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内容,制定一份清晰明确的课程体系图是非常重要的。
一、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结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可以分为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三个部分。
1.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它们是构建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石。
核心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门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节等内容。
- 信号与系统: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表示与处理、系统的特性与分析等内容,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电子技术基础: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元器件的选型与应用等内容。
- 计算机控制技术:学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编程、通信协议等方面的知识。
2.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为核心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持。
基础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门课程:- 数学分析:学习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极限、导数、积分等内容,为后续课程的数学推导提供基础。
- 线性代数:学习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内容。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假设检验等内容。
- 电路分析:学习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电路定律、节点分析、等效电路等内容。
3. 拓展课程:拓展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视野而设置的课程。
拓展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门课程:- 控制工程实践:通过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自动化仪器与设备:介绍自动化领域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等的原理和应用。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一、引言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规划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我们设计了以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二、课程体系图1. 基础课程1.1 数学分析1.2 线性代数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4 电路理论1.5 信号与系统1.6 计算机基础2. 专业核心课程2.1 控制理论2.1.1 系统建模与仿真2.1.2 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2.1.3 高级控制理论2.2 电子技术2.2.1 电子电路2.2.2 数字电路2.2.3 电子器件与电路设计2.3 自动化仪表2.3.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3.2 仪表与测量技术2.3.3 自动化仪表系统设计2.4 自动控制技术2.4.1 控制系统原理2.4.2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2.4.3 过程控制与优化2.5 机电一体化技术2.5.1 机械基础2.5.2 电机与传动技术2.5.3 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2.6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2.6.1 人工智能基础2.6.2 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2.6.3 智能控制系统3. 专业选修课程3.1 工业自动化技术3.1.1 工业网络与通信3.1.2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3.1.3 工业机器人技术3.2 智能制造技术3.2.1 智能制造系统与工艺规划3.2.2 智能制造设备与工艺3.2.3 智能制造优化与管理3.3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3.3.1 自动化系统仿真与优化3.3.2 信息系统与数据处理3.3.3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3.4 控制工程应用3.4.1 电力系统自动化3.4.2 交通运输自动化3.4.3 智能建筑与环境控制4. 实践教学环节4.1 实验课程4.1.1 控制系统实验4.1.2 电子技术实验4.1.3 自动化仪表实验4.2 实习课程4.2.1 自动化工程实习4.2.2 工业实习4.2.3 项目实践三、课程体系图说明以上课程体系图为自动化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涵盖多学科知识的领域,它涉及到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课程体系图来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数学基础、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实践,来详细阐述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一、数学基础:1.1 高等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为控制理论和系统分析提供数学工具。
1.3 数值计算方法: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仿真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二、控制理论:2.1 信号与系统:学习信号的表示与处理方法,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2 控制系统原理:学习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校正与补偿等。
2.3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分析、鲁棒控制等高级概念和方法。
三、电子技术:3.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学习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3.2 模拟电子技术:学习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
3.3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包括逻辑门、存储器等。
四、计算机科学:4.1 计算机原理与组成: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4.2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学习常用的编程语言和数据结构,为软件开发提供基础。
4.3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单片机的应用与编程。
五、工程实践:5.1 自动控制实验: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
5.2 自动化仪表与传感器:学习各种自动化仪表和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5.3 自动化工程设计: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论:通过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
数学基础、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实践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内容,它们相互交叉、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自动化专业的学科体系。
自动化专业大一到大四课程表

自动化专业大一到大四课程表摘要:一、自动化专业概述二、大一课程安排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3.大学物理4.程序设计基础5.电路理论三、大二课程安排1.信号与系统2.模拟电子技术3.数字电子技术4.自动控制原理5.电机与拖动四、大三课程安排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过程控制4.计算机网络5.电力电子技术五、大四课程安排1.系统仿真与建模2.机器人技术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4.自动化仪表与装置5.毕业设计与论文正文: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电子、控制、机械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专业。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从大一到大四的课程安排。
首先,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程序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此外,还需学习电路理论,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进入大二,学生将接触到更多专业课程。
信号与系统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则教授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电机与拖动课程则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在大三阶段,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涉及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其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过程控制课程讲述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运行维护方法;计算机网络课程则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和协议。
此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将教授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
在大四阶段,学生将学习系统仿真与建模、机器人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课程将介绍各种自动化仪表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
最后,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与论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总之,自动化专业课程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专业素质培养。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是指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各门课程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关联关系进行组织和呈现的图表。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
