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六学案
2019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一教案

2019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
习一教案
教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课。
2.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迁移训练。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掌握两课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迁移训练。
三、复习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师.伐我望其旗靡.
衣食所安.小惠未徧.
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齐师败绩
..
下视其辙.既克.
再.而衰彼竭.我盈.
肉食者鄙.谓.其妻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修.八尺余
期年
..之后朝服.衣冠.
宫妇左右
..
2.辨析词义。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九上)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九上)学案
自(一)划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太守归而宾客从微斯人吾
.为:
2
6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未果,寻病终。
选自《北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九上文言文
达标检测
1.(1)更;(2)有时;(3)同“披”,穿;(4)全、都。
2.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3.示例:宋濂借阅他们都想方设法刻苦读书。
4.【甲】通过对比表现宋濂读书的清苦(以读书为乐)。
【乙】通过侧面(烘托)表现了祖莹的文章之妙(好)。
5.示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表明求师的艰苦;“余立侍左右”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明虚心、尊师;“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表明要善于质疑。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课外文言文的出题规律;3、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夯实课内文言知识,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练习2017—2018年绍兴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并归纳文言文考试分值、形式、题型特点。
二、明确课外文言文试题考查要求:1、分值:20分2、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②顺畅朗读,断句停顿;③句子的翻译和理解;④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考查的选文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材料由短小逐渐增加内容,文意由浅显上升阅读难度,选段由一篇文言文和一首古诗词对比性阅读,注重考查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三、具体考查内容复习及应试策略:(一)、字词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6).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6)内容:《陈涉世家》《捕蛇者说》主备人:QQ QQ 审核人:一、123二、A12纪,1231根2B123犹信.隳突..乎南北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三)文章内容理解。
(1) 课文的中心句是,表明作者写作动机的一句是。
(2) 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蒋氏从各个角度自主备课(学习)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相对比;以他“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___________ ”相对比;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二)课堂活动A 《陈涉世家》1.检查、交流课前导学情况,并组织好质疑反馈。
(指导学生将疑问整理在“自主学习栏内”)2.朗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回顾文章内容。
(2)点拨字音、节奏及文章主体内容。
(结合课前导学)(3)人物形象;3.背诵书下注释,做好重点字词的整理,并注意重要语句的翻译。
4.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口头补充一个含此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会.天大雨今或.闻无罪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扶苏以.数谏故吴广以为然.功宜.为王吴广素.爱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解释多义词。
为若为佣耕之怅恨久之为天下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为坛而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士卒多为用者辍耕之垄上为屯长忿恚尉,令辱之功宜为王固以怪之矣杀之以应陈涉以扶苏以数谏故而佣者笑而应曰以激怒其众夺而杀尉祭以尉首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杀之以应陈涉为坛而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收而攻蕲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乃陈胜、吴广乃谋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卒卒获有所闻故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广故数言欲亡月余亦卒6、翻译句子(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天下苦秦久矣。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外文言文教案(新人教版) 学目标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教子婴孩”,不虚也
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
何自陷朋党?”王曰:“
读课文,找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
《何岳得金不昧》
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
教师”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
解释下列词语
出示如目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
(
劝诫太宗不要杀养马的人,能接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中射之
士问曰:“可食乎
相关的练习
,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
相貌不够雄武,但很有气魄,为人奸诈。
中考课标16篇古文复习学案

课标16篇文言文复习学案《三峡》1. 本文选自,它是为我国第一部学专著所作的注。
是一部具有价值的科学巨著。
作者是,字,是时期的、。
2.加点字注音。
⑴略无阙.()处⑵重岩叠嶂.()⑶不见曦.()月⑷夏水襄.()陵⑸沿溯.()阻绝⑹飞漱.()其间⑺属.()引凄异⑻绝山献.()多生怪柏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⑴自.三峡七百里中⑵略无..阙.处⑶重岩叠嶂.⑷自.非亭午..不见曦.月..夜分⑸至于..夏水襄.陵⑹沿.溯.阻绝.⑺虽.乘奔.御风⑻不以..疾也⑼则素湍.绿潭.⑽绝.山献.多生怪柏⑾飞漱.其间⑿良.多趣味⒀每至晴初霜旦.⒁林寒涧肃.⒂属.引.凄异⒃空谷传响.⒄哀转久绝.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⑶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⑷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⑸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⑺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⑻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⑼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⑽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论语》八则1. ⑴《论语》是记录的书,由收集编纂而成。
⑵孔子,名,字。
时期的、,是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2.加点字注音。
