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疗效观察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疗效观察李阳;廖荣丰【摘要】目的: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术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3例(18只眼)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散光≥1.5 D)患者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3、6个月的临床效果,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6个月时均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62±0.21、0.74±0.20、0.81±0.18、0.85±0.18、0.86±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光分别为(-1.88±0.35)D、(-1.72±0.60)D、(-1.09±0.74)D、(-0.83±0.52)D、(-0.72±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6个月内未见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
结论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角膜松解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稳定的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方式。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of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stigmatic keratotomy for the correction of extreme myopia with astigmatism.Methods Thirteen patients ( n =18 eyes) with extreme myopia and astigmatism ( astigmatism≥1.5 D) were treated with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stigmatic keratotomy.Observations of clinical effects included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refractive state, intraocular pressureand surgery related complications.Results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visual acu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were better than pre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 all patients at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Average pre-and post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t 1d, 1mo, 3mo, and 6mo were 0.62 ±0.21,0.74 ±0.20, 0.81 ±0.18, 0.85 ±0.18, 0.86 ±0.19, respectively.Average astigmatism were -1.88 ±0.35, -1.72 +0.60, -1.09±0.74, -0.83 ±0.52, 0.72 ±0.47 D,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1) .No related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condary glaucoma, cataract or others, were found in 6 months afteroperation.Conclusion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astigmatic kera-totomy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way to correct high myopia with astigmatism.【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4页(P296-299)【关键词】人工晶状体;高度近视;散光;有晶状体眼【作者】李阳;廖荣丰【作者单位】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30022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视患者变得越来越普遍,我国的近视人群数量跃居全球首位,其中高度近视者约占27%~33%[1],而高度近视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散光。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s s e s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o f p h a k i e p o s t e r i o r c h a mb e r i n t r a o c u l l a r l e n s( I C L )i mp l a n —
刘欣 华
【 摘 要】 目的
贺 温玲
周 薇薇 ຫໍສະໝຸດ 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 晶状体 ( I C L ) 植入 术矫 治高度 近视 的临床效 果。方法 自 2 0 0 9
年 2月至 2 0 1 1 年 2月接受 I C 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 8 2例( 1 6 0只1 t 1  ̄ ) , 术前 平均屈光 度球镜 (一1 3 . 6 5± 4 . 2 5 )D, 柱镜 (一 2 . 6 5± 0 . 7 5 )D 。观察术后裸眼视力 、 最佳矫正视力 、 屈 光度 、 内皮 细胞计数 等情况 , 分 析并发症 的发生 情
v i s u a l a c u i t y ,r e f r a c t i o n,i n t r a o e u l a r p r ss e u r e,e n d o he t l i a l c e l mo r p h o me t r y,a n d a d v e r s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we e r a n ly a z e d .
L I U , l — h u a。 H E We n — l i n g, Z H O U ei W — w e i . S h e n z h e n E y e H o s p i t a l 。 S h e n z h e n O p h t h a l m i c C e n t e r o f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J i n a n
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围手术期处置

J o u r n a l o f Ae r o s p a c e Me d i c i n e
J a n 2 0 1 4
3 . 4 产 程 观 察 在 进 行 硬 膜 外 麻 醉 以后 , 需 要 连 续 的进 行 心电监护 , 当出现异 常情 况时 , 应 当及 时 的通知 医生 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当实行麻 醉阻滞 以后 , 可 能会导 致 内源 性宫缩的分泌降低 , 对宫 缩产生影 响 。产妇 对官缩 疼痛敏 感性不强 , 需要 进行 阴道 检查 , 应 用胎 心监 护仪 进行 全程 监测 。当宫 口增加到 9至1 0 c mS  ̄ , , 将镇 痛泵关 闭 , 避免 对 第二产程产生 影 响。为防 止 出现尿潴 留, 在 分娩 过程 中, 护理人员应当帮助患者进行 排尿 , 并应用 温水进 行阴部 冲 洗, 在下腹 部用 温热 毛 巾热 敷 , 听 水 流声 , 让患 者产 生 尿 意。
( 9 ) : 8 2 2~ 8 2 4 .
