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介绍
桑黄的功效与副作用

桑黄的功效与副作用桑黄(学名:Morus alba L.)是桑科植物桑树的根、茎皮、枝叶之上白色或灰黄色的一层皮,味苦,性温,入脾、胃经。
桑黄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桑黄的功效与副作用。
1. 桑黄的功效1.1 温肾壮阳桑黄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以通过补充肾精、温补肾阳、增强性功能等方面调节男性生殖系统。
它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等男性性功能障碍。
1.2 活血化瘀桑黄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的通透性,增加血液的流动性。
它常常被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比如瘀血性痛经、瘀血性跌打损伤等。
1.3 散瘀止痛桑黄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等方面减轻疼痛症状。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痛经、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
1.4 润肺止咳桑黄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通过清热化痰、养阴润肺的方法缓解干咳、咳嗽、咯血等肺病症状。
它常常被用于治疗肺热烦渴、肺虚久咳不止的病症。
1.5 清热解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通过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等方式治疗热毒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用于治疗疮疖肿毒、喉痹、疔疮等。
2. 桑黄的副作用2.1 肝损伤长期大量使用桑黄可能会导致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肝酶升高、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桑黄时应注意合理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2.2 胃肠不适部分人群在食用桑黄后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可能是因为其性温的特点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所致。
2.3 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桑黄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桑黄并及时就医。
2.4 药物相互作用桑黄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与降血糖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等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3. 使用桑黄的注意事项3.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桑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桑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桑黄的简介桑黄,学名为Morus alba L.,是桑树的成熟果实。
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桑黄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钙、锌、铁等。
在中医药中,桑黄被列为补血、止血、祛风湿的药材。
桑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桑黄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以下列点的方式进行介绍:1.补血效果:桑黄具有补血增血红蛋白的作用,对于贫血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促进体内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症状。
2.止血作用:桑黄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P,这些成分对于血管的凝固和止血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桑黄可以应用于各种出血疾病的治疗,如胃溃疡出血、鼻出血等。
3.祛风湿作用:桑黄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类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抗氧化作用:桑黄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它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健康。
5.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桑黄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于某些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桑黄的用量桑黄的用量因人而异,以下列点的方式介绍常见的用量:1.冲剂:成人每次10克至15克,一日2次,用开水冲服。
2.水煎剂:每次15克至30克,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饮汤。
3.膏剂:取适量桑黄,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温水调成糊状,外用涂抹患处。
4.散剂:成人每次3克至9克,一日3次,用温水送服。
请注意,具体用量应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切勿过量使用。
总结:桑黄是一种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的药材,常见的作用包括补血、止血、祛风湿、抗氧化、抗肿瘤等。
常见的用量包括冲剂、水煎剂、膏剂和散剂等,用量应根据个体差异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桑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介绍桑黄主要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
1. 桑黄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桑黄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感。
因此,桑黄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炎、扭伤、骨折等症状。
2. 桑黄有抗菌作用:研究发现,桑黄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
