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壮美和神秘,激发他们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懂得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3. 引导学生理解“在大海中永生”的含义,激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大海的介绍:海洋的形成、海洋的特点、海洋的生物等。
2. 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生命的繁衍等。
3. “在大海中永生”的含义: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海的介绍、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等知识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在大海中永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海的壮美和神秘。
2. 讲解大海的介绍:介绍海洋的形成、海洋的特点、海洋的生物等知识。
3. 讲解生命的诞生和演变:介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进化、生命的繁衍等知识。
4. 引入“在大海中永生”的概念:解释其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5. 分析案例:展示有关“在大海中永生”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7. 总结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得出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海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程度。
3. 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海洋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大海的壮美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讲解生命的诞生和演变过程。
3. 案例资料:选取有关“在大海中永生”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便签纸等,用于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海的形成、特点和生物知识。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和持续学习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在大海中永生》讲述了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课文内容涉及海洋生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活环境,以及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2 相关知识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包括海洋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介绍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3.2 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在大海中永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3 知识拓展教师讲解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教师介绍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3.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4.2 评价方法学生口头回答问题,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学生书面回答问题,评价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课文《在大海中永生》及相关图片和视频。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2. 通过讲述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三、教学难点:1. 海洋生物的保护方法。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讲述一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面临的困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成果分享: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一些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行动计划,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7.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9. 板书设计:课题:《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3. 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教学过程:1. 导入: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2. 新课导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3. 案例分析:关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4. 小组讨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5. 成果分享:总结保护海洋的措施6. 实践活动:制定行动计划7. 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8. 作业布置:调查当地海域环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情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体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教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人格魅力。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深入了解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邓小平爷爷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勇敢、坚定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感受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人格魅力。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邓小平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享朗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5.感受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人格魅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深入了解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品质,如勇敢、坚定、智慧等。
6.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围绕课文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向邓小平爷爷学习,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8.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读后感。
学生收集邓小平爷爷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四、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爷爷的纪录片,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邓小平爷爷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说课朋友圈主义了语协议书:推荐决心书创业项目优秀说明书:辞职信评课稿警示语的同义词暑假作业说明文的规定同义词检测叙事句子的韦应物班会古诗计划书的协议摘抄古诗施工:韦应物开学第一课。
这次为您整理了《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祝福语普通话考试篇一说课朋友圈主义了语协议书:推荐决心书创业项目优秀说明书:辞职信评课稿警示语的同义词暑假作业说明文的规定同义词检测叙事句子的韦应物班会古诗计划书的协议摘抄古诗施工:韦应物开学第一课。
读文品析文章篇二让我们回到1997年3月2日去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1、播放课文第一自然段录音(把学生引入相应的氛围)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交流汇报3、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交流汇报4、师:小平爷爷把自己毕生毫无保留的献给祖国和人民,让我们把目光您聚到那一刻吧。
(引读第二自然段)师:11时25分,专机飞至1800米高空,邓爷爷的妻子,81岁的卓琳,用颤颤微微的双手捧起邓爷爷爷爷的骨灰,久久不忍松开,她一遍又一遍的呼唤着邓爷爷的名字,许久才将骨灰盒五彩缤纷的花瓣撒入大海。
师:孩子们轻声的读一读这一段话。
师: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大海的那一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说理解)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对小平爷爷的思念,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哀思吧(生读)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三段(生读)(出示第三自然段4组排比句)为什么奔腾不息浪花要把他的骨灰送往碗里还将、澳门、香港、台湾、三大洋呢?请同学们谈谈你感触最深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此刻老师心潮澎湃,我只能用朗读来表达我的心情(师范读)那位同学想读(指名读)学生带着感情齐读师:小平爷爷的伟大思想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人物是邓爷爷,邓爷爷的影响——(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生齐读师:转机盘旋,水天一色,伟人和大海融为一体,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出示第六自然段生齐读师: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深沉的爱,他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的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孩子们,小平爷爷他真的走了吗?(没有)小平爷爷他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出示邓爷爷与-----同在)师:言为心声,此情此景,人们由衷的发出我们爱戴的邓爷爷爷爷------生在大海中永生点明邓爷爷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出示课文最后一段)生读在大海中永生教案篇三教学流程:课前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以歌引路,创设氛围。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通用11篇)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案(通用11篇)13在大海中永生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1页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飞机载着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大海、骨灰撒向大海、向大海告别三件事,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小平同志在大海中永生的强烈愿望。
