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试题库与答案1、单项选择题目前对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A.注射免疫球蛋白,保护高危人群B.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加强HBsAg携带者的管理D.切断传播途径E.阻断母婴传播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此题属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防治手段。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HBV感染;管理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传染源--乙型肝炎患者和HBsAg携带者;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对乙型肝炎防治意识。
答案B为免疫预防的主体,是乙型肝炎最主要的防治手段。
2、单项选择题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患者B.非患者C.人群D.个体E.病原携带者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流行病学是一门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科学,因此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3、单项选择题确定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考虑()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B.剂量反应和关联的合理性C.时间顺序,即暴露发生于疾病之前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的P值大小E.关联的重复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单项选择题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单项选择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 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
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该地区粗死亡率为()A.300/10万B.60‰C.10‰D.100‰E.10/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单项选择题已知某医院200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
该医院200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A.0.1%B.0.15%C.0.25%D.40%E.60%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单项选择题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随访,具有好的代表性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能较直接地确定疾病与因素间的因果联系D.容易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E.研究的结果常能外推到整个人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单项选择题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征不包括()A.病人有疫水接触史B.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C.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可致暴发和流行D.加强疫水管理和个人防护可以控制病例的发生E.发病具有地区性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传染病经水传播的方式包括饮用水和疫水接触。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最合适的含义是A、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B、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经的措施D、针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E、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正确答案:A2、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B、动物间五天花病毒宿主C、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D、无病毒携带者E、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正确答案:A3、某医院收入1痢疾患者,该患者在入院时又感染了白喉杆菌。
入院后发生白喉,这属于:A、交叉感染B、自身感染C、医源性感染D、带人感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提供诊断依据C、研究疾病的病因学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A5、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较难获得对照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6、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现况调查C、典型调查D、爆发调查E、问卷调查正确答案:B7、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选择偏性D、失访偏性E、混杂偏性正确答案:D8、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B、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C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因此该病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市区),说明与该地的环境有关,这种现象确切称为A、自然地方性B、地方高发性C、自然疫源性D、统计地方性E、外来性正确答案:A10、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D11、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自动免疫使用的制剂?A、麻疹活疫苗B、卡介苗C、脊髓灰质炎活疫苗D、白喉类毒素E、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D12、HIV感染人数最多的是A、血友病病人B、卖淫女C、性病病人D、归国人员E、静脉药瘾者正确答案:E13、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A、合理营养B、消除病因C、定期复查D、保护环境E、预防接种正确答案:C14、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5、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群,某病患病率的增加下列正确的是A、该病的病程肯定增加B、以该病的发病率与病程的乘积增加C、该病的死亡率增加D、该病的病程缩短E、该病的发病率肯定增加正确答案:B16、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lO%,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E、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正确答案:D17、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一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正确的E、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正确答案:B18、在联合诊断试验中,平行试验是指:A、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E、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阴性即诊断为阴性正确答案:A19、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组合是A、年龄、肥胖、遗传、性格B、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吸烟C、高血压、环境、遗传、紧张D、年龄、性格、糖尿病、吸烟E、高血压、肥胖、年龄、性别正确答案:B20、某病在当地居民的发病率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他地区相似人群该病的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外来人进入该地后发病率逐步增加并与当地居民接近;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降低,说明这种疾病是A、性传播性疾病B、遗传性疾病C、非传染病D、与地理环境无关E、地方性疾病正确答案:E21、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性A、对脂溶剂和酸性敏感,但对温度有一定耐受性B、基因组为双链DNAC、汉坦病毒间存在有较广泛的交叉抗体反应D、包膜糖蛋白具有血凝活性E、目前至少发现有6种抗原性明显不同的血清型正确答案:B2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抽样调查要进行随机分组B、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供分析流行病学研究C、普查可以验证病因假设D、研究变量最好使用主观指标E、现患研究通常设立对照组正确答案:B23、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24、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亚临床型病人B、人群C、病人D、健康人E、疾病正确答案:B25、个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A、采取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措施B、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C、追查传染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D、核实诊断E、查明密切接触者,确定疫源地的范围正确答案:B26、筛检诊断时间与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查而延长的生存时间,这种偏倚称为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7、为了预防麻疹发生,进行人工自动免疫最佳时期在A、