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鸡新城疫的发病新特点及防治策略
鸡新城疫发病新特点及控制措施

鸡新城疫发病新特点及控制措施林英,高俊荣,张玉(莱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莱芜271100)目前兽药市场上针对鸡新城疫的疫苗种类繁多,一只鸡从育雏到产蛋经过了多次免疫,但是蛋鸡新城疫仍时有发生。
近几年来蛋鸡新城疫的发病呈增多趋势,表现出一些新的流行趋势,且往往与禽流感混淆,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根据近两年的门诊记录,对蛋鸡新城疫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供大家参考。
1发病新特点发病日龄:多发于200~300日龄的产蛋高峰期,同栋鸡舍饲养的不同批次的鸡群,发病日龄极其接近,有不少养殖户反应饲养的鸡群每到200日龄左右就开始发病,症状相似,控制困难,给养殖户造成很大困扰。
发病季节:初冬和晚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大风大雾的气候条件时发病较为集中。
发病范围:养殖密集的小区较为多发,有的养殖小区每年到特定的时间开始发病,发病期间整个养殖小区日龄相近的鸡群几乎无一家幸免。
发病症状:一般表现为长期零星死亡,产蛋下降。
鸡群刚开始发病时,大群精神良好,采食量不减或稍减,每天出现0.5%~0.1%的零星死亡,用药物及疫苗控制效果不佳,死亡逐步向全群扩散。
一般死亡持续10~20d后逐步减轻。
死亡率最高可达20%左右,期间有的养殖户不堪其扰将鸡群淘汰,保留下的鸡群中有个别鸡只出现拧头,瘫痪等新城疫典型症状。
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病死鸡解剖多见卵黄性腹膜炎,少数腺胃乳头出血,血液或病料做PCR检测新城疫病原阳性。
2经过对发病鸡群的调查了解,发病鸡群存在以下饲养管理弊端:1)养殖过度密集,有些养殖小区鸡舍之间距离不足2m,粪道料道不分,且常年循环进鸡,有效空舍时间较短,交叉感染的机会较大。
2)防疫混乱,疫苗使用随意,使用后不进行抗体检测,疫苗效果难以评估。
3)乳头饮水器饮疫苗时存在饮用不均匀,饮用时间长等因素,容易造成免疫失败或抗体参差不齐。
大多数养殖户忽视饮疫苗后的消毒,水路中有疫苗毒残留,长期污染水源,容易造成疫苗毒变异和反强。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鸡新城疫(avian Newcastle disease,简称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由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家禽疾病。
这种疾病对鸡、鸭、鹅、鹌鹑等家禽产生严重危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
对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鸡新城疫最初发生于亚洲地区,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该疾病在感染家禽后,可引起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损伤和卵的减产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人类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家禽而感染鸡新城疫病毒,从而造成人感染的健康风险。
鸡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和物品传播等方式传播。
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疫情的发生至关重要。
需要采取严格的动物检疫措施,对进出口家禽进行检疫并对患病家禽进行隔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饲养场、禽舍、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对家禽进行规范养殖,提高养殖密度和规模化养殖,减少家禽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场所和物品。
针对鸡新城疫的防治,主要有以下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使用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对家禽进行免疫,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减少疫情的发生。
定期对家禽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重要步骤。
2. 监测和检测对鸡群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阻止疫情扩散。
通过对禽类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等进行检测,可以及时确认是否感染了鸡新城疫病毒,为后续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封锁和消毒一旦发现鸡新城疫疫情,应立即对疫情爆发地点进行封锁,并对禽类和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应加强人员管理,防止疫情通过人员传播。
4. 抗病毒药物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特点,研发和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也可以帮助防治疫情。
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家禽感染病毒后的症状,并帮助家禽更快地恢复健康。
通过加强禽类养殖管理,提高饲料水质量和环境卫生,增强家禽的免疫力等措施也可以有助于减少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鸡新城疫的发病特点及防控对策

稀便 , 后期排黄色粪便 , 病鸡萎靡不振 , 逐渐脱水消 瘦, 呈慢性零星死亡 。 蛋鸡群的非典型新城疫比较常
见, 一般 仅 出现产 蛋量 下 降和 较轻 的呼 吸道 症状 ( 气