因此,桑黄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疖肿等疾病。
3. 桑黄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扩展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桑黄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桑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桑黄素具有抗氧化和解毒作用,可以减轻肝脏受损并促进肝细胞再生。
因此,桑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病、酒精性肝损伤等。
尽管桑黄具有多种功效,但也存在一些禁忌:
1. 孕妇禁用:桑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桑黄。
2. 服用中药时需谨慎:由于桑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其他中药如川芎、红花等具有相似功效的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
加强其药效,导致不适或药物相互作用。
3.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慎用:桑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出血性疾病如溃疡、痔疮等患者,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不宜使用桑黄。
总之,桑黄具有消肿止痛、抗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和保护肝脏等多种功效,但孕妇、服药人士和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在使用桑黄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桑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桑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一、桑黄的概述桑黄(学名:Morus alba L.),是桑科桑属植物。
桑黄又名白桑、野桑黄,为落叶乔木。
桑黄在中药学中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二、桑黄的主要功能桑黄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主要包括: 1. 清热解毒 2. 强筋骨 3. 止血 4. 消肿疗伤三、桑黄的作用与功能1. 清热解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体内热毒所引起的症状,如高热、口干、咽痛、口腔溃疡等。
桑黄可通过清热解毒作用,加速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的康复速度,促进身体的康复。
2. 强筋骨桑黄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肌肉、骨骼的力量。
长期服用桑黄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增加肌肉力量,对于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止血桑黄有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如鼻出血、咳血、便血等。
桑黄能够收敛血管,减少出血量,帮助伤口快速止血。
4. 消肿疗伤由于桑黄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能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疼痛和水肿。
桑黄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四、桑黄的主治疾病桑黄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主治疾病包括: - 高热口渴 - 痈肿疔疮 - 风湿痹痛 - 痛经 - 便血 - 鼻出血五、桑黄的用法用量桑黄可以单独入药,也可以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一般常用的用法用量有: - 内服:煎汤、煮酒,每次5-10克。
- 外用:研粉后敷于患处,或制成煎剂用于洗浸。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质虚寒者慎用桑黄。
六、总结桑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强筋骨、止血、消肿疗伤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用于治疗高热口渴、痈肿疔疮、风湿痹痛等疾病。
在使用桑黄时,应注意遵循适当的用法用量,并根据个体情况谨慎使用。
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药专家。
桑黄的作用与功效

桑黄的作用与功效桑黄,又称桑枝黄、桑树黄、桑卵黄,是指桑树茎的内脂肪、蛋白质沉积物,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桑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清热、消肿、散结、止痛、解毒等多种功效。
它能够治疗痰湿、瘀血、肿痛等病症,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桑黄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1. 桑黄主要成分:桑黄富含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桑黄多种药理活性和药效。
2. 桑黄的药理作用:桑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止痛散结等作用。
桑黄内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桑黄中的生物碱和挥发油则起到止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
此外,桑黄还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化瘀等,对治疗痰湿、瘀血、肿痛等病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桑黄的主要功效及应用1. 清热解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热、喉痹、风疹、疮疡溃烂等病症。
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强机体对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抗菌和抗炎的作用。
2. 活血化痰:桑黄具有活血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湿阻滞、瘀血痛经等病症。
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痰湿和瘀血症状,减轻相应的不适感。
