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特征是()A. 智能化一次设备B. 网络化二次设备C. 全站信息数字化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特征包括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全站信息数字化等多个方面。
2. 智能变电站采用()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A. 智能终端B. 合并单元C. 保护装置D. 测控装置答案:A解析:智能终端用于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3. 以下哪个不是智能变电站的通信规约()A. IEC 61850B. IEC 60870-5-101C. MODBUSD. DNP3.0答案:C解析:MODBUS 一般不用于智能变电站。
4. 智能变电站中,()用于实现电流、电压等模拟量的数字化。
A. 智能终端B. 合并单元C. 保护装置D. 测控装置答案:B解析:合并单元的作用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5.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通常采用()A. 以太网B. 令牌环网C. 星型网D. 环形网答案:D解析:过程层网络多采用环形网结构,以提高可靠性。
6. 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设备不包括()A. 监控主机B. 远动装置C. 合并单元D. 数据服务器答案:C解析:合并单元属于过程层设备。
7. 智能变电站中,()承担继电保护功能。
A. 智能终端B. 保护装置C. 合并单元D. 测控装置答案:B解析: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
8. 智能变电站中,()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
A. 智能终端B. 保护装置C. 测控装置D. 合并单元答案:C解析:测控装置主要负责测量和控制一次设备。
9. IEC 61850 标准中,逻辑节点的英文缩写是()A. LDB. LNC. DOID. SCL答案:B解析:逻辑节点的英文缩写是LN。
10. 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A. 自动化系统B. 智能辅助系统C. 在线监测系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自动化系统、智能辅助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等共同实现了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全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教材考题填空题一、《智能变电站发展概述》1、数字化变电站两大支柱是IEC61850,电子式互感器。
2、下面哪个功能不属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五大功能(C):A.操作与控制B.运行监视C.保护信息管理D.运行管理E.辅助应用3、层次化保护包含就地保护、站域保护控制、广域保护。
4、一次设备智能化是由一次设备、传感器和(D)构成。
A.二次设备B.保护和测控设备C.状态监测设备D.智能组件5、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标准是(D)。
A.高压设备智能化导则B.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C.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导则D.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6、智能组件功能包含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监测。
7、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是标准化设计、工程化加工、装配式建设。
二、《智能变电站标准规》1、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3、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UPS和通信电源等,应将其一体化设计和考虑。
4、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为组态配置→系统测试→系统动模→现场调试→投产试验。
5、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6、对网络设备,以交换机为了,其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μs;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
7、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采用的对时方式可采用IRIG-B或IEEE1588(IEC61588)。
8、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

智能变电站题库(修改)2022年7月9日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智能变电站考核试卷

B.设备状态
C.系统负荷
D.环境温度
15.智能变电站中,以下哪种设备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A.交换机
B.路由器
C.集线器
D.中继器
16.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哪几个层次?()
A.设备层、通信层、应用层
B.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
C.采集层、处理层、应用层
D.信息层、传输层、管理层
6.智能变电站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7.智能变电站的SCADA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部分。
8.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体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9.提高智能变电站通信可靠性的措施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 IEC 61850标准是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标准,它确保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对于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至关重要。
3.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通过使用高速微处理器和先进的算法实现快速动作。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包括保护装置的响应时间、通信延迟和系统稳定性。