管锣音 、 流鼻涕等 ) 。经过治疗后 , 产蛋量可慢慢恢 复 , 很 难恢 复 到发病 前 的水平 。 但 由于 规模养鸡 场 已经 进行过 新城疫 的多次免 疫, 发病多 以非典型新城疫为主 , 若无其他病原的继 发感染 , . 临床往往表现为低发病率和低病死率 , 但鸡 群发病后 常常引起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使死亡数 量明显增加 。据报道 , 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发病率~般
龄 内 的雏 鸡 , 最早 可提 前 到 4 5日龄 。  ̄
鸡群发生鸡新城疫 时,常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或 继发感染 , 常见的有与大肠杆菌 、 传染性 支气管炎 、 传染 性法 氏囊病 、 霍乱 , 流感 等混 合或 继发 感染 。 禽 禽 用常用药物难以治愈 , 使得发病与死亡率明显增高。
2 防控对 策
在场址选择上 、 要选择 地势高燥 、 排水方便 , 远 离居民区, 屠宰场 、 离交通要道至少 l 0 米以上。 0 5 场
区布 局 上 生 活 区 , 公 区 与 生 产 区 隔离 清楚 、 格 , 办 严
由于新城疫危害较大 ,养鸡场对新城疫 的免疫 十 分重 视 , 取 多次 高 强 度免 疫 。但 是 , 分 经 过免 采 部 疫甚 至 多 次免 疫 的鸡 群 仍然 发 生新 城疫 。据 有关 研 究资料显示 发病的免疫鸡群在发病前 的抗体水平 已经很高 ,然而这些高抗体水平仍不能有效保护鸡 群免受新城疫病毒的侵袭 。
高生物安全意识 。严格防疫条件 , 做好污物和病死禽 的无害化处理等, 严格防止病原 的入侵。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家禽 的黏膜免疫水平。实践 证明气雾免疫 , 滴鼻 、 滴跟免疫都是较好的方法 。尤 其是滴眼免疫 , 既克服 了滴鼻 、 滴嘴的操作繁琐 和气 雾免疫所要求的较复杂技术措施 , 又能保证免疫效果。 适当合适的首免 ,可以有效 的保证幼龄鸡群避 免新城疫病毒 的侵袭 。养鸡场应及时检测母源抗体 水 ,根 据母 源 抗体 水 平 的高 低 和鸡 群免 疫 器 官 的发
鸡新城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鸡新城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
下面店铺整理了鸡新城疫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1、鸡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发病率高低也取决于不同季节管理水平的高低。
如果鸡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温度忽高忽低,饲养密度过大,就会使鸡群抵抗力下降,当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就可暴发本病。
2、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刚开始多数鸡只处于潜伏期,4~6天内病死率会直线上升,且多表现为急性型。
3、由于疫苗的作用,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性,呈散发,并以混合感染出现。
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不表现特征性症状而突然死亡,雏鸡中多见。
2、急性型:病初期鸡体发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渴欲增强,产蛋鸡产蛋下降或停产,软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有时出现畸形蛋。
随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时常发出怪叫声。
嗉囊胀满,将病鸡倒提有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病鸡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排出蛋清样稀粪,并混有绿色。
有的出现头颈震颤。
3、慢性型:以出现瘫痪鸡,头颈向后或一侧扭转,或软颈多见,多伴有下痢,排出黄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排出混有绿色的蛋清样粪。
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1、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搞好舍内空气消毒,重点是改善鸡舍通风条件。
2、疫苗免疫①在一般的疫区,可以采用下列免疫程序:7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传支活疫苗(H)点眼、滴鼻,同时注射新支二联油苗,23日龄用新城疫IV系苗或克隆30苗3倍量饮水,33日龄用新城疫克隆30苗或Ⅳ系苗4倍量饮水。
②在新城疫污染严重的地区,1日龄用新城疫、传支二联弱毒疫苗喷雾或滴鼻、点眼,8-10日龄用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新城疫油苗规定剂量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20~25日龄新城疫弱毒疫苗饮水。
③疫苗免疫时,操作要仔细,点眼、滴鼻要确保吸入后再放鸡,所用疫苗要现稀释现用,不能受热,30分钟内用完,使用疫苗的前后各1天内不用病毒药、清热解毒的中药,用疫苗前后3小时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鸡新城疫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对家禽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鸡新城疫最早在1930年代被发现,并且至今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家禽群体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鸡新城疫病毒主要侵害家禽,尤其是鸡群,引起鸡类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的特点。
鸡新城疫病毒可以通过空气、粪便、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其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一旦发生病毒的传播,很容易引起整个鸡群的感染。
感染后,鸡群出现消瘦、腹泻、厌食、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鸡类大规模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影响了家禽产品的供给和市场价格。