3. 止痛散结:桑黄具有止痛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症结痛、痈肿疮疡等病症。
桑黄中的生物碱和挥发油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痛感和消肿。
此外,桑黄还能够散结化瘀,对于淤积结块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其他功效:桑黄还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
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调节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途径降低血脂、降低血压。
同时,桑黄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肿瘤和抗过敏能力。
三、桑黄的应用范围桑黄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中风、风疹、热病、溃疡病、痔疮出血、女性月经不调、风湿病、肿痛等病症的治疗。
桑黄的药效与功能主治

桑黄的药效与功能主治概述桑黄,又名桑黄木、桑黄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桑黄的药效与功能主治广泛,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桑黄味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散瘀等药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桑黄的药效和功能主治。
药效1.活血化瘀:桑黄能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瘀血凝滞、气滞血瘀等情况具有较好的疗效。
2.止血散瘀:桑黄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崩漏、便血等症状。
3.清热解毒:桑黄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湿热病变等症状。
4.解郁安神:桑黄具有舒肝解郁、安神助眠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症状。
功能主治桑黄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1.舒筋活络:桑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舒筋活络,缓解筋骨酸痛、骨折、关节炎等症状。
2.止血散瘀:桑黄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状,如皮肤瘀点、紫斑、崩漏、便血等。
3.清热解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痈肿、痔疮、疮毒等症状。
4.安神助眠:桑黄可以舒肝解郁、安神助眠,对于因情绪不稳、失眠多梦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5.抗过敏:桑黄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使用方法桑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以下为常见的使用方法:1.中药煎剂:将桑黄研粉或切碎,用水煎煮,制成中药煎剂,可口服或外用。
2.丸剂、散剂:将桑黄研磨成细粉,与其他药物制成丸剂或散剂,方便携带和使用。
3.外敷:将桑黄研粉或煎剂敷于患处,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创伤出血等。
4.口服胶囊:将桑黄提取物或粉末填充入胶囊中,方便口服。
注意事项在使用桑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量问题:使用桑黄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2.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过敏体质者等不宜使用桑黄。
3.药物相互作用:桑黄与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4.储存方法:桑黄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湿气过大。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桑黄,又称苦木,是桑科植物苦槠的根。
桑黄是一种中草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被证实具有许多药理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桑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它的功能和主治。
一、桑黄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祛除病邪。
它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2. 凉血止血:桑黄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它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如中暑后的出血、崩漏等。
3. 消肿止痛:桑黄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感,缓解炎症反应。
它常用于治疗关节炎、扭伤、淤血等疾病。
4. 利尿通淋:桑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泄。
它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
5. 抗菌消炎:桑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减少炎症反应。
它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6. 调节血糖:桑黄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减少胰岛素耐受性。
它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7. 镇静安神:桑黄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缓神经系统,减轻精神紧张和焦虑。
它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
8. 保护肝脏:桑黄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可以增加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能力,减少肝脏受损。
它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二、桑黄的功能与主治1. 治疗感冒: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祛除体内的热毒,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鼻塞等。
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连翘、金银花等。
