴到颧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9)双揪铃挡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

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13)点按百会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3)要领用力要均匀,反复操作3~5次。

(15)干洗头(16)扫散少阳术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五指分开,自太阳穴、头维穴处扫至风池穴处。

3)要领反复操作3~5次,避免受术者头部晃动。

(17)指尖叩击1)体位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位或坐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五指指端有节奏地叩击头部,保持垂直方向。

3)要领动作要灵巧。

镇静安神,手法要轻。

清脑益智,手法要重,用力要均匀。

(18)揉捏池颈l)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头,另一手拇指与食指、中指分别置于颈部棘突两侧分颈肌部位,从上向下揉捏颈肌到大椎,再在一侧颈肌经肩中俞到局部揉捏。

3)要领手法要轻柔、平稳,受术者头部不可偏。

(19)四指归提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虎口对准耳垂,拇指指腹置于风池穴,中指指端置于太阳穴,四指同时向内、向上归提。

3)要领动作要轻、巧、有力,由轻逐渐加重。

禁用暴力。

十指同时用力,取穴要准确。

(20)点揉风池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一手扶受术者头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指点、揉风池穴。

3)要领用力方向应向前,并稍微向上,点揉1~2分钟,体弱者不宜重手法。

(21)合掌刁颈1)体位受术者坐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合掌十指交叉,置于受术者颈项两侧,夹提项肌。

3)要领双手用力一致,均匀对称。

2、胸部保健按摩程序(1)推肋法(2)膻中揉摩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术者以一手食指指腹置于膻中穴处,先顺时针揉摩30次,再逆时针揉摩30次。

3)要领用力要均匀,而且用力要随呼吸起伏,缓慢有力。

(3)按压中府、云门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在一侧。

2)操作①术者以两手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反复数次。

②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

3)要领①梳摩均匀用力,缓和而有力,以皮肤微红为度。

②按压由轻至重,忌蛮力,使受术者上肢有温热感。

(5)龙凤呈祥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略弓起,食余指略屈曲,以掌背及高骨处着力受术者两侧肋缘,自上而下,一起一伏,一前一后,推而滚运,边推边运,边运边滚,边滚边移,推滚结合,反复数次。

3)要领动作协调灵活,用力均匀一致。

(6)晨笼解罩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俞府穴,余指抱定胸部两侧,两手向外分推至腋下,与乳根穴平齐部位,反复数次。

3)要领①手法要缓慢轻柔,用力均匀。

②妇女推至灵墟穴止。

(7)点按胸骨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在受术者呼吸时,术者以拇指或四指端点按璇玑至中庭穴上所有的穴位,反复数次。

3)要领①点按时,要迎随受术者呼吸,呼时点吸时抬。

②用力缓慢,均匀有力。

(8)宽胸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掌根推摩渊腋穴至大包穴处,迎随受术者呼吸,在呼气时,点揉天池穴和食窦穴。

3)要领①迎随受术者呼吸及胸部起伏,在呼气时,进行点揉。

②用力均匀,手法不能浮,切勿暴力。

3、腹部保健按摩程序(1)腹部横摩(2)腹部斜推(3)腹肌提拿l)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①术者以两手四指分别置于两侧章门穴处,向内将腹肌挤起。

②两手交叉,以双掌归拢扣合腹部肌肉,双手拇指置于腹肌一侧,食余指置于腹肌另一侧,提拿腹肌,自关门穴的部位向下移动,顺序拿提到归来穴处。

3)要领①受术者腹肌要放松。

②每次提拿时均需先挤拢腹肌后再提拿。

③术时有牵拉及微胀感,术后腹肌温热及有轻松感。

(4)按上腹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穴、阴都穴至盲俞穴,反复数次。

3)要领点按穴位处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按时有胀与微酸感。

术后上腹轻松。

(5)脐周团摩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掌心置于神阔穴,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旋转团摩30次。

3)要领①手法轻柔,频率要慢。

②每一方向团摩以出微汗为度,有温热感。

(6)脐旁横摩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置于受术者一侧大横穴、腹结穴处,经过天枢穴、外陵穴到对侧大横穴、腹结穴进行横摩,反复数次。

