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美 版 四 年 级 下 册《精彩的马勺》教学设计
马勺装饰画美术教案

马勺装饰画美术教案第一篇:马勺装饰画美术教案十二月二十三号油画棒班课程安排导语:马勺脸谱是古老大型社火游演扮相的蓝本,由民间艺人世代秘传.社火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祭祀活动。
陕西社火马勺脸谱,以它的绚丽色彩,感想淳厚的风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
马勺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教学内容:《手绘马勺》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马勺脸谱艺术的特点,及其历史。
*观察马勺花纹的特点观察、分析马勺脸谱的谱式和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
*能用特有的花纹装饰,脸谱表情丰富夸张。
三:教学步骤:1.首先勾勒出脸谱的线稿,眉眼鼻嘴的装饰。
脸谱左右结构对称,颜色花纹一致(花纹可以采用火纹,旋涡纹等)2.添加颜色,根据颜色特点进行上色,涂色饱满均匀。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脸谱表情丰富夸张难点:左右对称,颜色均匀,线条必须流畅五:准备材料:纸浆马勺(画室准备),铅笔,橡皮,勾线笔,油画棒第二篇:小学美术黑白装饰画教案教案一.课题(儿童黑白装饰画)二.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简单的黑白装饰画,提升同学们美术方面的艺术涵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绘画技巧,开发大家的绘画潜能以及对黑白灰素描关系的认知。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重点:让同学们独立完成一张黑白装饰画六.教学难点:对黑白装饰画的认识及理解七.教学过程1.展示一些黑白装饰画图片,引入课题。
用时5分钟。
2.结合图片向同学们阐述什么是黑白装饰画。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单纯用黑白为表现形式,具有装饰效果的绘画方法。
黑白装饰画中多用点、线、面为基本装饰语言。
其中,点、线、面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并无严格分界。
做为点的装饰语言,经由成行或成列的排列亦可称其为线,而点若成大面积重复泛起便形成了面。
同理,线这种装饰语言同样可以组成面,若线变得短小还可成点,也可以说面是线或点的大面积排列及其它的组织方法而组成的。
)用时3分钟。
3.展示一张图片向同学们提问关于黑白装饰画的问题。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21精彩的马勺(陕西)》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册《21.精彩的马勺(陕西)》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马勺脸谱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所以本课的编写主要是以了解、简单设计绘制作马勺脸谱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马勺脸谱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家乡这门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传承。
【学情分析】
小学中段的学生,在造型设计方面的思维与低段时期相比已有所提高和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在对新的美术形式特别好奇和感兴趣。
对于“设计应用”领域,应逐步要求学生对新的美术形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生活中的应用,到整个物品的最终呈现,来表达自己对设计出的物品的认识和感受。
根据本节课教材分析,虽然是“设计应用”课,但学习也需要从文化背景、设计理念、生活应用等等方面入手,设计作品要基于较强的表现能力。
从作品的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由表现形式到寓意理解,达到精神升华,实现由外而内的艺术内化过程。
并创新实践同时发表个人感受,初步具备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综合练习精彩的马勺人美版共28张

1.马勺画的起源地是哪里? 2.马勺画由什么活动演变而来? 3.马勺画的寓意是什么?
