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1991—2007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宪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4年单选32)具有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 )。
A.出生在中国B.具有中国国籍√C.年满18周岁D.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据此,取得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必须具有中国国籍。
可见,选B项。
3.(2005年单选31)某甲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父母定居在美国。
根据中国国籍法的规定,关于某甲国籍的正确表述是( )。
A.具有中国国籍B.具有双重国籍C.无国籍D.不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国籍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本题表述中,某甲出生时取得美国国籍,因此不能取得中国国籍。
可见,选D项。
4.(2007年单选20)关于公民出生国籍的确定,我国采用的原则是( )。
A.血统主义原则B.出生地主义原则C.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D.以出生地主义为主、血统主义为辅的原则对于公民国籍的确认,世界各国有血统主义、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三项原则。
《国籍法》第4、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2006年真题)罗马法复新时期出现的以研究和恢复罗马法为核心的法学流派是A.罗马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注释法学派D.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法学的历史发展。
只要理解了注释法学派所谓“注释”特指通过对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罗马法文献进行各种解释以及解释性发展,亦即恢复罗马法来重塑现代意大利法,就不难记住注释法学派的内涵。
而之所以注释的对象是罗马法,则一是因为罗马法的高度发达,二是因为罗马法是适应古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而生的,这两个特点使之与12至16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商品经济发展、进而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以后)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所以才会出现注释法学派。
正确答案选C。
只有拥有独立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视角、从而提出系统学说方可形成学派,从这层意义上看,根本不存在具有独立观点的罗马法学派,故A选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另有其研究视角及观点,考纲不作硬性要求,但是由本题可见,对于法学流派,应对其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代表人物等进行全面了解。
知识模块:法理学2.(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法或法律现象,就有了研究这一社会现象的法学B.法学在西方发源于希腊,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法家、儒家等许多专门研究法律问题的法学派别D.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承认法是永恒的和超历史的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点。
法学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现象,二是要有专门的研究者,二者缺一不可,A选项只有前一条件,片面。
某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真题

2007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综合课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5题,每题1分。
共45分。
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大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划分一般法与出格法的尺度是( )。
A.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B.法律创制主体的不同C.法律制定程序的不同D.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2.规那么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那么是( )。
A.确定性规那么B.任意性规那么C.准用性规那么D.委任性规那么3.甲购置了北京到广州的火车票,并乘坐票面指定的车次顺利达到广州,由此形成的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甲的人身B.甲为购置火车票而支付的价款C.甲购置的火车票D.铁路部分运送甲的行为4.“徒法缺乏以自行〞,这一不雅点说明( )。
A.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在正式发布之前,法律不会本身生效C.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D.法律永远不克不及满足人类的需要5.以下关于本钱主义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两大法系在经济根底、社会历史布景以及总的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一致的B.在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法占有重要地位,而判例一般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C.英美法系的立法都不采用法典形式,其制定法是单行的法律、法规D.就哲学倾向而言,大陆法系倾向于经验主义,英美法系那么倾向于理性主义6.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采用的原那么是( )。
A.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庇护主义相结合的原那么B.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庇护主义相结合的原那么C.以庇护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那么D.以折中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庇护主义相结合的原那么7.以下关于“法学〞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北京爱法硕,爱联盟!学校提供〕A.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法或法律现象,就有了研究这一社会现象的法学B.法学在西方发源于古希腊,到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开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呈现了法家、儒家等许多专门研究法律问题的法学派别D.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以往法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成认法是永恒的和超历史的8.以下关于法律部分划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法学理论法学综合)试题中国人民大学入学考试法学硕士考研历年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入学考试法学硕士考研历年真题(法学理论、法学综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入学考试法学理论【科目三】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个别性调整2、人权的普遍性3、立法主体4、判例法5、法律体系6、目的解释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法的原则在法的创制方面的功能2、简述法律解释与法律修改的区别3、简述法规清理的特点及意义4、简述法律推理的特征三、论述题(共三题,任选其二,其中第一题,报法理学专业的考生必选。
每题30分,共60分。
)1、论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相互关系2、论法治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论我国法律监督的作用与完善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入学考试法学综合【科目四】真题注:本考试科目包括: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
法学理论专业任选五部分,其他专业必选一部分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科目,再任选四部分。
作答时请看清后面的提示。
