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知识点概况(完整版)

精心整理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考点搜索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RB,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RB四岛、TW 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着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第1课世界地理概况

考纲展示
整体感知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技巧规律总结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2)从②处向北,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 A.垂直地带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地方性分异
)
(3)③处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荒漠草原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①处位于澳大利亚之西的海洋,该处属于印度洋,从板 块划分上看,该地属于印度洋板块。第(2)题,②地属于澳大利亚中部,向北分别为热带荒 漠带、热带草原带,这种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第(3)题, ③处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为(1)C,(2)C,(3)A。
世界四大海峡略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考纲展示
整体感知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技巧规律总结
随堂训练
作业手册
思路点拨:第(1)题,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洲,再结合甲图可知字母可代表大洲: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E—北美洲,F—非洲,G—亚洲;据乙图可知H为北冰洋,I为大西洋,J为 印度洋,K为太平洋。第(2)题,欧洲的最大港口是鹿特丹,亚洲的最大港口是上海,结合 图示可知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英吉利海峡,③为台湾海峡,④为马六甲海峡。答案为 (1)B,(2)D。
考纲展示
整体感知
复习向导
基础整合
要点突破
技巧规律总结
区域地理1一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地中海 气候
地中海 气候
超级油 轮必经 西风漂流 之地
黑海出 密度流:
入地中 表层海水
海的门 从黑海流
户,亚 向地中海
欧分界 ,底层相
线
反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直布罗 本 陀海峡
讲 栏 目 开 关
麦哲伦 海峡
第1讲
欧洲与 非洲之 间,沟 通大西 洋与地 中海
火地岛 与南美 大陆之 间
地中海 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3)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和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居民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1)人口分布不均
①稠密区:A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B 欧洲西部以及
C北美洲东部 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 地带。
讲
发达 欧洲、北美 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
栏 目 开
国家 洲、_大__洋__洲_ 等,进口原料、能源、热 带农产品等
关
发展中 国家
亚洲、非洲 、_拉__丁__美__洲__
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 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 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
四、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1、气温 (1)变化规律 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14时左右
分布于北部 和曲折的海岸线等
和南部;平 ,使欧洲气候海洋
均海拔最低 性显著,由西向东
的大洲
大陆性不断增强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非 洲
本
讲
栏北
目 开 关
美 洲
地形以高原 为主;东部 有世界著名 的“东非裂 谷带”
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陆地和海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
一、世界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总面积为
5.1亿km2 , 海洋为 3.61万km2 ,占地球 总面积的71%,陆 地为1.49亿km2 , 占地球总面积的 29%。正因为这样 有人称我们的地球 是“三分陆地,七分海
洋”。
陆地39%
海洋61%
陆地19%
海洋81%
亚洲
地 中 形 高 复 周 杂 低 起 高 伏 山 大 广 , 。
色种多
中褐边绿
欧洲:起伏较小,平原为主,海拔最低
色种单一,绿色为主
非洲
撒哈拉大沙漠
黄色为主, 集中东南部
高原为主 地势由东 南向西北 倾斜
埃塞尔比亚 高原
刚果盆地
东 非 高 原
0°
20E
澳部高原 、中部平 原、 东部山地 120º E
西山地,中平 原,东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 东、西部高, 中部低
大洋洲
亚洲
西高原,中平 原,东山地 类型多样 中高周低起伏大
如:主要地形区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主要地形区 世界之最 亚马孙平原、东欧平原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最高) 巴西高原(最大) 安第斯山脉(最长) 喜马拉雅山脉(最 雄伟) 刚果盆地
德雷克 海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
的分界线。 曼德 海峡:红海与印度洋
英吉利海峡
土耳其海峡 白 令 海 峡
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曼德海峡 霍 尔 木 兹 海 峡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莫 桑 比 克 海 峡
四、世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
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地形类型 海 拔 高 低 地面起伏特征 著 名 地 形
世界地理概况(共27张PPT)

北美洲
①
②
③
④
南美洲
南极洲
⑥
⑦
欧洲 大洋洲
一笔画“世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
洲
与
非
非
洲
亚
的
分
洲
洲
界
线
大 西
太
洋
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1、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认识七大洲的轮廓, 比较各大洲的面积的大小。
读世界地图,找出下列大洲的分界线: 欧亚两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①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北美东部
②人口稀少区:
严寒的冰原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湿热的热带雨林、 干旱的沙漠区、地势高峻 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问题:
(1)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不足,
生态环境恶化,社会问题严重
(2)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5、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 世界人口 各大洲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美\加) 拉丁美洲 世界
人口总数 37亿多 7亿多 8亿多
3000多万 3亿多
5亿 多 61亿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1 ‰ 24 ‰ 11 ‰ 5‰
17 ‰ 13 ‰
世界人口的分布: 极不平衡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 2、了解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及七大洲分界线 3、了解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人种和民族、 宗教 4、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世界地理知识点概况完整版

