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梁、墩身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工程的墩身首件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工程的墩身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桥梁工程的墩身首件施工组织设计,是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墩身是桥梁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构件,其首件施工是整个墩身施工的起始点,对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是对墩身首件施工组织设计的1200字以上的详细阐述。
一、施工目标和要求1.施工目标:安全高效完成墩身首件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施工要求:(1)安全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质量保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墩身首件的质量。
(3)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和施工方案,争取尽快完成墩身首件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人员:组成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任务和岗位。
2.施工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如起重机械、打桩机、混凝土搅拌站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供应。
3.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
4.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墩身首件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步骤、施工顺序等,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三、施工工艺和步骤1.地基处理:检查墩台基础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
2.基坑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基坑的开挖和地下水的排泄,确保墩身的稳定性。
3.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墩身钢筋的编制和布置,在墩身内外侧的模板支撑上保持正确的位置。
4.模板拆除:在墩身钢筋布置完成后,根据施工方案,进行模板的拆除和清理,确保墩身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5.混凝土浇筑:根据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6.养护处理: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喷水养护、湿布保养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施工风险和安全措施1.高空作业安全:对于高空作业,要设立足够的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严禁人员站在未铺设搭设的钢管上作业。
东海大桥工程箱梁及墩身施工方案

一、概述 (1)二、场地总体布置 (2)1、场地规划原则 (2)2、施工场地总体布置 (3)3、箱梁预制场地及出海码头 (4)4、墩身节段预制场地 (6)5、墩身节段出运码头及材料码头、砂石料码头 (6)6、砼工厂布置 (7)7、水、电路及施工道路布置 (8)三、箱梁预制及运输方案 (9)1、箱梁预制 (9)2、箱梁预制场内运输 (11)3、箱梁架设 (14)四、墩身施工 (15)1、墩身预制施工 (15)2、预制墩身节段安装施工 (18)3、墩身现浇施工 (19)五、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 (21)六、施工进度计划表 (22)七、附图 (23)一、概述经设计图纸变更,东海大桥Ⅲ标共有70米预制箱梁308片,墩柱共156座。
根据业主预制场地协调会议精神,60米、70米箱梁自预制场储运到栈桥浮吊起吊为止,均采用滑移方式,并共用一个出海栈桥。
墩身施工采用预制与现浇相结合的施工方法,预制场地设于沈家湾预制基地二区内,并设置专用墩身出运码头。
墩身现浇采用水上砼工厂施工。
经反复研讨、比较,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二、场地总体布置1、场地规划原则东海大桥Ⅲ标由于预制构件类型多、数量大、构件重量大,且与II标共用沈家湾预制基地场地及码头。
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及设备利用率,有利于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根据业主场地协调会议精神,在规划沈家湾预制场地时遵循以下原则:(1)组织专业化生产。
将整个预制场分为若干个预制区域,分别预制不同类型的构件;(2)预制场地内Ⅱ、Ⅲ标使用面积每家一半,运梁纵移滑道布置在中央;(3)60m、70m箱梁合用一个出海码头栈桥,以降低工程成本;(4)各预制区域的混凝土供应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输送入模;(5)重量大的构件布置于硬地基场地预制,重量较轻构件及辅助设施布置于回填地基上,以减小地基加固成本。
2、施工场地总体布置沈家湾预制基地,经开山炸石已按计划要求基本形成三块平地,分一、二、三区。
拼装桥节段梁专项施工方案

拼装桥节段梁专项施工方案一、节段梁形式本项目非通航孔节段梁采用等高度单箱单室斜腹板断面形式,上下行分幅布置。
箱梁顶板横坡由箱梁沿结构顶板顶缘中点旋转形成。
梁主体采用预制结构,中心梁高3.6m,箱梁翼缘悬臂3.5m,悬臂端厚度20cm,悬臂根部厚度50cm。
全桥箱梁顶板厚度均为28cm。
跨中箱梁截面腹板厚45cm,底板厚27cm;根部箱梁截面腹板厚70cm,底板厚60cm。
二、梁跨组合形式1号桥非通航孔桥梁标准跨度为单跨60m,5跨一联,一联300m,第十二联节段梁桥为西侧非通航孔最后一联,桥跨布置形式为3×60m+47m,四跨一联,三个标准跨+末跨47m跨。