每部分30分,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中国法制史(本部分报考法制史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三不去2、《清会典》3、六法全书4、《中国土地法大纲》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西汉法律的主要形式第二部分宪法学(本部分报考宪政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人格尊严2、宪法解释3、单行条例4、社会权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刑法学(本部分报考刑法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挪用公款罪2、量刑3、遗弃罪4、洗钱罪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刑法规定的教唆犯的处罚原则第四部分民法学(本部分报考民商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法人拟制说2、建筑物共有部分3、土地承包经营权4、侵权责任构成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要约的撤回与要约撤销的区别第五部分诉讼法学(本部分报考诉讼法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2*5=10分)1、刑事诉讼中的管辖2、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二、简答题(2*10=20分)1、简述刑事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查原则2、简述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第六部分经济法(本部分报考经济法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2、内部审计3、印花税5、标准化法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第七部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本部分报考环境法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温室气体2、自然资源保护法3、公众参与原则4、国际环境法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八部分国际法(本部分报考国际法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国际经贸惯例2、海牙国际私法会议3、排他许可4、外国法的错误适用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外空法的责任制度第九部分知识产权法(本部分报考知识产权专业的考生必选)一、名词解释(4*5=20分)1、思想/表达二分法2、集体商标3、专利权的穷竭4、职务作品二、简答题(1*10=10分)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关系2001 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题中国法制史部分一、解释下列名词1、禁榷2、凌迟3、厂卫二、填空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眚,故意犯罪称为非眚。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6年真题)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是A.国家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B.驾驶员乙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300元钱C.公民丙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D.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和种类。
法律制裁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由此,B选项错误,因为驾驶员乙是主动赔偿而非特定国家机关实施的强制行为;C选项中公民丙因为立功免责,是法律责任的免除,即不再实施法律制裁的情形,故不属于法律制裁;党员丁违反党纪所受的党内处分,并不是特定国家机关的实施的,D选项不是法律制裁;公务员甲因违法失职受降级处分属于法律制裁中的行政制裁,具体而言是行政处分,即国家机关对隶属于其的内部人员实施的处分,A选项正确——与行政处分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行政处罚,即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非隶属的公民或社会组织的惩罚措施。
3.(2007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被害人所负的一种法律责任B.民事责任的功能是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不具有惩罚的功能C.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在我国,承担违宪责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四种法律责任概念。
刑事责任是责任人所损害的不仅仅是受害人本人的利益,而且更大意义上是损害了社会和国家作为整体的利益,即违反刑法所应承担的一种公法意义上的责任,其承担责任的对象也不是个人而是国家,A选项错误;民事责任的功能如果仅仅是救济当事人权利而不具有惩罚功能和效果的话,就会使得违反民事法律成为一种没有损失的行为,进而违反也就可能成为常态,民事法律可能因此而失去被普遍遵守的实际效力,故民事责任也必须带有惩罚功能,B选项错误;行政责任的违反者可能是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也可能是行政相对人不遵守行政法规行事而导致,C 选项错误;在我国,违宪责任主要是指由于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宪法相抵触而产生的责任,也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违反宪法的活动而产生的责任,由于立法行为只能是国家立法机关的活动,且宪法主要是基本的制度性规定,能与宪法相抵触的其他行为往往也是国家机关才能作出的,故而D 选项正确。
2007年法律硕士(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法律硕士(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划分一般法与特别法的标准是()。
A.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B.法律创制主体的不同C.法律制定程序的不同D.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划分一般法和普通法的标准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一般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人、特定事、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律。
故A项正确。
法律创制主体的不同,是划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标准;法律制定程序的不同,是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的标准;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是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标准,故B、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正确答案:D解析:按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直接地被明确规定下来,可以把法律规则区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再援用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
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准则的内容,但是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而任意性规则与强行性规则相对,是指法律规则的适用与否由主体自行协商的规则。
根据题目要求,选D项。
3.甲购买了北京到广州的火车票,并乘坐票面指定的车次顺利到达广州,由此形成的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甲的人身B.甲为购买火车票而支付的价款C.甲购买的火车票D.铁路部门运送甲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在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张某对本市综合执法部门的工作有意见,欲就此提出质询案。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他应该获得联名的代表人数是( )。
(2011年单选25)A.10名以上B.30名以上C.40名以上D.50名以上正确答案:A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8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质询案必须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据此,在地方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质询案的人数要求是“10人以上”。
故A项正确。
2.下列机关中,享有对直辖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有任免权的是( )。
