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学作业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方面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 名词解释

①质外体途径:是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方式,阻力小,水分移动速度快。

②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③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④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二. 思考题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而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水势是衡量水分反应或做功能量的高低,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所以:

(1)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由于纯水的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因此,纯水会向细胞质移动,引起细胞被动吸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细胞的渗透势升高,压力势是增大,从而细胞的水势上升。

(2)而将植物细胞放入1 mol·L-1蔗糖溶液时结果则相反,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胞内的离子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势下降,压力势减少,即细胞水势明显降低。

4. 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以满足植物体的需要。植物根系吸水主要通过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水分进入根部导管。

而水分的向上运输则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形成了根系吸水的动力过程之一。蒸腾作用是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正常生理情况下,叶片发生蒸腾作用,

引起水分的散失,从而使叶片细胞、输导组织产主一系列的水势梯度,导致根部被动吸水,水分由根部进入导管,不断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直到叶片上。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 名词解释

①溶液培养:亦称水培,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

物的方法。

②大量元素:指植物需要量较大,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10 mmol·kg-1

干重)的元素,C、H、O、N、P、K、Ca、Mg、S、Si。

③微量元素:指植物需要量极微, 在植物体中含量较低(< 10 mmol·kg-1

干重)的元素, Fe、Mn、B、Zn、Cu、Mo、Cl、Ni。

④诱导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

成的酶称为诱导酶。

⑤临界浓度:是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低养分浓度。

二. 思考题

1. 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这些矿质元素

答: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元素有:①大量元素:N、P、K、Ca、Mg、S、Si等;②微量元素:Cl、Fe、Mn、B、Zn、Cu、Mo、Ni、Na等。

通过用完全和缺素培养的方法可以证明植物生长是否需要这些矿质元素。如研究植物必需的某种矿质元素时,可在人工配成的混合营养液中除去该种元素,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性状的变化。如果植物发育正常,表示这种元素是植物不需要的;如果植物发育不正常,但当补充该元素后又恢复正常状态,即可断定该元素是植物必需的。

9. 根部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通过什么途径和动力运输到叶片

答:根部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途径是:1. 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2. 离子进入根的内部。3. 离子通过被动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导管或管胞。矿质元素同样通过根压和蒸腾拉力,随着水分运输到叶片。

15.引起嫩叶发黄和老叶发黄的分别是什么元素请列表说明。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磷光现象:叶绿素除了在光照时能辐射出荧光之外,当去掉光源后,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第一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增益效应:在远红光(710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波长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高,后人把这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增益效应。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像漏斗一样把光能聚集起来,传到反应中心色素,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和全部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都属于聚光色素,聚光色素又称为天线色素,将吸收到的光能有效的集中到反应中心色素。】

光合链:在类囊体膜上的PSⅡ和PSⅠ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递体完成电子传递的总轨道,称为光合链。

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被称为光呼吸。

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二. 思考题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和NADPH+H+是如何形成的ATP和NADPH+H+又是怎样被利用的

答:⑴ATP和NADPH+H+的形成:在植物类囊体膜上,水在光合系统Ⅱ(PS Ⅱ)中的放氧复合物(OEC)处水裂解后,把H+释放到类囊体腔内,把电子传递到PSⅡ,电子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传递时,伴随着类囊体外侧的H+转移到腔内,由此形成了跨膜的H+浓度差,引起了ATP的形成;与此同时把电子传递到PSⅠ去,进一步提高了能位,而使H+还原NADP+为NADPH,此外还放出O2。

⑵ATP和NADPH+H+的利用:在光合作用的碳同化过程中,CO2经过羧化阶段形成了2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PGA),紧接着3-磷酸甘油酸被ATP磷酸化,在3--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下,形成1,3--二磷酸甘油酸(DPGA),然后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作用下被NADPH﹢H+还原,形成3-磷酸甘油醛。从3--磷酸甘油酸(PGA)到3-磷酸甘油醛过程中,由光合作用生成的ATP和NADPH均被利用掉。

7.一般来说,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产量要高,试从它们各自的光合特征及生理特征比较分析。

8.从光呼吸的代谢途径来看,光呼吸有什么意义

答:①参与光保护机制:光呼吸释放CO2,消耗过剩的同化力,对光合器官起保护作用,避免产生光抑制;

②持光合作用的正常代谢:Rubisco同时具有羧化和加氧的功能,在有氧条件下,光呼吸消耗了CO2之后,降低了O2/CO2之比,可提高RuBP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碳素同化作用的进行。虽然损失一些有机碳,但通过C2循环还可收回75%的碳,避免损失过多。