为了有效地防治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科研人员们对病毒的结构、感染机制和传播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鸡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家禽群体中迅速传播。
饲料、水源和污染环境也是鸡新城疫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防治鸡新城疫病毒传播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减少污染源的存在。
其次是加强疫苗接种,及时对鸡类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家禽的免疫力,防止病毒的传播。
科研人员们还提出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扑杀病死鸡、禁止鸡群间接触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
在病毒抗体的研究方面,科研人员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发现,鸡类在感染鸡新城疫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通过研究这些抗体,科研人员们可以制备相应的抗体药物,以提高鸡类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科研人员们也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干预和疫苗接种来保护家禽免受病毒的侵害。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1. 引言1.1 疫情背景由于鸡新城疫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并对家禽行业和经济造成致命危机,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治工作。
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疫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鸡新城疫这一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疫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疫苗的研发。
通过病原体分析和病例分析,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疫情的特点和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警示养殖户和相关部门注意防控工作,以及关注病毒的变异情况,为未来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论,我们将为鸡新城疫的防治工作做出更为深刻的贡献,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2. 正文2.1 病原体分析鸡新城疫的病原体为新城疫病毒,属于禽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
该病毒在外环境中不稳定,对温度敏感,在60°C下可迅速灭活。
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等途径传播和感染。
感染后,病毒主要侵袭鸡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引起呼吸道和消化系统严重炎症,导致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目前针对新城疫病毒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隔离感染鸡只、消毒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
研发针对新城疫病毒的疫苗也是防治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有效提高鸡只的抗体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未来的防治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疫苗研发技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以及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和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2.2 传播途径鸡新城疫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经由污染的物品传播。
直接接触是鸡新城疫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1 . 加 强 饲 养 管理 。降低 饲 养 密
该 病 一年 四 季 均 可 发生 ,但 以 软 颈 多 见。 多 伴 有 下 痢 ,排 出 黄 白
度,搞好舍 内空 气消 毒,重 点是改
善鸡 舍通风 条件 。
同季节的管理水平。如果鸡舍内通风 绿色 的蛋清 样粪 。
不 良 、氨 气 浓 度过 高 ,温 度 忽 高 忽
l / 3 处 、泄魑 腔 』 爻 直 肠 的肠 道淋 巴滤
泡 出血 或 钉 核 状 溃 疡 灶 。 四 是 后
识 ,按 照 国 家 有关 免 疫 操 作 规 程 进
行。 旦发病 , 要 紧急进 行疫 曲按种 ,
期有头部扭转、震颤、腿麻痹等。 ( 五)防治措施
采取有 效措 施,把 损失控制在最 小
典 型 鸡 新 城 疫 的 主 要 病 理 变 化
为 全 身 败 血 症 样 变 化 , 以呼 吸 道 和 毒 疫 苗 饮 水 ,新 城 疫 油 苗规 定 剂 量 消 化 道 的 病 变 最 为 严 重 。呼 吸 道 病 颈 部 皮 下 注射 ; 1 4日龄 用 法 氏 囊 弱
变 见 于 鼻 腔 及 喉 , 内部 充满 污 浊 的 黏液 ,黏膜 充血 ,偶 有 出血 。
根据 临床 诊断 表 现和 病程 长短 ,
该 病 可 分 为 最 急 性 、急 性 、慢 性 3
肠起 始 端有 豆 瓣样 ( 或 枣核 样 ) 大小
出血 点 ,直 肠 黏 膜 条 状 出血 或 点 状
出血 。
毒的 中药 ,用疫 苗前 后 3 h内不 j 千 j 抗 生素 等药 类 。
