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本科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园艺专业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最新园艺专业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8年园艺专业植物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植物学作业1第1——第2章一、名词解释1.人为分类法:是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征(如形态、习性、生态或经济特征)作为植物的分类标准,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人为分类系统。

2.自然分类法:是根据植物亲缘关系的亲疏程度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力求反映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过程。

3.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同种内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并占有一定的分布区。

4.双名法:每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名称,即用双名法定的名,也称学名。

二、填空题1.植物分类的方法有人为和自然分类法,最主要的方法是植物形态学分类法。

2.植物分类的单位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国际通用的学名采用拉丁文。

4.双命名法由属名+种名+命名人名或姓氏缩写。

三、单项选择题1.识别鉴定植物时,首先要掌握的分类单位是(B)。

A.目B.科C.属D.种2.在藻类中,海带属于(C)。

A.蓝藻门B.绿藻门C.褐藻门D.红藻门3.蕨类植物世代交替的特点是(C)。

A.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B.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C.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二者均为独立生活D.配子体比孢子体发达,二者均为独立生活4.在真菌中,蘑菇属于(C)。

A.藻状菌纲B.子囊菌纲C.担子菌纲D.半知知菌纲5.以下四组,错误的内容是(B)。

A.藻状菌的无性生殖是产生不动孢子和游动孢子B.子囊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C.担子菌的无性生殖一般不发达D.半知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四、简答题1.种与品种有什么区别?答: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内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并占有一定的分布区。

品种:不属于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分类单位,属于栽培学上的变异类型,在农作物和园艺植物中,通常把经过人工栽培及人工选择而得到的有一定经济价值和优良生物学特性的变异(如果实的色、味、香、大小等)的植物称为品种。

川农《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1答案

川农《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1答案

《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0001试卷总分:80 得分: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1.从原叶绿酸脂转化为叶绿酸脂需要的条件是A.K+B.PO43-C.光照D.Fe2+正确答案:C2.促进筛管中胼胝质的合成和沉积的植物激素是A.ETHB.IAAC.GA3D.IAA和GA3正确答案:A3.在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最先积累的是A.蛋白质B.以蔗糖为主的糖分C.脂肪D.淀粉正确答案:B4.培养植物的暗室内,安装的安全灯最好选用A.红光灯B.绿光灯C.蓝光灯D.白炽灯正确答案:B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A.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6.一分子的乙酰CoA,经TCA循环一圈,可产生的NADH分子数为A.1B.2C.3D.4正确答案:D7.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A.50—100B.150—200C.250—300D.350--400正确答案:C8.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中进行的部位是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质D.内质网正确答案:C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A.显著下降B.显著上升C.变化不大D.不确定正确答案:A10.α-淀粉酶又称内淀粉酶,该酶活化时需要A.Ca2+B.Mg2+C.K+D.Mn2+正确答案:A11.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A.使研磨更充分B.加速叶绿素溶解C.使叶绿素a、b分离D.保护叶绿素。

植物生理学02379形考作业1

植物生理学02379形考作业1

植物生理学02379: 形考作业模块一植物的营养与代谢生理第一次形考作业一、填空题题目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生理或水分代谢。

题目2植物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类似于半透膜,因此植物细胞就是个渗透系统。

若将细胞放入低渗液,则细胞吸水。

题目3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是蒸腾。

题目4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转与同化的过程,称为矿质营养。

题目5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和胞饮作用。

题目6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题目7根部矿质元素主要是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题目8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

二、选择题题目9以下植物的(嫩梢)部位含水量最高。

选择一项:A. 嫩梢B. 风干种子C. 茎杆D. 休眠芽题目10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选择一项:A. 扩散B. 渗透C. 集流D. 结冰题目11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利用质壁分离现可以判断:(测定细胞的水势)选择一项:A. 判断细胞的死活B. 测定细胞的水势C. 测定细胞的渗透势D. 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体的难易程度题目12水分在根内吸水的途径有3条,以下哪个不正确(细胞间途径)选择一项:A. 细胞间途径B. 共质体途径C. 质外体途径D. 跨膜途径题目13矿质元素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选择一项:A. 营养液B. 水分C. 土壤D. 空气题目14以下那条不符合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缺乏该元素,可以用其他元素替代)。