③消除了乙醇酸的累积所造成的毒害。

④此过程可以作为丙糖和氨基酸的补充途径。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又称为呼吸链,是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经,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2.抗氰呼吸: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把这种呼吸称为抗氰呼吸。

3.末端氧化酶:位于电子传递途径的末端,能把电子直接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酶。

二、思考题

1.分析下列措施,并说明它们有什么作用

⑴将果蔬贮存在低温下;

⑵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贮藏之前要晒干;

⑶给作物中耕松土;

⑷早春寒冷季节,水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和不时翻种。

答:⑴将果蔬贮存在低温下,是通过温度的条件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低温下,抑制了呼吸酶的活性,细胞呼吸速率减慢,从而达到保鲜的作用;

⑵小麦、水稻等均属于植物的种子结构,种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不断地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速率快,会引起有机物的大量消耗;呼吸放出的水分,又会使粮堆湿度增大,粮食“出汗”,呼吸加强;呼吸放出的热量,又使粮温增高,反过来又促使呼吸增强,最后导致发热霉变,使粮食变质变量,因此,可以通过晒干,减少种子的水分,降低呼吸速率,更利于贮藏;还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确保粮食种子不发热霉变。

⑶植物根埋藏在土壤中同样进行呼吸作用,当土壤中O2的浓度降低时,植物的有氧呼吸就会下降,无氧呼吸则增强。因此,及时给作物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维持植物正常的有氧呼吸,促进根系发育。

⑷早稻浸种催芽时,常用温水淋种和不时翻种,目的就是控制温度和通气,使呼吸顺利进行,预防无氧呼吸,利于种子发芽,为植株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植物的光呼吸和暗呼吸有哪些区别

(1)光呼吸与暗呼吸虽然都是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但在性质上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代谢过程。

(2)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a光呼吸:是乙醇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完成;随O2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CO2浓度的轻微升高明显抑制光呼吸;仅发生在绿色细胞中,也仅在光下发生;是一个既消耗能量

又消耗有机物质的过程。b暗呼吸:是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进行;O2浓度增至一定浓度(20%)后无影响,CO2浓度轻微升高对暗呼吸无影响;发生在所有的活细胞中,在光暗中无间断进行;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和产生中间物参与各种代谢活动。

第五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物:糖类、脂肪、核酸和蛋白质等是初生代谢的产物,我们称

之为初生代谢物。

2.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植物体由糖类等有机物代谢衍生

出来的物质,如萜类、酚类和含氮次生化合物等。

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一、名词解释

1. 韧皮部装载:是指光合产物从叶肉细胞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2. 韧皮部卸出:是指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产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的过程。

3. 配置:是指源叶中新形成同化产物的代谢转化。

4. 分配:是指新形成同化产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二、思考题

1. 木本植物怕剥皮而不怕空心,这是什么道理可是杜仲树皮(我国特产中药)剥去后,植物仍正常生长,清查资料了解详情。

答:

树皮的作用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在植物的皮里有一层叫做韧皮部的组织,韧皮部里有无数细细的筛管,这些筛管连通了根部,将茎叶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养料传输给根部供给其生存,使大树能正常生长。如果韧皮部收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部就会由于得不到有机养分而死亡。

树干里则有无数细细的导管,利用蒸腾作用和毛细作用从下往上把养料和水份吸收供给大树,这就是很多老树烂芯了依然能够存活的原因,因为它的树干并没有全都烂光,并没有完全失去运输水分的功能;

因此,剥树皮剥走的不仅是一棵树的树皮,而是整棵树的生命,树皮对树的生死是十分重要的。

而杜仲树具有自生能力。杜仲剥皮后树皮再生的原理是:一般选取健壮的树体,在生长季节(5-7月)进行环剥皮,环剥处主干的原形成层完全遭到破坏,失去细胞分生作用。如果剥皮处在剥皮后随即用塑料布进行保护,则木质部表层(创伤面)的未成熟木质细胞在数天内形成愈伤组织,并逐渐向外加厚,形成木栓组织。在木栓组织达到一定厚度后,处于木栓层及木质部之间的细胞则具有了形成层细胞的功能,即向外分生木栓层,向内分生木质部。这里的关键是,剥皮后能否及时对创伤面进行保温处理(例如包扎塑料布等),以使创伤面未成熟木质细胞保持活性,能够及时形成愈伤组织。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一、名词解释

1. 跨膜信号转换: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之后,通过受体将信号传递进入细胞内,这个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换。