镇痛分娩能够消除分娩 产生 的痛感 , 并能够 确保母 婴 的安全 。实施分娩镇痛 , 能够增 加产妇 分娩 信心 , 此外 , 还 可 以让害怕疼痛希望进行剖 宫产产 妇改变 自己的想法 , 选 择 自然分娩 , 实施镇痛 , 有助 于分娩J f l  ̄ , , q 进行 , 降低剖宫 产 发生率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 , 观察组 有 3例 患者选择 剖 宫产 , 对 照组 有 1 1例产妇选 择剖宫 产 , 对照组 刮宫产率 大 于观察组 。对照组有 7例患 者由于不 能承受分 娩期 的疼痛
有 晶体 眼后 房 人 工 晶体 植 入 术 矫 治 高 度 近 视 围手 术 期 处 置
侯 英芳 许 丹
[ 摘 要] 目的 分析 有晶体 眼后 房人 工晶体植 入术 围手术期 的准备 与配合 。方法 收 集 2 0 1 1年 5月至 2 0 1 2 年 3月 1 3例 2 5眼有晶体眼后房人工 晶体植 入 术治疗 的患者 , 予 以精 心的 术前检查 并讲解 术 中、 术后 的注意事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

e o i aep r r do ecre , i ae— s t ns ukrtm lui L SK)b igtem s t pa r e o r f me nt ona w t l r si e i i ea i s h h s a sd t o e s( A I en ot h
c mmo n . L I h s s o t i tto s,h we e .Fo h o r c in o ihe o i n y r o no e AS K a h wn is lmiain o vr rt e c re t fh g rmy p c a d h pe — o o i e r cie e r r h r c du e h s c n ie a e u d sr d ef cs,s c s ls fc n r s ,g ae, p c r fa tv ro ,t e p o e r a o sd rbl n e ie fe t u h a o s o o ta t lr a d ito e i e ae t sa T e eo e,a v re y o n r o u a e s,k o s p a i e rc ie s r e , n ar g n c k r t ca i . h r f r a it fi ta c lr ln n wn a h k c r fa tv u g r y h v e n d sg e o a h e e f l c re t n o i h my p a a d hy e o i t o tl s fa c mmo a a e b e e in d t c iv u l o r c i fh g o i n p r p a wih u o s o c o o d— to in. P ki er c ie s r e sd f r n r m e a o o c e a e r cie s r e n t a tiv le ha ha c rfa t u g r i if e tfo k r t — rs lr lr fa tv u g r i h ti n ov sp — v y e y ki nr o ua e s o c i ta c l l n ,n n—p a i n r o u a e s a d ce e s e ta to +i to ua e s T u h r r h k c i ta c l ln n l a l n x r ci n r r n r c l l n . he a t o r wi uln e e tp o r s n p k c ita c l e s a d p o i e unf i g c n e t ha e a c p e y l o t e rc n r g e s i ha i nr o u a l n n r v d iyn o c p st ta c e td b l i r r o h h l l gss p t a moo it 。 Ke y wor ds: P k c ita c l rl n ; Hih my p a ha i n r o u a e s g o i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植入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植入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南眼科医院(重庆400038)胡春明、罗启惠、熊洁、周青青、汪辉[摘要]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超高度复性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
方法采用瑞士STAAR公司生产的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在表麻下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49例89眼。
术前、术后检查主要包括:视力、眼压、扩瞳验光、小瞳验光、角膜直径、角膜测厚、角膜地形图、三面镜检查、眼部A/B超、角膜内皮、UBM检查等。
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
结果术前,视力:裸眼视力0.01~0.05,最佳矫正视力0.1~0.8;屈光度:球镜-6.75~-26.50D(-15.37±5.69D),柱镜-1.50~-5.75D(-2.57±1.53D)。
术后6个月,视力:裸眼视力0.15~1.0,最佳矫正视力0.15~1.2,有86眼(96.6%)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2,有48眼(53.9%)达到或超过0.5,有13眼(14.6%)达到或超过0.8。