选择一项:A. 该元素的生理效应或功能必须是直接的B. 缺乏该元素,可以用其他元素替代C. 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D. 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缺乏症题目15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有(其余三个选项均属于)。

选择一项:A. 起电化学平衡作用B. 作为细胞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的组分C. 作为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D. 其余三个选项均属于题目16确定植物必须元素的两种主要方法是:(砂培法, 水培法)。

园艺本科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园艺本科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园艺本科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植物生理学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 水势:溶液中水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2. 渗透势:渗透势是由于细胞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

3. 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

4.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二、提空题1. 吸收、利用2. 质外体途径、共质体3. 运输4. 被动吸收、胞饮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 B2. A3.C四、简答题1.答:(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目标是在分子、代谢、细胞、组织。

器官、个体各“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植物体生命现象的本质。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植物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其特点是组成成分和代谢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和规律性。

但概括起来,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三方面,即植物是如何生活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是如何生存的、植物生理学就是要回答这三方面的问题,即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包括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环境(逆境)生理。

2.答: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势是由于细胞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衬质势是指细胞亲水胶体和毛细管对水吸附而引起水势的降低值。

3. 答: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4. 答:光照是调节气孔运动的主要环境信号。

光可促进保卫细胞内苹果酸的形成和K+,Cl-的积累,导致保卫细胞水势降低,吸水膨压增大,气孔开放。

因此气孔通常在光下开放,暗中关闭。

5. 答: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因素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1)光照;(2)湿度;(3)温度;(4)风速;影响气孔运动的环境因素有:(1)光;(2)温度;(3)二氧化碳;(4)水分:(5)风6. 答:(1)N素的生理作用:氮素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这些物质又是生物膜、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生理学形考一(以此为准)

植物生理学形考一(以此为准)
方式是蒸腾。 2.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和胞饮作用。 3.根部矿质元素主要是通过木质部 向地上部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4.整个光合作用根据能量转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 化、碳同化。 5.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 作用 。 1.单项选择题 以下植物含水量最高的部位是(嫩梢 )。 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 渗透 )。 下列无法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判断的是( 测定细胞的水势 )。 水分在根内吸水的途径有 3 条,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细胞间途径 )。 矿质元素主要是由根系从( 土壤 )中吸收。 以下哪条不符合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缺乏该元素,可以用其他元素代替 )。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有( 其余三个选项均属于 )。 从化学反应的性质来说,光合作用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 )。 类胡萝卜素对光的吸收峰位于( 430nm-460nm )。 叶绿素 b 的吸收光谱中对光的吸收峰位于( 450nm、642nm )。 叶绿体色素主要分布在( 类囊体膜上 )。 下列属于植物所需微量元素的是( Cu )。 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不高的限制因子是( CO2 浓度 )。 参与光呼吸过程的细胞器有( 叶绿化、线粒体、过氧化体 ) 果蔬贮藏的基本方法( 利用低温抑制呼吸进行冷藏 ) 光呼吸的化学历程是( 乙醇酸氧化途径 )。 2.多项选择题 确定植物必须元素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水培法、砂培法 )。 下列属于碳同化的是( CAM 途径、C4 途径、卡尔文循环 )。 以下哪些属于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除“水是植物的营养物质”不对外,其余四 选项均对 )。 呼吸作用中底物氧化分解主要通过哪三条途径( 除“糖酵解途径”不正确外,其余均是 )。 三、判断正误题 陆生植物一定需要水。√ 一般来说,气孔在晚上开放,白天关闭。× 三羧酸循环是糖酵解所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 成 CO2 和 H2O。√ C、Mo、Cl 属于植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主要特征:没有 O2 的参与,底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形考作业4提交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日期班级姓名【实验目的】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素溶液中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方法及其计算【实验原理】•叶绿素提取液中同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二者的吸收光谱虽有不同,但又存在着明显的重叠,在不分离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的情况下同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可分别测定在663nm和645nm(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的光吸收,然后根据Lambert-Beer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