2. 信号:对植物体来讲,环境变化就是刺激,就是信号。

3. 受体:是指能够特异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

4. 细胞内受体:位于亚细胞组分如细胞核、液泡膜上的受体叫做细胞内受体。

5. 细胞表面受体:位于细胞表面的受体称之为细胞表面受体。

6. 第二信使:由胞外信号激活或抑制,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称之为第二信使。

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

一、名词解释

1. 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 三重反应:由乙烯引起的植物生长特性。即乙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和根的横向生长;地上部失去负向重力性生长(偏上生长)。

3. 植物激素,又称内源激素或天然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着作用的微量(1μmol. L)有机物。

4. 植物生长调节剂:

给植物,只要很微量就能调节、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问答题

8.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在农业生产上有何作用

9.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各有什么区别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可分为两类:一是植物激素;二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又称内源激素或天然激素,是植物体内自行产生的一种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

大类: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乙烯(Eth),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含量虽极微,但是作用却很大,是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任何一种植物,缺少了这类活性物质,便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乃至整个植株枯死。由此可见,植物激素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植物激素都是内生的,故又称为内源激素,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代谢产物;第二,它能在植物体内移动,不同的植物激素,有不同的器官组织产生后,还转

运到植物体内的其他部位,它们移动的速率和方式,随植物激素的种类而异,也随植物及器官的特征而不同;第三,极低的浓度即具有调节的功能。

(2)植物生物调节剂亦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植物,只要很微量就能调节、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试剂。除了植物激素从外部施加给植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外,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并不存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包括。

植物生长促进剂,促进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例如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D等,与细胞分裂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激动素(KT)和6-苄基氨基嘌呤(6-BA)等。

二是植物生长延缓剂,有延缓生长作用,降低茎的伸长而不完全停止茎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侧芽的生长,其作用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矮壮索(CCC)、助壮素(Pix)等。

三是植物生长抑制剂,也有延缓生长的效果,但与生长延缓剂不同,它们主要干扰顶端的细胞分裂,使茎伸长停顿和顶端优势的破坏,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马来酰肼(MH)、三碘苯甲酸(TIBA)等。

第九章光形态建成

一、名词解释

1. 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称为光形态建成(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

2. 暗形态建成:暗中生长的植物表现出黄化特征,茎细而长,顶端呈钩状弯曲,叶片小而呈黄白色,这种现象称为暗形态建成。

3. 光敏色素:是一种对红光和远红光吸收有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发育的色素蛋白。在细胞中,光敏色素分布在膜系统、胞质溶胶和细胞核等部位。

4. 向光性:植物生长器官随光的方向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

5. 隐花色素:是指植物细胞中能够感受蓝光和近紫外光区域的光的一种受体(或称吸光色素系统)。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极性:是植物分化和形态建成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它通常是指在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中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某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

2. 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这个过程称生长大周期。

3. 顶端优势:植物顶端在生长上占有优势的现象。

4. 细胞全能牲:指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一个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

植株的潜在能力。

5. 向性运动:指外界对植物单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6. 感性运动:指外界对植物不定向刺激所引起的运动。

二、问答题

1.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①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和启动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机营养和能源;

②光控制植物的形态建成,即叶的伸展扩大,茎的高矮,分枝的多少、长度。

根冠比等都与光照强弱和光质有关;

③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与休眠。绝大多数多年生植物都是长日照条件促进生

长、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

④光影响种子萌发,需光种子的萌发受光照的促进,而需暗种子的萌发则受光抑制,此外,一些豆科植物叶片的昼开夜合,气孔运动等都受光的调节。

2. 下列哪些种子在萌发时需要较多的水分哪些种子需水较少为什么

答:种子在萌发时需水量的多少,根据物质的亲水性而定,亲水性越强,所需的水分就越多,而物质的亲水性为蛋白质﹥淀粉﹥脂类。由此可推断,大豆,水稻、玉米和绿豆种子萌发时需水较多;而花生、油菜和芝麻种子萌发时需水不多。

4.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树木、果树和园林植物生产上有何应用

答:农业生产上,常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方法控制作物、果树和花木的生长,以达到增产和控制花木株型的目的。

去顶芽保侧芽,例如:“摘心”、“打顶”,可使植物多分枝、多开花。常用打顶的办法去除顶端优势,以促使侧芽萌发、增加侧枝数目,或促进侧枝生长。例如对果树可使树形开展,多生果枝;对茶树和桑树,多生低部位侧枝便于采摘;对行道树,可扩大遮荫面积。有些化学药剂可以消除顶端优势,增加侧芽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其作用与剪去顶芽相似,如三碘苯甲酸(简称TIBA)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豆生产中。这种方法称为化学去顶。

