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珍珠鸟课后巩固练习题

合集下载

21《珍珠鸟》基础练习

21《珍珠鸟》基础练习

《珍珠鸟》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我是拼写小能手。

xìn lài péi bàn táo qì()()()cāi xiǎnɡ shén qì shí zú()()niǔ dònɡ bù yóu zì zhǔ()()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拨()膀()拔()傍()陪()愈()培()愉()3、近义词手拉手。

(1)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2)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

()(3)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笼子里的一卷干草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2)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5、变句小魔术。

(1)我把珍珠鸟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珍珠鸟的身子好肥。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喻句我知道。

(是的画“√”,不是的画“×”)(1)珍珠鸟趴在吊兰蒙盖的鸟笼里,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

()(2)小珍珠鸟多么像它的母亲。

()(3)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4)他仿佛一个钢铁巨人巍然地屹立着。

()(5)天空好像要下雨似的。

《珍珠鸟》同步练习3

《珍珠鸟》同步练习3

《珍珠鸟》同步练习课文在线拨开绿(曼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篷蓬)松的球儿。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1.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字。

2.找出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的句子,把它写下来。

说说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父母“再三呼唤”和雏鸟“扭动”、“挤开”、“钻进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仿照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写一写你所喜欢的小动物。

课外提优野蜜蜂野蜜蜂最爱在土墙上钻洞做窝。

放了学的孩子们总喜欢找个小药瓶去掏野蜜蜂。

他们把瓶口支在手指大的洞口,小心翼翼地将一根细长的麦秆伸进洞内,轻轻地掏,不一会儿就听到“呜呜呜”的声音响起来了,那是野蜜蜂在里面被挠(náo)得痒痒的。

待它们实在忍不住冲出洞口时,只要用瓶口封住洞口,它们不就进了瓶子?瓶内是塞了香喷喷的油菜花的,孩子们希望瓶里的野蜜蜂也能采花酿(niàng)蜜呢!事实上,这小东西只是在瓶内焦急地飞来飞去,“呜呜呜”地横冲直撞,一刻也不肯安宁,哪有心思采蜜。

真正能采蜜的是大黑蜂,个头足有大拇指那么大,芦竹三下两下就能让它给钻出个洞,然后躲进去,一两分钟再出来。

接着再钻洞,再躲进去。

大黑蜂就这样快乐地忙碌着,用高八度的音调“嗡嗡”地歌唱着。

孩子们只能远远地看着,谁也不敢惹它,怕被蜇(zhē)。

1. 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换个偏旁并组词。

掏( ) ( ) 秆( ) ( )挠( ) ( ) 蜂( ) ( )2. 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 野蜜蜂在哪里做窝?孩子们在瓶里放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呢?朋友和小鸟我的朋友家里养了一只珍珠鸟,蓝黄相间的羽毛,嫣红的短喙(huì),亮丽的双眸(móu),娇小玲珑,稚嫩可爱。

朋友对这只珍珠鸟可谓是“珍爱有加”,不用说准时地喂食喂水,清理笼舍,且一有闲暇时间就与这只小鸟嬉戏为伴,小鸟的用品全是朋友精选的,连喂小鸟的米都要从专门的商店订购……小鸟就爱吃这种米!一天,朋友提着鸟笼出外散心,顷刻间,乌云密布,雷声轰鸣,气温骤降,天降大雨。

《珍珠鸟》课后练习题

《珍珠鸟》课后练习题

《珍珠鸟》课后练习题拨()赖()贰()咂()拔()懒()腻()砸()二、在括号时填上合适的量词,不能重复。

两()珍珠鸟一()干草四()笼子三()吊兰五()球儿一()呼唤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

忽然竟然居然1、过不多久,()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2、这可爱的小家伙,()把我当成了它的朋友。

3、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落到我的肩上。

起初渐渐地随后4、()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四、课文填空。

1、它先是离我(),见我不去()它,便上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俯下头来(),再偏过脸()我的反应。

2、白天,它();傍晚,它就在()中,(),()滚圆的身子,()开那绿叶()进去。

3、看着这()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1)不由自主可以换成(),我不由自主是因为()。