马勺脸谱画的五官
马勺脸谱画的纹样
马勺脸谱画的色彩歌
红为忠勇白为奸 黑为刚直灰勇敢 黄色猛烈草莽蓝 绿为侠义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亮
专画妖魔鬼神仙
•
• 实践要求:
• 1、以6人小组交流合作的形式,巧妙 地 运用各种纹样和色彩,设计具有美 好寓意的马勺脸谱的底稿。
• 2、时间为20分钟。
• 3、制作完成后,请小组发言人从作品 中选出一幅进行以下3方面的介绍:
• (1)马勺画的造型特点。
• (2)马勺画的色彩特点。
• (3)马勺画表达的寓意。
小组 名称
马勺作品评价标准 造型美 色彩美
寓意和 内涵
评价要求参考:
造型美:五官夸张突出,纹样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理,整体和谐统一。 色彩美:颜色鲜艳,对比强烈,冷暖搭配合理。 寓意和内涵:具有较明显的寓意特点,有吉祥祈福的内涵 图案。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21.精彩的马勺(陕西)》教学设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审美情感、文化自信、创意实践和创新思维。通过学习陕西民间艺术马勺脸谱,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学习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作业创新性:评价学生作业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作业与生活的联系:评价学生作业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5. 作业与个人兴趣的结合:评价学生作业与个人兴趣的结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九、学生自评和互评
1.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情感升华: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陕西民间艺术和马勺脸谱的制作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 content,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 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评价能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精彩的马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勺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掌握马勺的基本造型、色彩搭配及图案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个人特点融入作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的细节。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马勺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拓展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马勺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2.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
二、学情分析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在前期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知识,对于民间艺术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的马勺制作充满好奇心,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造型把握不准确、色彩搭配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和课本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a.马勺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b.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使马勺更具视觉冲击力?
c.你觉得马勺的图案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商讨制作方案。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制作马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马勺脸谱多彩课程教学材料

马勺脸谱多彩课程教学材料(一)凤翔马勺脸谱文化历史背景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地处宝鸡市东北的渭北旱原上、凤翔号称“民间文化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西府曲子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并称,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登上生肖邮票。
罩金漆器、凤翔焰火闻名遐迩,麦秸画、马勺脸谱光彩照人。
陕西关中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兽面图形的木马勺,木梭子来镇宅辟邪的习俗。
凡家中遇到不顺,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舀水的木马勺、纹样稚拙、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想象奇特线条穿插变化、忠奸善恶各有特点,既单纯有细腻,对比强烈而又和谐统一,清新、自然、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以及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既可以装饰房间,又是一件极其贵的手工艺术品。
马勺脸谱,顾名思义,就是在舀水饮马的木制、广口勺面上,绘画或雕刻社火脸谱而得名。
据考凤翔马勺脸谱,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代已初具规模,产地在我县均有分布。
马勺脸谱是根据凤翔社火脸谱民间艺人长期的社火脸谱中,根据社火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运用线条、色块等具有的象征符号抽象出来,又不断完善,形成艺术方面认可的脸谱。
凤翔马勺脸谱最早是在18cm至40cm之间的桐木材料上,以圆形马勺为样式,以五颜六色的色彩进行描绘。
净脸色彩单一,墨线勾描,如构图中的伏羲、玉帝、老子、姜太公一类的神仙,主色彩为金黄色。
墨线勾出眉眼鼻嘴,额上有红日、八卦、如意等图案或字样,寓意其神通广大,功贯日月。
一般惯用色彩如:关公为红脸,包公为黑脸,女子为粉脸,都是人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
花脸在马勺脸谱中与社火脸谱一样,数量最多,表现最为强盛,所以,马勺脸谱主要是指花脸脸谱,它集中了马勺脸谱艺人们千百年的创作心血和艺术智慧,是一大群民间艺术家艺术才华的集大成者,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深受社会喜爱。
《精彩的马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精彩的马勺》: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地方教材内容,属于民间美术教学范畴,造型.表现领域。
孩子们在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运用强烈对比,体会色彩在民间美术中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也是色彩知识的应用。
通过对马勺脸谱形与色的表现,感受其独特非凡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位于城市中心的孩子们,对于民间美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鉴于生活区域的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艺术形式,马勺脸谱的教学,会让孩子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内容。
