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系统设计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光纤通信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传输方式,在数据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旨在提高通信质量和性能。
一、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光纤通信系统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
发送端将电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然后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低损耗、大带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传输大量数据。
二、光纤通信系统设计要点1. 光源选择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通信距离和信号质量。
常见的光源有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
激光器具有高亮度、窄谱宽等特点,适用于长距离的通信传输。
而发光二极管则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2. 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是衡量光纤通信系统接收信号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可以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增加接收机的增益等方法。
此外,降低光纤传输中的损耗也能有效改善接收机的灵敏度。
3. 光纤连接方式光纤连接方式可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直接连接和连接头连接。
直接连接简单可靠,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而连接头连接则适用于长距离通信,能够减小连接损耗,并且方便维护和更换。
4. 光纤布线规划光纤布线规划是保证光纤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通信距离、信号传输损耗、防护和维护等因素。
合理的布线规划可以减小光纤传输中的损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三、光纤通信系统优化方法1. 信号增强技术为了提高信号质量,可以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如波分复用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等。
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将不同波长的信号在同一光纤上传输,提高光纤的带宽利用率。
频分复用技术则将不同频率的信号编码到不同的子信道中,提高频谱利用率。
2. 光纤传输性能优化光纤传输中会产生一定的信号衰减和色散现象,影响通信的质量和速率。
为了优化光纤传输性能,可以采用光纤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增强,减小传输中的衰减;同时,使用色散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减小色散的影响,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光纤通信作为目前最快、最稳定、最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网络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光纤通信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光源、传输线路和检测器。
光源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传输线路的设备;传输线路由光纤和连接器组成,负责将光信号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检测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将其从传输线路转换为接收器和处理器可以使用的信号。
二、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在设计光纤通信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源的选择光源可以是LED或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束更为集中,传输距离更远,但价格更高。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速度、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2.传输线路的选择传输线路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之分,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更远,速度更快,但价格更高。
在选择传输线路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速度、带宽、兼容性和成本等因素。
3.检测器的选择检测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更高,但价格更高。
在选择检测器时,需要考虑检测灵敏度、响应时间、区分度和成本等因素。
4.系统的稳定性在设计光纤通信系统时,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信号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失真或干扰。
因此,需要选择高品质的组件,并且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环境的恒温和恒湿。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优化在设计之后,需要对光纤通信系统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性能和质量。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延长传输距离传输距离是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增大光源功率、缩小发光角度、减小传输线路损耗和增强检测器灵敏度等方法来延长传输距离。
2.提高传输速度传输速度是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提高光源的开关速度、采用高速调制器和增强检测器的响应速度等方法来提高传输速度。
3.提高信号质量为了保证信号的质量,可以通过调整波长、传输速度和检测器灵敏度等方法来提高信号质量。
光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光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及工作方式;2. 掌握光纤的类型、特性以及在不同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 了解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作用;4. 熟悉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信号调制、解调技术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并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2. 学会使用光功率计、光纤熔接机等实验设备,进行光通信实验操作;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通信系统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验、讨论等环节的沟通协作能力;3. 使学生认识到光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光通信系统的知识深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化,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光通信领域的基本素养,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光通信系统概述- 光通信的发展历程- 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光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分析2. 光纤与光缆- 光纤的类型、结构及特性- 光缆的组成、分类及应用- 光纤的传输原理及损耗因素3. 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 光发射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 光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 常见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的类型及应用4. 光通信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光通信信号的调制方法- 常见光调制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光解调技术的实现方法及性能指标5. 