2)、美好的境界是指:()。

3)、珍珠鸟逐步信赖我是因为()。

4)、短文中反问句的意思是()。

5)、想想,信赖还会是什么?试着写一句。

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信赖,(能创造奇迹。

)信赖是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灯,她使我们前进的道路更亮,更明;信赖是一座桥,一座坚固的桥,她使我们封闭的心灵相通,相融;信赖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她让我们在飞扬的歌声中欢笑,愉悦;信赖是一首诗,一首抒情的诗,她让我们在诗意的生活中沉醉,向往,;五、填写有关鸟的成语鸟()花()鸟()弓()鸟()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珍珠鸟》随堂练习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珍珠鸟》随堂练习4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珍珠鸟》随堂练习4书写.读音1.抄写下列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繁茂雏儿神气十足理解.积累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动跃动)滚圆的身子,(踢开扒开挤开)那些绿叶(溜钻滚)进去。

3.根据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

()(2)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4.用下面两个词语造句:不动声色——居然——分析.巩固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用波浪线划出小珍珠鸟对“我”逐渐亲近、信赖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

6.“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两句话中的“居然”和“竟”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7.文中的“我”与小鸟因为“信赖”而“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人与人之间要创造出这种境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8.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你认为小珍珠鸟的梦境是怎样的情景?请把它描述一下。

应用.迁移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

七年级语文珍珠鸟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珍珠鸟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珍珠鸟同步练习(一)一、基础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垂蔓()②颤动()③眼睑()④呷()2.选出下列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葱笼暮色添食爪子B.倍伴细腻滚圆淘气C.享受绒毛稿纸窗框D.胸脯垂蔓隐约黝深3.在下列语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①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近,然后()到我的杯子上,()下头喝茶,再()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②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向笼子,()滚圆的身子,()开那些绿叶()进去。

4.解释下列词语①隐约:②不动声色:5.默写小鸟的外形________ ______可见作者是通过对小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细致观察,才能把小鸟的外形描绘得惟妙惟肖,足见______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二、能力训练:课文阅读。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小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吊兰,那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闪动,虽然看不清楚甚至连笼子也看不出,而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却从绿叶中不时地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惊动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1.选出下列各组的字都是上形下声的一组是:()A.盛前蒙B.茂盆吊C.笼蔓葱D.悉笛窗2.选出注音,释义全对的一组:()A.生意:指商业经营B.幽(yǒu)深:深而幽静C.隐约:不分明D.瞅(qǒu):看3.找出每节中小鸟从害怕到逐渐信赖的一个动词。

第一节:A.叫B.传C.躲()第二节:A.闪B.看C.伸()第三节:A.伸B.瞅C.惊()4.第一节方格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

,,,B.。

,。

,C.。

、,,D.,、,,5.找出下列各句的主体和喻体。

第26课《珍珠鸟》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2)

第26课《珍珠鸟》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2)

第26课《珍珠鸟》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2)书写.读音1.抄写以下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繁茂雏儿神气十足明白得.积存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横线: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吁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动跃动〕滚圆的身子,〔踢开扒开挤开〕那些绿叶〔溜钻滚〕到里面去。

3.依照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

〔〕〔2〕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4.用下面两个词语造句:不动声色——难道——分析.巩固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靠近的情意。

如此,它完全放心了,干脆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跳动的笔尖。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如此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吁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到里面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难道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任,往往制造出美好的境域。

5.用波浪线划出小珍宝鸟对〝我〞逐步靠近、信任的语句,注意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

6.〝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难道落到我的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两句话中的〝难道〞和〝竟〞表现了〝我〞如何样的心理?7.文中的〝我〞与小鸟因为〝信任〞而〝制造出美好的境域〞,在你看来,人与人之间要制造出这种境域,我们应该如何去做?8.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你认为小珍宝鸟的梦境是如何样的情形?请把它描述一下。

应用.迁移我对笼中连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的鸟,刚囚入笼中差不多上舍命扑翼的,它们不能同意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关于天空的经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虑不安的,妄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珍珠鸟》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珍珠鸟》同步练习

《珍珠鸟》同步练习2[学法导引]本文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书写的一篇清新细腻的散文,字里行间流溢着情感之美好,让人沉醉其间。

文章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初相识至亲密相处的关系变化过程,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

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叙事:先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然后着手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用无微不至的爱心营造了人鸟和谐共处的氛围,谱写出一曲人和动物间爱的颂歌。

学习中要在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并领会本文于诗意的描写中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要注意感受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关爱生命、善待动物的观念;要细心领会作者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于叙述描写之中的写法。