4.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设备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减少停电时间,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效率。
B.传输速率慢
C.传输距离短
D.成本低
9.以下哪种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用于实现远程控制?()
A. RTU
B. PLC
C. GIS
D. SVG
10.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设备自动化
B.人工操作
C.信息孤岛
D.数据不共享
11.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技术?()
智能变电站原理测考试试题目

1 智能变电站对过程层网络的要求是什么?1)过程层SV 网络、过程层GOOSE 网络、站控层网络应完全独立配置;2)过程层SV 网络、过程层GOOSE 网络宜按电压等级分别组网。
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程层GOOSE 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3)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 网,第二套保护接入B 网;110kV 过程层网络宜按双网配置;4)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 个交换机;5)根据间隔数量合理配置过程层交换机,3/2 接线型式,交换机宜按串设置。
每台交换机的光纤接入数量不宜超过16 对,并配备适量的备用端口。
2 智能变电站对网络交换机的要求是什么?1)应采用工业级或以上等级产品;2)应使用无扇型,采用直流工作电源;3)应满足变电站电磁兼容的要求;4)支持端口速率限制和广播风暴限制;5)提供完善的异常告警功能,包括失电告警、端口异常等。
3 220kV智能站的母线保护配置时的要求是什么1)母线保护按双重化进行配置。
2)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
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子单元。
3)母线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号(失灵启动、母联(分段)断路器过流保护启动失灵、主变保护动作解除电压闭锁等)采用GOOSE 网络传输。
4 智能变电站对站控层相关设备的要求1)变电站监控系统应能分辨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和检修信息,并在不同的窗口显示。
2)站控层设备应具备保护及录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调度端发送的能力。
3)站控层设备应支持对装置信息的优先级划分,信息分级原则可配置。
5 什么是缓存报告控制块(BRCB)?缓存报告控制块(BRCB)是按数据变化、品质变化、数据刷新引起的内部事件立即发送报告或存储事件到一定数据后传输,这样由于传输数据流控制约束或连接断开不会丢失数据值,BRCB提供SOE功能,BRCB一般用于遥信值传输。
智能变电站题库 填空题

智能变电站题库填空题1.保护功能逻辑节点有-----类,第一个字符是-------,差动保护逻辑节点-------,距离保护逻辑节点--------,保护跳闸条件逻辑节点是-------2.逻辑节点PDIF中的OP的中文语义是-------,其属性类型是-------3.断路器、隔离开关、软压板、变压器档位控制应使用---------------方式,装置复归应使用-------方式。
4.虚端子是描述IED设备的-----------输入、输出信号连接的总称,用以标示---------及其之间联系的二次回路信号,等同于传统变电站的屏端子。
5.一个物理设备应建模为一个IED对象,该对象是一个容器,包含--------对象,该对象包含一个-----对象,每个LD对象中至少包含3个对象:-------、------、其它应用逻辑节点。
6.每个服务器至少有一个访问点,一个访问点可以支持多个物理网口,无论物理网口是否合一,------------与--------应分访问点建模,---------------与----------------应统一访问点建模。
7.ICD文件已应包含模型子描述信息,如LD和LN实例应包含中文-----属性,实例化的DOI 应包含中文------和-------赋值。
8.保护模型中对应要跳闸的每个断路器各使用----PTRC实例,如母差保护按间隔建立PTRC 实例,变压器保护按-----建立PTRC实例,3/2接线线路保护则建立---个PTRC实例。
9.《IED61850继电保护应用模型》,告警信号用----上送,普通遥信信号用----上送,其它的统一在-----中扩充。
10.合并单元装置若需发送通道延时,宜配置在采样值数据集的第----个FCD。
如需需发送双AD的采样值,双AD宜配置相同的------或-----实例,且在采样值数据集中双AD的DO按-------顺序连续排放。
智能变电站题库及答案(修改)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s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第一章判断题1.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电压并列功能在母线合并单元中实现。
2.智能变电站内智能终端按双重化配置时,分别对应于两个跳闸线圈,具有分相跳闸功能;其合闸命令输出则并接至合闸线圈。
3.对于500kV智能变电站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接入相应间隔电压合并单元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不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4.任意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
当采用级联方式时,允许短时丢失数据。
5.智能变电站内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合并单元。
6.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7.智能变电站要求光波长1310nm光纤的光纤发送功率为-20dBm ~-14dBm,光接收灵敏度为-31dBm ~-14dBm。
8.智能变电站中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外启动失灵、失灵联跳开入软压板既可设在接收端,也可设在发送端。
9.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
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
此延时称为“唤醒时间”。
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为零。
10.唤醒电流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11.温度变化将不会影响光电效应原理中互感器的准确度。