(2012年单选22)A.市人民代表大会B.市高级人民法院C.市政法委员会D.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法官法》第11条第4款的规定,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据此,本题应选D。
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上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的关系是( )。
(2011年单选31)A.监督关系B.领导关系C.指导关系D.隶属关系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条文中的“监督”二字表明,本题应选A。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历年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历年真题理论法学:时间综合课名词解释专业课名词解释综合课简答专业课简答论述2004年1、法律监督2、法律解释3、立法程序4、保护性法律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互关系。
1、简述洛克的天赋人权说。
2、简析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涵义。
3、简述我国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程序。
4、简述法律推理的特征。
1、试论法经济学的历史发展。
(30分)2、论社会主义法治的形式要求和制度要求。
(30分)3、论我国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
(20分)4、论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
(30分)2005年1、法的历史类型 2、立法技术3、法规清理 4、法律事实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
1、简述柏拉图后期的法律思想。
(16分)2、试比较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的异同及其影响。
(18分)3、简述哈耶克的法治思想。
(16分)1、论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2、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
3、论科学技术对立法的影响。
4、论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
2006年1、法的价值 2、法律原则3、法的适用 4、学理解释简述法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关系。
1、简述阿奎那关于法的分类理论。
(10分)2、简述孟德斯鸠“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
(10分)3、简述富勒的“法律的内在道1、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一般社会原则。
(25分)2、试述法律意识的分类。
(25分)3、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25分)4、论法的体系与法律渊源体系的德理论”。
(15分)4、纯粹法学的含义及特性。
(15分)区别。
(25分)2007年1、系统解释2、法系3、规范性法律文件4、法的制定1、法律意识2、法的形成3、成文法4、类推适用5、平权型法律关系6、社会连带关系简述法律意识与法的关系。
1、简述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的不同特点。
2、简述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3、法律责任不同于政治责任和道义责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哈特是如何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1、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法理学一、名词解释1.系统解释2.法系3.规范性法律文件4.法的制定二、简答简述法律意识与法的关系宪法一、名词解释1.特别行政区2.宪法性法律3.人身自由权4.民族自治机关二、简答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法制史一、名词解释1.廷尉2.《唐六典》3.朝审4.九刑二、简答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刑法一、名词解释1.主犯2.剥夺政治权利3.侵犯著作权罪4.强迫职工劳动罪二、简答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民法一、名词解释1.代位权 2保护作品完整权 3.无权代理 4.共同危险行为二、简答简述担保物权的特点诉讼法一、名词解释1.保释2.中间判决二、简答1.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2.民事执行终结的情形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法理学一、名词解释1.法的价值2.法的适用3.法律原则4.学理解释二、简答1.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法制史一、名词解释1.保辜2.六杀3.内乱4.法部二、简答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宪法一、名词解释1.宪法渊源2.自治条例3.宗教信仰自由4.行政区划二、简答简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驶的权利刑法一、名词解释1.犯罪对象2.自首3.犯罪中止4.抢劫罪二、简答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民法一、名词解释1.请求权2.预期违约3.物权法定原则4.署名权二、简答简述共同侵权行为概念和责任分配诉讼法一、名词解释1.直接言辞原则2.诉讼和解二、简答1.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2.简述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答辩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法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的历史类型2、立法技术3、法规清理4、法律事实二、简答(10分)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五听2、录囚3、大清新刑律4、领事裁判权二、简答(10分)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
宪法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地方性法规2、宪法解释3、国家结构形式4、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二、简答(10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
刑法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正当防卫2、时效中断3、假释4、职务侵占罪二、简答(10分)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民法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双方代理2、人格3、合同解除4、职务发明二、简答(10分)简述我国物权法基本原则。
诉讼法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刑事简易程序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民事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2、简述补充侦查概念及其种类。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法理学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律监督2.法律解释3.立法程序4.保护性法律关系二、简答:(10分)简述社会主义法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圜土2.出入人罪3.通政使司4.刑名幕友二、简答:(10分)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宪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宪法惯例2.违宪司法审查3.言论免责权4.国务院二、简答:(10分)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刑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预备犯2.特别累犯3.牵连犯4.重大责任事故罪二、简答:(10分)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民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质押3.代书遗嘱4.邻接权二、简答:(10分)简述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诉讼法部分:(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涉外财产保全2.补充侦查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民法30分一、名词解释3*31.合伙2.无权代理3.诉讼时效二、简答题1.简述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2.简述抵押权的特征法理学30分一、名词解释(3*3)1. 立法程序2. 