毒疫苗饮水 ; 2 O~ 2 5日龄 用新 城 疫 弱毒 疫 苗饮 水 。疫 苗 免 疫 时 ,操 作
鸡新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鸡新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类和鸟类。
这种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一旦发生爆发,将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鸡新城疫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鸡农和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病因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毒力。
新城疫病毒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其中以血清型I和III为主要类型,是引起家禽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二、传播途径鸡新城疫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进行传播。
病毒可通过感染禽类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眼泪、嗅液等排泄物进行传播,感染力极强。
鸟类和家禽的迁徙也是鸡新城疫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临床表现鸡新城疫患禽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急性发病、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蛋白质生成减少、粪便稀薄和出现黄绿色蛋白质质。
四、预防与控制1. 强化卫生防疫措施。
定期对饲养场所和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对家禽进行定期皮肤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隔离。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的基础。
2. 疫苗接种。
科学合理地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对家禽进行规范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提高家禽的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3. 管理饲养环境。
合理规划饲养环境,确保通风良好,避免不良环境引起禽类应激反应,增加感染风险。
5. 严格控制交通和贸易。
加强对于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家禽和鸟类的交通和贸易管控,严格执行禁止传染病物品流通的相关制度和法规。
6. 提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的健康防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对鸡新城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其自我防护能力。
7. 关注动态,做好信息报告。
各级防控部门应及时关注鸡新城疫的动态,对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鸡新城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鸡类和鸟类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射 高 免 血 清 , 饮 用 黄 芪 多 糖 等 药 物 以 促 进 免 疫 系 统 发 育 ,诱 导 机 体 抗 体
生 成 。 同 时 定 期 使 用 抗 病 毒 、抗 支 原 体 及 抗 大肠 杆 菌 药 物 ,预 防 相 关 疾 病
的发 生 :
血 性 、 高 度 接 触 性 传 染 病 。 该 病 于
非典 型症 状 多 表 现 为 呼 吸 困难 、甩 头 、
T 作 , 进 雏 鸡 前 最 好 熏 蒸 消 毒 ,平 时
做好 带 鸡 消 毒 T作 。
23 制 定 科 学 的 免 疫 程 序 ,做 好 .
抗 体 检 测
张 口呼 吸 等 症 状 ,产 蛋 鸡 主 要 H 现 产 { 蛋 量 下 降 。 这 些 症 状 与 其 他 一 些 呼 吸 道 疾 病 如 传 染 性 支 气 管 炎 、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及 慢 性 呼 吸 道 病 等 病 的 症 状 很 相 似 ,给本 病 的诊 断 增 加 了一 定 难 度 。
14 发 病 的 散 发 性 和 反 复 性 . 当 前 南 于 中 、 小 散 养 户 较 多 . 且
首 免 日龄 ,一 般 应 在 母 源 抗 体 水 平 低
于 1 1 : 6时 进 行 首 免 ,确 定 二 免 、 三
免 日龄 时 也 应 在 鸡 群 抗 体 效 价 降 至 1 : 1 6时 进行 免 疫 才 能 获得 最 佳 的效 果 四
浅 析鸡新城疫的发病新特点 及防治策略
秋 季 多 发 ,发 病 率 高 低 取 决 于 不 同 季 节 的 管 理 水 平 ”。 曾 有 报 道 阐 述 从 发 】
12 发 病 的 非 典 型 性 病 例 多 见 .
增 加 维 生 素 供 应 ,增 强鸡 体 体 质 ,提
高其 抵 抗 力 。
24 严 格 执 行 疫 苗 管 理 ,使 用 疫 .
苗 质 量 要 保 证
各 养 户 禽 种 来 源 不 一 、鸡 群 健 康 状 况
不 一 和 免 疫 防 疫 措 施 不 一 等 等 .使 其
免 疫 常 达 不 到 应 有 效 果 .这 些 散 发 病
严 格 执 行 对 疫 苗 生 产 、保 存 、 运
眼 线 虫 病 、眼 吸 虫病 。 ( ) 眼 结 膜 肿 胀 、眼 睑 下 有 干 酪 2 样 物 .见 于 大 肠 杆 菌 病 、 慢 性 呼 吸 道
( ) 腿 骨 弯 曲 、 运 动 障 碍 、关 节 3
肿 大 , 常 见 于 维 生 素 D 缺 乏 、钙 磷 缺
卡 氏 白 细 胞 虫 病 、某 些 传 染 病 、 中 毒
状 , 有 的 是 共 同症 状 ,有 的 是 局 部 症
杆菌 、传 染性 支 气管 炎 及 流感 等 .使 病 情 复 杂 化 ,如 宋 建 辉 曾 于 2 0 0 8年 报 道 了鸡 新城 疫 与 大肠 杆 菌 的混 合感 染 日 。 2 防治 策 略
21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提 高 鸡 体 抵 .