12.长期大功率激光供能影响光器件的寿命,从而影响罗氏线圈原理中电子式互感器的准确度。
13.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只能是光信号。
14.用于双重化保护的电子式互感器,其两个采样系统应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并与相应保护装置使用同一直流电源。
15.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16.现场检修工作时,SV采样值网络与GOOSE网络可以联调。
17.GOOSE跳闸必须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18.220kV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用于检同期的母线电压一般由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通过间隔合并单元转接给各间隔保护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题库2014年7月9日一、网络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站控层由主机/和操作员站、工程师站、远动接口设备、保护及故障信息子站、网络记录分析系统等装置构成,面向全变电所进行运行管理的中心控制层,并完成与远方控制中心、工程师站及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2、间隔层由保护、测控、计量、PMU等装置构成,利用本间隔数据完成对本间隔设备保护、测量、控制和计量等功能。
3、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自动化设备构成。
4、站控层、间隔层网络是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站控层内以及间隔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5、过程层网络是连接间隔层设备和过程层设备、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的网络,并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间隔层内以及过程层内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6、智能变电站的网络应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ps或更高的以太网,满足变电站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7、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在逻辑结构上可分成站控层网络、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物理结构上宜分成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8、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宜独立组网,不同网络之间应在物理上相互独立。
9、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网络风暴抑制功能、具备“故障弱化”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单点故障不能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
10、智能变电站网络应具备通信工况、网络流量等指标的监视功能。
12、过程层网络设计必须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
13、站控层、间隔层MMS信息主要用于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间通信,应具备间隔层设备支持的全部功能,其内容应包含四遥信息及故障录波报告信息。
14、MMS报文采用请求/响应、总召、周期报告上送、突发报告上送、文件传输等服务形式;站控层MMS信息应在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传输。
15、智能变电站中的GOOSE相当于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直流电缆,SV相当于常规变电站中的二次交流电缆。
16、过程层SV信息主要用于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间通信,其内容应包含合并单元与保护、测控、故障录波、PMU、电能表等装置间传输的电流、电压采样值信息。
17、过程层GOOSE信息主要用于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间通信,其内容应包含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与保护、测控、故障录波等装置间传输的各种信息。
18、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应满足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MMS网络总传输时间应小于100ms。
19、站控层/间隔层网络在正常情况下,负荷率应低于30%,在事故情况下,负荷率应低于50%。
20、过程层网络宜采用高可靠性的光纤以太网,过程层网络传输各种帧长的数据时,单台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时间应小于10us。
21、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时,网络接口的光发送功率应大于-20dBm,网络接口的接收光功率应不小于-30dBm。
22、继电保护设备应将检修压板状态上送站控层;当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压板投入时,上送报文中信号的品质位的“Test位”应置位。
24、交换机吞吐量是指交换机所有端口同时转发数据速率能力的总和;帧丢失率是在端口达到预定要求的转发速率的情况下,帧丢失的比率。
27、测控装置应支持通过GOOSE报文实现间隔层五防联闭锁功能,支持通过GOOSE 报文下行实现设备操作。
28、过程层网络设计应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网络的数据流量及数据流向划分VLAN,进行数据隔离。
29、GOOSE网络中的数据应分级,网络应具备优先传输的功能。
(二)选择题1、过程层与间隔层网络主要传输( B.C )两类信号。
A.MMSB.GOOSEC.SMVD.SV2、当SMV采用组网或与GOOSE共网的方式传输时,用于母线差动保护或主变差动保护的过程层交换机宜支持在任意100M网口出现持续( C )的()突发流量时不丢包,在任1000M网口出现持续0.25ms的2000M突发流量时不丢包。
A.1ms 100MB.0.5ms 100MC.0.25ms 1000MD.2ms 100M4、在任何网络运行工况流量冲击下,装置均不应死机或重启,不发出错误报文,响应正确报文的延时不应大于( A )。