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B、生后8-12月C、半岁以内D、3岁E、5岁以上正确答案:B28、下列哪种是最重要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A、手B、医疗器械C、衣物D、饮水E、食品正确答案:A29、在进行药物疗效分析研究时A、只要求试验组有统一的标准B、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阴性C、诊断标准过宽易混入假阳性D、病诊断不需要有统一的标准E、只要求对照组有统一的标准正确答案:C30、下列哪条不是狂犬病毒的特征A、其血凝素是一种脂蛋白,能与新生小鸡和鹅红细胞凝集B、鸡胚对本病毒敏感C、可被日光紫外线、超声波等破坏D、病毒形态呈圆形、因而被划为弹状病毒组E、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D31、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D、误诊率又称为假阳性率E、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正确答案:E3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百分比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人群归因危险度E、绝对危险度正确答案:A33、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传播机制包括三个阶段,病原体从宿主排出,污染外界环境与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者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有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下列哪一项除外的紧急措施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停水、停电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正确答案:C35、慢性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所携带病原体的类型B、病原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C、病原携带者的活动范围D、排菌数量的多少E、排菌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36、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A、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B、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C、人们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密切程度D、动物传染源的种类E、动物传染源的密度正确答案:B37、下列哪项不是爆发终止的条件A、暴露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B、易感者已明显减少或已没有C、接触者已进行预防接种D、传递环节中断E、污染源已被消除正确答案:C38、我国1989年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中属于甲类的是A、霍乱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流行性感冒E、病毒性肝炎正确答案:A39、预防流感的主导措施是A、对病人做到“三早”B、加强对流感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C、应用灭活疫苗D、应用与流行型相同的减毒活疫苗E、应用化学药物预防正确答案:B40、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B、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少C、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D、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E、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正确答案:C41、关于相对危险度,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相对危险度的取值范围在0-∞之间B、相对危险度等于1,说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C、相对危险度为0.001时,比相对危险度为1.1时的联系强度更弱D、相对危险度小于1,说明其间存在负联系E、相对危险度大于1,说明其间存在正联系正确答案:C4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6%,如果对200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C、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A43、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B、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正确答案:E44、消毒是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A、细菌芽胞B、细菌C、病原体D、微生物E、病毒正确答案:C45、大规模灭鼠中最经济的方法是A、生物灭鼠法B、机械灭鼠法C、化学灭鼠法D、物体灭鼠法E、挖洞法正确答案:C46、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的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于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在临床试验中,某种方法无需事先完全规定好实验人数,边作试验,边设置试验对象,边统计结果,一旦试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取得显著性意义时,试验即可中止。
流行病学试题+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B、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C、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D、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E、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正确答案:B2、衡量病因危害强度的指标为:A、rB、xC、PD、RRE、平均数正确答案:D3、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C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A5、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B、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C、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D、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E、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正确答案:E6、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宜选用:A、绝对危险度B、特异度C、人群归因危险度D、相对危险度E、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正确答案:E7、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罹患率B、发病率C、期间患病率D、发病专率E、时点患病率正确答案:B8、该试验的假阴性率为:A、53,B、92,C、8,D、89,E、47正确答案:E9、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新发病例B、可疑病例C、死亡病例D、旧病例E、有待确诊的病例正确答案:A10、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B、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进行统计学检验E、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正确答案:E11、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C、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D、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E、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正确答案:D12、两名儿科医生想研究一个新的用来证明链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王医生用标准的传统检查,灵敏度为 90%,特异度为 96%,李医生用新的检查,灵敏度为 96%,特异度为 96%,如果对 200 名病人实施两种检查,则:A、链球菌患病率的确定取决于那为医生能正确的检查出更多的患病者B、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少的链球菌感染者C、王医生比李医生能检查出更多的链球菌感染者D、王医生比李医生检查出更多的非链球菌感染者正确答案:B13、在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A、有共同的疾病史B、暴露于同种疾病C、居住在共同地区D、有相同的出生年代E、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正确答案:E14、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C、较难获得对照D、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E、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正确答案:E15、我国规定发现乙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报告时限是:A、48 小时之内B、6 小时之内C、24 小时之内D、3 小时之内E、12 小时之内正确答案:C16、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防治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干预试验D、临床试验E、人群现场试验正确答案:B17、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53,B、89,C、8,D、47,E、92,正确答案:E18、衡量医院感染的常用指标不包括:A、患病率B、发病率C、时点患病率D、漏报率E、比值比正确答案:E19、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 