•A663=82.04ρa+9.27ρb (1)•A645=16.75ρa+45.60ρb (2)•公式中ρa为叶绿素a的浓度,ρb为叶绿素b浓度(单位为g/L),82.04和9.27 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63nm下的比吸收系数(浓度为1g/L,光路宽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值);16.75和45.60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数。

即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光吸收等于各组分在此波长下的光吸收之和。

将上式整理,可以得到下式:•ρa=0.0127A663-0.00269A645 (3)•ρb=0.0229A645-0.00468A663 (4)将叶绿素的浓度改为mg/L,则上式变为:•ρa=12.7A663-2.69A645 (5)•ρb=22.9A645-4.68A663 (6)•ρT=ρa+ρb=8.02A663+20.21A645 (7)•ρT为叶绿素的总浓度【实验器材】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剪刀、研钵、漏斗、移液管2、实验药品:丙酮、碳酸钙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①陆生花生:水生花生②小叶黄杨新叶:小叶黄杨老叶【实验步骤】1、色素的提取取新鲜叶片,剪去粗大的叶脉并剪成碎块,称取0.5g放入研钵中加纯丙酮5ml,少许CaCO3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80%丙酮5ml,将匀浆转入离心管,并用适量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5min后弃沉淀,上清液用80%丙酮定容至20ml。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作业2 一、选择填空题题目1 1.植物生长物质是指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可分为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ABA 既可在木质部运输,也可在韧皮部运输,但主要是[韧皮]部运输。

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及衰老都受[光敏素]的影响。

5.植物感受低温诱导的部位一般是茎尖端的[生长点]。

二、选择题题目2 【单选题】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是()选择一项:A. 维管束B. 形成层C. 韧皮部D. 木质部题目3 【单选题】一般来说,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为()℃。

选择一项:A. 10~20B. 30~40C. 20~30D. 5~10 题目4 【单选题】植物开花通常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正确的为()。

选择一项:A. 花发育→成花诱导→成花启动B. 成花诱导→成花启动→花发育C. 成花诱导→花发育→成花启动D. 成花启动→成花诱导→花发育题目5 【单选题】需要低温诱导开花的植物不包括()。

选择一项:A. 一年生植物和一些二年生植物B. 多年生C. 一些二年生植物D. 一年生植物题目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植物激素的有()。

选择一项:A. 脱落酸B. 乙烯C. 赤霉素D. 青霉素题目7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植物产生昼夜周期没有影响的是()。

选择一项:A. 温度的影响B. 湿度的影响C. 光照的影响D. 水分的影响题目8 【单选题】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选择一项:A. 促进气孔关闭B. 促进细胞分裂C. 增强抗逆性D. 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抑制生长题目9 【多选题】胞间运输包括哪些途径()。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质外体与共质体交替运输B. 韧皮部运输C. 共质体运输D. 质外体运输题目10【多选题】同化物分配主要受以下哪3个因素的影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植物生理学》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形考作业2
一、选择填空题
题目1
1.植物生长物质是指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微量生理活性物质,可分为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ABA 既可在木质部运输,也可在韧皮部运输,但主要是[韧皮]部运输。

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4.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及衰老都受[光敏素]的影响。

5.植物感受低温诱导的部位一般是茎尖端的[生长点]。

二、选择题
题目2
【单选题】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是()
选择一项:
A. 维管束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木质部
题目3
【单选题】一般来说,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宜的温度为()℃。

选择一项:
A. 10~20
B. 30~40
C. 20~30
D. 5~10
题目4
【单选题】植物开花通常可分为三个顺序过程,正确的为()。

选择一项:
A. 花发育→成花诱导→成花启动
B. 成花诱导→成花启动→花发育
C. 成花诱导→花发育→成花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本科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植物生理学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 水势:溶液中水的化学势与同温同压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称为水势。

2. 渗透势:渗透势是由于细胞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

3. 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

4.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二、提空题1. 吸收、利用2. 质外体途径、共质体3. 运输4. 被动吸收、胞饮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 B2. A3.C四、简答题1.答:(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目标是在分子、代谢、细胞、组织。

