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解读(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此,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来解读《指南》。
一、筛查高血压1.定期测量血压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家族史及中老年人每半年测量一次。
2.分层筛查对于血压正常的人,三到五年测一次。
血压偏高的人,应该每年测一次。
3.建立健康档案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明确血压情况,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二、管理高血压1.非药物治疗首要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维持健康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等。
2.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选择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方案。
3.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是基于患者的疾病状态和治疗情况而制定的,对于60岁以下无临床并发症的患者,血压目标为130/80 mm Hg。
三、管理高血压的难点1.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高血压的控制紧密相关,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档案,同时也应加强药品的监管和管理。
3.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医生应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总结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和治疗措施等多种因素。
《指南》提供了一个指导思路,为规范化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信在有关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最新)

NCCD
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0 50 0 1990 1995 2000 2005(年) 心脑血管病 肿瘤 呼吸病 损伤/中毒 消化病 传染病
高血压的危害
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增加 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增加
血压水 平升高
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增加
肾脏疾病发生危险增加
大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危险增加
RR
12 10 8 6
中国35-64岁人群队列人群31728人(1992-2002)
基线血压(mmHg)与10年总心血管事件发病的相对危险(RR)
11.8
7.9
4.8 4.1 2.5 3.2
4 1.6 2 0
SBP <110 110DBP <75 75人数比例(%) 21 20 1208021 130851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2014年基层版)
基层指南编撰的背景
• • • • • 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 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 我国高血压的危害和负担 全国高血压社区管理的经验 我国2亿高血压的分布
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
20 15 10
5.11 7.73 7.5
现患率
标化现患率
13.58 9.4
17.65 12.3
•
•
大动脉疾病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30岁; 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
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中国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高血压病情,中国制定了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旨在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的内容和要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者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
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分为控制良好、控制一般和控制不良三个级别。
对于不同级别的患者,基层管理需采取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血压管理的原则高血压管理的原则包括:全程管理、个体化治疗、规范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
全程管理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个体化治疗则是基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年龄、性别等因素,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规范用药要求合理选药、调整剂量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等,以降低血压水平。
三、高血压的诊断和评估高血压的诊断需要通过血压测量和综合血压相关因素进行评估。
针对基层管理,建议使用间隔1-2周的血压测量值作为参考,连续2次测量高血压才能确诊。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发症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高血压的治疗策略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并发症,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五、高血压的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是基层管理的关键环节。
建议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管理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事件等。
《2014 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简明版)》

《2014 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简明版)》1 前言1.1 制定《指南》是慢性病防治的需要2011年9月,联合国举行了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提出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指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控任务和要求。
2012年5月,原卫生部等15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2 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350万,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40%~50% 的脑卒中危险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险。
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
估算201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66亿,但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40%和10%,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治疗的依从性差。
调查表明,初诊高血压治疗一年的依从性仅为30%,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的改善。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及长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很有必要,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是将成为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措施和助推器。
1.3 正面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抵制伪科学,澄清高血压认识的误区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无不适症状,可以不用降压药;凭感觉用药,头晕吃药, 头不晕停药;用食疗或理疗仪器,不服用降压药;认为是药三分毒,不愿意长期用降压药等。
针对以上高血压认识的误区,有必要正面宣传科学的高血压防治知识。
1.4 高血压教育需要规范化,需要权威科学的指导教材目前我国健康教育的碎片化及不规范性已不能适应高血压防治的新要求。
亟需制定国家级权威的、科学的、实用的高血压教育教材和医务人员开展高血压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即《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综合高血压社区常见问题与规范管理精选全文

1、患者自我管理 (1).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是防控高血压的良好形式;患者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自我管理小组,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经验,提高防治效果 (2).中青年患者要加强高血压自我管理
2.家庭自测血压
(1).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2).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为保护环境,应逐步淘汰水银血压计 (3).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 (4).如血压达标且稳定的患者则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
联合降压治疗方案(范例)
方 价格低廉药物的组合方案 价格中等药物的组合方案 C+D 尼群地平+HCTZ;硝苯地平+HCTZ 氨氯地平+阿米洛利*;非洛地平+HCTZ C+A: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尼群地平+依那普利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培哚普利 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依那普利 非洛地平+卡托普利;氨氯地平+贝那普利 尼群地平+氯沙坦; 氨氯地平+缬沙坦 拉西地平+卡托普利;氨氯地平+依那普利 C+B: 尼群地平+阿替洛尔;硝苯地平+美托洛尔 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拉西地平+美托洛尔 D+A:吲达帕胺+卡托普利;氢氯噻嗪+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氯沙坦; 氢氯噻嗪+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缬沙坦; 吲达帕胺+培哚普利
每人每日食盐小于6克
合理饮食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蔬菜水果每日1斤;
规律运动
最新中国高血压基层防治指南(基层版)红塔ppt课件

