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前沿技术概览教程

合集下载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

生物科技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生物科技作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生物科技不仅涉及到人类健康、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而且还能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生物科技前沿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当前生物科技领域中的一些前沿技术。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编辑一个生物体的DNA序列的手段,包括CRISPR-Cas9、TALEN、ZFN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能够“切除”、“插入”或“修复”特定基因,进而改变特定物种的特性或治疗人类疾病。

如CRISPR-Cas9的出现使基因编辑成本降低,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二、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高速发展的跨学科领域,指的是研究和开发微小尺度(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对象的新材料、新构造、新器件和新系统的科学和技术。

生物医学芯片(Biochip)、纳米药物载体、纳米生体传感器等均属于纳米技术应用的范畴。

生物纳米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各种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

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组织工程、生物检测、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分子诊断等方面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种新兴的科学领域,是将生命体系化为工程化的系统的学科,旨在设计和构建全新的生物系统或重新构造已有的生物系统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巨大潜能不仅意味着人类可以重新构造生物机体的基础架构,而且还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包括生产新型抗菌药物、制造新型的生物能源、生产高效农业生产手段等。

四、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基因组的科学。

目前,人类基因组已经完整测序并得到指责,对于人类健康、疾病的病因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基因组学进步的推动力,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问世,基因组学的研究更具可行性和准确性。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

生物学综述生命科学前沿的最新突破与进展的研究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生命活动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研的不断深入,生物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许多前沿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综述一些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学领域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CRISPR-Cas9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工具,具有简单、高效、精准的特点,已经在许多生物体中成功应用。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编辑了多种生物体的基因,有效地研究了基因功能、病理生理机制和遗传变异等问题。

此外,CRISPR-Cas9系统的发展还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纠正了一些遗传性疾病,并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

二、干细胞治疗的突破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被认为是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的潜在手段。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成功治疗了一些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视网膜退化等。

同时,干细胞还被应用于组织工程,用于再生受损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

这些成果为临床医学带来了新的治疗策略,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

三、合成生物学的进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学前沿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系统和生物部件,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构建了许多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合成酶和合成细胞等,为基因工程、新药研发和能源生产等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推动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快速发展的技术,也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生物学领域也在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出现,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视野,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就生物前沿领域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阐述和探究。

1、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是目前生物领域中的一项较为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情况、蛋白质表达水平等信息,并得出这些信息对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的影响。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可以对每一个细胞进行精细化分析,而非对所有细胞都进行相同的分析。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肿瘤学等领域,尤其是单细胞肿瘤学的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

2、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整个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而研究其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对于蛋白质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其中,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对数以万计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和定量,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互作关系。

3、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针对某个基因进行编辑和改变的技术,在基因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目前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RNA分子与酶分子保持的互补性,将酶分子引导到特定的DNA序列上进行切割和修改。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探究基因遗传学、病理发生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应用于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4、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用计算方法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解释生命科学的数据或信息的一种学科。

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进,为整个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有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它们可以实现生物学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为整个生物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细胞的结构、生理和代谢等方面。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科技不断进步,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也得益于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前沿技术。

一、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起源于细菌的免疫系统,在该系统中,细菌能够将病毒DNA或外源DNA集成到自己细胞质中,同时使用CRISPR-Cas9系统切除这些DNA,避免它们的致病作用。

研究人员启发于此,发明了一种人工CRISPR-Cas9系统,利用小RNA和Cas9 蛋白的发挥,使其能够识别、切除特定的基因序列,从而实现基因编辑的功能。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模型和人类细胞中,以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其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细胞生物学领域,而是深入到了生物医学、农业、生物安全等多个领域。

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虽然还比较新,但是已经成为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RNA-seq基因表达测序技术在研究中往往出现掩盖少数不同细胞群的基因表达变化,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则能够在一个单独的细胞水平上研究基因表达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普通细胞和癌细胞的不同。

该技术从单个细胞中分离RNA,随后将其转录成cDNA片段,引入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测序和分析,最终绘制出每个细胞的表达谱。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细胞间脱落、失落,毒性物质导致的低产量、差异性表达以及细胞微环境干扰等问题,为细胞学的研究带来了更为全面的信息。