三、施工准备情况3.1、人员准备项目部设立一个节段梁拼装管理机构,设置2个节段梁拼装管理小组,其主要人员安排如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有大专以上学历,且从事过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技术过硬。
管理人员精干高效,年富力强。
3.2、技术准备施工前,主要进行以下技术准备工作:(1)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研究和核对,邀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并参加现场交底,了解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2)对架桥机设施进行反复验算及多方复核,从技术上确保其设计无缺陷,安全可靠。
(3)施工前,编制合理、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后上报监理业主审批。
(4)制定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拟定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课题,以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攻关。
(5)根据施工项目现场实际特点,对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以避免施工的盲目性。
3.3、材料准备本工程主要材料有墩顶临时支撑及梁块现浇所需的水泥、砂、石料、钢筋、钢板、型钢及拌制砼用的各种外加剂等。
材料在附近地区就近采购,以质量为选择标准。
根据施工进度需要,主要材料的进场计划及方法如下表。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前做好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材料进场程序,先做好需求材料的计划单,报负责领导审批后交物设部进行购买,进场后交各工地材料负责人接收,确保各类材料有进有出,做好各类材料的施工台账,要保证材料的各类信息均能清晰查询。
墩身专项施工方案

墩身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墩身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桥梁的承载和传递荷载的功能。
在桥梁施工中,墩身的施工方案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墩身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介绍墩身专项施工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墩身施工方法。
二、施工准备工作1. 资料准备:收集相关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明确墩身的尺寸、形状和施工工艺等。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程,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3. 施工设备准备:检查和维护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模板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墩身施工步骤1.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对墩身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测量,确保施工位置准确无误。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和安装墩身模板,保证模板的稳固和准确度。
3. 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按照预定的钢筋数量、直径和布置要求,进行墩身钢筋的构造和绑扎。
4. 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调制好的混凝土通过泵送或人工的方式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5. 养护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墩身进行养护处理,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质量控制:对墩身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技术要求。
3. 环境保护:施工现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噪音、粉尘和废物排放,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
4. 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的紧凑和有效。
5. 施工记录和总结: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数据,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五、总结墩身专项施工方案在桥梁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管理,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墩身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墩身加固施工方案. 加则加则:首先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JTG/T J22-2008)要求采用压力灌注法进行裂缝修补,修补用胶应符合该规要求。
然后对寨河桥素混凝土圆端形实体桥墩采用既有墩身外包钢筋混凝土,将既有墩加宽加厚的加固方案。
裂缝处理和外包混凝土施工期间宜对铁路进行限速。
加固方法:混凝土圆端形实体墩加固采用在原墩身四周加厚的加固方案,在原墩身四周最小加固厚度为0.3m,加固后桥墩仍为圆端形截面,加固高度均按实际墩身高加固,即从承台顶面开始加固至顶帽底为止。