没有任何眼最佳矫正视力丢失2行以上,仅1眼(1.12%)丢失1行,而增加1行以上的有71眼(78.8%),增加2行以上的有19眼(21.4%);屈光度:球镜+0.50~-6.75D(-2.31±1.43D),柱镜0.00~-1.25D(-0.51±0.26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球镜屈光度分别为0.55D、0.69D、0.74D,平均柱镜屈光度分别为0.23D、0.26D、0.28D。
术后当天有29人51眼(57.3%)诉轻微眼胀,未予处理自行缓解;有3人4眼(4.5%)诉明显胀痛、恶心,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后缓解。
3眼(3.4%)术后出现黄斑水肿,1~2周后自行缓解。
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预测性,其疗效优于准分子手术,该术式是超高度复性近视散光患者的理想选择。
ICL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的福音

ICL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的福音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在患者的有晶体眼内前房(也可是后房,视情况而定)植入人工晶体,以达到保持晶体的自然调节功能。
其400-1900度的近视,或者200-1000度的远视,只要是18岁以上,屈光状态稳定不适合作准分子近视手术的患者,通过术前检查符合受术条件的,均可施行ICL手术。
ICL优点是安全性高,预测性好,并且手术具有可逆性,详细介绍如下:1、保留完整角膜。
ICL不去除、不破坏眼角膜组织,因具有准分子激光无法比拟的优越效果,逐渐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趋势。
2、具有可逆性。
ICL晶体不同于隐形眼镜,可以永久性保留在眼内。
ICL不但可以取出,而且不会引起眼内或角膜任何结构的改变。
3、呈现高清视觉。
让眼睛恢复到卓越高清的视觉质量,矫正后视力均可达到甚至超越矫正前预期矫正视力。
4、严谨术前检查。
详尽的检测与准备;瑞士精工量身定制的晶体;国际VISIAN ICL 资质认证的专家团队。
5、有效防护紫外线。
ICL材料中含有紫外线阻断基因,可以阻止有害紫外线进入眼内,从而有效遏制了因紫外线引发的相关眼病。
6、完全看不见,不影响个人形象。
ICL在眼内的稳定位置保证了它与您的眼睛一起协调正常的运作。
晶体一旦在眼内,不仅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晶体的存在。
眼科专家介绍,ICL手术过程是从一个微小的切口向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体,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植入人工晶体在眼内可以固定在前房角(角膜与虹膜之间),也可以固定在虹膜上或虹膜与晶体之间,保留了晶状体自然调节功能,有效弥补了准分子激光手术无法有效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不足,屈光稳定,无回退。
人工晶体光学质量和科技含量非常高,对眼组织损伤非常小,精度高,术后很快即可恢复视功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同时,ICL(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可以重复进行,可更换人工晶体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是高度近视朋友(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矫正近视的法宝。
ICL植入术

ICL植入术——高度近视的克星中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400-600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
高度近视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易导致下一代患中高度近视的几率增加外,还由于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使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这些疾病都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
屈光植入矫正术(ICLRLE)让您重获光明,屈光植入矫正术成为高度近视患者的克星。
什么是ICL植入术ICL植入术中文名称为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就是将“设计成矫正近视的超薄镜片”放置于眼球屈光系统中的后房间隙,并固定于睫状沟内,达到长久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是一种认为可弥补PRK、EK、IK及飞秒近视手术的近视矫正技术。
它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