课文的线索比较清楚: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方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地表达出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地怀念和悲痛之情。
作者之所以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就暗含一个“颂”字,全文字字句句都在歌颂伟人的丰功伟绩,表达对伟人难以割舍的深情,是文章的主线。
二、学生情况分析:邓小平同志逝世,学生们还小,对当时情况知之甚少。
为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的了解,课前教师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邓小平同志的小故事来读,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教师搜集了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电影片段等制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生情,让学生了解背景,熟人物,感受环境,领悟文意,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对小平爷爷丰功伟绩的感悟和对小平爷爷的怀念上。
三、学习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悟情,缅怀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以及邓爷爷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措施与方法:抓信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人民与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及学生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神秘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2. 通过讲述大海中的生物与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海洋生态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大海对于人类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海洋生物和海洋自然现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海洋知识,准备发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大海的认知和感受。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述大海中的生物与自然现象,让学生了解海洋的神奇与美丽。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海洋生物的保护意义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海洋生态和珍惜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家庭作业:家长带领孩子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共同制定一份家庭海洋保护计划。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综合素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沟通、思考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或开展海洋生物调查活动,增强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 开展海洋主题的绘画、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邀请海洋生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保护。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2.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方法。
3.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海洋生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案例材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讲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3. 学生对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学改进措施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章:作业布置一、作业内容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2. 写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短文。
3. 制定一个个人行动计划,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活动。
二、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要真实、有深度。
3. 个人行动计划要具体、可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在大海中永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语句。
2、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活动方案:
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
1、播放《春天的故事》
2、出示邓小平画面,简介邓小平生平。
出示照片,相机介绍邓小平
活动一:知伟人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
看多媒体课件师介绍其业绩: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不幸逝世。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多媒体播放当时情景)
看着这位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人,一位受亿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比崇敬的人,即将要离我们而去,此时,难道你没有什么要说的?(
其实,此时呀,全国人民一样在心中千万遍的呼喊——(出示:小平爷爷,您别走!放音乐:您别走)
活动二:悟悲情(小平爷爷,您别走!)
1、“呜咽”“痛悼”各是什么意思?
2、涛声中你是否听到大海在哭诉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
出示: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点击出示词语:呜咽痛悼
悲痛的不仅仅是人们,苍天也为之动容,大海也为之哭泣。
活动三:送伟人(小平爷爷,您走好!)
1、读四个“也许”的句子。
2、从这段话里你能读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
让我们看看当时有篇文章这样写的
出示: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祖国的万里海疆。
小平回眸应笑慰。
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香港、澳门。
小平回眸应笑慰。
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将成为现实。
香港回归即在眼前,澳门回归指日可待。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台湾。
小平回眸应笑慰。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小平回眸应笑慰。
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全世界人民盛赞小平:“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时
代超国界”……邓小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
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读,可以有感情地朗读。
从这段话里你又能体会出什么?(小平爷爷是带着微笑走的,走得放心、走得欣慰、走得伟大______、走得无所顾虑。
)
课件出示:小平爷爷,您走好!
1、.小平爷爷走了,让我们一起向他道一声:(出示:小平爷爷,您走好)
活动四:想象补白,加深体验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入祖国的万里海疆;祖国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香港、澳门同胞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台湾同胞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世界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孩子们,你们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这哪里是在送别伟人,分明是在歌颂伟人哪。
下面就来看看国际友人对小平的评价。
(出示)
2、课件出示:邓小平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师评点:多么巨大的功绩,多么深而广的影响力呀!)
3、(出示):“小平爷爷,您走好!”(生读)。
让我们再遥遥地祝愿他:小平爷爷,您走好!(生读)
(1)人们是多么不舍邓爷爷的离去啊!其实,他又何尝舍得离开祖国和人民呢?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谁来读?
课件:小平爷爷,您没走!
活动五:颂伟人(小平爷爷,您没走!)
1、读第7小节
2、邓爷爷与____同在。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4、他人走了,带着深深地眷恋,离开了这块他曾经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热土,但他的思想,他的英名,将永垂不朽。
5、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他:小平爷爷,您没走!
6、师:言为心声,此情此景,人们由衷地发出:我们衷心爱戴的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师板书:在大海中永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其实邓小平爷爷不但是个伟人,还是一位非常喜欢孩子的老人。
看着他花白的头发,慈祥的笑容,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拿起你的笔写下来。
2、师:让我们一起来呼唤这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邓小平!您在——大海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