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快速路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是城市规划师、交通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士所需的共同协作和综合考虑的结果。
本文将以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为重点,对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实施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交通流量:城市快速路的交通流量是其设计的核心因素之一。
由于城市中车流量较大且时段分布不均,快速路需要能够满足车流高峰时段的通行需求。
因此,在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并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以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快速路道路宽度:快速路宽度对其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
建设快速路应根据预测的交通流量和道路使用需求确立道路宽度,从而为车辆留出足够的通行宽度以保证安全和舒适性。
3.路线布置:城市快速路的路线布置是其建设的前提。
路线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现有道路网络等多个因素,以便在选择合适的路线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设计的流量控制:快速路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是否达到饱和点。
如果流量饱和且道路宽度无法满足扩建要求,则设计的流量控制就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分配道路通行方向、设立交通信号灯等方式来限制道路的使用,从而达到控制交通流量的效果。
5.环境保护: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的损害,采用生态友好的技术和设施,降低环境污染。
1.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日趋复杂,单纯依靠传统的主干道路越来越难以满足交通需求。
通过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居民的通行状况,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总体服务水平。
2.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可以大大减少交通堵塞,提高交通效率。
随着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新的交通流动方式将会不断涌现,人们的交通方式也将更加多姿多彩。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道路网络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快速路规划设计,能够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高效流动,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
快速路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道路网络布局、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对道路交通流量、交通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
城市快速路应该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等路网进行有机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道路网络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确定快速路的走向、起点、终点、途经路段等要素,保证其与城市其他道路的衔接顺畅。
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需求。
通过对城市交通流量、交通状况的研究,可以确定城市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和容量。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交通出行特点,合理规划快速路的车道数、车辆通行能力等,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土地利用是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避免对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
通过合理规划快速路的位置和走向,避免对重要土地资源的侵占,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是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快速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设置噪音屏障、绿化带等来改善快速路周边环境,同时要保护好快速路沿线的环境生态系统,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在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交通需求、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道路交通的高效流动提供支持,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交通的流畅和便利起着重要的作用。
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是为了在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设计中,确保快速路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快速路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研究城市交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形成快速路网络系统,并提供交通服务。
目标的实现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城市规划、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
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原则包括交通功能一致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境友好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交通功能一致性原则要求快速路系统能够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提供高效、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
安全性原则要求快速路系统在设计中考虑交通安全因素,减少事故风险。
经济性原则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尽量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原则要求快速路系统设计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快速路系统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长期需求,具有可持续性。