同时它可以实现可预见的屈光矫正和卓越的视觉质量,对高度近视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目前在我国,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800度)患者中,不少人因为角膜厚度不够或者相对较薄,而不能进行准分子激光矫正,而ICL植入术给高度近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泉州新视力眼科医院“中美合作高度、超高度近视矫治临床基地”首席专家蔡国灵教授,结合自己的36000多例激光治近视手术经验介绍,眼内后房可植入式隐形屈光接触镜(ICL)是目前全球唯一已经通过美国FDA、欧洲CE及中国SFDA认证的后房隐形屈光接触镜。
2006年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ICL材料进入我国市场[注册号:国食药监(进)字3221129号]。
蔡教授进一步介绍说,ICL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度近视治疗方法,所以得以在欧美国家开展已有20年的历史了,但因为这种尖端技术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都非常的高,因此在国内只在少数大型眼科中心才开展此项技术。
同时,蔡教授介绍,泉州新视力眼科医院已经成功的开展了此项技术,08年的时候,蔡国灵教授就为泉州市73岁且患3600度近视患者王清泰成功实施近视矫正手术,创造近视治疗的世界纪录,标志着泉州新视力眼科医院的屈光治疗水平已经步入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行列。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超高度近视的研究进展

定屈光度数 ,改善超高度近视患者 的视觉质量 , 减少术 后并 发症是现代屈光手术普遍关 注的问题 。
1 高度近视 的矫正方法
对高度近视 的矫 正方 法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矫 正高度近视 的非 手术 方法有包括框架镜片 、角膜接触镜 ;手 术 治疗 方法分为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及 晶体屈光手术治疗 。 1 . 1 角膜 屈 光 性 手 术
超 高度 近视 是指屈光 度大于 一 1 2 . 0 0 D的屈光不 正 , 正由 于屈光 度进 行性增加 ,眼轴 的不 断延长 ,而导致眼部诸 多病
理性改 变 ,视功能进行性下降 ,是致盲 的主要 眼病 之一 。稳
法之一 。
尽管这样 ,作 为眼内手术 ,尤其是早期前房型人工 晶体
O p h t h a l m i c s ,I n c . )有 5 . 5 mm的光学直径 ,总长达 1 2 . 5 mm,
以预测 的。当角膜激光切削手术治疗高度屈光不 可能时或存
屈光力 达 一 2 5 D ,但 由于术后 出现晶体皮质 浑浊及轴偏 ,此 3 2 ] 0目 前使用 的有 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 在高风险时 ,晶体屈 光手术 已经成为一种安全 ,高效 和可预 类 晶体的使用下降 [ 见的替代治疗 。 为: 可植入式接触镜 ( I m p l a n t a b l e C o l l a me r L e n s ,I C L) ( S t a a r 1 . 2 晶体屈光 手术 包括 透 明晶体摘 除联合人 工 晶体治 疗 S u r g i c a l C o . )及 有 晶 体 眼 屈 光 镜 ( P h a k i c R e f r a c t i v e L e n s , 型人工 晶体 ,并 且是 唯一获得 美 国 F D A批 准使 用的后房 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0
.
26
晶体暴露在蛋白质混合物下 一分钟 放大1000倍
大量蛋白质细胞黏附在丙 烯酸晶体表面
ICL晶体表面无蛋白质细 胞沉积
.
27
1997年-2009年
1997年欧洲 “CE Mark”认证通过 2005年12月美国FDA认证通过 2006年7月中国SFDA 认证通过 2007年7月我院成功开展第一例手术
4
ICM xxxV2
ICM xxxV3
.
ICM xxxV4
24
COLLAGEN COPOLYMER
.
25
ICL、TICL晶体材料
胶原聚合物: 高度生物相容性 亲水性: 抵抗蛋白沉积 表面纤维蛋白层抵抗人体抗体袭击 Refractive index = 1.45 材质弹性好 具有可伸拉性 可滤过紫外光线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正 高度近视
.
1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
第一代 Ridley 早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之父, 1949.11.29。John Pike, John Holt和Hardold Ridley共同 设计 ) 第二代 前房角支持型 第三代 虹膜夹持型 第四代 后房型 第五代 可折叠型 第六代 可调节、多焦点、非球面、屈光、散光晶体 第七代 注入式等
— 角膜内皮损伤、眩光、虹膜萎缩、 瞳孔变形、晶体下垂及术后高眼压
— 大多用于50岁以下超高度患者
.
6
ARTISAN
-阿特森屈光性人工晶体 荷兰生产,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不可折叠,手术切口约5.5~6.5mm,
7
.
8
Vivarte
.
22
1994
晶体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STAAR 公司开始在瑞士研发ICL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
经过四代的研发,V4从1998年开始为成熟产 品,批量生产
.
