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合集下载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一、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E 表示.单位是伏(V).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则电动势大小为:.如:电动势为6伏说明电源把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功6焦.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转换为电能.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 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 AB表示,则有公式:其中,W 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电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为我们的手机充电,到驱动大型工业设备的运转,电路的作用无处不在。

而在电路中,电压、电源和电动势这三个概念是理解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它们。

首先,我们来聊聊电压。

电压,简单来说,就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压力”。

就好比水在水管中流动需要水压一样,电荷在电路中移动也需要电压的驱动。

如果把电路中的导线想象成一条河流,那么电压就像是河流的落差,落差越大,水流的动力就越强。

在电路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例如,我们常见的干电池,通常标注的 15V 就是它所能提供的电压。

电压的存在使得电流能够在电路中流动。

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

想象一下,电压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推手”,给电荷施加力量,让它们沿着电路中的导线有规律地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

那么,是什么提供了电路中的电压呢?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讲的电源。

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源之一。

它通过内部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提供稳定的电压。

不同类型的电池,其提供的电压和持续供电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比如,一次性的干电池在电量耗尽后就无法再使用,而可充电电池则可以通过充电重复使用。

发电机则是在更大规模的电力供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无论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还是风力发电,其原理都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以稳定的电压输出。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电动势。

电动势这个概念可能相对较难理解一些,但它却是电源的一个重要属性。

电动势指的是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它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简单来说,电动势就是电源把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事”。

以电池为例,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使得正电荷从电池的负极移动到正极,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推动这种转化的力量就是电动势。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一、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E 表示。

单位是伏(V)。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则电动势大小为:。

如:电动势为6伏说明电源把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功6焦。

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转换为电能。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 AB表示,则有公式:其中,W 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关于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电源电动势和电压的关系
电动势是电源内部产生的推动电流的力量,所以在电源未接入电路时电动势等于电压。

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差,我们实际使用的是电压,实际测量的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差,没有包括内电压,所以不用考虑电源内阻。

接入电路后,当电动势等于外电路和电源的电压之和,就要考虑电源内阻,即电动势等于内电压+外电压。

电压表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而实际测量开路电压时,电压表的内阻不可能无穷大(未真正开路),所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实际应用中当外电路电流变化的时候,内电阻也在变化,像蓄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提供的电源,内电阻很小,对电压的损失变化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电源的电动势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电源的电动势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1.电源的电动势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测量的时候,电源不要接到电路中去,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所得的电压值就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如果电源接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就会小于电源的电动势。

这是因为电源有内电阻。

在闭合的电路中,电流通过内电阻r有内电压降,通过外电阻R有外电压降。

电源的电动势δ等于内电压Ur和外电压UR之和,即δ=Ur+UR 。

严格来说,即使电源不接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电压表成了外电路,测得的电压也小于电动势。

但是,由于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电源的内电阻很小,内电压可以忽略。

因此,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电动势的。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测量回路断路;2:E和Ex的极性不对顶;2.3:RAB上的全部电压降小于Es,Ex二者中的一个3.就像我们测高度一样,常说海拨多少米,就是以海平面为基点,高出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测电动势时也是这个道理,至于怎么样定标,那因情况而定,一般以能良好的接地点为0基点。

霍尔效应1要得到大的霍尔电压,关键是要选择霍尔系数大(即迁徙率高,电阻率ρ=1/σ亦较高)的材料,就金属而言,µ和ρ均很低,因而其霍尔系数很小,不能用来制作霍尔元件。

半导体µ高,ρ适中,是制作霍尔元件的理想材料。

所以霍尔元件的制备材料一般是半导体而不是金属2霍尔元件是应用霍尔效应的半导体。

一般用于电机中测定转子转速,如录象机的磁鼓,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等;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的磁传感器,已发展成一个品种多样的磁传感器产品族,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传感器啊,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之类的,霍尔元件应用范围很广的电表的改装与矫正..1. 标称误差指的是电表的读数与准确值的差异,包括电表在构造上各种不完善因素引入的误差。