⑴不亦说.()乎⑵人不知而不愠.()⑶学而不思则罔.()⑷思而不学则殆.()⑸诲.()女.()知之乎⑹默而识.()之⑺不悱.()不发⑻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⑴论.语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⑶人不知而不愠.⑷可以.为师矣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诲.女.知之乎⑺是.知.也⑻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⑼不耻.下问⑽是以..谓之‘文’也⑾默而识.之,学而不厌.⑿必有我师焉.⒀不愤.不启.⒁不悱.不发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 绿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绿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ABC层)2.认识课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课文中用词造句的精当与精妙。
(ABC层)3.欣赏课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培养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ABC层)学习重点:朗读课文,品味词句。
(ABC层)学习难点:初步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ABC层)【作家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他的散文以描写见长,并在描写中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
散文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预习案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ABC层)镶()踞()薄()阴几绺()穹()倏()皱缬()尘滓()挹()掬()什刹()蕴蓄()棱()角明眸()善睐()2.本文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ABC层)梅雨瀑,一带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能概括梅雨潭“绿”的特征的词语。
(B层)4.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中蕴含了哪些感情?(A层)探究案5.阅读第三节:作者写北京什刹海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有什么作用?(BC层)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AB层)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7.第3段从“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开始,作者改换了人称,以“你”来称呼梅雨潭。
仔细品读“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层)。
2019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六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六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缘.溪行落英缤纷阡陌交通..复前.行欲穷.其林才.通人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乃.大惊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诣.太守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从.流飘荡孟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2.辨析词义。
武陵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不足为外人道.也诛无道.道.不通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病终寻.向所志杂然相许.一百许.里渔人甚异.之奇山异.水负势竞上.横柯上.蔽便舍.船屋舍.俨然渔人甚.异之急湍甚.箭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穿井得人①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⑤,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⑥,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注释]②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
溉:音gai,浇灌。
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
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
于:介词:当“向”讲。
⑥使——使用,指劳动力。
1.解释加点的字。
及.其家穿井国人道.之不若..无闻也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六学案
学习目标:
1.复习《赵普》、《两小儿辩日》、《木兰诗》、《爱莲说》四篇课文。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习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普少习
..吏事
寡.学术
手不释.卷
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
既薨
..
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明日
..
碎裂
..奏牍掷地
普颜色
..不变
太祖乃.悟
卒.用其人
复奏如初.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
日初出大如车盖
..
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
...而不妖.
不蔓.不枝.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陶后鲜.有闻
宜乎
..众矣
木兰当.户织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
策勋
..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著.我旧时裳
出门看火伴
..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2.辨析词义。
及.为相
及.次日临政
读之.竟日
家人发箧视之.
跪而拾之.以归
太祖常劝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遂以.名楼
以.实奇
俱以.假山显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及为.相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常奏荐某人为.某官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未有其.比
普明日复奏其.人
卒用其.人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
花之.隐逸者也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乃去.
二、再次朗读课文及记忆文中重要词语的词义。
三、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
三十七书《黄庭经》。
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
自言真胜钟繇。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用“/”标出。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
成之智
2.从文章中总结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成语含义: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七岁善.书窃.而读之
不盈.期月自言真胜.钟繇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5.用原文回答王羲之书法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课后提升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
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7),此吾所以不受也。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注释:
子阳:郑国执政卿,相国。
无乃------乎:固定句式,恐怕------吧。
辞:推辞,不接受。
佚:安逸。
过:探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容貌有饥色.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使者去.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君非自.知我也其卒.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居君之国而穷
B.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C. 以人之言而遗我粟
D. 其妻望之而拊心曰
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再拜而辞
A. 居君之国而穷
B. 君过而遗先生食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