世界地理知识点概况完整版世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陆地、海洋、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全面了解一下世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概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地球表面约 71%是海洋,29%是陆地,因此常被称为“蓝色星球”。
二、七大洲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其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等。
气候类型丰富,从寒带到热带都有分布。
亚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
经济发达,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水平高。
欧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3、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气候炎热,有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等气候类型。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4、北美洲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5、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6、大洋洲大洋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众多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大洲。
气候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
7、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风力最大的大洲,几乎全部被冰川覆盖。
三、四大洋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其周围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2、大西洋大西洋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它的航运发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大洋之一。
3、印度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第三大洋。
其北部为季风洋流,南部为西风漂流。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最浅、最冷的大洋,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绕。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共55张PPT)(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1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 凸出,海洋相反 7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 凸出,海洋相反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气温由沿海向内 陆递变)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 B、C同纬度,B地夏温高于A、C两 地,冬温低于A、C两地)
等温线走向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 高原边缘平行)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
一、海陆分布
亚欧大陆
阿拉
非洲大陆 伯半
岛
大洋洲大陆
格陵兰岛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问:大洲分界 、面积大小?
二、世界地形概况 (陆地和海洋)
丘陵
高原
山地
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相对减少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巴塔哥尼亚高原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盛行西风 的背风坡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南美西岸热带沙漠气 候逼近赤道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离岸风降温减湿
五、气候分布特点
(4、气候类型判读)
•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
>15℃
副热带或温带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成因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影响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分布规律
南北纬30°~40°之间 的大陆西岸、地中海 沿岸
典型分布
地中海沿岸 好望角 智利南部等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少雨
气候成因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缓的山地
返回导航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 润气流深入内陆,山地 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 长分布;西侧为背风 坡,降水少
南
平均海拔最高
平均海拔高,冰雪面对
极
的大洲;冰川
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
洲
广布
原因之一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知识扩展] 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分析思路 (1)地势高低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起伏对山地气候的影响:山地上随海拔的增加,气温降低, 降水增加,但是超过某一高度降水就不断减少,从而形成山地的垂直气 候分布。 ②地形起伏对山脉两侧气候的影响: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 流动运行的障碍,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考向 区域自然特征
明考向
(2020·1月浙江地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据图完成(1)~
(2)题。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 ②板块挤压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
返回导航
②大洲分界线
大洲 北美洲与南美洲
非洲与亚洲 亚洲与北美洲
亚洲与欧洲
分界线 __巴__拿__马____运河 __苏__伊__士____运河、红海 __白__令____海峡 __乌__拉__尔____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
其海峡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日
约14时
变
化
(地方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第十三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第1课时世界地理概况(1)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1. 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陆地主要在北半球,任一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二)陆地1.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2. 七大洲:名称及其分布,大陆上的洲际分界,地形特征。
3. 各大洲的主要地理特征(1)地形陆地地形1. 地形概念: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
2. 五种基本地形:(1)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M以上,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山地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
(2)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500 M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3)高原:表面较平坦,边缘较陡。
世界最高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高原为巴西高原。
(4)平原: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 M以下。
世界最大平原为亚马孙平原。
(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大的盆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43 M,1975年公布的8848.13 M废止。
(海拔都为基岩高度,雪厚3.5 M不算)。
总结:3. 七大洲地形特点【答题方法】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
亚洲: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北美洲: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南极洲:(1)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欧洲:(1)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2)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大洋洲: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七大洲主要地形、地形区(1)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主要山地的名称及位置。
(2)指出主要的高原、平原、山系:世界主要海峡及运河:世界主要岛屿及主要半岛:(2)气候、河流(3)各大洲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世界地理概况(2)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三)海洋1. 四大洋的分布(1)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表层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
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
(2)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像“S”形。
面积:9166万平方千米(3)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
面积:7617万平方千米(4)北冰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一个。
海岸线曲折,岛屿很多,洋面上终年覆盖着冰,所以叫做“冰洋”。
面积:1479万平方千米2. 海底地形(1)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2)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3)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3. 海陆分布的成因: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
(2007年重庆文综,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他们是( )A. 亚洲、北美洲和大西洋B. 亚洲、非洲和印度洋C. 欧洲、北美洲和大西洋D. 欧洲、非洲和印度洋答案:B(太平洋:17868万平方千米、大西洋:9166万平方千米、印度洋:76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1479万平方千米)(2007年盐城5月)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面3题。
1.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A. 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 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C. 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 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答案:C2. 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草原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B3. 与60°N附近相比,60°S附近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 等温线更加平直B. 年降水量更加丰富C. 气压更高D. 风速更大答案:C二、世界的居民和政区(一)居民1. 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
2. 分布——四大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
四大稀疏区3. 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要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环境相协调。
(1)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2)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3)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1)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2)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4. 人种:三大人种特征及分布。
5. 民族:全世界共有2000多个民族。
同一人种可属于不同民族,同一民族可属于不同人种。
6. 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及其分布地区。
(二)政区1. 国家数量:190多个。
分类:按政治制度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目前世界有19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地区。
它们面积大小不等(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人口多少也不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发达国家: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
它们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多位于北半球。
发展中国家: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分布于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
2. 领土:国界线和主权管辖范围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的统称。
国界和领土:国界、未定国界、领土、领海、领水、领空的概念;国界划分的依据。
3. 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1)发展中国家于发达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南北对话”。
(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叫“南南合作”。
4. 世界区域的划分按地理位置、自然和各种人文要素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主要国家有:日本,印度,埃及,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世界区域划分:区域自然特征的方法总结: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海拔高度、地面起伏大小、地势、地形种类和分布上来描述。
其中地势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a、用等高线判断;b、根据图幅提供的图例来判断;c、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地质作用(成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指板块的碰撞和张裂以及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可从气候类型种类和分布、气候要素特别是降水和气温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种类和分布: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的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的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就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等温线在局部地区的弯曲、延伸、闭合及影响因素。
主要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
①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冰情(有无结冰期、冰期长短、凌汛)等。
②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
③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开发内河航运。
宏观分析:海陆轮廓、特殊经纬线微观分析:各大洲的轮廓、重要经纬线(略)。
(2007年江苏地理,32,17分)图14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CBFE D(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5分)答案: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分)答案:马六甲;亚欧;印度洋。
(3)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___(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分)答案:高;F处降水较少,蒸发旺盛。
练习:一笔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