7. 将发芽后的谷种随意播于秧田,几天后根总是向下生长,茎总是向上生长,为什么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答:植物各部位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向性。其中,根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而茎则具有向光性;引起这些表达性状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故根的生长是向下生长,茎的生长是向上生长。

根和茎不同生长态势的生物学意义是:两者既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根系生长需要地上部供给光合产物、生长素和维生素,而茎的生长又需根部吸收的水分、矿质,根部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等。这

就是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一面,所以树大根深,根深叶茂。但两者又有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例如过分旺盛的地上部分的生长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只有两者的比例比较适当,才能获得高产。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2. 脱春化作用:已春化的植物或萌动种子,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高温条件下,春化效果即行消失,这种现象叫去春化作用。

3. 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

4.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5. 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6. 临界暗期: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7. 花粉的群体效应:在人工培养花粉时,单位面积上花粉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越好。

二、问答题

1. 烟熏植物(如黄瓜)为什么能增加雌花

答:因为烟中有效成分是乙烯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作用是抑制吲哚

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吲哚乙酸的破坏,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和

乙烯都能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因此烟熏植物可增加雌花。

2. 秋季干旱、冬季低温,则有利于南方果树(如荔枝)花芽分化;此时如温暖多雨,就会抑制花芽分化,为什么

答:荔枝是世界上对气候条件要求最严格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在营养生长期需要日照充足,高温多雨;花芽分化期需要低温干燥;果实发育期需要天气晴朗。低温是荔枝结果母枝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控水促花是生产上促进荔枝花芽分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秋季干旱、冬季低温,是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有利于南方果树(如荔枝)花芽分化。假如秋冬季温暖多雨,结果母枝则很容易萌发冬梢,致使该枝条不但结果位置上移,减少花芽数,而且新抽冬稍的枝条又不能老熟(即未度过幼年期),不能正常度过花诱导,从而抑制花芽分化,整树难以成花。

第十二章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一、名词解释

1. 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这个陡增陡降的呼吸现象称为呼吸跃变。

2. 单性结实: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无籽果实的现象。

3. 种子休眠:成熟种子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故也称深休眠。

4.衰老:指细胞、器官或整株植物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趋向自然死亡的过程。

二、问答题

1.试述乙烯与果实成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答: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果实的成熟与乙烯的诱导有关。

果实开始成熟时,乙烯的释放量迅速增加,未成熟的果实与已成熟的果实

一起存放,未成熟果实也加快成熟达到可食状态。用乙烯或能产主乙烯的

乙烯利处理未成熟果实,也能加速果实成熟,人为地将果实中的乙烯抽去,

果实的成熟便受阻。

乙烯诱导果实成熟的原因可能在下列几方面:①乙烯与细胞膜的结

合,改变了膜的透性,诱导呼吸高峰的出现,加速了果实内的物质转化,

促进了果实成熟;②乙烯引起酶活性的变化,如乙烯处理后,纤维素酶、

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增强;③乙烯诱导新的

RNA合成。已经了解到,果实成熟前,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这些新

合成的蛋白质与形成呼吸酶有关。

2.植物衰老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植物衰老在外部特征上的表现是:生长速率下降、叶色变黄、叶绿

素含量减少。在衰老过程中内部也发生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是:

(1)光合速率下降。这种下降不只表现在衰老叶片上,而且整株植物的

光合速率也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比值小;

(2)呼吸速率降低,先下降、后上升,又迅速下降,但降低速率较光合

速率降低为慢;

(3)核酸、蛋白质合成减少、降解加速,含量降低;

(4)酶活性变化,如核糖核酸酶,蛋白酶等水解酶类活性增强;

(5)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如IAA、CTK、GA等含量减少,而诱导衰老和

成熟的植物激素ABA和乙烯含量增加;

(6)细胞膜系统破坏,透性加大,最后细胞解体,保留下胞壁。

3.植物受伤时,呼吸速率加快还是减慢,为什么

答:植物组织受伤后,呼吸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1)正常生长细胞中,酚氧化酶和底物在细胞内是分隔开的。细胞受损后,两者直接接触,迅速氧化,耗氧量加大。P119