[典题例析]例题、阅读课文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目:1、文中小鸟对大鸟的呼唤的反应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什么?2、文中极力描绘珍珠雏鸟的可爱,却没有一次具体描写大珍珠鸟的美丽外形,这是否使主题的表现单薄了?为什么?3、作者在描写小鸟的动作、神态时,饱含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认为哪一段写得最好,找出来,并加以简析。

解析:解答第1题时要先从文中找出大鸟的两次呼唤后小鸟的反应,分别在课文的第8段和第13段,其次再体会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与珍珠雏鸟逐渐相熟、相亲,珍珠雏鸟依恋“我”。

解答第2题是要先了解本文的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表现人与鸟的和谐共处,表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未写大珍珠鸟,是因为“我”没有看过它们。

为什么不看?因为“我”知道它们怕人,所以“我”不去打搅它们。

由此更体现了“我”的爱鸟。

第3题旨在引导学生于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温柔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解答时首先要找出有关的描写语句,如第8段、11段、12段、14段等,再从描写动作、神态等有关词语入手去分析其精妙所在。

《珍珠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珍珠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珍珠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①它小,就能易地由疏格的子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嘴脚,灰色的毛,不事后背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忧如一个蓬松的球儿。

②开初,小家伙只在子四周活,随后就在屋里来去,一会儿落在柜上,一会儿神气实足地站在架上,啄着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撞得来回,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儿在里生气地叫一声,它马上回里去。

⋯⋯③白天,它俏皮地陪伴我;天气入暮,它就在父亲母亲再三的呼声中,回子,扭的身子,开那些叶去。

④有一天,我伏案写作,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停了,惟惊恐跑它。

呆一会儿,扭看,小家伙竟在我的肩睡着了,灰皂的眼遮住了眸子,小脚好胸脯上的毛遮住。

我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 ! 呷呷嘴,道在做梦 ?⑤我笔尖一,流泻下一的感觉:⑥信,经常造出美好的境地。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表示料之外的,并它在句子中的作用?2.把第①自然段中的比句找出来,写在横上。

3.上面文字通小形体、作的描述,突出了它怎的特点 ?4.从哪里可看出小已完好信“我”了 ?2016 崭新优选资料 - 崭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 / 25 .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6.选段②中,作者把珍珠鸟称为“小家伙” ,这一称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7.选段④中“居然”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8.选段描述珍珠鸟时运用了哪些描述方法?参照答案:1 ,居然竟2.它好肥,整个身子忧如一个蓬松的球儿。

3.无赖天真4.它没醒,睡得好香 ! 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5.成了统率全篇的点睛之笔,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

不但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 ?敬爱对方的生计空间、思想空间,真切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这是建立相信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相信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5. 自然平和,不露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6.表表示料之外,表达了作者特别惊喜之情,与下文“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竟”相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珍珠鸟课后巩固练习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笼子(lóng)茂盛(shèng)深幽(yōu)B、垂蔓(màn)娇嫩(nèn)雏儿(chú)C、啄着(zhuó)碰撞(zhuàng)颤动(chàn)D、绒毛(róng)流泻(xiè)享受(xiáng)2、请你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①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

()②(液体、光线等)迅速地流出,射出,跑过。

()③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

()④精细光滑。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C、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2分)①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出来。

②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③春天来了,鲜花盛开,五彩。

A、拱挪动斑驳B、探扭动斑斓C、拱扭动斑斓D、探扭动斑驳5、填空(3分)《珍珠鸟》选自198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作者,当代,著有长篇历史小说《》,中篇小说《》《》《》。

二、整体感悟(7分)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分)2.一开始,我对珍珠鸟的到来持何种态度(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相处过程中,“我”和珍珠鸟的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3.作者用“小家伙”来称呼珍珠鸟,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5分)⑴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⑵我把它挂在窗前。

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⑶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⑷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⑸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⑹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1、下列各项中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A、……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

C、瞧,多么像它的父母……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选文开头“真好”二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3、段(2)写到“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后文写的却是珍珠鸟与“我”的相依相伴,非常亲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为什么?(3分)4、“我”为什么要“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且“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3分)5、选文中加点的“渐渐”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6、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珍珠鸟的可爱的?描写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四、拓展阅读题(16分)可爱的小鸟王文杰⑴没有一A绿叶,没有一B炊烟,没有一C泥土,没有一D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⑵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问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⑶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

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

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

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

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大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

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婉如春水淙淙。

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是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

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A⑷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

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B⑸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