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实验操作- 光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光通信实验设备的认识与操作- 光通信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高性能光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高性能光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光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光学技术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具有高带宽、低损耗、抗干扰等优势,在现代通信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计和分析高性能光通信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传输距离、数据传输速率、信噪比、误码率等,本文将从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系统架构高性能光通信系统的设计离不开合理的系统架构,常见的光通信系统包括点对点系统、环形系统和网状系统等。
其中,点对点系统是最简单的系统架构,适用于距离较短的通信需求;环形系统具有环形光缆连接多个节点的特点,适用于城域网通信;而网状系统由多个节点相互连接,适用于广域网通信。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系统架构。
二、关键技术1. 光纤传输技术高性能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光纤传输技术。
光纤传输具有低损耗、大带宽的特点,能够满足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需求。
光纤传输技术的关键是光纤的制备和光信号的调制解调,目前常用的光纤传输技术包括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2. 光放大器技术光放大器是高性能光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光信号的强度,提高传输距离和信号质量。
常见的光放大器包括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光纤放大器等。
光放大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3. 光调制技术光调制技术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关键技术,常见的光调制技术包括直接调制和外差调制等。
直接调制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特性实现光信号的调制,而外差调制技术是利用相干激光器的特性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选择合适的光调制技术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性能分析性能分析是评估光通信系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传输距离、数据传输速率、信噪比和误码率等指标分析。
1. 传输距离传输距离是指在不同的光通信系统中,信号可以传输的最远距离。
传输距离的限制因素包括光纤损耗、光波衰减等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和使用增益器件可以扩大传输距离。
2.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用Gbps或Tbps 表示。
高速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速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摘要:高速光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传输大量数据的通信系统。
本文将介绍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包括波分复用和功率优化等。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应对光纤通信中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一部分: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光通信系统是利用光纤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光信号经过调制后在光纤中传输,并且在接收端经过解调来恢复信号。
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光源的选择、调制和解调技术等。
1. 光源的选择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通常使用激光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并且可以通过调制来发送数字信号。
2. 调制技术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直接调制和外部调制。
直接调制系统通过改变激光二极管的电流来实现调制。
而外部调制系统则使用外部的调制器来改变激光的特性。
3. 解调技术光通信系统中的解调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检测和相干检测。
直接检测是通过光电二极管直接解调光信号。
相干检测则使用频域相干技术来解调信号。
第二部分:光通信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1. 波分复用技术波分复用是通过在光纤中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来增加传输容量。
通过使用光栅和波分复用器可以实现波分复用。
2. 功率优化技术为了降低功率消耗和减少光纤中的损耗,我们可以采用功率优化技术。
这包括使用高效的放大器、优化光纤连接和合理布置光纤等。
3. 高速调制技术高速调制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
目前,蓝光激光二极管和基于硅的光调制器是一些常见的高速调制技术。
第三部分:光纤通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光纤通信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些挑战包括光纤的损耗、信号衰减和非线性效应。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材料的研发研究人员可继续研发新的光纤材料,以提高传输效率和减少损耗。
2. 突破光纤带宽限制随着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光纤通信系统需要更高的带宽。
光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光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光通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通信网络之中。
它通过光纤传输数据信息,具备了高速、稳定、安全等特点,成为了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方式之一。
而在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面,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掌握一些关键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我们知道,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光源、调制器、探测器、放大器、光纤和相关的连接器等大量的元器件和设备,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系统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地考虑以下因素:1. 光源光源是光通信系统中的最基础的组成元件,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距离和效率。
在光源的选取上,我们需要注意其光谱宽度、功率、最大输出波长、温度抗性等指标,以确保其能够稳定供给光信号,并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2. 调制器调制器是光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元件,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在选取调制器时,我们需要注意其调制速度、偏振相关性、驱动电压、热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其在通信系统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3. 探测器探测器是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检测元件,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选取探测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响应速度、灵敏度、量子效率、热稳性等指标,并使用合适的前置放大器,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4. 光纤光纤是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媒介,其传输速度和距离都与光纤的品质和参数密切相关。