2. 治疗咽喉肿痛: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舒缓咽喉的炎症和肿胀,减轻咽喉痛。
常使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3. 治疗口腔溃疡:桑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和炎症。
常使用于治疗口腔溃疡、龋齿等疾病。
桑黄药典标准

桑黄药典标准
桑黄(Phellinus linteus)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的处方中。
在中国的药典中,桑黄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标准:
1. 外观:桑黄子实体呈扁平的扇形或肾形,直径可达10-20cm,厚约1-
2.5cm。
表面呈灰褐色或暗灰色,具有深色的斑块和轮纹。
2. 质地:桑黄质地坚实,弹性良好,可以折断,断面的颜色为深褐色。
3. 气味:桑黄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味道微苦。
4. 成分:桑黄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黄酮、甾体化合物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5. 毒性:桑黄的安全性较高,毒性较低。
以上就是桑黄在药典中的主要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药典版本和地区有所不同。
在使用桑黄作为药材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药典中的规定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黄的由来尽管在《神农本草经》及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医药学典籍中已经有“桑耳”,“桑黄”,“桑臣”,“胡孙眼”等记述,但对桑黄的定义应该说是相当模糊的。
这种模糊性带来的混乱至今依然存在。
然而,如果从遗传学的分析出发,具备抗癌效能的桑黄应该是特指裂蹄针层孔菌,即Phellinus Linteus。
由于国内对桑黄的研究相对滞后,所以还有许多人将桑黄与鲍氏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或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相混淆。
实际上后两者并非桑黄,也不具备有抗癌效果,只是可以用来治疗中风,胃痛,排尿异常等普通疾病。
在日本,具有抗癌功效的桑黄(Phellinus Linteus)被称作“Mesimakobu”,写成汉字就是“女岛瘤”,这是因为在日本的长崎县男女群岛的女岛上曾发现过桑黄。
由于日本对桑黄的研究开始的早,进行的也比较深入,所以桑黄的日文名称也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像韩国和美国的桑黄制品就有直接以“Mesima”或“Mesimakobu”来命名的。
天然桑黄(Phellinus Linteus)作为一种珍希真菌,生长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和北美等少数地方。
桑黄往往寄生于桑树的枯木之上,子实体为多年生,木质。
桑黄的菌伞呈圆锥形或伞状,也有如马蹄形的。
桑黄的大小如下:长径8-20cm;短径为2-12cm;厚1.5-10cm。
表面初期为暗褐色的毛状物所覆盖,不久脱毛后呈黑褐色。
桑黄菌伞的及下部为鲜黄色,这可能就是被称作桑黄的原因。
由于桑黄的生长周期相当长,要长成适合药用的大小,需要20至30年的岁月。
加上近年来掠夺性地开发,天然桑黄已濒于绝灭。
而人工栽培桑黄的生物技术一直到了近几年才获得突破。
另外,从桑黄的名称和定义的复杂性中也可以看出,要想获得“真正”的桑黄(Phellinus Linteus)是相当不易的。
外形上看这几种真菌的区别并不十分大,但费尽千辛万苦采集而来的子实体,只有通过遗传学的严密分析,才能确定是否是具有抗肿瘤效果的真正桑黄。
桑黄被人们称作“幻影蘑菇”,因为它如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能治百病的“千年灵芝” 那样,非常难以被发现及采集。
桑黄研究的概况有关桑黄抗癌作用的最早的实验数据是在1968年由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课题组首先公布于世的。
早在6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能够扑灭癌症的食品和材料的探索,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重视。
在当时的日本开展了许多关于使用真菌克服因癌症而引起的人体免疫力低下的研究。
日本是一个真菌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知的真菌菌种就达2000种之多,其中可食用的有300多种,更有许多自古以来就当作药用的真菌品种。
凭借这些有利条件,有关真菌生成抗菌,防霉物质的研究一直持续着。
有关真菌抗癌的研究也进行的相对顺利。
在当时的国立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比较试验。
研究人员将sarcoma180(肉瘤细胞株)的癌细胞皮下移植到实验用的小白鼠身上,然后给小白鼠注射各种真菌的热水萃取物,继而观察这些真菌对小白鼠身上的癌细胞的抑制率。
实验中所采用的真菌,除桑黄之外,还包括自古以来就作为中药材的十几种菌类。
这其中最典型的当数已被当作抗癌药物的原材料的云芝(日文为瓦茸)和香菇(日文为椎茸)。
结果云芝萃取物的癌肿抑制率为77.5%,香菇萃取物的癌肿抑制率为80.7%,而桑黄则达到了96.7%,在与各种真菌的比较中独占鳌头!在日本发现桑黄惊人的抗癌能力之后,研究却一度处于了停滞状态。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天然桑黄极其稀少,其成长也非常缓慢(约需要20-30年左右);另一个原因是桑黄的人工栽培也存在瓶颈。
1984年在韩国科技部的主导下,桑黄的研究和开发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并在大学,研究所和制药公司同时展开。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终于在桑黄的菌株的特定和培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釜山大学自然科学学部微生物学科的学者甄别出了纯正桑黄的菌株PL7001和PL7002并开发了具有韩国专利的人工培养桑黄的方法。
1993年10月韩国政府把桑黄制品正式列为了具有抗癌和免疫增强作用的医药品,韩国的医疗机关也普遍采用桑黄制品治疗癌症。
2002年桑黄制品被评为韩国科技部的金牌优质产品。
进入21世纪,日本又迅速重新投入力量进行对桑黄产品的开发研究。
在与韩国科学家的密切合作下,一批优质的口服桑黄产品(如PL7001制品)的研制获得了成功,大量的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都已经实施或正在进行之中,实验论文也陆续在许多国际学术杂志上得到发表。
现在就癌症的免疫代替疗法而言,桑黄的效果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位居第一!桑黄的成分真菌大体上可分为担子菌类和子囊菌。
所谓担子菌是指类似香菇和松菇一类的具有菌伞的真菌,而子囊菌则没有菌伞。
在抗癌研究中所瞩目的多是担子菌,桑黄也属于此类真菌。
担子菌中的蛋白多糖体成分是一种具有强力的抗肿瘤活性的免疫调节物质这一事实已广泛为人所知。