器官、个体各“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植物体生命现象的本质。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植物的生命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其特点是组成成分和代谢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和规律性。

但概括起来,植物的生命活动包括三方面,即植物是如何生活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是如何生存的、植物生理学就是要回答这三方面的问题,即植物生理学的内容包括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环境(逆境)生理。

2.答: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渗透势是由于细胞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压力势是指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衬质势是指细胞亲水胶体和毛细管对水吸附而引起水势的降低值。

3. 答: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4. 答:光照是调节气孔运动的主要环境信号。

光可促进保卫细胞内苹果酸的形成和K+,Cl-的积累,导致保卫细胞水势降低,吸水膨压增大,气孔开放。

因此气孔通常在光下开放,暗中关闭。

5. 答:蒸腾作用快慢取决于叶内外的蒸汽压差大小,所以凡是影响叶内外蒸汽压差的因素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1)光照;(2)湿度;(3)温度;(4)风速;影响气孔运动的环境因素有:(1)光;(2)温度;(3)二氧化碳;(4)水分:(5)风6. 答:(1)N素的生理作用:氮素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这些物质又是生物膜、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也是某些植物激素、维生素的组成部分。

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故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

(2)磷素的生理作用:a.磷是核酸、核苷酸和许多辅酶、磷脂的组分,参与生物膜、原生质和细胞核构成;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与转化等过程;b.磷是AMP,ADP,ATP的组分,在代谢能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氧化磷酸和光合磷酸化。

c.磷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输,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糖的合成、转化、降解大多是在磷酸化后才起反应的。

d.磷在植物体内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时,参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势,构成细胞的缓冲系统等。

(3)钾素的生理作用:a..K+是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重要组分,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势影响细胞的伸长生长、气孔的开闭等生理过程。

b.K+是细胞内许多酶的激活剂,因而在呼吸作用和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c.K+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

五、论述题2.答:(1)喷灌;(2)滴灌;(3)调亏灌溉;(4)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进行合理灌溉,就要采取科学方法灌水,在做到及时供给植物必要水分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温度及土壤中盐分含量对植物根系吸水的影响,合理灌溉可以改善作物各种生理作用,还能改变栽培环境,间接地对作物发生影响。

3.答: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和胞饮作用。

(1)被动吸收过程中矿质离子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转移,被动吸收主要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2)主动吸收是指植物细胞利用代谢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物质的过程,这种运输要直接消耗细胞的代谢能来启动和维持;(3)胞饮作用这是细胞类似于变形虫吞饮食物的一种特殊的摄取物质方式。

4.答:(1)调查研究,分析病症第一,要分清生理病害和病虫害或其他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症状;第二,若肯定是生理病害,再根据症状归类分析;第三,综合土壤及施肥情况加以分析。

(2)植物组织及土壤成分的测定(3)加入诊断植物生理学作业2答案一、名词解释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2. 原初反应:是发生于光合作用起始阶段的反应,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即光合色素分子捕获光能,能量在色素分子减传递,最终引起一个光化学反应,即由光能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

3. C4途径:在一些光合效率高的植物中,其光合固定CO2后的第一个稳定性产物是C4—二羧酸,由于这条途径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C4化合物,故称为C4途径。

4.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5. 代谢库: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部位和器官,主要是指消耗或积累碳水化合物的果实、种子、块根、块茎等。

二、填空题1. 主要细胞器2. 叶绿素a、叶绿素b3. 蓝紫、红、蓝紫4. 有氧、无氧5. 糖酵解(EMP)、磷酸戊糖三、单选题1.C2.A3.B四、简答题1.答:第一,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推动自然界巨大的物质转化过程;第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完成自然界巨大的能量转变过程;第三,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维持大气中O2和CO2浓度的相对平衡;此外,光合作用是农林业生产的核心。

2.答:(1)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2)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3)碳同化。

3.答: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1)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是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一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气条件下,生活细胞把某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高等植物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也可产生乳酸。