在选取光纤时,我们需要考虑其折射率、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指标,并使用合适的光纤连接器和配件,以确保光信号的稳定传输。
二、光通信系统的优化在光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除了对各组成元件性能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一些优化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1. 系统调制格式选择合适的调制格式是光通信系统中提高传输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调制格式中,有些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有些适用于短距离传输等,正确地选择对应的调制格式,将可以最大化用户对其通信网络的目标要求。
光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光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光通信系统作为一种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通信方式,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主要的传输方式之一。
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是为了确保该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本文将介绍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如何进行性能分析。
一、光通信系统设计原则在设计光通信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带宽和距离需求:光通信系统主要用于传输高速、大容量的数据,因此需要考虑通信链路的带宽需求以及传输距离的限制。
2. 传输介质选择:光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纤具有低损耗、宽带宽以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之一。
3. 光路设计:在光通信系统中,需要设计光路以确保信号的有效传输。
光路设计包括选择适当的光源、光纤连接、光放大器等。
4. 光接收和检测技术:在接收端,需要使用适当的光接收和检测技术来获取传输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
5. 网络拓扑设计:对于大规模的光通信系统,需要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管理。
二、光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光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光源:光源是光通信系统中产生光信号的设备,常用的光源包括激光二极管和光纤光源。
2. 光纤: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负责将光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选择合适的光纤类型和长度对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 光放大器:由于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会有损耗,因此需要使用光放大器来补偿信号强度的降低。
4. 光接收和检测器:光接收和检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便后续的解码和处理。
5. 光开关和交换机:光开关和交换机用于连接不同的光通信链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6. 网络管理系统:光通信系统需要一个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来监控和管理整个光通信网络,确保其稳定运行。
三、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是为了评估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优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光电信息工程中的光通信系统设计

光电信息工程中的光通信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工程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将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具有高性能的光电信息设备及其系统。
其中,光通信系统是光电信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光作为信息传输媒介,构建基于光学设备的信息传输系统。
光通信系统为各类信息传输提供了高速、高带宽、低延迟和长距离等优良性能,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
一、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光通信系统是将输入信号经过调制,转换为菲涅尔透镜或光纤中的光信号,通过合适的传输介质(如光纤)进行传输,再通过端口接收到接收器中。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信号(携带的信息)经过光调制器进行调制,将低频的信息信号传递给可被电调器调制的载波。
光调制器将电压电流等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2. 光信号在其中传输,是通过菲涅尔透镜或光纤进行传输。
当光信号传输到目标距离时,它将被读取、解码并转换回物理信号。
3. 光信号被读取并转换回实际的物理信号,通过输出端口传递到设备中。
二、光通信系统的设计要素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多个重要要素,这里简单列举其中几个:1. 光源:光源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光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带宽、传输距离、光信号带宽等。
时下,典型的光源分为激光器和LED两种类型,激光器可以使用现有的半导体理论制造,而LED则更适合对光源品质要求较低的场合。
2. 发光介质:指光能在其中传输的介质,可有菲涅尔透镜、自由空气和光纤等。
整个光通信系统所选择的发光介质决定了光序列或信号的速度。
3. 接收器:是将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元器件。
底层的接收器都会在光体上安装一块光电转换器,将光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输出到电路,实现信息的接收与处理。
4. 传输介质:机遇菲涅尔透镜、自由空气和光纤等来传输发出的光信号。
在这些介质中,光信号会因传输损耗而逐渐削减,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使系统性能降低。
三、光通信系统设计的难点光通信系统设计的难点有很多,其中部分难点如下:1. 设计中要考虑的光源参数很多,如红外波长、光功率、单模宽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系统的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如需保证信号质量、传输距离以及应用场景等,需在这些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LED作为冷光源和节能光源,正在不断发展和普及。
所以利用这个新的光源来通信,也变成了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LED光传输技术就是利用常见的LED等室内照明设备,发出肉眼感觉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的通信信号,以无线通信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采用无线光通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波长范围大,可以将可见光讯号用不同的波长来进行信号的传输。
可见光还有无电磁辐射、易保密等特点,尤其搭借了照明平台,所以不需要采用另外的传输介质,采用广播方式,受体的数量即容量受到的制约小,但是其缺点是不易实现双向的通信。
这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个LED通信试验系统,通过对频率的调制,发出特定的编码信号,接收方利用光电敏感器件接收调制光,解调后还原成数据信号。
最后,本次毕业设计完成了基本功能的LED发射管、接收管的发射和接收工作,并且尝试将其时分复用和频分复用。
在发送端添加了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数码管显示,在接收端用1602液晶屏幕显示出来。
两者的对比,反应出通信的正确性。
本设计是基于两个89C51单片机,利用红外led发射装置和HS0038接收装置设计的简单慢速通信。
目标是熟悉单片机的编程思路和学习通信的基本原理。