1.1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1.1.1施工工艺流程墩身裂缝封闭处理→墩身及承台表面凿毛处理→测量放样→安装上下通道→墩身、承台钻孔→钢筋加工、绑扎及安装→模板安装→预埋件埋设→混凝土浇筑→→拆模→混凝土养护。
1.1.2主要机具设备混凝土振捣器、电气焊设备、凿毛设备、钢筋切割机、电锤钻、小型气泵、钢筋探测仪等。
1.1.3主要材料钢筋、植筋胶、裂缝修补胶等1.1.4材料进场及检验(1)材料进场砼由光山县祥瑞砼拌合站通过水泥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到地泵再泵送入墩身模板;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然后运至施工现场安装。
(2)材料检验①钢筋进场后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商品砼用水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的42.5#硅酸盐水泥。
③商品砼砂应选用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中粗砂。
④商品砼用碎石应选用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碎石,粒径以5-20mm为宜。
⑤砼养护用水取自寨河,应事先化验,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⑥砼的每一组份必须采用检测合格的计量工具准确计量,其中允许误差为:水泥±2%,砂、石子±3%,水及添加剂±1%。
1.1.5裂缝封闭施工(1)裂缝封闭施工方法首先对裂缝周边进行打磨,然后采用铁科院的裂缝修补胶对裂缝进行封闭,裂缝注胶封闭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节段梁实施方案

节段梁实施方案一、前言。
节段梁是一种常用的桥梁结构,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对节段梁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与整改。
二、施工前准备。
1. 设计方案确认,在施工前,需要对节段梁的设计方案进行确认,确保施工方案与设计方案一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施工问题。
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团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了解节段梁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3. 施工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撑材料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充足性。
4. 施工设备检查,对施工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5.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三、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施工顺序,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严格按照节段梁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施工顺序混乱导致的质量问题。
2.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节段梁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安全监管,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的环境友好。
5. 施工进度控制,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工期的完成,避免因施工延期而导致的额外成本和工期延误。
四、施工后的验收与整改。
1. 完成验收,在节段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整改措施,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完工报告,完成节段梁施工后,需要提交完工报告,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记录、质量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
墩身施工方案

岢临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部墩身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时间:墩身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岢临高速公路LJ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岢临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3、山西省制定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或有关规范4、《公路工程桥涵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桥梁4座K25+480舍窠村2号大桥,桥长426米,墩柱为柱式、矩形墩。
其中:双柱式圆形墩:32根/φ1.6m,墩高5.45~21。
86m,墩柱与桩基础间及墩柱与墩柱间采用系梁连接。
等截面矩形墩:2个/5.5 m×1.6m、4个/5.5m×2m。
变截面矩形墩4个,宽度为5.5米,顺桥向为变截面,按60:1收坡,宽度渐变到1。
6米。
墩高23.02m~42。
48m。
K26+720红军塔1号大桥,桥长126m,墩柱为柱式墩.其中双柱式圆形墩:12根/φ1。
6m,墩高13。
6~21。
6m,墩柱与桩基础间及墩柱与墩柱间采用系梁连接。
K27+070红军塔2号大桥,桥长216m,墩柱为柱式、矩形墩。
其中双柱式圆形墩:16根/φ1.6m,墩高10.06m~24.6m,墩柱与桩基础间及墩柱与墩柱间采用系梁连接.等截面矩形墩:2个/5。
5 m×1.6m,墩高31.8m~32。