三、光学显微技术光学显微技术一直是细胞生物学和医学诊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在近年来,光学显微技术也被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高清晰度、更精细、更便捷的显微成像系统,可以更好地研究细胞内部微观机制。

比如,反向荧光显微镜技术(GFP技术)是以荧光蛋白分子作为显微镜标记物,较之细胞染色剂更具活体成像能力,荧光显微术可以用于研究许多组织、细胞、生物分子等。

生物领域前沿技术解读

生物领域前沿技术解读

生物领域前沿技术解读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将指定的DNA序列切除并替换为新的序列的工具。

该技术利用CRISPR-Cas9系统,与RNA配对并识别特定的DNA序列。

技术的应用可用于修复遗传性疾病、制造新的治疗性蛋白质、改善作物产量等。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动物和植物等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探索。

二、蛋白组学技术蛋白组学是一种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主要是通过分离完成对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鉴定、表征和定量。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科学家不仅可以快速识别蛋白质序列,而且也能发现新的作用和功能,从而为病理生理学、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了方便和支持。

三、CRISPR药物研究技术CRISPR-Cas9技术不仅在基因编辑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作为一种药物研究的技术使用。

利用改变某些基因的功能,CRISPR已经被用于治疗肿瘤,代谢性疾病,及基因型疾病。

四、人工合成生物技术人工合成生物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旨在用人工组装的细胞来制造特定化合物或者产生新的功能。

这有待于创新并且把生命的工程化概念应用于化学工业,环境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中。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创造新的生物燃料,制造新型材料和药物。

五、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使用生物学分子来检测报告环境信息的科技。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便携、高灵敏度等特点,因此,生物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等领域,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六、人工通讯对于生物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通讯技术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收集生物的数据,分析并归纳。

这种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预测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状况,从而为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

总体而言,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仅能够探索生命的奥秘,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创新的生物技术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应用

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应用

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应用生物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它将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致力于开发和应用生物技术来改善生命质量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生物工程领域,有许多前沿技术正在不断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生物工程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改,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对基因的精准调控和修复。

其中,CRISPR-Cas9系统是最为突出的基因编辑工具之一。

它利用一种特殊的酶剪切DNA,并通过DNA修复系统来改变目标基因的序列。

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医学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农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耐逆性和产量。

通过编辑植物基因组,科学家可以使作物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中更好地生长,并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在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它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编辑修复,基因编辑技术有望为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和持久的治疗手段,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二、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研究和设计生物系统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可以重新设计并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药领域,合成生物学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和疫苗。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的工程和调控,科学家可以使微生物合成出更安全、更高效的药物和疫苗,从而降低制药成本,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能源领域,合成生物学可以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科学家们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其能够高效地转化废弃物和植物秸秆等生物质为燃料,从而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人工智能与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生物工程领域也带来了很多创新和突破。

生物技术概述ppt课件

生物技术概述ppt课件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 程) :利用生物的生 命活动产生的酶,对 无机或有机原料进行 酶加工(生物化学反 应过程)获得产品的 工业。其主体是利用 微生物进行反应的工 业,处于生物工程的 中心地位。
20
这个5个方面的技术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彼此 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其中基因工程处 于核心位置,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终端。
标志:1953年,Watson & Crick 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及其后来DNA重组技术的的发展。
13
现代生物技术特征
1)生物技术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2)微生物、动植物作为生物催化剂,有别于化学催
化剂 3)最终目的将生物反应开发成为工业生产的工艺过
程,即生物反应过程(Bioprocess)。
1.1 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 科学与技术及工程的关系
人类在实践中发现的客观规律称之为“科学”。当人们运用这些规律 去创造出成果时需要经过三个转化过程。第一个转化是应用规律去发 明一些称之为“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如工具、设备);第二个转化 是运用技术去设计出要求的工作目标,被称为“工程”;第三个转化 是按照设计好的目标去实施之,创造出物质化成果。
态时出现的症状及病变; 四、在人工发病的动物体中又可分离到这种微生物。
25
1897年,法国布赫纳(Buchner):任何生物都有引起发酵 的物质:酶
1928年,弗莱明(A. Fleming)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工业 化
26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崛起与发展 1953年,Watson and Crick DNA 核酸双螺旋 结构,半保留复制
A、燃烧 B、微生物作用: 在常温下湿物质产生:乙醇、沼气 C、碳液 石氢中 油化含 化合有学物碳工:氢业某化的些合各植物种物可原(作材特石料别油代是代 用大用 品戟品 。属或植作物提)取汁 D、光合放氢: 特殊情况下:绿藻、蓝藻、细菌 E、 生有物电电活池性:燃生料物转燃化料为电电池活:性利燃用料酶。或如微甲生醇物、将甲没