3)要领腹侧用力稍大,腹中用力稍轻缓,术时有牵拉、微胀感。

(7)狮子滚绣球(8)按腹中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上脘穴,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穴、下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到曲骨穴止。

3)要领①上腹不适点按三院为主,下腹不适点按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为主,生殖器官不适点按曲骨穴为主。

②点按上腹穴位时有酸胀感,点按水分穴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感。

(9)按下腹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盲俞,自上向下点四满穴、大赫穴到横骨穴处。

3)要领①点按时较上腹用力小。

②应缓慢下移,着力后有酸胀、温热感。

(10)点按天枢、气冲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两侧天枢穴、气冲穴处,着力长按1~2分钟。

3)要领①两指用力均匀一致。

②长按用力由轻至重,以能忍受为度。

③下腹及下肢有温热及放射感。

(11)消气法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四指沿髂骨内缘推到气冲穴,再点按归来穴、气冲穴。

3)要领①用力先轻、后重、再轻。

②术时有压迫感及温热感。

4、背部保健按摩程序(1)拿肩井(2)背部分推(3)掌推肩胛(4)按肩胛内缘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微挺胸,上肢后伸,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端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穴,着力点按,沿肩胛内缘逐步下移,经魄户、膏盲穴,点按至肩下角。

反复数次。

3)要领(1)点按要迎随呼吸,呼气时点按。

(2)也可让受术者咳嗽时点按,并可配合局部揉摩,术时有酸、胀感。

(5)双滚肩背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要沉肩、曲肘、悬腕,手握空拳,以小鱼际及掌背侧着力于背部,肘一屈一伸,腕部带动拳旋、滚、揉、摇。

3)要领①双手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

②手法灵活自如,动而不滞,摇而不浮,边滚边移。

(6)直推背部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两拇指掌侧对置在大杼穴的高度,向下沿脊柱两侧推到大肠俞,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术者要沿脊椎两侧直线推移,用力均匀一致,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术时局部有发胀,沉重感。

(7)揉大椎、阳关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大椎穴1~3分钟,再揉阳关穴1~3分钟。

再以掌心在大椎穴、阳关穴处团摩1~3分钟。

3)要领揉大椎穴用力重于揉阳关穴,团摩用力缓慢而有力,团摩时有温热感。

(8)顺藤摸瓜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肩部,另一手以掌跟自肩部直推到受术者足跟部,并用力握足跟部,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用力均匀一致,推经穴位处,用力稍重,以能忍受为主。

(9)提拿夹脊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四指对合,夹挤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运行。

3)要领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抓、掐、拧等,动作连贯而不间断。

(10)按脊中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自风府穴沿棘突间隙逐个点按3~5次到阳关穴止。

3)要领点按背部用力大于腰部,指端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11)背部按揉(12)吉庆有余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五指并拢,屈曲成空拳以腕关节的一起一落带动双拳交替着力叩打肩背及后夹脊部位,反复叩击数次。

3)要领手法要轻巧,富有弹性,用力由小到大,叩击有节奏,如庆贺丰收。

5、腰部保健按摩程序(1)腰部横摩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手掌置于一侧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处,先向同侧横摩到带脉穴处,再通过两侧的肾俞穴摩动到对侧带脉穴处,反复摩动数次,往返进行。

3)要领用力均匀,摩动时随体形改变着力点。

(2)推按腰背肌(3)拿揉腰肌法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以单手或双手拇指与食指对合置于两侧腰背肌部位,者力于两侧俞穴进行拿揉。

对合着力一紧一松,一拿一揉。

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用力保持对称,动作连贯不间断,保护好皮肤。

(4)叠掌按腰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掌重叠,置于腰部,以正中线命门穴为中心,做有节律的按压3~5分钟。

3)要领①按压时要在受术者呼气时进行。

②按压时要用巧劲,以能耐受为度,力要贯足,不可用暴力。

(5)双龙点肾(6)温肾补气l)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术者站位。

2)操作术者双手搓热,迅速以双掌心置于两侧肾俞穴、气海俞穴处,做快速振颤法,约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