8mK28+500窠沟大桥,桥长306m,墩身为矩形墩。
其中等截面矩形墩:6个/6。
5 m×1。
6m、12个/6。
5 m×2。
0m,墩高15。
75m~36。
25m 三、总体施工方案本标段桥墩有圆柱形墩、等截面矩形墩、变截面矩形墩三种截面形式,其中:双柱式墩身模板采用圆形整体钢模板。
模板安拆用汽车吊或塔吊进行。
砼由罐车运输、汽车吊送入模。
等截面矩形墩、变截面矩形墩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模板安拆用汽车吊或塔吊进行。
四、墩身施工工艺与方法4.1柱式墩施工(1)、无中系梁的圆柱墩采用分段一次性拼装至设计墩顶,整体一次浇注的方案;有中系梁的圆柱墩采用分段拼装至中系梁底面标高,先浇注底系梁与中系梁间的墩柱,再浇注中系梁,然后再分段拼装至设计墩顶,浇注中系梁顶面至墩顶段墩柱的方案.本标段左11#、左12#墩柱一次浇筑高度大于15米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分两次浇筑到位,底部模型与上层模型同期拆除。
系梁墩墩身同时施工方案

1 墩身施工1.1 方案概述墩身分节现浇施工,采用翻模法,墩身最后一节和系梁同步施工,最后施工支座垫石。
系梁采用牛腿支架法与墩身最后一节同步现浇施工。
首节墩身施工:首先,凿除承台顶面的混凝土并清理冲洗吹干,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完成,运至墩位处进行绑扎。
在钢结构加工场预拼并检查模板,利用装载车或平板运输车分块解体运输至墩位,利用吊机分块安装模板。
南岸混凝土拌和站进行混凝土拌制,通过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墩位处,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筑,人工手持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
中节墩身施工:首先,凿除上一节墩身顶面的混凝土并清理冲洗吹干,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完成,运至墩位处搭设脚手架进行安装,墩身倒数第二节安装系梁牛腿支架预埋件。
在钢结构加工场预拼并检查模板,利用运输车运输至墩位,利用吊机安装模板。
混凝土拌和站进行混凝土拌制,通过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墩位处,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筑,人工手持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
最后一节墩身和系梁施工:上一节墩身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对其顶面进行凿毛并清理冲洗吹干,最后一节墩身和系梁同时施工,首先拆除上节墩身模板,牛腿支架在钢结构加工场提前整体预制好,装载车运输至现场,利用吊机安装系梁牛腿支架,然后在系梁牛腿支架上安装型钢分配梁,铺设系梁底模,参照单节墩身施工步骤,同步施工最后一节墩身和系梁的钢筋,安装侧模,布置下料点串筒,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筑混凝土,人工手持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
支座垫石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根据支座厂家参数确定最终的支座垫石设计图纸,最后一节墩身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凿除垫石范围内的墩身顶面混凝土并清理干净,安装垫石钢筋、埋设预留地脚螺栓孔,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混凝土。
1.2 施工工艺流程图1.2-1 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1.3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方案提前编制上报审批,进行详细全面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规划好工期进度安排,完成模板及支架的设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范围、编制依据 ......................................... - 4 -
1.1编制范围 (4)
1.2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 - 4 -
2.1项目简介 (4)
2.2预制场概况 (5)
2.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5)
三、施工组织机构 ............................................... - 6 -
3.1施工组织结构 (6)
3.2现场组织机构的构成及管理层职责划分 (8)
3.3项目部作业层职责划分 (9)
四、施工场地总体布置 .......................................... - 10 -
4.1总体预制方案 (10)
4.2预制场布置 (10)
4.3生活区布置 (14)
4.4环保、消防、通讯设施布置 (14)
五、资源配置计划 .............................................. - 14 -
5.1机械设备配置 (15)
5.2劳务人员计划 (16)
5.3材料配备计划 (18)
六、工程总工期及进度计划 ...................................... - 18 -
6.1总工期及开工时间 (18)
6.2主要分项工程生产周期 (18)
6.3施工进度计划 (19)
6.4工期保证措施 (19)
七、施工方案 .................................................. - 24 -
7.1施工方案概述 (24)
7.2节段梁施工 (25)
7.3承台外壳施工 (44)
7.4墩身墩帽施工 (51)
7.5构件修补 (57)
7.6构件运输 (59)
八、质量保证措施 .............................................. - 60 -
8.1质量目标 (60)
8.2质量保证体系 (60)
8.3质量保证措施 (63)
九、安全保证措施 .............................................. - 65 -
9.1安全目标、方针 (65)