抗 力
12 9 6年 首 先 发 生 于 印 度 尼 西 亚 和 英 国 的新 城 , 由于 该 病 传 染 性 强 ,传 播 快 ,
13 低 发 病 率 和 低 死 亡 率 .
制 定 某 一 养 殖 场 的 免 疫 程 序 . 应 根 据 饲 养 鸡 的 品 种 、 当 地 疫 病 流 行 情
况 、 接 种 途 径 、饲 养 管 理 水 平 及 母 源 抗 体 水 平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变 化 ,一 旦 确 定 合 理 ,并 认 真 贯 彻 执 行 。 对 于 雏 鸡 应 视 其 母 源 抗 体 水 平 高 低 不 同 来 确 定
疫病 防治
行 总 结 和浅 析 ,以供 参 考 。 1 发 病 新 特点
搞 好 舍 内空 气 消 毒 .重 点 是 改 善 鸡 舍 通 风 条 件 。在 天 气 变 化 、 环 境 条 件 改变以及接种疫苗前后等应激情况下 .
11 发 病 季 节 广 泛及 日龄 提 前 . 该病 一 年 四季均 可 发 ,但 以春 、
肉毒 梭 菌 素 中 毒 。
( ) 趾 爪 向 内 侧 卷 曲 、站 立 不 稳 2 见于维生素 B 缺 乏 。
( ) 皮 下 气 肿 ,见 于 阉 割 、剧 烈 1
活 动 引起 气 囊 膜 破 裂 。 ( ) 皮 肤 血 , 维 生 素 K 缺 乏 、 2
( ) 眼 流 泪 ,眼 内 有 虫 体 ,见 于 1
由 于禽 类 疾 病 的 发 生 与生 理 变 化 有
如传染性鼻炎。
() 肉髯 、冠 白色 斑 点 或 斑 块 , 6
见于冠癣。
肠 肝 炎 、坏 死 性 肠 炎 等 病 的 前 期 排 硫 磺样糖鸡屎。
( 4)排 稀 白 粪 便 ,有 大 量 尿 酸 盐 、 泄 殖 腔周 围 有粪 痂 见 于 白痢 、痛风 、 尿 酸 盐 代 谢 障 碍 、传 染性 支气 管 炎 。 5 眼 及 眼 结膜 的异 常
后 退 . 转 圈 运 动 , 见 于 新 城 疫 、 维 生
病 、传 染 性 喉 气 管 炎 、沙 门 氏杆 菌 病 、 维 生 素 A缺 乏 等 。 ( ) 眼 虹 膜 晶 状 体 混 浊 ,见 于 水 3 禽 禽 流 感 、马 立 克 氏 病 、传 染 性 脑 脊 髓炎。 ( ) 眼 结 膜 充 血 ,见 于 中 暑 、传 4
很 大 的关 系 .在 兽 医 临 床和 生 产 实 践 过
程 中 .通 过 症 状 分 析判 断可 能 的 疾 病 是
常 用 的诊 断 方 法 ,本 文对 禽 病 发 生 时 异 常 症状 进 行 总 结 ,供 同行 参 考 。
1 皮肤 的变 化
3 姿 势 和运 动 的异 常 ( ) 颈 麻 痹 ,平 铺 地 面 上 , 见 于 1
鉴 于 此 ,笔 者 根 据 长 期 的 I 兽 医 经 床
验 ,现 将 发 病 的新 特 点 及 防 治 策 略 进
加 强 饲养 管 理 ,降 低 饲 养密 度 .