23
Evolution of the ICL Design
0
1
2
IC 2020 M
3
ICM xxxV1
.
11
进口后房型屈光晶体ICL、TICL
可折叠,折射系数 1.45 高生物相容性胶原聚合物 光学区直径 5.5mm到4.65 mm 球镜矫正范围-1.00D到-20.00D 柱镜矫正范围-1.00D到-5.00D 四种长度型号11.5 mm到13.0 mm 紫外光滤过 光学区最薄 40 微米
.
12
.
20
1993
对于植入后两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观察结论 晶体外观不可见 没有显著的白内障发生 晶体居中性好,间隙适当 没有显著的虹膜后粘连 没有明显的色素沉着
.
21
1993
九月: 意大利Dr. Pesando与维也纳Prof. Skorpik同时在西方国家开展了ICL第三 代原型植入手术 十二月: Dr. Zaldivar 在阿根廷开始大规模手术
Vivarte 晶体是一种房角支撑的前房型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材料: 丙烯酸光学区和 PMMA 襻 度数范围: -7.0D to –25.0D 不能矫正远视
可以导致房角损伤或瘢痕化,甚至房角关闭
.
9
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PC-PRL、ICL) — 保留了术眼的正常调节功能 — 并发性白内障、色素播散以及相对瞳孔
1990 Russian Design
Note square edges and no foot plates
.
15
1991
Dr. Fyodorov 发明了一 种“领口扣”形的屈光 晶体。中心在虹膜平面, 部分植入后房
.
16
1991
Dr. Michael Dietz 与 Dr. Fyodorov在 俄罗斯讨论交流
.
17
1992
因为该晶体卓越的术后矫正效果,STAAR 开始生产第一代晶体 STAAR 研发人员不断探访 Dr. Fyodorov 讨论研发事宜
.
18
Professor Fyodorov’s Clinic
.
19
1993
STAAR 召集了一批眼科专家到俄罗斯 参观做临床调研 在莫斯科,STAAR调研团队收集了屈光 晶体的临床数据
阻滞导致术后高眼压 — 要求手术者内眼手术技巧熟练
较有应用前景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是矫 正散光的TORIC ICL
.
10
国产PC-PRL
屈光度在前表面 ,后表面光滑,与自然晶体前 表面曲率半径相同,避免了早发性白内障 硅树脂材料,眼内软组织的机械刺激少 材料更加柔软,易于植入, 漂浮于后房,不能矫正散光 规格型号选择更加便捷 矫正屈光范围大,最高可矫正近视度数为30.0D 植入不需要特殊器械,手术可逆,术后并发症 少
我国最早于1954年由西安四院张锡华医师植入亚洲第 一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
2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高度近视
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低度数后房人工晶体植入 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 有晶体眼后房人工晶体植入
.
3
一种实用的近视眼的分类法
低度近视 小于-5 D LASIK、PRK 中度近视 介于-5-8D LASIK 高度近视 大于-8D Phakic IOL
ICL、TICL研发过程
ICL、TICL的研究在1986年的俄国开始。 1992年瑞士STAAR公司开始正式生产。
.
13
Original Russian Design
1986
Pupillary Plane Optic Posterior Chamber Fixation
.
14
ICL、TICL近代原型
.
28
方法----入选标准1
年龄≥18周岁
屈光度数稳定≥1年
无角膜异常、眼压升高、视网膜裂孔、葡 萄膜炎病史、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病史
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前房深度≥2.75mm,房角开放,角膜内皮 计数≥2500/mm2,W-to-W≥10.5mm
.
29
方法----入选标准2
患者本人对于佩戴眼镜或者角膜接触镜不 能接受或者不舒适,有手术矫正愿望,并 知情同意 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硬性角膜接触镜 者1月以上
.
4
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低度数后房人工晶体植 入 — 术眼正常调节功能消失 — 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后发障 — 年轻人使用较少,大多用于50岁以上
中老年超高度患者
.
5
有晶体眼前房人工晶体植入 — 保留了术眼的正常调节功能 — 虹膜夹(Artisan lens )和房角支撑
( Vivarte )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