9.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5)
9.3安全保证体系 (66)
9.4安全保证措施 (68)
十、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 71 -
10.1环境保护措施 (71)
10.2文明施工措施 (72)
十一、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范围、编制依据
1.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包含两部分,分别连接线高架桥预制承台外壳及节段梁项目和墩身、墩帽预制项目,具体范围为48个承台外壳和3120片节段梁的预制、存放、运输和293节墩身、墩帽的预制、存放和运输。
1.2编制依据
⑴连接线高架桥预制承台外壳及节段梁项目正式分包合同和技术规范
⑵设计图纸
⑶连接线高架桥项目通用及专用技术规范
⑷《混凝土生产与供应的质量规范》(QSPSCTM)等香港相关规范
⑸国家、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⑹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二、工程概况
2.1 项目简介
屯门至赤腊角接线(TM-CLKL)旨在为新界西北部、港珠澳大桥、机场和大屿山北部以及通向机场的另一条路之间提供直达通道。
合同号为HY/2012/07的屯门至赤腊角接线(TM-CLKL)南连接线高架桥段工程,作为整个接线的一部分,将连接港珠澳大桥香港边界通道设施(HKBCF)和大屿山北部。
合同号HY/2012/07的工程为设计施工总承包标,高架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⑴双向两车道跨海桥,长约 1.6km,横跨屯门至赤鱲角接线南部陆地和新界西北部之间的海域(主桥E桥,包括E1桥、E2桥和E5~E8桥);
⑵五条位于屯门至赤腊角接线南部陆地的连接路,把⑴中的这条双向两车道郊区干道(主跨海桥)和香港边界通道设施以及TM-CLKL北连接线海底隧道段连接起来(屯门侧匝道桥F桥,包括F1桥、F2桥F3桥、F4桥和F5桥);
⑶四条大屿山北部的连接路,连接⑴中的主跨海桥和北大屿山公路(机场侧匝道桥,包括A桥、B桥、C桥和D桥)。
业主单位:香港路政署港珠澳大桥管理处;
监理单位:AECOM咨询公司;
第三方独立审核(ICE):Atkins公司;
总承包单位:金门建筑有限公司;
设计分包单位: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ARUP);
预制分包单位:中铁大桥局。
预制分包任务主要包括3120片节段梁和48个承台外壳的预制、运输。
墩身墩帽项目为港珠澳大桥连接线提供墩身、墩帽预制,共包括墩帽80个(其中单个59.86方30块,55.82方50块)和墩身213块(其中标准节174块,单块64.6方,3m高节39块,单块32.3方)。
2.2 预制场概况
中山预制场位于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初始为2009年为广深沿江高速(深圳段)机场特大桥60m整体箱梁预制而建立,2012年开始为港珠澳大桥大陆侧CB05标服务。
本项目预制场节段梁部分位于港珠澳项目预制场西侧,承台外壳部分位于进场道路靠近水道的岸边。
预制场为临海工业园通过吸泥吹沙回填而成,除了表面一层回填土外,以下存在20-30m不等的淤泥,地基承载力很差,常年自身固结沉降值很大。
2.3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所有桥梁上部结构均为节段拼装混凝土箱梁,根据箱梁截面的不同,分为A 型、B型、C型、D型、E型和特殊型共计六种截面形式,各种截面类型的数量见下表:
各种截面节段数量
混凝土箱梁大部分采用单箱单室结构,其预制梁桥面宽度由8.3~16.3m,梁体高度也由3.2~9.2m,腹板厚度由375~750mm不等,顶板为240、260mm两种,底板厚度由240~1000mm不等,节段长度大部分在2.5~4.0m之间。
所有外腹板的斜率为1:8,内腹板斜率为1:11.67。
最重不超过180t,大部分不超过120t。
预制承台外壳共计48个,共分为16个类型,其中承台外壳M1、M2、M2b、E1C和E2B一次性整体预制,其余体积较大,分块匹配预制,单个分块数量在2~8块。
墩身、墩帽预制包括墩帽80个(其中单个59.86方30块,55.82方50块)和墩身213块(其中标准节174块,单块64.6方,3m高节39块,单块32.3方),墩身为5×3.2m空心截面,厚度为1m和0.85m,标准节高度为6m,底节高度3m 和6m两种。
墩帽顶部为6.9×4.2m和7.5×4.8m两种实心截面,下部与墩身相同,高度为4.5m,预制时实心部分只预制外壳。
最大块重量为168t。
三、施工组织机构
3.1 施工组织结构
针对本工程特点和实际,大桥局高度重视,从公司抽调大量骨干,成立中铁大桥局香港屯门至赤腊角南连接线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名、常务副经理1名、项目总工1名、副总1名、安全总监1名、项目副经理2名,项目部下设五部二室,分别为工程部、安质部、工经部、物机部、综合办公室、试验室。
各部室分别设正职1名,机构形式见“图3-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连接线项目部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
图3-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2现场组织机构的构成及管理层职责划分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指挥本工程的施工。
常务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指挥项目现场生产和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施工技术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和协调,安全总监负责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部门职能分工:
工经部
构件 运输作业队
工程部
物机部
财务部
综合
办
公
室 安质部
试 验
混凝土
搅拌站 节段梁 施工作业一队
节段梁 施工作业二队
承台外壳 施工作业队
文
员 后勤保卫员
材料工程
师
机电工程师
造价工程师
劳务管理员
会 计
出 纳
技术工程师
调 度
资料员
测量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墩身墩帽 施工作业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