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6《花瓣飘香》第一课时分解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花瓣飘香》 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花瓣飘香》 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花瓣飘香》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花瓣飘香作者:杨丽铭来源: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学目标: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知所措”“惊恐”的意思。

能根据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文的层次,说说每一层次的内容。

教学过程: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月季花吗?杨老师这里就有几张月季的照片,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图片:看到这些月季,你想到了哪些词?我似乎闻到了月季花淡淡的清香,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月季花有关的课文,揭题:花瓣飘香,读好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检查初读: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看看你能读准确吗?出示第一组词语:一丛月季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绒布红艳艳的花朵淡淡的清香(丛:聚在一起的人或物,比如还有草丛、花丛、人丛)读这一组词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读美它。

出示第二组词语:不知所措惶恐舍不得懂事(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什么时候会不知所措?惶恐:惊慌害怕看一看“惶恐”这两个字,有什么发现?)读这一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读得真好,把词语放到课文中,你能读得更加流利。

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文读得真好,那你读懂了吗?(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请你把相应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划出来。

(2)交流: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我们可以根据这几个时间词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3)这三个时间段各发生了什么事情?读读书,练习着概括一下。

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拿出笔圈出她摘花瓣的动作。

学习:俯、摘、捧(创设情境,做一做动作,说一说书写注意点)教方法:谁和谁对话?通过他们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4)看着板书,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吗?四、学习第一小节整个故事都是围绕月季花展开的,让我们一起去作者家门前,欣赏一下那美丽的月季花吧!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觉得这里的月季怎么样?读到这里,你还有哪些疑问?下节课再继续。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课件PPT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课件PPT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小小的花瓣,
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像绒布一样柔软,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小小的女孩,
表一份心愿,
像露珠一样透亮,
道一声祝福,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花瓣吗?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课件PPT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花瓣飘香》课件PPT

她拿着花瓣,不知所措, 惶恐地望着我。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 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 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 妈妈会高兴的。”
比一比
惹 捧措俯 若棒错 府
(
)的月季
我家门前有一 丛月季,红艳上艳面开满 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 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 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 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 跑远了。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 整理等工作。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
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 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 搜集诗歌 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 自己喜欢的 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 本)(4)举行诗 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 识竞赛、合编小诗集 等活动。 6.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 整) 7.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 人记录讨论 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 、科学以及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 料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word文档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word文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3、抓住通过充分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一束月季花、文字片、录音带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

2、查字典:俯、惶、恐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初读课文。

1、出示一束月季花,展示在讲台上。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今天清晨老师特意从花市场买来的,仔细观察一下,说说月季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启发学生看看样子,闻闻香味)红艳艳的花朵在绿叶衬托下显得真美,还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喜欢,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大家想认识她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板书课题:花瓣飘香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能把课文读通吗?愿意来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

看看课文,该请几位同学来读比较好呢?提示学生:课文写了哪几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出示:一天清晨(2)、几天后的一个清晨(3-10)、第二天早晨(11)第二部分比较长,请两位同学读,3-5、6-10,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可得仔细听,生字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了没有,他们读完请你发表意见。

5、学生分段朗读,读中相机正音,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6、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

(小女孩摘花瓣送妈妈)结合进行板书:摘花瓣二、引导自学,读中感悟。

1、围绕小女孩“摘花瓣”这件事,同学们想深入了解哪些?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提问。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⑴怎么摘花瓣的?⑵为什么只摘花瓣呢?⑶摘花瓣做什么?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行吗?就请大家对照问题去读读相应的课文段落,圈圈画画,同桌两人还可以进行讨论。

3、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这三个问题都读懂了吗?指名回答。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花瓣飘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教案(第一课时)姓名:肖俊单位:春苑小学日期:2016年3月6、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春苑小学肖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月季花的香和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月季花的香和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看图质疑1、同学们,春天来了,百花齐放。

看,老师带来了一枝鲜花,请你们闻一闻,气味怎么样?(真香呀!)这真是花瓣飘香呀!(板书课题:花瓣飘香)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花瓣飘香》。

2、(出示课文图片),有一位小女孩她也很喜欢花,请看图片,说说她在干什么?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呢?(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瓣?她为什么只摘花瓣……)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过渡:同学们刚才问的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请按要求自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俯身摘花捧着拿着不知所措惶恐舍不得惹事懂事眼眶(1)开火车带读,及时正音。

(2)有没有哪些词的意思不理解?(重点指导“不知所措”“惶恐”)出示: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不知所措:措,安排,处置。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课文中指小女孩摘了花瓣被人发现后那种受窘的神态。

惶恐:惊慌害怕。

课文中指小女孩害怕大人责怪而表现出的神情。

(3)指导朗读句子。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过渡:同学们认识了字词,请小声快速地再读课文:1、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通过写小女孩摘下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表明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2、默读,提问:小女孩是在同一天摘的花瓣吗?请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句画下来;3、交流,相机板书:一天清晨摘花几天后的一个清晨谈花第二天早晨送花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你按时间顺序来给我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6花瓣飘香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6花瓣飘香说课稿