生物前沿知识汇总

生物前沿知识汇总

生物前沿知识汇总1、DNA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突破自从2012年发现CRISPR-Cas9技术以来,这项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CRISPR-Cas9能够高效、准确地编辑DNA序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一突破为基因治疗、农业改良以及疾病研究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

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是利用Cas9酶与RNA导向子结合,形成一个可识别和切割DNA的复合物。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设计合成特定的RNA导向子,使其与目标DNA序列互补配对,然后Cas9酶将DNA切割成两段。

在切割的过程中,CRISPR-Cas9还可以引入外源DNA序列,实现基因的插入或替换。

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高效。

相比传统的基因编辑方法,CRISPR-Cas9无需复杂的酶切、连接和转化步骤,只需合成设计好的RNA导向子即可。

因此,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开始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

2、干细胞研究的突破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多种类型干细胞的诱导和扩增,为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最具代表性的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成熟细胞通过转录因子的介导,重新回到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状态。

与传统的胚胎干细胞相比,iPSCs无需依赖于胚胎,避免了伦理争议。

研究者可以从患者身上获得成熟细胞,再经过特定的诱导过程得到iPSCs。

这为个体化医疗和组织工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除了iPSCs技术,干细胞的分化和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例如,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将干细胞分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这些分化的细胞可以用于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和替代治疗等领域。

3、免疫疗法的创新与应用免疫疗法是一种利用免疫系统抗击疾病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序法
统检测
所能得到的链长 制备序列产出量
贝克曼
桑格-毛细管电泳 荧光/光学 测序法
度),准确度高
低);样品制备成本 高
罗氏/454
焦磷酸测序法
光学
在第二代中最高读 样品制备较难;仪
长;比第一代的测 器昂贵
序通量大
以鲁米那
可逆链终止物和合 荧光/光学
很高测序通量
仪器昂贵;用于数
(illumina)
成测序法
第二代 DNA 测序技术始于 2008 年,是最近几年获得突破的新技术,导致测序成本急速下降, 现在最大的成本在于用于精确排列的光学检测系统和数据分析所需的复杂硬件系统。第二代 测序技术目前有 4 种不同的测序平台,Roche 的 454 测序平台和 illumina 的测序系统最为常 用。基本原理都是边合成边测序,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 dNTP,当 DNA 聚合酶 催化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 dNTP 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根据捕捉的荧光信号并经过 计算机软件处理,从而获得待测 DNA 的序列信息。 由于成本迅速下降,第二代测序技术可以大规模的用于工商业。比如可以提供潜在疾病的测 试。个人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 2008 年大概在 20,000 美元,现在大概是 5,000 美元,外显子 测序的成本大概是 1000 美元。23andMe 是一个提供为个人提供 DNA 测试服务的公司,只要 花费 99 美元,将唾液放到试管寄到 23andMe 公司,即可以进行 DNA 测试,测试结果在 4-6 周之后出来。23andMe 进行的是特定位点的 SNP 的检测,不是全基因组测序,所以成本较 低。23andMe 未来可能开放基因组数据库的 API 给药企,但这种数据对药企究竟能有多大用 处还不是很确定。 目前基因筛查能有效诊断的疾病只有几十种(比如唐氏综合症),而现在已明确的与特定基 因缺陷有关的疾病约有 7000 种,只是所研究出的相关程度还不够强。目前的技术瓶颈不在 于测序,而在于确定怎样的序列对应怎样的疾病。比如,安吉丽娜-朱莉进行的 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筛查可以较准确的预测乳腺癌的发病率。对乳腺癌发病率的预测还与具体人种、 家族遗传及发病信息、饮食、病史等相关信息有关,较为复杂。除了 BRCA1 和 2,包括 TP53, PTEN, STK11/LKB1, CDH1, CHEK2, ATM, MLH1, MSH2 在内的基因发生突变都已被证明与遗传 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症相关。遗传性乳腺癌与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的相关程度较高。总 体而言,美国白人妇女中,有 5-10%的乳腺癌和 10%-15%的卵巢癌是由 BRCA1 和 BRCA2 基因突变引起的。在中国妇女中,与 BRCA1/2 基因突变相关的乳腺癌还不到 5%。对一个人 种、一个家族有效的基因筛查换到另一个人种、另一个家族中效果就会打折扣。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2013 年 9 月 4 日宣布,将在未来 5 年总共投入 2500 万美元,用于资 助为新生儿进行基因组测序的前景与伦理挑战所进行的研究,使基因组测序技术向大规模应 用迈出重要一步。有一天,每个新生儿在出生时,将会有自己的基因序列,它将成为电子健 康记录的一部分,并且终其一生都会被用来帮助更好地预防疾病,以及更多地警示一种疾病
的早期临床表现。传统筛查是检测血液中的化学物质及有缺陷的蛋白质,它们是近 60 种遗 传疾病的标志。所资助的相关项目将测试基因组筛查到底多有用以及是否合乎伦理。
第X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表 1:四代测序技术总结
公司
测序方法
检测方法
优点
相对局限性
ABI/生命技术公司 桑格-毛细管电泳 荧光标记/光学系 高读长(单次聚合 通量低(一次样品
变化
然条件下进行 DNA
合成(不需要使用
中属于单分子性质 序成本,降低了基
的测序技术
因组拼接的质量;
仪器非常昂贵
太平洋生物科学公 实 时 单 分 子 DNA 荧光/光学
高平均读长,比第 准确率一次性达标