(2)组织受伤后,伤口处的细胞会脱分化为分生细胞,形成愈伤组织,转变分生细胞后,其呼吸作用也会显着增强。P301

(3)植物受伤后,诱导乙烯的产生,乙烯诱导呼吸酶的合成,膜透性增大,呼吸增大。P185

第十三章植物的抗性生理

一、名词解释

1.抗寒锻炼: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

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这种提高抗寒能力的过程

叫抗寒锻炼。

2.冻害:当温度下降到0o C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

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

3.冷害:指0o C以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冷害。

4.活性氧:是性质活泼、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含氧物质的总称,包括含氧的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单线态分子氧等。

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学作业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方面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 名词解释 ①质外体途径:是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方式,阻力小,水分移动速度快。 ②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③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④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二. 思考题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而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水势是衡量水分反应或做功能量的高低,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所以: (1)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由于纯水的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因此,纯水会向细胞质移动,引起细胞被动吸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细胞的渗透势升高,压力势是增大,从而细胞的水势上升。 (2)而将植物细胞放入1 mol·L-1蔗糖溶液时结果则相反,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胞内的离子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势下降,压力势减少,即细胞水势明显降低。 4. 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以满足植物体的需要。植物根系吸水主要通过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水分进入根部导管。 而水分的向上运输则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形成了根系吸水的动力过程之一。蒸腾作用是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正常生理情况下,叶片发生蒸腾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的公告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的公告 分数:数三148,英语71,政治79,专业课【801】123,总分421 各位考生,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的公告发布,有意向调剂至该校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提醒大家,忙与调剂的同时别忘了准备复试! 根据教育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复试基本要求,我校有部分专业合格生源不足。为了满足我校生源需求和改善我校生源结构,现将调剂方案公布如下: 一、校内调剂和二志愿调剂 符合以下条件: (一)调剂考生成绩须符合原报考专业和拟调剂专业的国家A区分数线。 (二)符合拟调剂专业的报考条件; (三)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考试科目政治、外语相同,专业基础课相同或者相近。 (四)学术型专业可向相近的专业学位专业(不含法律〈非法学〉[035101]、管理类联考各专业)调剂。 (五)法律(非法学)[035101]与其它学科、专业间不可相互调剂。第一志愿报考MBA、MPA、MTA专业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能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这三个专业。 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调剂考生复试笔试既可在报考专业进行,也可在调剂专业进行,但面试必须在调剂专业进行。 二、“985”“211”专项调剂 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满足“一、校内调剂和二志愿调剂要求”的(一)至(五)条。 (二)必须为“985”、“211”高校(见附件1)的应届或往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原则上报考院校也为“985”、“211”高校。 (三)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学术学位招生专业均可接收,不受是否缺额限制。 本类调剂考生免收一年的学费。 三、联合培养基地调剂 根据我校研究生合作培养工作需要,我校部分专业研究生需从第二学年开始要到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自愿申请。接收专业见附件。 四、调剂程序 所有调剂考生须于3月24日前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报名,经招生单位审核同意后,考生方可参加资格审查和复试。复试具体安排见《2015年硕士复试日程表》。 “985”“211”专项调剂考生需和各个学院联系加以确认,各个学院联系方式见招生专业目录。 所有调剂考生复试要求及安排均同第一志愿考生,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相关公告及通

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对机体不利的反应。 2、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3、毒性反应:主要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的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即发生灭活,使进入体循环有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 为首关消除。 5、反跳现象: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所出现的症状,使病情加重的现象。 6、药酶诱导剂:能加速药酶的合成或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 7、药物半衰期: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耐受性:有少数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9、生物利用度:是指给药后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量度。 10、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1、治疗指数: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此值愈大,药物的安全性愈大。 1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又被重吸 收进入血液经肝门静脉再次进入肝脏,称为肝肠循环。 13、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为过敏反应。 14、安全围: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围,此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安全性越大。 15、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二、填空 1、药理学研究的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 学 2、药物的体过程包括_吸收、_分布、代和排泄_四个基本过程。 3、药物慢性毒性的三致反应是: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5、肾上腺素激动α1受体使皮肤、粘膜和脏血管收缩,激动β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 6、写出下列药物的拮抗剂: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异丙肾上腺素心得安、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7、癫痫小发作首选_乙琥胺_,大发作首选_苯妥英钠,精神运动性发作以_卡马西平_疗效最佳 8、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9、传出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10、兰中毒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时首选苯妥英钠,致心动过缓时首选阿托品。 11、冬眠合剂是: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12、可致低血钾的利尿药有高效能利尿药和中效能利尿药两类。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4、可致高血钾的利尿药有螺酯和氨苯喋啶等两种。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 量、2.舒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16、可待因可用于_镇咳_其主要不良反应是_成瘾性_。 17、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18、地西泮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以及较强的抗惊厥作用和抗癫痫作用。另外它还有中枢 性肌松作用。 19、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可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等。 20、 一酰胺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是_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_是_繁殖期_杀菌剂。