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2020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某高校在某年秋季发生甲肝流行,描述这次暴发严重性的常用最佳指标是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死亡率E、病死率2、在普种麻疹疫苗前我国儿童麻疹发病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较明显上升,这种现象是A、大流行B、暴发C、长期变异D、周期性E、季节性升高3、关于暴发,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在特定人群短时间内发生多例同一种疾病叫暴发B、暴发的疾病可以是传染病,也可以是非传染病C、暴发有集中同时的暴发,也有持续、蔓延的暴发D、暴发常由于许多人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E、暴发时病例发病日期不同是由于该病的传染期不同所致4、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包括A、季节性、周期性、流行、大流行B、流行、暴发、季节性、散发C、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D、季节性、流行、暴发、长期变动E、暴发、流行、大流行、长期变动5、疾病的流行是A、罹患率大于10%B、发病率以十万分率计算C、某病的发病率虽低,但在该地区人群中却长年不断D、某病的发病数明显超过往年同期发病数E、某病的发病呈季节性升高6、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B、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C、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D、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E、对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也应该用出生队列研究,反映病原因素与年龄的关系7、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民族调查,均发现同卵双生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者的发病率,此结果表明A、此病主要与遗传有关B、此病主要与环境有关C、此病主要与生活习惯有关D、此病病因遗传与环境同等重要E、此病病因遗传与生活习惯环境同等重要8、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E、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区分布9、疾病的地区分布特征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地形地貌B、风俗习惯C、经济水平D、气象条件E、以上均是10、发病率的定义是A、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B、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C、一定时期内发生某病的频率。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
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
该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2.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A.病死率高B.该病病程长C.该病病程短D.暴露时间长E.多次暴露3.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选择哪一种抽样方法更合适?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4.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A.选择性偏倚B.幸存者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混杂偏倚5.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出生队列研究B.横断面研究C.移民流行病学D.血清流行病学E.遗传流行病学6.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7.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逻辑误差E.数据误差8.下列哪项指标最适合描述妇女激素替代疗法后十年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A.患病率B.危险度C.病死率D.发病率E.十年生存率9.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乳腺结节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0.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早期发现病例B.检验病因C.了解疾病的分布D.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E.普及医学知识1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1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调查D.问卷调查E.爆发调查13.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14.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15.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E.回顾性调查16.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17.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人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D、预防和控制疾病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15.流行病学三角模式的三角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B、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1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17.为了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可以采取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随机分组1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1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20.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21.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22.消毒措施是针对()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径23.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24.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25.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26.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2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病人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28.在未明病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是()A、确定病因B、病因推断C、提供病因线索D、验证病因29.在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因素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困素30.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3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3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34.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A、匹配B、标准化C、分层分析D、遵守随机化原则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36.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标是()A、生存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37.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38.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39.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A、属于观察法B、设立对照组C、人为控制研究因素D、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0.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失访偏性D、选择偏性41.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C、盲法D、只使用客观指标4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干预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43.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小相等B、研究是前瞻性的C、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D、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44.有人用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名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优先选取该药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4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观察方向是由“果”及“因”B、有严格的平行的对照组C、研究对象必须随机分组D、必须有干预措施46.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生存率、治愈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保护率、效果指数D、病死率、罹患率、相对危险度47.