一般来说,蛋白多糖体与癌症的化学疗法中使用的抗癌药物不同,它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并能通过强化宿主的免疫机能而起到抗癌效果。
因此,与抗癌药物的并用时,蛋白多糖体往往能够减轻抗癌药物的副作用并且增强抗癌药物的效果。
经过精密的成分分析,发现桑黄(PL7001制品)中的蛋白多糖成分与普通真菌(如巴西蘑菇等)相比,桑黄所含的多糖体的特点不在于所含量,而在于它所具有的蛋白多糖体的构成比率上。
桑黄之所以对肿瘤具备出类拔萃的抑制率,其原因并没有完全解明。
但通过长期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人员已有理由相信,蛋白多糖体构成的微妙比率才是桑黄成为抗癌明星的真正原因。
除了多糖体,由氨基酸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真菌类保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原因之一。
而桑黄所含的氨基酸之丰富,令人惊异。
在对桑黄PL7001制品分析后,从中发现近20种氨基酸。
桑黄的菌种近年来,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工培养的桑黄菌丝体成为桑黄制品的主要来源。
如何保证人工培养的是纯正桑黄?生产厂家所使用的菌种(菌株)就成为关键之中的关键。
在开发桑黄制品之前,针对所使用的菌株必须做严密的遗传学分析,通过DNA的对比绘制出遗传关系图(phylogeneric tree),然后甄别出纯正的桑黄菌株,最后给出菌株编号。
DNA对比的参照对象是国际公认的具有抗癌效能的天然桑黄Phellinus Linteus (Berkeley et Curtis) Teng。
韩国釜山大学自然科学学部甄别出的桑黄菌株Phellinus Linteus 7001 具有99.57%的相似度。
PL7001菌株因此被证明是纯正的桑黄。
而使用这种菌株生产的桑黄制品自然也就有了品质上的第一道保证!癌症与免疫人体的免疫系统复杂而奇妙,它可以自动地识别,攻击和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细菌或有害物质,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免疫系统中发挥这种功能的主要有四种淋巴细胞。
它们分别是:使免疫反应活性化,并具有破坏病原性微生物和病毒细胞作用的T细胞;在外物侵入体内时产生与之对抗的抗体的B细胞;直接消灭外来的病毒等微生物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以及识别病毒和癌细胞并向它们发起攻击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可以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还能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生命科学或医疗科学的学者都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
其实,由于突然变异等各种原因,每一个人每天在身体内部都可能产生一百到二百个左右的癌变细胞,而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同时在密切地监视细胞的突变和畸变活动。
因此,癌细胞一旦出现,免疫系统便立即动员免疫细胞去围剿这些变态的细胞,并抑制他们的繁殖与增生。
由此可知,如果免疫系统出现障害或其活性降低,就有可能使癌症和肿瘤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另外也有许多医学研究证明,多数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及伴有转移的癌症患者,NK细胞的活性往往较正常人低下,并随着肿瘤的发展进一步下降。
癌症患者手术后,如果NK细胞活性继续低下,又往往预示着肿瘤呈进行性生长或发生了转移。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也可以被利用来治疗以癌症为代表的各种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免疫疗法。
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各种手段激活患者原本弱化了的免疫系统,从而利用人体本身的免疫力达到战胜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目的。
而桑黄,正是可以被利用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向癌细胞发起攻击的一种珍稀天然物质。
桑黄抗癌的原理桑黄具有非凡的活化人体免疫系统的能力。
经过各种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桑黄能使NK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2倍,T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3倍,B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129倍,巨噬细胞的活化程度提高3至5倍。
桑黄通过活化人体免疫系统,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对癌细胞发起攻击,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抗癌药物或放射线疗法时所产生的副作用。
如果桑黄和抗癌药物或放疗并用,更可以减轻诸如丧失食欲,高热,呕吐,脱发等副作用。
对经过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服用桑黄则可恢复并强化免疫系统,从而达到防止癌症复发或抑制残余癌细胞转移的目的。
桑黄抗癌的特点现代医学对付癌症,大体上有手术、化疗、放疗三种方法。
近年来在癌症的3大主流疗法之外,兴起了癌症的第四种治疗方法,即所谓“代替疗法”。
代替疗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免疫疗法,即使用各种手段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使用桑黄治疗癌症就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最有效手段,它具有以下八大特点1.短期口服见效2.强力提高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对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与癌症的复发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3.与抗癌药物并用时,能够显著提升抗癌效果,同时极大地减轻由抗癌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各种症状4.坚持服用能够预防癌症5.对癌症所特有的剧痛,食欲不振,体重减少及虚弱等症状有明显的缓和作用,从而改善各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为桑黄不具细胞毒性,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及副作用。
长期服用也安全可靠7.由于加强免疫系统对侵入体内的外部病原微生物的辨别能力,并能够帮助免疫系统迅捷地建立免疫平衡,服用桑黄后对各种感染病症的抵抗力也能得到提高8.对于自身免疫疾患及因免疫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