测序
一代的测序时间降 的 机 会 低
低;不需要扩增 ( 81-83% ); DNA
聚合酶在阵列中易
降解;仪器昂贵
全基因组学公司 复合探针锚杂交和 复合探针锚杂交和 在第三代中通量最 低读长;模板制备
生物前沿技术概览
一、 DNA: 二代、三代、四代测序,序列对遗传疾病的诊断(比如癌症基因组的构建);基因治疗,近 年来出现技术突破,已经有药在欧盟获批。
第一代 DNA 测序技术始于 1975 年,包括链终止法和化学法(链降解),历时 10 多年完成了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原理上都是与模板结合的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 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产生 A,T,C,G 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 PAGE 胶上 电泳检测链的长度(荧光或者同位素标记),从而推测出 DNA 序列。每一次序列测定由一套 四个单独的反应构成,每个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并混入限量的一种 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由于 ddNTP 缺乏延伸所需要的 3-OH 基团,使延长的寡 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 A,T,C,G 处终止。终止点由反应中相应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而定。 每一种 dNTP 和 ddNTP 的相对浓度可以调整,使反应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产 物。
连接技术
连接技术
高;在所有测序技 妨碍长重复序列区
术中,用于拼接一 域测序;样品制备
个人基因组的试剂 费事;尚无商业化
成本最低;每个测 供应的仪器
序步骤独立,使错
误的累积变得最低
Ion Torrent/生命技 合成测序法
以离子敏感场效应 对核酸碱基的掺入 阅读高重复和同种
术公司
晶体管检测 pH 值 可直接测定;在自 多聚序列时有困难
据删节和分析的费
用很高
ABI/SOLiD
连接测序法
荧光/光学
很高测序通量;在 测序运行时间长;
广为接受的几种第 读长短,造成成本
二代平台中,所要 高,数据分析困难
拼接出人类基因组 和 基 因 组 拼 接 困源自的试剂成本最低 难;仪器昂贵
赫利克斯
单分子合成测序法 荧光/光学
高通量;在第二代 读长短,推高了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