快速路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交通需求调查、路网分析、路段评价、交通模拟等。
交通需求调查是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快速路系统的需求量和需求分布。
路网分析是通过对城市道路系统进行分析,确定快速路系统的布局和相互联络方式。
路段评价是对快速路路段进行评价,确定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等指标。
交通模拟是通过对快速路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评估设计方案的效果和可行性。
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地理条件、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
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影响城市交通需求和快速路系统的规模。
地理条件包括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快速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交通需求是指城市交通需求量和分布,影响快速路系统的需求量和布局。
土地利用是指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快速路系统的布局和设计。
环境保护是指城市环境保护要求,影响快速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摘要】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升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市区快速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包括路网布局、车流量评估和交通节点设置等方面。
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需求等因素。
环保考虑在快速路设计中尤为重要,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交通安全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应考虑道路设计、交通标志和隧道安全等方面。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和绿色交通模式的推广。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交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
挑战在于平衡各方利益,机遇则在于科技发展为规划提供更多可能性。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和效果。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市区、影响因素、环保、交通安全、未来发展趋势、总结、重要性、挑战、机遇。
1. 引言1.1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快速路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对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进行全面剖析,从市区快速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城市快速路设计的影响因素、快速路设计中的环保考虑、城市快速路设计中的交通安全考虑以及城市快速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挑战和机遇,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参考,推动城市交通建设迈向更加智慧、便捷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2. 正文2.1 市区快速路规划设计要点分析1. 性能指标要求:市区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需要具备较高的通行能力和流通效率。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车流量、车速、通行能力等性能指标,确保路网畅通。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规划城市快速路,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一、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具有其必要性。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能够分流交通流量,减轻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使得城市交通更加畅通。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能够提高交通效率,缩短通勤时间。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通勤时间日益加长。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快速路,可以有效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还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周边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可能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周边居民的利益和需求。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可能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需要充分尊重居民的利益,进行民意调查和沟通,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需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不能只为了解决眼前的交通问题而忽视城市的长远发展。
在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以确保规划设计的顺利实施。
需要进行交通需求分析。
通过对城市交通流量、出行方式、交通路段状况等进行分析,以确定城市快速路的需求情况。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探讨3000字]快速路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探讨3000字]快速路](https://img.taocdn.com/s3/m/945425e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3.png)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探讨3000字]快速路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探讨3000字二、快速路布局原则(1)与城市形态相适应。
在布设快速道路线网时应依据具体的城市形态而选择适宜的路网形式,做到城市快速路网结构型式与城市形态相吻合,从而使快速路系统交通效率能最大发挥。
(2)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相协调。