A.1msB.2msC.10msD.1s5、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基本性能要求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 C )。
A.1μsB.5μsC.10μsD.20μs6、下列属于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虚拟局域网VLAN要求的是( ABCE )A.交换机应支持IEEE 802.1Q 定义的VLAN 标准B.交换机应支持通过VLAN 技术实现VPN,至少应支持基于端口或MAC 地址的VLANC.应支持同一VLAN内不同端口间的隔离功能D.单端口不支持多个VLAN划分E.交换机应支持在转发的帧中插入标记头,删除标记头,修改标记头7、网络设备的通讯介质可以有:( AB )A.超五类屏蔽双绞线B.光纤C.RS232串口线D.RS485串口线8、ACSI关联请求服务应直接映射到MMS( B )服务。
A.初始化-响应B.初始-请求C.初始服务否定结果D.请求-响应9、触发条件映射到MMS为可变长度位串。
这个位串最小长度为6位,这些位的含义为:位0:保留;位1:数据改变;位2:( A );位3:数据更新;位4:( C );位5:( B )。
A.品质改变B.总召唤C.完整性D.一致性10、建议的多播地址中GOOSE的地址范围是( A )A.01-0C-CD-01-00-00至01-0C-CD-01-01-FFB.01-0C-CD-02-00-00至01-0C-CD-02-01-FFC.01-0C-CD-04-00-00至01-0C-CD-04-01-FFD.01-0C-CD-05-00-00至01-0C-CD-05-01-FF12、下列关于66kV、35kV及以下间隔保护配置原则说明正确的是(ABCD)A.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按间隔单套配置B.当采用开关柜方式时,保护装置安装于开关柜内,不宜使用电子式互感器。
C.当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时,每个间隔的保护、测控、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功能宜按间隔合并实现。
D.跨间隔开关量信息交换可采用过程层GOOSE网络传输。
13、传输时间是从发送端物理设备将过程值传送到接收端设备的过程逻辑所需的时间,由三个时间间隔定义:( ABC )A.发送设备传输过程值需要的时间B.网络传递报文需要的时间C.接收设备将传递值送到它的处理逻辑需要的时间D.接收设备对传递值进行逻辑判断需要的时间14、下面有关采样值变电站配置语言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APPID:应用标识,可选项,应为4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B.MAC-Adress:介质访问地址值,可选项,成为6组通过连接符(-)通过的可显示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C.VLAN-PRIORITY:VLAN用户优先级,条件性支持项目,应为单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A~F;D.VLAN-ID:VLAN标识,可选项,应为3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15、IEC 61850-9-1、IEC 61850-9-2采样值的以太网类型码为( C )A.0x88B8B.0x88B9C.0x88BAD.0x88BB16、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采用GOOSE双网通讯,保护装置采智能终端的开关位置,智能终端发给保护的A网报文中StNum=2,SqNum=100,开关位置为三相跳位,B网报文中StNum=2,SqNum=100,开关位置为三相合位。
那么保护装置的开关位置为:( AB )A.若A网先到,B网后到,则保护装置显示为三相跳位B.若B网先到,A网后到,则保护装置显示为三相合位C.若A网先到,B网后到,则保护装置先显示三相跳位,然后显示三相合位D.若B网先到,A网后到,则保护装置先显示三相合位,然后显示三相跳位17、通讯网络报文中GOOSE报文属于( C ),SMV报文属于( C ),MMS报文属于( A )A.单播B.广播C.组播18、交换机端口3上接入线路保护装置PCS931且该端口设置了PVID=2,如果PCS931发出的GOOSE报文中带有VID=3,请问报文流入交换机后VID为多少( B )A.2B.3C.1D.无VID19、智能变电站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 B )的原则。
A.合并B.相互独立C.合并与相互独立均可20、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相互闭锁、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GOOSE网络传输,双重化配置的( A )不直接交换信息。
A.保护之间B.保护与测控C.保护与站控层21、《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站控层网络应怎样设置?( B )A.合并组网B.完全独立配置22、以下不属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常采用的网络结构是( D )A.总线型B.环型C.星型D.放射型23、( B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配置。
A.110kVB.220kVC.330kVD.500kV24、主变保护与各侧智能终端之间采用什么传输方式跳闸?( A )A.GOOSE点对点B.GOOSE网络传输C.电缆直接接入D.其他25、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属于智能变电站包括哪一层设备?( B )A.站控层设备B.间隔层设备C.过程层设备D.设备层26、网络记录分析装置应具有功能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网络状态诊断功能B.网络端口通信异常报警C.网络流量统计D.网络流量异常报警27、环型拓扑结构由各交换机之间连接成闭环而成,不属于其缺点的是( D )A.报文延时不固定B.扩展困难,增加交换机设备时,需要将网络打开重新组环C.网络结构较复杂,网络协议复杂,需采用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D.公共交换机负担较大,检修时将影响公用智能电子设备28、虚拟网络的划分,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三种,包括( ABC )A.静态端口分配B.动态虚拟网C.多虚拟网端口配置29、变电站支持的对时方式有( ABCD )。
A.IRIG-B(DC)方式B.串口方式C.差分方式D.IEEE1588对时方式30、OSI参考模型中负责网络中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逻辑连接的为( B )层。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三)判断题1、MMS报文在以太网中通过TCP/IP协议进行传输。
(√)2、GOOSE报文在以太网中通过TCP/IP协议进行传输。
(×)3、数字化变电站标准中定义的发送GOOSE报文服务不允许客户以未经请求和未确认方式发送变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