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B、动物间无天花病毒宿主C、无病毒携带者D、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48.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49.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力D、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50.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 分)1、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害D、健康状态E、遗传病2、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B、平均寿命延长C、生态环境的污染D、行为方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E、人口老龄化3.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高血压B、饮酒C、吸烟D、糖尿病E、劳累4.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5.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的措施()A、定期健康检查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防止“三废”污染6.下列哪些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7.流行病学的特点有()A、群体特征B、多病因论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9.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身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积极治疗10.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B、变异系数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E、符合率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2、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4、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1、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五、分析题(每题10 分,共10 分)1、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干预试验B、临床试验C、防治实验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人群现场试验正确答案:D2.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A、潜伏期B、传染期C、相对危险度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C4.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有一个流行高峰D、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E、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正确答案:A5.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 职业 SMRs1949-1960 1968-1979 木匠 209 135 瓦匠 142 118 仅依据 SMRs 可得出:A、1949-1960 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1949-1960 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 1968-1979 年高C、1968-1979 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D、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 1949-1960 年比 1968- 1979 年高E、1968-1979 年木匠肺癌的死亡百分比是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预期死亡率估计死亡率的 1.35 倍正确答案:C6.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A、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B、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C、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小D、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E、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正确答案:D7.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化学因子B、病原微生物C、心理因素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E、物理因子正确答案:D8.关于筛检下列那项说法是错误的:A、筛检可确诊病人B、把健康人和可疑有病的人分开C、筛检可早期发现病人D、筛检可在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E、是把健康人和病人分别开来的方法正确答案:A9.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是由因到果的研究B、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C、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D、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E、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正确答案:C10.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正确答案:D1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免疫源物质接种人体,是人体产生:A、人工免疫B、特异性免疫C、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E、免疫性正确答案:C12.诊断试验可:A、用于人群组B、用于有可疑检出结果的人C、由技术人员进行D、用一个标准武断结果E、用于表面健康的人正确答案:B13.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B、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C、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D、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E、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正确答案:B14.疾病流行的强度包括:A、爆发、继发、流行B、散发、爆发、流行C、流行、续发、爆发D、散发、流行、大流行E、续发、继发、散发正确答案:B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易感性降低的因素?A、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B、计划免疫C、新生儿增加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E、应急接种正确答案:B16.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B、先串联后并联使用C、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E、串联使用正确答案:E17.研究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发现某病 X 的标化死亡比:群 SMR(%)住在日本的日本人 100 日本移民 105 日本人的孩子 108 美国白人 591A、遗传因素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B、选择的移民没有代表本国的人C、环境因素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D、可能涉及与移民文化相关的环境因素E、国际间某病 X 的死亡鉴定不同是这些 SMR 的主要决定因素正确答案:A18.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有待确诊的病例B、可疑病例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E、旧病例正确答案:C19.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一般不包括:A、经空气传播B、经接触传播C、经土壤传播D、经共同媒介物传播E、经生物媒介传播正确答案:C20.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C、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D、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正确答案:E21.在队列研究中,在对象暴露以前选择限定人群开始研究而不是选择暴露或非暴露的个体,好处在于:A、研究可被更快的完成B、结果可被同时研究C、暴露数被同时研究D、实施花费少E、A 和 D正确答案:D22.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生态学研究B、抽查C、现患调查D、队列研究E、普查正确答案:D23.感染途径是:A、经食物B、血液制品C、输液制品D、经手E、医疗用品正确答案:A24.实际有病,用该诊断标准正确判为阳性的能力称:A、阳性似然比B、阴性结果的预测值C、特异度D、灵敏度E、阳性结果的预测值正确答案:D25.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专率B、时点患病率C、罹患率D、期间患病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E26.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团体水平B、生态水平C、队列水平D、群体水平E、个体水平正确答案:D27.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问卷调查C、爆发调查D、现况调查E、典型调查正确答案:D28.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该病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正确答案:C2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是否设立对照组B、研究观察的方向C、作为观察终点的事件在研究开始时是否已发生D、确定暴露因素的时间E、是否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正确答案:C30.