为了确定标称误差,用改装电表和一个标准电表同时测量一定的电流或电压,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对应值,这一工作称为电表的校准。

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

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

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电动势和电压是电路中很重要的两个物理量,都是描述电路中电子运动状态的指标。

它们的区别在于,电动势是指电路中产生的电场力对电荷运动的影响,而电压则是指电路中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

虽然它们的定义不同,但它们的方向却有很大的联系,因为它们的相反方向常常会出现在电路中,并对电路的性质产生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电动势和电压的方向。

电动势的方向是指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而电压的方向是指从高电位到低电位的方向。

在电学中,正负号的定义有时会与方向相反,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从正向负的定义来描述电动势和电压的方向。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在电路中的应用。

在直流电路中,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出现在电源中,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进行描述。

欧姆定律表达了电流、电阻、电压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电流=电压/电阻而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另一个公式: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当电动势和电压相反时,即电动势小于电压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产生。

这种情况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充电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电势差,即电动势,而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则是为了抵消电池内部的电势差。

当电池始终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的电压和电动势的方向是相反的;当电池接受外部负载时,电流从电池正极向负极流动,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而电压的方向则相反。

除了直流电路外,在交流电路中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也有很大的应用。

在交流电路中,电动势和电压的相反方向经常出现在变压器和感应器中。

变压器是用来改变电压的装置,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高电压的电能转换为低电压的电能。

当变压器中的两个线圈之间的磁通量变化时,将会产生电动势,其方向与变换后的电压方向相反。

感应器则是用来检测磁场变化的装置,当磁场变化时,将会在感应器中产生电动势,其方向也与电压方向相反。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导言:在学习电学时,我们经常会涉及两个概念,即电动势和电压。

这两个概念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动势和电压的定义、特性和应用,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电动势的定义和特性:1.1 电动势的定义:电动势(emf,Electromotive Force)是指单位电荷在电路中获得的能量。

它是电源提供给电路的能量,通常用字母ε表示,单位为伏特(V)。

1.2 电动势的特性:(1)电动势与电源的内部化学能有关,因此它是一个固定的物理量,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2)电动势只在闭合电路中产生,当电路打开时,电动势将不再存在;(3)电动势是电子流动的驱动力,它使电子从低电势区域移动到高电势区域;(4)电动势不会消耗能量,它只是将电子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并给予电子一定的能量。

二、电压的定义和特性:2.1 电压的定义:电压(Voltage)是指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它也可以理解为电能的转移和传输,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为伏特(V)。

2.2 电压的特性:(1)电压是电势差的度量,表示两点之间的电荷能量差异;(2)电压可以用来描述电子在电路中的运动方式,高电压区域的电子会流向低电压区域;(3)电压可以通过连接电路中的测量仪器来测量;(4)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强度。

三、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3.1 物理定义上的区别:电动势是单位电荷在电路中获得的能量,它是电源提供给电路的能量。

而电压则是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可以理解为电能的转移和传输。

3.2 定义方式上的区别:电动势是一个固定的物理量,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它取决于电源的内部化学能。

而电压是描述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它可以通过连接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3.3 物理意义上的区别:电动势是电子流动的驱动力,它使电子从低电势区域移动到高电势区域。

电动势不会消耗能量,只是将电子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给予电子一定的能量。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

电路中的电压电源和电动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为我们照亮房间的电灯,到让我们随时与世界保持联系的手机,再到驱动大型机器运转的工厂设备,无一不依赖于电的力量。

而要理解电的工作原理,就不得不提到电路中的三个重要概念:电压、电源和电动势。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电压。