表1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 别
收 缩 压(mmHg)/ 舒 张 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
• 正常高值
120~139
• 高血压
≥140
•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或 和
C+D+A C+A+B D+A+α
加其它降压药,如可乐定等
注:A:ACEI或ARB,B:β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F: 复方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α阻滞剂
治疗中血压未达标,可原药加量或加另外一种药
联合用药方式
• 采取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其优点是可以根 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 高血压定义 • 高血压诊断 • 高血压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 高血压检查评估 • 危险分层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
(一)病史采集 ① 病史: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
用 ② 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
避孕药 ③既往史: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
高危
血压(mmHg) 2级高血压 SBP160~179
或DBP100~109 中危 中危
高危
3级高血压 SBP≥180 或DBP≥110
高危 高危
高危
注: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1低 2中 5高
简化危险分层
高血压分级 (SBP/DBP)
2014年简明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节选)——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的责任与内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

重墨室壁堡垦些型墼堕
垫旦堂煎旦蓼!塑
分层目标教育:健康教育计划的总目标可分为 不同层次的小目标,将每个层次目标设定为患者可 以接受、并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而前一层次目标是
达到后一层次目标的必需。
3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目前患者或公众对高血压有很多认识误区,干 扰了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 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还要识别伪科学,防止 上巫医假药的当。 3.1常见的高血压认识误区 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高血压的发生与生 活方式有关,但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周围环境的影 响。家人要积极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从家开始, 建设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高血压诊断概念不清:有些高血压患者误以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 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地越高,有 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凭感觉用药:只要无不舒服的感觉,高血压就
朱鼎良 郭冀珍 王正珍 初少莉 李勇 施小明 谢良地 张向东 杨进刚
孔灵芝 吴兆苏
陈鲁原 陈伟伟 鄂殿顺 王 文 唐新华 王增武 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纪明 陈春明 陈小明 蒋雄京 贾友宏 李小鹰 彭晓玲 钱卫冲 宋军 魏万林 吴海英 肖砾 詹思延 张维忠 张新华 王 文 秘书处: 隋辉
无需治疗。这是错误。血压高低与症状轻重不一定
2.3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法 2.3.1医院健康教育
门诊教育:候诊时,采取口头讲解、宣传栏、黑板
报、小硼-if-、广播、医院视颇健康教育联播系统、电子 显示屏、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诊时向患 者提供高血压自我保健的健康教育处方。告诉患者看病 前应该做什么准备。一分钟教育:大型医疗机构医生的 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可针对患者的主要问题进行一 分钟重点教育。住院教育:住院治疗期间,可进行较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摘要】①定期测量血压,将人群中未知的高血压检测出来,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②规范测量血压,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③因地制宜检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根据总危险决定治疗时机和措施.④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明确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脑卒中.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⑤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限盐、限酒、减轻体质量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⑥五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选择,根据药物的强适应证选择使用.⑦对2级或2级以上高血压或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可起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⑧一般高血压治疗的血压目标是小于140/90 mmHg.⑨血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尽量使用长效药;尽量使用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加强患者教育和随访管理;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加量或加另一种药).⑩随访中根据血压是否达标决定随访频率:血压达标者3个月随访1次,未达标者2~4周随访1次.(⑾)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推荐患者进行家庭血压测量.(⑿)对公众、高血压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教育,改善降压治疗依从性.【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5(030)007【总页数】20页(P725-744)【关键词】高血压;指南【作者】《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