6《花瓣飘香》说课稿一、说教材花瓣飘香——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

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情形进展通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

也是按时刻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诵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育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情感,陶冶高贵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诵,体会小女孩真挚、质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

课文寓敬爱父母那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于一般小事叙述当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我以为,披文入情,以“情”制胜,用“心”悟情,是博得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说教法、学法说教法:为了冲破重点,解决难点,我要紧采纳以自主学习和以读代讲法:第一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能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然后依照学生找的句子分析课文。

“读”是明白得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有效手腕。

通过度角色朗诵,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质朴的亲情。

说学法:一、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增强明白得的必要手腕,自己解答,充分动脑。

听他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熟悉。

二、对话练习法:依照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训练口语,进一步明白得文章的内涵。

说进程下面我重点讲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构思.一、美图欣赏,引领小孩走进诗意的王国上课伊始,展现鲜艳夺目的红月季花图片,教师深情朗诵(第一段):瞧!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3下6《花瓣飘香》第一课时课案

3下6《花瓣飘香》第一课时课案
(如:“摘、舍、惹”是翘舌音,“捧、惶、恐、懂、眶”是后鼻音等。)
(2)全班交流
上面的词语已经会读了,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不了解?
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的意思。
出示: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请学生读读这段话,想想两个词的意思。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先想一想,小组交流,告诉我你的理由。
第一段 (1)“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段(2)“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段(3—10)“我”知道了小女孩摘花瓣的真正原因。
第四段(11)“我”买了两盆月季,一盆送给小女孩,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
(语已经没有问题了,相信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
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1. 文中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一天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用线把它画下来。
(一天清晨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第二天早晨)
2.你能根据这几个时间提示,给课文分段吗?
3.分段落
3.瞧,这个小姑娘来了,出示第2小节内容。从哪些词语看出小姑娘很喜欢月季花呢?“俯”、(低下头)“小心”、“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十分爱惜)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这个小女孩的懂事。
5.带着理解再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第一小题
1.出示生字,指导记忆字形。
俯 摘 捧 措 惶 懂
2.想一想:读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 师 引导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图片导入,走进课文

原创 《花瓣飘香》说课稿

原创 《花瓣飘香》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说课稿古田县第一小学林子英[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瓣飘香》板书。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综观三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讲了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母亲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

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其中3-10自然段是我今天要说的片段教学的内容,把这一片段放置全文来看,它是全文的重段段落,须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课文配有插图,课后安排了4道练习,这些都揭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耐人寻味,动人心弦。

[说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的要求,我特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小女孩对妈妈的关爱,感悟她美好的心灵,受到亲情教育。

其中1、2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心灵,受到亲情教育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说教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我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书刊报纸网络等多种手段查阅关于亲情故事的文章,同时,我自己也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创设意境为导学,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划一划,写一写等多种手段层层推进教学。

这里的教学法我就简单说,具体的教法与学法,我将不断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法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更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我将本片段的教学安排在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环节如下:一、复习旧知,再现画面上课伊始,听写词语:懂事、摘花、惶恐等词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纠正”懂、摘、恐”字的写法,接着出示“小女孩摘花”这一幅插图,然后让学生看着课文的插图用上以上这几个词,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不难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惹事 招惹 惹祸 惹人注意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不懂 懂事 懂得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俯视 俯身 俯冲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摘记 摘抄 摘花 摘录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吹捧 捧场 追捧 捧腹大笑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拿下 捉拿 拿笔




俯在 捧着 拿着 摘花瓣 惶恐 眼眶 绒布 舍不得 惹事 懂事 不知所措
花瓣(bàn biàn ) 捧(pĕng pŏng )着 绒(róng yóng)布 摘(zāi zhāi )下 两盆(péng pén ) 眼眶(kuàng kuāng )


拿摘
1、花圃里的鲜花是不能随便( 摘)的。
花 瓣 飘 香
学习任务:
1、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字音,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围绕什么人和 物,写了一件什么事?

pěng ná
zhāi

捧拿

huáng kŏng kuàng shě
惶恐


rě róng dŏng cuò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措施 不知所措 措手不及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惊惶 惶恐 人心惶惶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惊恐 恐怕 恐叫 惶恐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施舍 舍弃 舍不得
大声读好下面的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她小心地(捧)着一碗热汤,送到妈妈
床前。
3、这些易碎品要轻( 拿)轻放。 4、老师(俯)下身子,亲切地摸着我的头。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
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惶恐:心里害怕,胆怯
红艳艳
带含苞欲放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姹紫嫣红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 清香。
我会读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 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 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我会读
“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 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 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我会概括: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情?
(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
请观赏
请同学们再快速地把课文默读 一遍,看看课文中出现了几个时间, 发生了几件与“花”“花瓣”有关 的事情?
一天清晨... ...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 ... 第二天的早晨... ...
我会读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 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 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 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