1 2 口瞳目匾圈国 21. 4 00 1 1
疫病 防治
观 症 状 辨 鸡 病
凌 兴 鹏 ( 苏 省 金 湖 黎 城 镇 畜牧 兽 医站 2 10 ) 吴 锦 宏 ( 苏 省 金 湖 银 集 镇 畜牧 兽 医站 2 1 4 ) 江 160 江 1 6 4
输 和 使 用 等 环 节 的 管 理 .切 实 保 证 疫
苗 的 质 量 。 接 种 方 法 应 根 据 免 疫 学 特
例 就 不 足 为 奇 。 同 时 , 由于 未 采 取 较 为 彻 底 的 消 毒 隔 离 措 施 ,常 导 致 下 批 雏 鸡再 次 感 染 发病
15 剖 栓 变化 不 明 显 .
染 性 喉 气 管 炎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皮 肤 粗 糙 、眼 角 嘴 角 有 痂 皮 , 3 见 于 泛 酸 缺 乏 、 生 物 素 缺 乏 、 体 外 寄
生虫。
( )皮 肤 紫 蓝 色 斑 块 , 见 于 维 生 4
素 E 和 硒 缺 乏 、 葡 萄 球 菌 病 、 坏 疽 性 皮 炎 、尸 绿 。
( 3)鸡 冠 萎 缩 ,多 见 于 消 耗 性 疾
常 为 神经 型 马立 克 氏病 。
4 粪 便 的异 常
遗 传性 、体 重 超 重 、 营养 不 良 、某 些 疾 病影 响 、鸡 的传 染性 支气 管炎 的影 响 。 ( ) 产 蛋 率 突 然 下 降 , 见 于 减 蛋 2 综 合 症 、 新 城 疫 、高 温 环 境 、 中 毒 、 使 用 某 些药 物 、应 激 因素 等 。 综 上 所 述 ,鸡 群症 状 上 发 生 异 常 , 表 现在 疾 病 的 不 同 时期 ,有 的 是示 病 症
当 前 发 生 的 鸡 新 城 疫 一 般 为 非 典 型 症 状 , 临 床 中往 往 表 现 为 低 发 病 率
和 低 病 死 率 ,但 易 引 起 继 发 感 染 或 混 合 感 染 ,使 死 亡 数 量 明 显 增 加 。据 于 正 华 报 道 ,非 典 型 性 新 城 疫 的发 病 率 一般 在 1 ~ 5 .病死 率 在 1 ~ 5 0 2% 5 3 %
给 养 鸡 业 造 成 了 巨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对
( )发 病 期 ,在 饮 水 中 给 予 足 量 2 的 多种 维 生 素 和 电解 质 .增 强 鸡 群 的 抗 病 力 和 抗 应 激 能 力 , 同 时 给 予 抗 病
毒 药 物 ,也 可 用 干扰 素 治疗 :
养禽 业 的健 康发 展构 成 了严 重威 胁 。
病等。
乏 、病 毒 性 关 节 炎 、 滑 膜 支 原 体 病 、 葡 萄 球 菌病 、锰 缺 乏 、胆 碱 缺 乏 。 ( )瘫 痪 ,见 于 笼 养 鸡疲 劳症 、 4 维 生 素 E缺 乏 、虫 媒 病 毒 病 、鸡 新 城 疫 、濒死 期 。
( 5) 扭 颈 、后 仰 抬 头 望 天 、前 冲
( ) 发 病 初 期 ,合 理 接 种 疫 苗 , 1
十 二 指 肠 、直 肠 泄 殖 腔 粘 膜 有 出血 点 . 肌 胃、腺 胃等基 本无 症 状 出现 。 1 多混 合感 染 或 继 发 感 染 . 6
鸡 新 城疫 D)又称 亚 洲 鸡 瘟 .主 要 侵 害 鸡 和 火 鸡 的 一 种 热 性 、 急 性 败 鸡 发 生 鸡 新 城 疫 时 . 常 与 其 它 疾 病 混 合 或 继 发 感 染 .最 常 见 的有 大 肠
点 , 尽 量 采 用 点 眼 、滴 鼻 或 喷 雾 接 种
方 法 ;选 择 免 疫 原 性 好 、能 保 护 粘 膜 结 构 对 粘 膜 无 伤 害 、有 效 激 发 粘 膜 免 疫 功 能 的 弱 毒 苗 .通 过 局 部 免 疫 可 产 生 较 高 的粘 膜 免 疫 抗 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