快速路应布局于城市功能组团边缘,不宜从商业性、生活性组团中间穿过,以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3)与交通流主流向一致。
机动车流走廊承担城市最集中的机动车出行,是城市快速路网的基础,城市快速路的线位布局应与其一致,将城市交通的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流尽可能地纳入快速路系统,以充分发挥快速路大容量、机动车快速通道的作用,减小其它城市道路的交通负荷,起到提高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作用。
(4)完善城市路网结构。
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布局规划实际上是使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交通功能进一步加强以及交通效率进一步提高,快速路布局时候,要考虑到其与周围道路网能否实现集散协调,实现快速路通道内各类道路资源的有效整合。
(5)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快速路形式,考虑工程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快速路设计标准高,工程投资大。
在快速路布局时,应合理选择快速路布置形式,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高快速路建设的可实施性。
(2)出入口设置。
快速路系统的出入口有两类:一类为立交节点,另一类为路段出入口。
由于城市道路路网密度大,相交节点多,立交布置应做到:与高速公路、国道、城市干道相交时设置互通式立交;与城市次干路和一般公路相交时设置部分互通式立交或分离式立交;与支路相交时,应采用支路右进右出的组织形式。
对于互通节点,其立交形式各种各样,主要依据交通流量流向的强度及周边用地条件分别设置不同匝道形式的立交;对于简易立交节点一般采用跨线桥或下穿隧道形式,在高架或隧道形式快速路系统中,其节点设置上下匝道,作为快速系统与地面道路系统相互衔接转换的出入口;上匝道落地点位置一般距交叉口50m以外,下匝道落地点位置应考虑地面交叉口通行能力情况,适当加大距离,以满足车辆排队等候要求;在地面主辅路形式快速路系统中,简易立交节点为单纯跨线桥或主线下穿形式,快速路系统的进出通过主线地面部分与主线高架部分相互分离来实现,同时在交叉口处应保证主线与辅路的分隔,减少快速交通与地面常速交通的干扰,保证出入口进出顺畅。
城市快速路设计要点的探讨

城市快速路设计要点的探讨一、大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布局的基本类型1、集中型城市快速路布局。
集中型是单中心城市的基本模式,其优点是市政设施集中、土地利用紧凑,交通布局容易满足居民出行要求,缺点是城市用地功能需在单块化土地上实现,而其交通流向呈随意性和高频性的特点,因此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较大。
根据城市延伸轴的不同具体分为块状、带状和星状。
块状形态城市较为规整紧凑,城市延伸轴短,主要交通集中在市中心,因此中心区域交通压力较大,快速路设计时需要通过环路加放射线来进行布局,真正起到城市内外交通转换的作用。
带状形态城市呈现出条带状延伸发展趋势,城市两端具有较强的引导动力,这类型的城市形态大多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江河岸线的延伸等,城市交通流的方向性很强。
在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快速路对城市的分隔,选线最好能够利用如河流、山川等自然分隔物,减少快速路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星状形态城市中心区较为紧凑,通过星状放射状的城市伸展轴,加强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但是必须依靠环形快速路将放射状路线有效连接。
2、群组型城市快速路布局。
群组型城市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问题的影响,城市用地被分割成几块,但是由于城市发展不平衡,使区域交通差异较大。
在快速路规划设计时要使交通真正为城市活动服务,就要加强各区域的道路连接。
根据城市用地数量和布局,分为双块、带状群组和块状群组。
双块一般为城市新旧城区的划分,这类城市交通流有明确的流向和流量,规划时要考虑交通量的时间性,避免高峰时段的拥堵。
带状群组是由于城市新的聚集点离开老城区一段距离,发展又向纵深方向延伸,那么就需要有路网将带状群组连接,快速路规划设计时通常从城市外围通过,避免给城区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
块状群组表现为城市的若干分区,各分区分工协作,快速路规划设计就是为了有效解决各分区之间的交通问题。
二、大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1、城市形态与延展方向对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影响。
不同城市形态和延展方向对快速路的规划布局要求是不一样的,城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大城市,其发展步伐非常快,快速路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区域交通过于向城市集中,给城市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规划设计对交通拥堵的缓解、城市发展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进行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城市交通流量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快速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覆盖的区域范围。
在重要的交通拥堵区域,可以考虑设置快速路的匝道或立交桥,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交通出行的需求。
根据城市居民的通勤情况、商业中心的分布、旅游景点的位置等,可以合理确定快速路的布局。
可以在居民密集的住宅区附近设置快速路入口,方便居民的出行;在商业中心附近设置快速路出口,方便商务人士的通行;在旅游景点附近设置快速路出入口,方便游客的流动。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快速路的道路结构和交通设施。
快速路的设计应符合交通工程规范,包括道路的宽度、坡度、曲线半径等参数的确定。
还需要设置道路标线、信号灯、监控摄像头等交通设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
快速路的建设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尾气污染等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在快速路两侧种植绿化带或设置景观雕塑等,提升路面的美观性。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需要与其他交通设施的衔接。
快速路是路网中的一部分,其与其他道路、铁路、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的衔接应考虑流线的畅通和换乘的便捷性。
在快速路沿线可以设置公交站点,方便居民乘坐公交出行;在快速路附近可以修建或改善其他道路,提高交通流动性。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分布、交通出行需求、道路结构和交通设施、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以及其他交通设施的衔接等。
只有在各方面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种城市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一、出行需求总量的快速上升;二、中长距离出行比例的增加;三、机动车出行总量的增加。