一、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基本结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通常包括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个层次。
1. 核心课程层次:核心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基础课程层次:专业基础课程是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仪表与传感技术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3. 专业拓展课程层次: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前沿发展和应用需求,提供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知识和创新能力。
二、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关联关系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中的各门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先修关系:某些课程需要先修其他课程才能进行学习,例如,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前需要先修学习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课程。
2. 依赖关系:某些课程的学习需要依赖其他课程的知识,例如,学习电力电子技术需要依赖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的知识。
3. 衔接关系:某些课程之间存在着知识衔接和概念延伸的关系,例如,自动控制原理与自动化仪表与传感技术之间的知识衔接。
4. 综合应用关系:某些课程需要综合应用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实践和项目开发,例如,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课程需要综合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自动化仪表与传感技术等课程的知识。
三、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特点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系统性: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能够系统地展示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和教师全面了解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
自动化课程体系

自动化课程体系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各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自动化专业,并建立了完善的自动化课程体系。
本文将围绕自动化课程体系展开论述,介绍其内容和重要性,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动化课程体系的概述自动化课程体系是指根据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系统地安排和组织的一系列课程的集合。
自动化课程体系通常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内容,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则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量技术、自动化仪器与设备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思维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则包括实验课、工程实训和实习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二、自动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1. 培养高素质的自动化人才自动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旨在培养具备自动化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分析和优化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这些人才能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的自动化水平和科技进步。
2.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随着工业4.0的到来和智能制造的兴起,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动化课程体系的建设能够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时,自动化课程体系还能够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创新成果的产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自动化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融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未来的自动化课程体系将更加注重多学科融合。
例如,将机械设计与控制原理相结合,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将计算机科学与自动控制相结合,开设智能控制课程。
这种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设置能够培养出更加全面、综合的自动化人才。
2. 实践教学的加强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自动化课程体系中加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是指对自动化专业各门课程的关系和组织进行图形化表示的一种工具。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体系。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
1. 基础课程
- 数学基础
- 物理学基础
- 电路理论基础
- 控制理论基础
- 信号与系统基础
2. 核心课程
- 电子技术与电路
-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 自动控制原理
- 数字信号处理
- 机器人学与控制
3. 专业选修课程
- 工业自动化
- 过程控制
-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 自动化系统设计
- 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
4. 实践课程
- 实验室实践
- 项目实践
- 实习实训
5. 毕业设计
-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 自动化工程应用案例研究
以上课程体系图仅供参考,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名称可能因不同学校和教学计划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的课程体系图中,还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增加或者调整相关课程。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的编制有助于学生规划学习路径,了解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导教学的工具,匡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课程内容。
总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匡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动化专业的知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引言概述: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涉及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独立设计和实施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重要性。
一、基础课程1.1 控制理论: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PID控制、含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1.2 电路与电子技术:学习电路原理、半导体器件、摹拟电路设计等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3 数学建模:学习数学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内容。
二、专业课程2.1 自动控制原理:深入研究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校正方法等。
2.2 传感器技术: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3 机器人技术:学习机器人的结构、运动学、路径规划等知识,掌握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法。
三、实践课程3.1 自动控制实验:通过实验学习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机器人实验:进行机器人的组装和编程实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3 自动化系统设计项目:学生通过设计一个自动化系统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系统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实习课程4.1 实习机会:学生有机会在企业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实习,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4.2 实习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子习经验和收获,提高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4.3 实习评估:实习结束后会进行实习评估,评估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五、未来发展5.1 研究方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从事自动控制、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辟工作。
5.2 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在创造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应用工作。
5.3 深造方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PLC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英文缩写,价格高, 体积相对较大,但功能丰富,可实现各种复杂的 控制,运行可靠,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目 前广泛代替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在工业生 产上应用广泛。