罹患率是指:A、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E、观察期间新旧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正确答案:D31.预防接种的时间一般要求:A、在流行季节前 3—6 个月B、在冬季C、在夏季D、在流行季节前 1—2 个月E、在秋季正确答案:B32.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3.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观察法B、临床试验法C、病例询问法D、干预试验法E、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正确答案:A34.在一项有关某病 50 名病例和 50 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A、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B、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C、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D、观察和访视偏倚已被消除E、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正确答案:E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该疾病与暴露无关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暴露是该病的原因E、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正确答案:E36.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 3,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2 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3 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4 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 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3 倍正确答案:E37.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的可疑因素的作用的主要缺点是:A、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B、花费昂贵,并且拖延时间较长C、难于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D、在确定所研究疾病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E、较难获得对照正确答案:A38.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正确答案:A39.院内感染是指:A、发生在手术室感染B、发生在住院感染C、发生在门诊感染D、发生在医院感染E、发生在病房感染正确答案:C40.平时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不包括:A、检疫B、设立检验科C、加强消毒隔离D、加强传染病管理E、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正确答案:A41.一项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应用之间关系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共计63 对,病例和对照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 27 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 4 对,病例组暴露而对照组未暴露者 29 对,其余为对照组暴露而病例组未暴露者。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应试题及答案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应试题及答案应试题一:【 A 型题】1.临床试验属于A.描述性流行病学B.分析性流行病学C.流行病学实验D.基础实验E.理论流行病学2.疾病预后的研究属于A.描述性流行病学B.分析性流行病学C.流行病学实验D.基础实验E.理论流行病学3.临床试验中以现行最有效或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作为对照是A.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B.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C.交叉对照D.互相对照E.自身对照4.临床试验中为了排除药物非特异效应的干扰而选用的对照是A.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B.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C.交叉对照D.互相对照E.自身对照5.临床试验中两组研究对象间隔一段时间交叉使用实验药和对照药属于A.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B.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C.交叉对照D.互相对照E.自身对照6.临床试验中同时研究几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时而选用的对照是A.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B.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C.交叉对照D.互相对照E.自身对照7.临床试验中在同一研究对象中进行实验和对照是A.标准对照或称阳性对照B.安慰剂对照或称阴性对照C.交叉对照D.互相对照E.自身对照8.临床疗效研究不包括A.药物、手术、理化因素的效应B.营养、护理等辅助措施与预防措施的作用效果C.一种药物、外科手术或理化因素的效果D.一组完整的治疗方案或综合治疗措施的效果E.诊断试验的评价9.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计划内容应包括A.实验目的,即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B.实验对象的具体要求和来源C.规定研究因素、观察指标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D.观察时间,如何进行资料的收集及记录E.以上均包括10.预后研究使用的评价指标不包括A.反映疾病致死程度的指标B.反映疾病恢复情况的指标C.反映疾病结局构成的指标D.反映疾病发病率的指标E.反映生存情况的指标11.有关安慰剂的使用哪项论述不正确?A.使用目的是为了排除非特异性效应的干扰B.安慰剂常用没有任何药理作用的物质C.可用于研究那些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的疾病作对照D.安慰剂的外观和剂型与试验药物不同E.安慰剂和试验药要同步应用12.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大B.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低,所需样本量越小C.所需样本量与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无关D.α数值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E.1-β数值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13.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B.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C.所需样本量与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无关D.实验组与对照组要比较的数值差值d越大,用单侧检验计算样本量E.差值d和某种指标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越大,样本量越小14.在临床疗效试验中,进行样本量估计时,所需样本量随下列指标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第I类错误的概率)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B.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小C.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β(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D.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β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卷七)
1、疾病预防措施中,EPI是指
A、流行病学
B、预防接种
C、冷链
D、被动免疫
E、扩大免疫计划
2、下列哪一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A、抗狂犬病血清
B、百日咳疫苗
C、卡介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流感疫苗
3、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四苗防六病”针对的疾病不包括
A、结核病
B、百日咳
C、白喉
D、麻疹
E、乙型脑炎
4、一次成功接种可产生较长期免疫力的生物制品是
A、灭活疫苗
B、类毒素
C、抗毒素
D、免疫球蛋白
E、减毒活疫苗
5、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
A、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
B、标化率、续发率
C、引入率、抗体阳转率
D、有效率、抗体平均滴度
E、保护率、效果指数
6、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
A、乙肝
B、风疹
C、麻疹
D、脊髓灰质炎
E、结核病
7、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病原侵入期
B、前驱期
C、潜伏期
D、传染期
E、无症状期
8、传染期的意义
A、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B、确定患者的隔离期限
C、用于推断受感染的时间
D、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
E、推断致病因子
9、传染病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传染期
D、极期
E、恢复期
10、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C、易感人口迁入
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E、免疫人口死亡
11、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