三维目标:鉴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勺脸谱的基本知识,尝试表现马勺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师生探究等的方式,了解马勺脸谱的艺术特点,在讨论中训练观察能力,在尝试表现中锻炼造型能力,抓住马勺脸谱形与色的特点进行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感受马勺脸谱非凡的艺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更多的孩子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魅力,感受原生态艺术的感染力,使其在参与绘画的活动中增强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大胆画出马勺的纹饰、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线条的大胆使用和色彩对表现人物性格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师:马勺、课件、演示工具学生:纸质或者木质的马勺一个;水粉颜料或丙烯颜料一套。
教学过程设计:一、直接导入新课:1、拿出马勺,抛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有哪些作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了解相关的知识。
同桌之间的小交流,大约一分钟左右,说一说,全员参与。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让课堂于学生,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讨论,师生小结:马勺是先民们的一种生产工具。
说法有二:其一是瓢,也就是“勺”的用途,是把水从一个容器盛进另一个容器的间接物品;其二,是专门用来喂马的一种工具,碗口大的部分用于盛放饲料,窄细的部分用来盛水。
初中美术《马勺纹样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马勺纹样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马勺纹样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马勺纹样设计》
课时:1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黑板悬挂几幅优秀马勺作品(教师手拿马勺作品讲授):
马勺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自夏商起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文明,表达的是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我们对马勺已经有了了解,漂亮的马勺作品装点了美好的生活,它是造型精美的,凸起的,一种绘画载体,要选取适合马勺特定形状的圆形纹样表现,是件很美的手工艺作品,它不仅可以美化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歌颂和传播社会正能量。
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今天继续探究《马勺纹样设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纹样与生活的关系,通过马勺上纹样的表现,领略马勺艺术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激发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激发创造美的情感。
)
二、欣赏启发
师:马勺上的纹样素材非常丰富,请你欣赏一段马勺作品,根据已学过的纹样的设计方法请思考: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课件展示一批不同题材的马勺作品,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素材恰到好处的运用,加上精细的绘制,会让马勺艺术烁烁生辉!优秀的文化首先继承下来,经过不懈地探索和研究,拓展表现题材,才会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温故知新
师:刚才通过大家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有有概括、夸张、想象等。
通过纹样的再次创新,成为适合马勺形状的图案。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这是纹样设计中的概括方法,
师:1、这朵玫瑰花纹样由复杂变得造型简练,极具艺术形式美,正
是概括法的运用。
省略掉琐碎的形象和次要的部分,保留其精华,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21课《精彩的马勺》
作者姓名:
学校及所属区县:小学
联系方式:13502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1课《精彩的马勺》: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地方教材内容,属于民间美术教学范畴,造型.表现领域。
孩子们在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运用强烈对比,体会色彩在民间美术中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也是色彩知识的应用。
通过对马勺脸谱形与色的表现,感受其独特非凡的艺术魅力。
学情分析:位于城市中心的孩子们,对于民间美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鉴于生活区域的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这些艺术形式,马勺脸谱的教学,会让孩子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内容。
三维目标:鉴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勺脸谱的基本知识,尝试表现马勺脸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师生探究等的方式,了解马勺脸谱的艺术特点,在讨论中训练观察能力,在尝试表现中锻炼造型能力,抓住马勺脸谱形与色的特点进行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感受马勺脸谱非凡的艺术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更多的孩子认识到民间美术的魅力,感受原生态艺术的感染力,使其在参与绘画的活动中增强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大胆画出马勺的纹饰、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线条的大胆使用和色彩对表现人物性格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马勺、课件、演示工具
学生:纸质或者木质的马勺一
个;水粉颜料或丙烯颜料一套。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导入新课:
1、拿出马勺,抛出问题:
“你知道这是什么?”
“有哪些作用?”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了解相关的知识。
同桌之间的小交流,大约一分钟左右,说一说,全员参与。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讨论活动,让课堂于学生,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
)
2、通过讨论,师生小结:
马勺是先民们的一种生产工具。
说法有二:其一是瓢,也就是“勺”的用途,是把水从一个容器盛进另一个容器的间接物品;其二,是专门用来喂马的一种工具,碗口大的部分用于盛放饲料,窄细的部分用来盛水。
马勺的实用价值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消退,留给我们的多是艺术价值。
教师补充:马勺脸谱的艺术价值:
其一,镇宅之宝贝。
远古以来的很久,由于医学、科技等受限,
人、畜的死亡率都极高,于是人们乐于将绘着各类历史英雄人物的马勺悬挂于粱壁、廊柱之上,用以辟邪、护宅、保佑全家人畜兴旺之意。
由此可见,马勺脸谱应该是一吉祥之物。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陕西作为
我国民间美术的大省之一,民间美术艺术
形式异彩纷呈,马勺脸谱当值其中之一。
其骄傲在于它的形、色、纹,均无可挑剔。
教师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直截了当把学
生直接推到了学习的主角位置上,以课前
的预习为突破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
解马勺简单的历史渊源。
)
二、欣赏马勺脸谱作品:
1、请问:马勺和脸谱有什么样的关联?