❖ 单片机是单芯片电子计算机的简称,也可以实现 自动控制,与PLC相比,它的特点是体积小、价 格低(只要十几块甚至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片,而 PLC动辄上千甚至更贵),但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较高。目前主要用于家用电器等不太复杂的控制。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以MCS—51单片机为主线,阐述计算机的 基础知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与功能; Mcs—5l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 序设计方法;中断和定时器/计数器;串 行通信。
❖ MCS—51单片机的扩展与接口技术,包括 存储器的扩展,可编程并行I/O接口的扩 展,键盘和显示接口电路,数模、模数的 转换及接口设计 。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数字信号处理器由于运算速度快,具有可编程特 性和接口灵活的特点,使得它在许多电子产品的 研制、开发与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DSP芯片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更是当前 的发展趋势。
❖ 近年来,DSP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不论是在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在产品的开发等方 面,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了紧跟DSP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 了有关DSP技术的课程和实验。
❖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 识。
❖ 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 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 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 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2)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要求:
较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自动 化仪表与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 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 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在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 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 力。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最为广泛的DSP器 件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TMS320 系列。
❖ DSP开发系统的国产化工作已经完成,国 产开发系统的价格至少比进口价格低一半, 有的如TMS320C2XX开发系统只有进口开 发系统价格的1/5,这大大刺激了DSP器件 的应用。
❖ 使用单片机的不一定了解DSP,并且非要用DSP 不可;但使用DSP的一定了解单片机,并且能做 出性价比高的产品。
四、偏电气方向的选修课程
❖ 电气控制技术:高低压电器原理,固态开 关、继电器,典型的电气控制实例分析等, PLC原理。
❖ 供电技术: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供电系统 的结构方式、短路电流计算、照明供电系 统。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 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 础、单片机等)、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 电气控制技术、继电保护、广场供电、检测与转 换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电力工 程和电气工程,属强电领域。可以就业于电厂、 电业局等单位,待遇颇高,也比较辛苦。
❖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建立DSP实验室,TI 公司和北京闻亭公司都已制订了高校支持 计划,将带动国内DSP器件的应用和推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就是其中的一所,他们的 实力非常强大).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结论:DSP器件是一种具有高速运算能力的单片 机。从应用角度看:DSP器件是运算密集型的, 而单片机是事务密集型的,DSP器件可以取代单 片机,单片机却不能取代DSP。DSP器件价格大 幅度下滑,直逼单片机, 比单片机更易于硬件调 试。国产化的DSP开发系统为更多用户采用DSP 器件提供了可能性。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S7-300系列PLC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标准STEP7软件包的使用方法、S7-300的 指令系统及软件调试方法; S7-300系列PLC的组织块中断管理及结构 化编程方法; S7-300系列PLC的通信网络及应用; S7-300系列PLC在过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PLC原理及其应用:以在工业控制领域中 应用广泛的S7-300系列PLC为样本,加强 了LC的模拟量处理功能的介绍。
❖ 西门子公司的S7系列PLC在工业控制领域 中有着广泛应用,在我国的PLC市场中占 据很大份额,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 以S7-300系列PLC为样本,介绍其组成结 构、指令系统、通信联网及在过程控制领 域中的应用等内容。
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 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
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 现代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检测及
转换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 真等。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自动化专业有两个方向:过程控制和运动 控制,基本上是弱电领域。就业面比较广, 工矿企业车间流水线都可以,也可以搞科 研,比如机器人。
PLC内部也是具有和单片机功能相同的智能控制 部分,对外来说,则是扩展了单片机输入输出口 的驱动能力,相当与添加了三极管和继电器。还 有其他的比如抗干扰能力等都作了比较好的处理。
PLC经常应用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 比如矿山,高压等地方。对于PLC来说,有一套 不同于单片机的指令,这是各个厂家在开发生产 时,把PLC 的指令对应成了内部单片机可以识别 的指令。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DSP器件比16位单片机单指令执行时间快8~10 倍,完成一次乘加运算快16~30倍。
❖ DSP器件还提供了高度专业化的指令集,提高了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滤波器的运算速度。此外,
❖ DSP器件提供JTAG接口,具有更先进的开发手 段,批量生产测试更方便,开发工具可实现全空 间透明仿真,不占用用户任何资源。软件配有汇 编/链接C编译器、C源码调试器。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什么是JTAG 呢? ❖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
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 (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 部测试。
❖ 现在多数的高级器件都支持JTAG协议,如 DSP、FPGA器件等。标准的JTAG接口是 4线:TMS、 TCK、TDI、TDO,分别为 模式选择、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线。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业、事业单位 从事自动化专业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 作,以及从事工业装置、生产过程控制等 领域的设计、研究、运行和技术改造工作, 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工作。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
❖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相对来说,PLC可以实现的功能更简单, 设计人员可以发挥的余地比较小。因为对 于单片机来说,PLC可以使用的部分有对 外连接,而没有连接出来的部分则是不能 用的。可以说,PLC的内核也是单片机, 但是对外来说则是应用于专门场合的“单 片机”-PLC了。
❖
❖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1.单片机的特点:
❖ 所谓单片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 RAM、ROM(EPROM或EEPROM)、时钟、定时 /计数器、多种功能的串行和并行I/O口。如Intel 公司的8031系列等。除了以上基本功能外,有的 还集成有A/D、D/A,如Intel公司的8098系列。
自动化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体系
郑
征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培养目标: 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
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 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 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 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自动化区别
❖ 单片机具有如下特点:
❖ 具有位处理能力,强调控制和事务处理功能。 价格低廉。如低档单片机价格只有人民币几元钱。 开发环境完备,开发工具齐全,应用资料众多。 后备人才充足。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单片机 课程和单片机实验。
三、单片机、PLC、DSP的区别
❖ 2.PLC器件的特点 PLC可以认为是“封装”好了的单片机。
二、主要选修课程及其在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
❖ 检测与转换技术:信号的检测及方法,系 统讲解检测技术基础,介绍测量及测量误 差的基本概念,过程检测系统的基础知识。
❖ 主要讲述了压力、物位、流量、温度、成 分等工业过程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 性能、基本技术参数及仪表的安装使用和 基本维护。通过对过程检测系统的讲述, 明确工业过程检测参数的显示方式和显示 装置的结构、使用特点等。
你拿什么拯救你的命运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220.12.12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9:13:3019:13:3019:1312/12/2020 7:13:30 PM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2.1219 :13:301 9:13De c-2012 -Dec-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