法典编纂3. 法律推理二、简答题1. 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2. 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中国法制史 30分一、名词解释3*31. 爰书2. 六脏3. 京察二、简答题1. 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2. 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宪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31. 特别行政区制度2. 选区3. 总理负责制二、简答题1. 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10分)2. 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11分)刑法 25一、名词解释3*31. 罪刑法定2. 没收财产3. 抢夺罪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2. 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诉讼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31. 诉讼代表人2. 代位申请执行3. 刑事诉讼管辖二、简答题1. 简述诉讼财产保全(10分)2.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11分)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二法理学30分一、名词解释(3*3)1. 立法程序2. 法典编纂3. 法律推理二、简答题1. 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2. 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中国法制史 30分一、名词解释3*31. 爰书2. 六脏3. 京察二、简答题1. 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2. 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宪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31. 特别行政区制度2. 选区3. 总理负责制二、简答题1. 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10分)2. 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11分)刑法 25一、名词解释3*31. 罪刑法定2. 没收财产3. 抢夺罪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2. 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诉讼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31. 诉讼代表人2. 代位申请执行3. 刑事诉讼管辖二、简答题1. 简述诉讼财产保全(10分)2.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11分)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中国法制史 25分一,填空题1*41,西周“九刑”,一指墨、劓、非、宫、大辟及流、————、鞭、赎等九种刑罚。
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3,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族人,色目人,汉人和———。
4,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二,单项选择2*51,“十恶”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 D,《北齐律》2,“八议”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曹魏律》C,《北齐律》D,《唐律》3,“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北魏律》C,《北齐律》D,《唐律》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御史台 D,刑部5,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三,判断题1*51,西周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2,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
------ 3,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4,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
------5,《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后附《暂行章程》五条。
------ 答案:一,扑,《唐律疏议》,南人,嘉庆二,B,B,C,A,A三,/,/,X,/,X四,名词解释3*21,《宋刑统》2,九卿“圆审”宪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31,言论自由2,宪法结构3,议会制二,简答题8*21,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系刑法 25一,名词解释3*31,犯罪故意2,连续犯3,玩忽职守罪二,简答题8*2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民法 25分一,解释下列概念 3*31,提存2,遗赠3,同时履行抗辩权二,简答题8*21,简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效力2,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诉讼法 25分一,名词解释3*41,管辖权的转移2,执行异议3,立案监督4,自诉案件二,简答题(6+7=13)1,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2,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中法史:一,解释下列名词(3*3)1,禁榷 2,凌迟 3,厂卫二,填空(1分*6题)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2,《晋律》又称_____或______.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级_____审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1分*3题)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等三篇。
A,盗贼 B,户 C,杂律 D,吏律2,廷杖制度盛行于____时期。
A,唐朝 B,宋朝 C,秦朝 D,明朝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____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时期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7分)宪法:一,名词解释(3*3)1,联邦制 2,行政区划 3,选民二,简答题(8*2题)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简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
刑法:一,名词解释(3*3)1,过于自信的过失 2,结合犯 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二,简答题(8分*2题)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诉讼法:一,名词解释(2分*5题)1,人民调解委员会 2,先予执行 3,委托调查 4,提起公诉 5,辩护二,简答题(5分*3提)1,简述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几种情况。
2,简述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种类。
3,简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审刑事判决的种类。
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综合课试题中法史:一,判断题(1分*5题)1,商代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2,邓析综合各国法律,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
3,汉武帝时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依《左官律》给予刑罚。
4,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称“袁记约法”。
二,单项选择(1分*2题)1,“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____A,《北齐律》 B,《魏律》 C,《唐律》 D,《晋律》2,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____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三,多项选择(2*2)1,西周时司法制度中的“五听”包括:A,辞听 B,色听 C,耳听 D,心听2,清代秋审结果包括:A,情实 B,缓决 C,可衿 D,可疑四,名词解释(3*3)1,“八议” 2,《唐律》 3,《明大诰》五,简答题(5分)简述《宋刑统》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