作为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以缓解城市化带来的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的重要措施。
1、快速路的定义、功能与特性分析
1.1 快速路的定义
根据《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定义快速路(expressway)为“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
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中定义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
1.2 快速路的功能
城市快速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络城市各功能分区或组团,满足中长距离的交通需求。
2、分离快慢交通和长短出行,屏蔽过境交通,提高交通安全。
3、调节城市路网交通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通道。
4、形成城市建设的风景带,带动沿线土地开发。
1.3 快速路的特性
城市快速路虽然也是属于城市道路,但是其本身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其自身特性如下:
1、汽车专用,路权专一化。
2、通行能力较高,路网容量较大。
3、设计车速较高,车辆连续快速行驶。
4、相交道路等级较高,出入口间距较主干道大。
5、主要服务于中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
6、交通安全性较高。
7、工程实施难度和投资额度较大。
2、快速路构造型式与车道设置
2.1 快速路构造型式
城市快速路一般由主路和辅路构成,根据主路与辅路位置关系不同,快速路的构造型式可分为:高架式、路堤式、路堑式、地平式和隧道式。
在实际设计中城市快速路的构造选择中,高架式、隧道式和路堑式比较常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快速路的修建多数是为了缓解在城市中心区附近的长距离、大流量的交通,而这些地方往往用地紧张、拆迁困难,故而高架式和隧道式被选用的机率较大。
同时,快速路所具备的较大的通行能力主要是消除了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考虑修建快速路时,尽量的是逢路口上跨或下穿。
而路堑式常用于从地平式转换为隧道式的过渡段。
2.2 快速路车道设置
快速路主路的车道数主要根据规划年预测交通量、通行能力及设计服务水平而定。
快速路上的交通属于连续流,因此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CD=CB×(V/C)i×N×fw×fhv×fp
式中,CD为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CB为基本通行能力(pcu/h),根据设计车速不同而异;(V/C)i为设计服务水平系数;N为单向车道数;fw为车道宽度和侧向净宽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hv为大型车辆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p为驾驶员修正系数。
根据规划年预测交通量和上式即可确定满足设计服务水平的主路单向车道数。
3 快速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布局原则
3.1 快速路布局的影响因素
快速路网布局主要受城市形态、城市地理条件、城市功能分区、区域交通网络、交通流主流向的分布的影响。
其中城市的形态与其道路网的形态是最紧密相关的,而作为城市交通运输主骨架的快速路更是与城市的布局形态相互影响。
一方面快速路推动了城市土地开发格局的变化,从而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城市的布局形态产生适合发挥快速路功能的交通需求。
3.2快速路布局的原则
1、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而城市道路网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快速路的布局要与城市形态、空间布局相适应,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相匹配。
2、与周边道路网的功能相协调。
快速路承担中长距离的交通,具有交通性功能。
因此快速路布局要考虑与周边其他道路能否实现集散协调,实现通道内各类道路资源的有效整合。
3、与交通流主流向一致。
快速路具有大容量、高车速的的特点,修建快速路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城市交通的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流量尽可能的纳入其系统,降低其他城市道路的交通负荷,起到提高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作用。
所以快速路的布局应与城市交通流的主流向一致,最大程度的吸引交通流。
4、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快速路形式。
快速路设计标准高,工程投资大,涉及方面广。
所以在快速路布局的时候,应合理选择其布置形式,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4快速路立体交叉的布设
快速路与其他等级道路相交时,应采用立体交叉;按有无匝道连接上、下道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大类。
其中分离式立体交叉仅设置隧道或跨线桥,上、下行道路没有匝道连通,此类立体交叉设计构造相对简单、占地较少,常用于快速路与铁路、次干道、支路的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除设置隧道或跨线桥外,并设置匝道连接上、下行道路,此类立体交叉设计构造较为复杂、占地较多。
快速路与快速路、主干道的交叉多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
目前比较常见的立交型式有菱形立交、环形立交、苜宿叶形立交和定向式立交等。
上述各种型式的立交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但从已建成的快速路立交效果来看,其中以环形立交交通运行效果最差。
菱形立交因其占地少、直行交通顺畅的优点比较常见,但是菱形立交跨线桥桥下交叉口往往交通拥堵,因而新建菱形交叉口时应针对交通流特点和当地用地条件,将普通菱形立交改进为分离菱形立交等。
苜蓿叶形立交各方向交通转换方便,采用较为广泛,但是随着主线交通流量的增加开始导致交织混乱、服务水平下降,因此选用苜蓿叶形立交时应尽可能的保证主线交织长度或将主线左转车辆的交织转移到专门设计的集散车道上。
定向式立交最能适合快速路特点,也是以后快速路立交的一大发展方向。
城市快速路立交间距较小,所以设计时应将相邻的多座立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在保证主要转向流量互通的情况下,尽量将次要转向流量分散到相邻的立交或路网中去解决,以简化立交、节省投资。
5结语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骨架,深入研究快速路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立足于快速路的功能特性、布局规划,从服务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仇保生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4,(2):28。
【2】刘桂生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1):1-7。
【3】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