陕西,尤其是宝鸡、凤翔等地是周、秦发祥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社火是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乡民们为了辟邪求吉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有社火,就有社火脸谱。
社火脸谱既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又充满浪漫神奇色彩,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
马勺上的脸谱图案源于社火脸谱,是朴素的劳动人民,为了使自己的畜生免遭大自然病虫的伤害,并保证自己能够在马、牛的帮助下平安生存,并过上美满生活而刻画的神灵符咒,体现了人们渴望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课件、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对马勺脸谱的知识一目了然,鼓励投入更大的积极性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并增强作为陕西人的骄傲和自豪,愿意做民间技艺的继承人。
)
2、观察与思考:关于马勺脸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你找到的马勺脸谱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引发思考,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有关于马勺脸谱更多的知识点。
三、引导学生发表质疑,师生进行深入探究:
1、看一看:
老师课件中马勺脸谱的脸部特征。
(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2、“眉、眼、鼻、口都长得一样吗?”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大小、形态、位置……)
3、请学生比较马勺脸谱之间的区别。
(长短、大小、形态……)
4、比较马勺造型:(长、短、方、圆、梭形……)
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一个马勺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尝试用语言进行评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马勺脸谱的特征。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马勺脸谱的脸部特征,符合学生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
6、师生深入探究:
说一说:马勺脸谱的造型特点?
主色调与人物的性格有关系吗?
马勺脸谱以其大胆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淳厚的风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民间艺人朴素纯洁的愿望。
脸谱的纹饰是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号,多采用日月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变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暴,蓝为莽,绿为侠,金银为神妖鬼怪等。
模拟演一演:请几位乐于表演的学生上台,试着表演忠、奸、善、恶的性格与神态。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马勺脸谱的特点及色彩运用的无穷变化,感受民间美术在表达朴素愿望时的简洁方式。
)
四、感受实践环节,如何临摹或者创作一个马勺脸谱:
1、线稿:
请学生说说老师出示的马勺脸谱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进行。
边画边讲:a.根据马勺型勾画;b.确定五官位置(抓特点、添纹饰);c.铅笔线描五官具体位置;d.可用夸张手法表现五官中的其中一个局部(教师示范几个夸张了局部的马勺脸谱线稿)
2、夸张的手法运用: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夸大或者缩小,对凸显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3、添加纹饰:纹样的选择——水波纹、云纹、火焰纹等,在马勺脸谱上的安排和合理布局。
教师边讲边示范,用线描勾画纹饰。
作画要求:仔细观察自己所带的马勺脸谱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要着力表现的马勺脸谱特征。
(对有造型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
作个性化的马勺脸谱纹饰。
)
(设计意图: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画的的马勺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进一步细致刻画。
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
)
五、学生尝试变现,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用流畅的线条绘出马勺脸谱造型。
2、避免面面俱到,眉毛、嘴巴等样样都描绘得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
3,用夸张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帮助,鼓励在创作时大胆使用。
六、展示欣赏评价互动环节:
1、展示评价:
2、自评、互评:
3、欣赏民间美术大师们的“马勺脸谱”:艺术大师们在表现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某一个局部的细致刻画。
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内心朴素、纯洁的世界。
-
(设计意图: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增加美术文化含量,提高修养。
)
七、课后延伸
1、用今天自己学会的方法给家里添置一个马勺脸谱的装饰品。
2、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马勺脸谱的造型表现,如手绘马勺、瓶绘马勺脸谱、纸粘土捏马勺脸谱等,旨在提高学生用不同的材
料、不同的技法,巩固对本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其他民间美术种类的学习兴趣。
附板书设计:
附作业展示:精彩的马勺
●实用价值(喂马的工具)、艺术价值(民间艺术之一)●艺术特色:纹样、色彩、线条等
●临摹、创作:夸张
“百态马勺我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