川农《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1答案

《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从原叶绿酸脂转化为叶绿酸脂需要的条件是 A.K+ B.PO43- C.光照 D.Fe2+ 正确答案:C 2.促进筛管中胼胝质的合成和沉积的植物激素是 A.ETH B.IAA C.GA3 D.IAA和GA3 正确答案:A 3.在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最先积累的是 A.蛋白质 B.以蔗糖为主的糖分 C.脂肪 D.淀粉 正确答案:B 4.培养植物的暗室内,安装的安全灯最好选用 A.红光灯 B.绿光灯 C.蓝光灯 D.白炽灯 正确答案:B 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A.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6.一分子的乙酰CoA,经TCA循环一圈,可产生的NADH分子数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7.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 A.50—100 B.150—200 C.250—300 D.350--400 正确答案:C 8.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中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内质网 正确答案:C 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10.α-淀粉酶又称内淀粉酶,该酶活化时需要 A.Ca2+ B.Mg2+ C.K+ D.Mn2+ 正确答案:A 11.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植物生理生化_在线作业_3

植物生理生化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4-28 12:55:18 一、单选题 1. (5分) ? A. UDP-葡萄糖 ? B. 1-磷酸葡萄 ? C. CDP-葡萄糖 ? D. ADP-葡萄糖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植物生化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 A. 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 子泵的作用 ? B. 线粒体内膜外侧H +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糖原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的直接供体为( )。 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

? C. 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 D. H +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 酶合成ATP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 6.2 生物氧化(下)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氢键断裂 ? B. 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 C. 生物学性质丧失 ? D. 亚基解聚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1.4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 ?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 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 C.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下列何种变化不是蛋白质变性引起的?( ) RNA 和DNA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

? D.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 9.1 核苷酸代谢(上)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 A. 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 B. 以上都对 ? C. 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 D. 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5.2 糖代谢(中)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 A. 脱氢,水化,再脱氢,水化 ? B. 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糖酵解过程中NADH+H + 的去路()。 脂酰CoA 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 )。

生药学-20107答案.

浙江省2010年生药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正品——指沿用至今,为全国医药界所公认,并得到普遍地应用,现已被载入到国家药 典的中药材。 2.毛货——指三七采收后,去掉须根,晒干,称为“毛货”。 3.蝴蝶片——川芎饮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 4.如意朴——指厚朴的干皮经加工后卷成双卷筒状,形似如意,故又称为如意卷厚朴或如 意朴 5.铁线纹——指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习称铁线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杏仁、桃仁等药材表面出现油样光泽,称为__走油_______;薄荷、紫苏等药材挥发油散失而香气减弱,称为___跑味___。 2.人参是_________科植物,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它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有抗疲劳、抗应激和抗突变作用,即称之为_________作用。 3.冬虫夏草虫体有足_________对,其中以_________对最明显。 4.菊花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亳菊、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类化合物,因此将黄芩醇提液加醋酸铅试液,可生成_________色沉淀,或者将黄芩醇提液加镁粉与盐酸,可显_________色。 6.茎类生药大多为_________植物的干燥木质茎;木类生药是_________植物的木材部分,包括_________以内的各部分。 7.乳香是卡氏乳香树等树干皮部切伤后渗出的_________;芦荟的采收时间是_________。 8.半夏是_________科植物,气微,味_________,特征性成分是_________。 9.珍珠粉末在365nm紫外光下观察,_________珍珠显浅蓝紫色荧光,_________珍珠显亮黄绿色荧光。 10.生晒参顶端的短小根茎,习称_________;上有茎痕数个,习称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浙江省2010年7月自学考试生药学试题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 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 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外校接收调剂生公告_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外校接收调剂生公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四川理工学院 3、重庆工商大学 4、重庆邮电大学 5、重庆交通大学 6、重庆医科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招生宣传材料.pdf 四川理工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四川理工学院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原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轻化工学院与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计划高校。 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较多调剂名额,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符合国家调剂政策的优秀考生调剂到我校继续深造。为方便考生调剂,现将我校2015年调剂信息公布如下:

一、调剂专业及联系方式: 我校的各招生专业、复试信息及相关学院联系方式见下表,有意向调剂的考生请与拟调剂相关学院老师保持联系。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复试及加试科目 联系人及 联系电话 001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陈老师 0813-*******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化学工程复试:化学综合 加试: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中除已考科目外三选二 081702化学工艺081704应用化学081705工业催化0817Z1再生资源化工0817Z3腐蚀与防护 ▲085216化学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002生物工程学院罗老师0813-550587213508178186 刘老师0813-5505979082203发酵工程 复试: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加试:化工原理、生物化学085221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085231食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复试:食品工艺学 加试:化工原理、生物化学 003机械工程学院孙老师 159******** 0813-55067850802机械工程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复试:机械设计基础 加试:力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化工装备技术(选二)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Z1过程设备与机械0802Z2过程装备检测及自动化▲085201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004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孙老师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科学与控制理论 复试:信号与系统、自动控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生药学18春大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说明:作业共有20道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单选题 1.党参长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 A.蚯蚓头 B.芦头 C.疙瘩丁 D.狮子盘头 2.银杏叶特有的化学成分为() A.黄酮类; B.双黄酮类; C.二萜类; D.蒽醌类; E.生物碱类 3.下列生药中具有“异型维管束”的是() A.知母 B.当归 C.柴胡 D.牛膝 E.黄柏 4.在某味生药粉末上加1%NaOH溶液显红色,再加10%的HCL溶液后恢复原色,说明其中含有()类化学成分。 A.鞣质类 B.蒽醌苷类 C.香豆精类 D.强心苷类 E.皂苷类 5.燃烧时有大蒜样臭气的是()。 A.信石 B.赭石 C.石膏 D.硫磺 6.泡沫试验可鉴别()成分。

A.糖类 B.蒽醌苷类 C.黄酮苷类 D.皂苷类 E.挥发油 7.何首乌“云锦状花纹”的存在部位为:() A.栓内层 B.皮部 C.木质部 D.韧皮部 8.藻、菌类一般采收应在() A.全年均可 B.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C.采收情况不一 D.应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E.果实已成熟和将成熟时 9.青蒿叶表面最主要鉴别特征是:() A.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 B.腺毛,单头,单柄 C.腺鳞,头部8个细胞 D.非腺毛多列式 E.非腺毛呈“T”字形 10.手触之易染成棕黄色的矿物类中药是()。 A.雄黄 B.赭石 C.磁石 D.朱砂 11.苍术的横切面特征有:() A.木栓层为10~40层木栓细胞,其内侧常夹有石细胞环带 B.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中有大型油室散在 C.木柱层为数列细胞,其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性,其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薄壁组织中散在油细胞 E.木柱甚小,中柱鞘部位为1~2列薄壁细胞,辐射性维管束,韧皮部束16~22个,位于木质部弧角处,木质部由木化组织连接成环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 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4.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3. 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D 五、简答题 1.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 RNA: 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 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等。 3.比较DNA 和RNA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 的碱基为A、T、G、C;而RNA 的碱基为A、U、C、G; (2)构成DNA 的戊糖是β-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 的戊糖为β-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 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 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 2.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D EK 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2016年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2016年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经对我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以下专业(领域)存在缺额,需要接收调剂生源。 (一)学术学位类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001 机械工程学院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03 电气工程学院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0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300

光学工程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3500 软件工程 005 经济管理学院 020200 应用经济学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3 旅游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006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080100 力学 081400 土木工程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07 理学院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070200 物理学 071400 统计学 008 文法学院 120400 公共管理 010 外国语学院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12 车辆与能源学院 080702 热能工程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2001 油气井工程 082002 油气田开发工程 013 艺术与设计学院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舞蹈学方向) 130400 美术学 014 国防科技学院 080502 材料学 (二)专业学位类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00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5204 材料工程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三)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何为生药的鉴定? 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开展生药的鉴定,在判断生药的真伪、评价生药质量的优劣、发掘新药源、保证生药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中药的意义。 何谓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答: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只是与方法,对生药的基源进行鉴定,确定物种,写出原植物正确的学名。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原则 答: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简述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答: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

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简述药材干燥的目的 答:药材干燥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与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运输。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有: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利于贮运。 试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答: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经常是多种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通常有: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发展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副产物位置的二级开发、以发展天然化学药品为主的深开发和包括利用废弃物开发出其他有用药物和产品的综合开发等。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从历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负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三级 3. a -螺旋、B -折叠、B -转角 4 .碱基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D 3. B 4.C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D 五、简答题 1. 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RNA: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a 螺旋、B -折叠、B -转角、自由回转等。 3 .比较DNA和RNAE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1)构成DNA的碱基为A T、G C;而RNA的碱基为A U、C、G;