电压,简单来说,就是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压力”。

就好比水流需要有水位差才能流动一样,电荷也需要有电位差才能移动。

想象一下,电路就像是一条管道,电荷是在管道中流动的“水”,而电压就是让这些“水”流动的动力。

如果电压高,电荷流动的速度就快,电流也就大;如果电压低,电荷流动就会变得缓慢,电流也就小。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我们常见的电池,比如五号电池,通常标注的 15 伏特,就是指它能提供的电压大小。

在家庭电路中,电压一般是 220 伏特,这足以满足我们各种电器的正常使用。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电源。

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它就像是一个“能量仓库”,不断地为电路中的电荷提供动力。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

电池是我们最熟悉的电源之一。

它通过内部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不同类型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也有所不同。

例如,干电池使用方便,但电量相对较小;而锂电池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提供更长时间的电力支持。

发电机则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大型发电厂中,巨大的涡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强大的电流,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千家万户。

电源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能够维持电路两端的电压稳定。

即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电源也能尽力保证输出的电压不变。

这对于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来聊聊电动势。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物理量,它表示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可以把电动势想象成电源的“内在力量”,它决定了电源能够提供多大的电压。

比如,一个电动势较大的电源,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能够输出更高的电压,从而驱动更多的电荷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关系
一、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

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E表示。

单位是伏(V)。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

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

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跟被移送的电荷量的比值,则电动势大小为:。

如:电动势为6伏说明电源把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功6焦。

有6焦的其他其形式能转换为电能。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指向电源的正极,即与电源两端电压的方向相反。

二、电压(voltage),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
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 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 AB表示,则有公式:
其中,W 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

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

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单位: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

[1]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

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三、两者区别
电动势和电压虽然具有相同的单位,但它们是本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

(1)它们描述的对象不同:电动势是电源具有的,是描述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压是反映电场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

(2)物理意义不同: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将单位电量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移到正极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的电能的多少;而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移动单位电量正电荷时电场力作的功,就是将电能转化成的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

它们都反映了能量的转化,但转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3)二者做功的力不同:电压是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值,电场力在电场中移动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就是电势差,即电压,W=UQ是电场力做的功,可见电压U是与电场力做功相联系的.电动势是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这种特性的,它的数值大小等于电源非静电力从电源负极向正极移送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在化学电源中非静电力是与离子的溶解和沉淀过程相联系的化学作用;在温差电源中非静电力是与温差和电子浓度相联的扩散作用;在普通发电机中非静电力的作用是电磁作用.电动势罗二即q中的平就是诸如以上这些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所以电动势g是与非静电力做功相联系的。

(4)能量的转化过程不同:电压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是将电场能转化为电荷机械能的过程.由于电势在数
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电场中存在电压,正电荷可以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做功由高电势移向低电势处,电势能减小.电压越高电势能减小越大,那电势能转化为电荷运动机械能的值越大.与物体在重力场中自由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情况相类似.而电动势却是非静电力反抗电场力做功,转化其他形式能量本领的量度.在闭合电路中某种非静电力作用在被移动的电荷上,增加了电荷的电势能,在此其他形式的能如化学能、太阳能、热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不同的电源这种由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不同,所以电动势也不同.如化学电源的电动势决定于溶液跟极板的性质,发电机的电动势决定于电枢、磁场和它们的相对运动。

(5)在电路中的因果关系不同:如果电路中没有电源,即使有电压,电流形成也很短暂,最后电压也不会维持。

没有电源(电动势),电流就如无源之水,电压也不会稳定.因此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的产生和维持都是以电动势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就拿两个孤立带电导体来看,也必须要先有非静电性质的作用来迁移电荷,即必须先有电动势,才谈得上导体上有稳定持续的电势差(电压)。

(6)在给定电路中变与不变不同:对于一个给定的电源,一经制好,电动势就固定不变,与外电路是否接通
无关,也与外电路的组成情况无关而电路中的电压却要因外电路电阻的改变而改变,如并联支路数目增减、电阻变化时将引起电路各部分电流、电压重新分配,电压将发生变化至于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也只是这种分配的一个特殊结果,并不说明电压就是电动势。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