为适应新医改的需求,为高血压基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主导下,200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有关临床、预防、社区防治专家编制了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称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进一步 总 结 经 验,适 应 高 血 压 基 层 管 理 的 新 需求,在国家 卫 生 计 生 委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局 和 基 层 卫 生司支持下,国 家 心 血 管 病 中 心 和 中 国 高 血 压 联 盟 于2013年10月启动 了 指 南 的 修 订,更 名 为《中 国 高 血压基层管理指 南》。经 专 家 讨 论,更 新 或 强 调 的 主 要内容如下:①加强 血 压 测 量,把 高 血 压 患 者 从 人 群 中检测出来,提高高 血 压 知 晓 率;② 鼓 励 开 展 家 庭 自 测血压,稳步 推 广 使 用 经 国 际 标 准 认 证 的 合 格 的 上 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逐步代替水银血压计;③ 对 高血压患者 进 行 综 合 评 估,根 据 心 血 管 危 险 度 (低、 中、高危)来决定治 疗 措 施,强 调 降 压 的 同 时,要 干 预
《临床荟萃》 2015年 7月5日 第30卷 第7期 ClinicalFocus,July5,2015,Vol3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
《中 国 高 血 压 基 层 管 理 指 南 》修 订 委 员 会
摘 要:①定期测量血压,将人群中未知的高血压检 测 出 来,提 高 人 群 高 血 压 知 晓 率。 ② 规 范 测 量 血 压,推 荐 使 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③因地制宜检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根据 总 危 险决定治疗时机和措施。④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明确治 疗 高 血 压 的 主 要 目 标 是 预 防 脑 卒 中。降 低 高 血 压 患 者 的 血 压水平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⑤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 高 血 压 治 疗 的 基 石,限 盐、限 酒、减 轻 体 质 量 有 利 于 高 血 压 的控制。⑥五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 抑 制 剂(ACEI)、血 管 紧 张 素 Ⅱ 受 体 拮 抗 剂 (ARB)、利 尿 剂、β 受体阻滞剂]及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选择,根据药物的强适应证选择使用。⑦对2级或2级以上高血 压 或 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患者,可起始用小剂量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⑧一般高 血 压 治 疗 的 血 压 目 标 是 小 于140/90 mmHg。⑨血压达标的主要措施:尽量使用长效药;尽量使用联合治疗或复方制剂;加强患者教育和随访管 理;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加量或加另一种 药)。 ⑩ 随 访 中 根 据 血 压 是 否 达 标 决 定 随 访 频 率:血 压 达 标 者 3 个 月 随 访 1 次,未达标者2~4周随访1次。췍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推荐患者进行家庭血压测量。췍对公众、高血压易 患 人 群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预 防 高 血 压 的 发 生 ;对 高 血 压 患 者 进 行 防 治 教 育 ,改 善 降 压 治 疗 依 从 性 。
通 信 作 者万:方王 文数,据Email:wangwen5588@
其他危险因素;④ 长 期 坚 持 生 活 方 式 改 善 是 高 血 压 治疗的基石,合理使 用 降 压 药 是 血 压 达 标 的 关 键;⑤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 用 合 适 的 降 压 药;⑥ 推 荐 使 用 长效降压 药、联 合 治 疗 或 复 方 制 剂,有 利 于 血 压 达 标;⑦随访中根据血 压 是 否 达 标 决 定 随 访 频 率:血 压 达标者每3 个月随访 1 次,未达标者每 2~4 周随访 1 次 ;⑧ 对 公 众 、高 血 压 易 患 人 群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预 防 高血压的发生;对高 血 压 患 者 进 行 教 育,提 高 治 疗 的 依 从 性。 ⑨ 强 调 高 血 压 患 者 的 自 我 管 理;推 进 社 区 规范化管理。
为适应新 医 改 的 需 求,为 高 血 压 基 层 管 理 提 供 技术支持,在 国 家 原 卫 生 部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局 的 主 导 下,2009年国家心 血 管 病 中 心 和 中 国 高 血 压 联 盟 组 织有关 临 床、预 防、社 区 防 治 专 家 编 制 了 2009 年 基 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简 称 指 南)。 随 后 开 展 “燎原计划”,积极 宣 传 推 广 指 南,免 费 发 放 指 南 十 余 万本,举办了各种类 型 的 培 训 班 和 研 讨 会,受 到 基 层 欢 迎 ,对 基 层 高 血 压 防 治 起 到 指 导 作 用 。
关 键 词 :高 血 压 ;指 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2015)07-0725-20 doi:10.3969/j.issn.1004-583X.2015.07.002
高血压 是 常 见 的 慢 性 病,是 以 动 脉 血 压 持 续 升 高为特征的 “心 血 管 综 合 征”,是 我 国 心 脑 血 管 病 最 主要的危险 因 素,也 是 我 国 心 脑 血 管 病 死 亡 的 主 要 原因。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入点和关 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