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

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C1、在第⑴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量词。

(2分)A:B:C:D:2、给加点字注音。

(3分)撵()笃()厚悭吝()哺()育憔悴()()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小鸟的可爱?试结合文中的语句说明。

(2分)4、段⑷中小鸟的“憔悴”具体表现在哪儿?(2分)5、段⑶的划波浪线的句子A中,作者由联想到,它们共同具有的品质。

(3分)6、段⑷的划波浪线的句子B,采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7、假如你是一名丹青高手,根据段⑸的划线句C绘一幅画,你会以什么为题,才能最好地概括出画的含意呢?(2分)五、中考题(8分)1、(2006,浙江杭州,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馈赠(guì)茅塞顿开(sè)B.熟谙(ān)眼睑(jiǎn)恍如隔世(huáng)C.毗邻(bí)跻身(jī)泰然处之(chǔ)D.震慑(shè)马圈(juàn)戎马倥偬(zǒng)2、(2006,北京市,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博学桥梁穿戴抑扬顿挫B.秘诀惨淡蜡烛郑重其事C.恻隐摇篮蔓延不可救要D.阴晦轻捷偷懒轻而义举3、(2006,北京市,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万恶不赦(赦免)不屑置辩(认为值得)B.人迹罕至(稀少)盛情难却(推辞,拒绝)C.有例可援(支援)狼狈不堪(能忍受)D.不言而喻(明白)不能自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六、探究性学习(2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支出情况。

下面的表格反映的是部分资金的支出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⑴从表格中得出的结论是:。

⑵根据得出的结论,谈谈你的感受:。

七、综合性学习(9分)(2006,陕西课改区,9分)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a)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分)b)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分)c)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2分)④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

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2分)八、作文(30分)《珍珠鸟》细致地描写了珍珠鸟的可爱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

同时,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哲理。

仿照此文,描写一种小动物,力求生动、形象,表现深刻的主题。

字数不少于300字。

Ⅴ、一、1、D点拨:D项中的“享”的注音应为“xiǎng”。

2、①斑斑驳驳②流泻③生意葱茏④细腻点拨: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

如:“细腻”,有两个义项,一指精细光滑;二指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

根据“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这个句子,应解释为“精细光滑”。

3、C点拨:C项中“父母”不能作小珍珠鸟的喻体,因为二者是同一事物。

4、B点拨:熟读课文,体会动词使用的妙处。

5、冯骥才作家神灯铺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莲点拨:熟记作家、作品。

二、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点拨:熟读课文,即可了解文章写作的顺序和感情变化的线索。

2、只是喜欢,但并不特别喜爱。

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

点拨:主要从作者最初的感情和最后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深去理解。

3、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点拨:从“小家伙”这一昵称去思考、回答。

三、1、C点拨:C项不是比喻,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2、表达作者的欣喜之情。

点拨:从“真好”这一词语理解、回答。

3、不矛盾。

珍珠鸟确实很怕人,但由于在相处中,“我”对它们爱护、尊重,所以它们后来就不怕“我”了。

点拨:结合主旨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答。

4、为了保护珍珠鸟们,怕惊吓了他们。

点拨:从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方面理解。

5、不能。

因为“渐渐”体现出珍珠鸟与“我”的熟悉有一定的过程,还表现了小鸟们初到新环境的忐忑与好奇。

点拨:理解副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体会小珍珠鸟为何会有如此的变化。

6、从声音、色彩及外形等方面来描写珍珠雏鸟。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鸟的娇憨可爱。

点拨:仔细阅读文中描写珍珠鸟的句子,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

四、1、A:片B:缕C:粒D:丝点拨:根据其后面的名词选择恰当的量词。

2、niǎndǔlìnbǔqiáocuì点拨:辨清字形,注准字音。

“笃”,很容易读为“dū”;其余的五个字均为形声字,除“撵”以外,都不能按其声旁注音。

3、作者描写了小鸟的外形,行为。

外形上,它有“娇巧的小嘴”、“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鹅黄色的”“扁脚”;行为上,它开始在人们头顶上“盘旋”,随后落到船上,它还为水手们歌唱,这些都体现了小鸟的可爱。

点拨:结合文中的描写和动词回答。

4、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从其羽毛的变化上回答。

5、小鸟为水手们歌唱艺术家为人类创作为尊敬的人奉献自己的艺术青春点拨:从画线的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语回答。

6、议论、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