(2)构成DNA的戊糖是B -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的戊糖为B -D-核糖。 (3)DNA 的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 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3.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 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专一性2 .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C 3 .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 2 .D EK 五、简答题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常温、常压下); 酶催化据有高效性;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不可逆抑制); 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 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自由空间或无阻空间)。 3.指由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由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 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系统。 、填空题 1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 .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 3 .运输囊泡扁平囊泡分泌囊泡 4 .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5 .蛋白质 6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7 .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8 .不饱合脂肪酸 9 .水膜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 .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 2 .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硕士研究生调剂说明

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预告及相关说明 各位考生: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已经公布,我校参考往年国家复试分数线,对今年报考我单位的考生初试成绩进行了初步评估,预计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调剂生,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调剂到我校。为方便考生调剂,现就有关事项预告如下:(一)第一批拟接收调剂专业

(二)调剂基本原则 1.考生拟调剂专业与原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不得跨学科门类调剂; 2.考生初试统考科目与拟调剂专业要求的初试统考科目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含统考数学的专业不接收未统考数学考生调剂; 3.初试科目要求统考英语科目的专业不接受其他语种考生调剂。 (三)相关政策说明 1.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行100%全覆盖。其中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2000元(获奖比例为10%),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9000元(获奖比例为70%),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获奖比例为20%)。 2.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985”高校和“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我校接收的推免生第一学年可直接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名额单列,不占一等奖规定的比例)。为鼓励优秀生源调剂我校,对于“985、211”高校毕业生的调剂生源与第一志愿生源享受同等待遇。 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按有关规定评定,奖学金标准为20000元/人。

4.朱敬文奖助学金按有关文件评定,获得特别奖学金标准为5000元/人,获得一般奖学金标准为2000元/人,获得助学金标准为2000元/人。 5.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岗位,提供相应津贴,其中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岗位平均报酬每人每年约6000元。 四、调剂程序 1.预调剂报名 有意向调剂的考生,请与相关学院联系并登记,填写调剂申请表(见附件1)。请考生正确填写本人信息,务必写清联系电话,并保持电话畅通。我校会与意向考生及时联系。 2.正式报名 请按国家规定的调剂时间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0512496859.html,/user/loginPub_tj.jsp),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填报调剂志愿并完成网站要求的所有调剂流程。 3.复试 学校将根据考生初试成绩、专业背景及提交调剂申请的顺序,及时通知符合要求的考生到校参加复试。 五、其他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_修改(1)

生药学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及根茎 B. 未开放的花 C. 含树脂心材 D. 干燥柱头 2、K —K 反应可用于检查(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强心苷 E.糖类 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 A.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中。 A.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 C.木栓细胞 D.晶纤维 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 A. 川乌 B. 葛根 C. 马钱子 D. 当归 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C. 形成层环黄棕色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 A.金黄色荧光 B.橙红色荧光 C.天蓝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E.深棕色荧光 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 A. 青海 B. 广东 C. 吉林 D. 上海 12、生药厚朴来源于( )。 A.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吡嗪 D. 槲皮素 E 、去甲基伪麻黄碱 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A. 不定式 B. 不等式 C. 直轴式 D. 平轴式 E. 环式 1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种 18、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 A. 天蓝色荧光 B. 紫色荧光 C. 亮黄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19、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20、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 A. 正丁烯酜内酯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邻羟基苯正戊酮 21、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 A. 块茎 B. 根 C. 侧根 D. 种子 E. 寄生根 22、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 A.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参 E. 桔梗 23、大黄的泻下成分是( )。 A. 大黄酸 B. 大黄酚 C. 大黄素 D. 大黄酸葡萄糖苷 24、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 )的测定。 A. 灰分含量 B. 水分含量 C. 浸出物 D. 挥发油含量 E. 以上均对 25、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 A. 黄酮、脂肪烃 B. 苯丙基及含氯衍生物 C. 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 D. 蒽醌、香豆精 26、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 ) A. 含淀粉多 B. 含油多 C. 含纤维多 D. 含粘液质多 27、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常认为最安全的含水量为( ) A. 12—14% B. 4—6% C. 8—11% D. 2—3% E. 6—7% 28、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 A. 四川、湖北 B. 山西、山东 C. 吉林、辽宁 D. 北京、河北 E. 甘肃、青海 29、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 A.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 D.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 药名( 属名)+药用部位 (主格) 30、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 ) A. 人参 B. 当归 C. 黄芪 D. 甘草 E. 大黄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