4.答:(1)光照: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通过调节气孔运动影响CO2的供应;光还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调条件;光也是调节碳同化酶系活性的重要因素。

所以,光照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首要条件。

光对光合作用影响有光强和光质两方面。

(2)温度: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碳同化过程中的一些列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温度也可通过影响气孔开闭,间接影响光合效率。

(3)水分:a.影响气孔的开闭;b.影响叶绿体的光合活性;c.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d.英雌昂叶片的生长(光和面积)。

(4)CO2:CO2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所以CO2的多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陆生植物光合所需的CO2,主要来源于空气。

通过叶表面的气孔进入叶内,经过细胞间隙到达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CO2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类似于光强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既有CO2补偿点,也有饱和点。

(5)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矿质元素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有机物的积累。

在肥料三要素中,以氮肥对光合作用的效果明显。

五、论述题1.答:生产上通过合理密植保证田间通风良好,促进作物群体内部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改善CO2供应,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如果种植过稀,虽然个体发育好,但群体叶面积小,光能利用率低;种植过密,一方面叶片遮光造成下层叶片的光照处在光补偿点以下面成为消耗器官,另一方面,通风不良造成冠层内CO2浓度过低,净光合速率降低。

2.答: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6H12O6+6H2O→6CO2+6H2O+能量无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C6H12O6→2CH3CHOHCOOH+能量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的主要特征是没有O2的参与,底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

无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远不能满足高等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仅靠无氧呼吸不可能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同时,无氧呼吸还产生酒精,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因积累过多酒精使植物中毒。

因此,有氧呼吸是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

3.答:(1)农业生产上为了促进种子萌发,常采用浸种催芽,采用翻种搅拌,控制温度和通气,促进呼吸作用,来保证发芽快苗壮。

中耕、露田和稻田的晒田等增加土壤氧气,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以及对矿质、水分的吸收。

(2)粮食和种子的贮藏主要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以至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质的消耗,影响种子贮藏的因素很多,从而影响种子贮藏寿命和活力。

多数种子的贮藏主要是通过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种子内贮藏物质的消耗,以延长种子的寿命或贮藏时间。

风干的种子其细胞质呈凝胶状态,所含水分是束缚水,不能起溶剂作用,也不能作为生化反应的介质或参与代谢,所以呼吸作用及其代谢活动很微弱。

当种子含水量增高后,各种代谢活动加快,呼吸急骤增强。

(3)果蔬的贮藏既要尽量减少物质消耗,同时又要保持果蔬新鲜状态和营养价值,因此其贮藏的基本条件通常是较低的温度、较高的湿度和低氧环境。

果蔬采后光合作用基本停止,呼吸作用就成为采后生命活动的主导过程。

果蔬采后应尽量降低其呼吸作用。

4.答:代谢源是指制造、输出有机物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是指具有碳水化合物净输出能力的成熟叶片;代谢库则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部位和器官,主要是指消耗或积累碳水化合物的果实、种子、块根、块茎等。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与库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划分,有些器官同时兼有源与库的双重作用。

从植物整体看,在一个发育时期内总有一些器官以制造并输出养料为主,而另一些器官则以接纳养料为主,前者具有源的作用,或者具有库的特征。

5.答:同化物的分配是指形成的有机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1)源的供应能力,指源的同化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的多少;(2)库的竞争能力,指库对同化物的吸引和“征调“能力;(3)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与源、库之间的输导系统的联系状况。

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有关。

植物生理学作业3答案一、名词解释1.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调节剂,它在低浓度时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激素通常由产生的部位移动到作用的部位。

2. 生长:是指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植物体的体积或重量的不可逆增加,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来实现的,表现为细胞数目、干重、原生质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3. 春化作用:把低温对植物开花的诱导或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4. 光周期现象: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

二、填空题1. 赤霉素、脱落酸2. 腺嘌呤3. 生长、分化4. 长日、短日、日中性5. 花粉外壁三、单选题1.D2.C3.D四、简答题1.答:(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a.促进伸长生长;b.引起顶端优势;c.促进器官与组织分化;d.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e.影响性别分化,促进开花;f.参与植物祥兴反应的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