基本的慢速光通信在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LED;调解;解调;频分复用;时分复用IAbstractAs a cold light and energy-saving light source, LED is rapidly developing and being popularization. So using this new light source to communicate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nowadays. The technology of LED light transmission is to using common LED indoor lamps. Communication signal of high speed light by the naked eye can not feel the flashing, in a wa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o transmit data. The most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light communication is that the light wavelength range is very long, and visible light can b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different wavelength. Visible light and n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uch as confidentiality, especially a borrowed lighting platform, so do not need to use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the broadcast, the number that is restricted by receptor capacity is small, it is not easy to achieve two-way communication.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design a LE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the frequency coding signal, the photoelectric sensitive device receives the light modulation, demodulation back into the data signal. Finally, the graduation design, completed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LED launch tube, receiving tube emission and reception work, and try to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ultrasonic ranging sensor is added in the transmitter, the digital tube display, the receiver with 1602 LCD screen display. The contrast of the two, reflect the correctness of communication.The design is based on two MCUs, simple slow communication using infrared LED emission device and HS0038 receiver design. The target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programming ideas and learning communication with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low light communication basic is widely used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sensor and MCU.Keywords: LED; mediation; demodulation; frequency; division;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光通信发展的简要回顾 (1)1.2课题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1)1.3课题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2)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3)2.1设计思路 (3)2.2系统设计方案 (3)2.2基本光通信原理的介绍和通信方式的设计 (3)2.2.1基本光通信方式的介绍 (3)2.2.2复用技术的介绍 (5)2.2.3通信方式的选择 (6)2.2.4码原理设计 (8)第3章光通信硬件电路的设计 (9)3.1单片机的选择和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介绍 (10)3.1.1单片机的选择 (10)3.1.2单片机89C51介绍 (10)3.1.3单片机89c51最小系统 (10)3.2发射端的设计 (11)3.2.1发射管的选择 (11)3.2.2红外LED的原理 (11)3.2.3红外LED的设计 (11)3.2.4传感器的设计 (12)3.2.5发射端整体的设计 (12)3.3接收端的设计 (13)3.3.1接收端的选择: (13)3.3.2 HS0038的介绍(引用器件产品说明书部分) (13)3.3.3红外接收装置HS0038的设计 (15)3.3.4接收电路整体的设计 (16)3.4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介绍和使用(部分引用说明书) (16)3.5超声波传感器的介绍和使用(部分应用说明书) (19)3.6定时器的分时复用 (20)第4章光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21)4.1发射端的程序设计 (21)4.1.1发送端主程序的流程图 (21)4.1.2发射端具体发射过程详解 (22)4.2接收端的程序设计 (25)4.2.1接收端主程序流程图 (25)4.2.2接收端具体接收过程详解 (26)第5章:完成效果和实验结果分析 (27)5.1效果图 (27)5.2结果分析 (28)第6章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附录: (32)附录1 整体电路图 (32)附录2 具体程序 (34)第1章绪论1.1光通信发展的简要回顾2000年,日本的Tanaka等人开始对室内LED光通信系统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提出了LED光照为朗伯模型的假设,以及对LED光通信系统进行了多次仿真,发现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是多径效应。
2003年,日本的Komine等人在1 Mb/s的速率下对电力线通信与LED通信结合进行实验并进行了仿真。
2009年,在中国电子高新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一个LED通信系统,该系统是接收机与发送机相距约30cm双工工作的情况下,实现了200 Mb/s的传输速率。
同年,美国也投入巨资成立了智能光T -程技术研究中心,探索通过LED光源实现无线通信。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大公司开始加入该计划。
2010年6月,中国科学院通过调制LED所发射的光线已经实现同时接入3个用户,接入带宽为3Mbps,接入距离为5m的互联网连接,同时不影响LED 的照明效果。
并且在上海世博会的“航空馆”和“沪上生态家馆”中展示,此项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1月,德国人创造了每秒500兆的可见光通信传输新记录[1]。
1.2课题的意义和发展趋势近几年LED产业蓬勃发展,LED由于具有常规照明无可比拟的绿色,节能等优点,取代传统照明成为一种趋势。
且LED响应时间在纳秒级,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调制,这个特点使LED在照明的同时进行信息传输成为一种可能。
LED技术的不断进步,且潜在的优点,使LED代替其他传统照明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虽然用Wi-Fi或红外也能实现通信,但通过可见光实现会更加方便或更加安全。
例如,与相邻射频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可能会限制Wi-Fi的使用,而可见光基本上不存在干扰问题;相邻光束可以交相通过,只要它们的目的地不同就可以了。
出于安全考虑,有些地方禁止使用射频通信,比如医院和飞机。
可见光通信在这些场合是理想的替代技术,因为LED照明早已在使用,而可见光通信又不会干扰传送重要任务的系统信号。
同时,可见光通信也具有高数据容量的潜力。
并且只1要有光就可以进行通信,比如一些带背光的招牌,就可以用手机(假定将来,手机作为光通信的一种移动的接受终端)获取广告,餐馆等地信息。
旅游景点的介绍、在书店获得电子图书,看电影时通过光通信把电影下载下来等等,这样会更方便的实现通信[2]。
1.3课题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1)利用LED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ds18b20采集来的信号,并用另外的单片机接受并且显示出来。
(2)分别用TDMA时分复用技术和FDMA频分复用技术同时传递多个(大约2-3个)信息,并且用解调技术分开然后显示出来。
(3)添加高级功能:DS18b20温度传感器、HC-SR04超声波传感器、1602液晶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