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经验谈

合集下载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社会保障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山大学。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保障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专业.本学科综合了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保障宏观政策、社会保障管理运行体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管理以及社会求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建设性。

本学科培养对象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

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保障专业考试科目120404-社会保障①②③申请审核制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⑥政治理论二、考试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名单将于每年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

(4)复试内容与形式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最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复试经验分享考研咋整

【最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复试经验分享考研咋整

人大社会学复试经验分享 | 考研咋整“社会学了没”——社会人自己的公社。

传播社会常识,分享社会学点滴,发出社会人自己的声音。

社长说每周三“考研咋整”——专注社会学类考研,回复数字6查看往期考研资料和经验。

考研成绩已经公布,进入复试的童鞋好好准备,再加一把油!需要调剂的童鞋也利用好策略进行调剂。

虽然每个学校复试情况有所不同,但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

2012年3月24日上午8到11点,笔试。

8:00——10:00专业课笔试因为早上起晚了,早餐只吃了一片全麦面包喝了半杯养乐多,所以考到一半就已经饿得肚子呱呱叫了,写起字来手发软、眼发晕。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我旁边那位同学一直写得很happy,还一个劲的找老师要答题纸,天哪明明就四道题,他是怎么有那么多话可以写呢。

哎,不管别人了我好饿,匆匆把一张纸写完就坐在那数绵羊了,不过饥饿中仍不忘为学弟学妹们造点福,悄悄把题目抄在了复试通知的背面。

下面是2012专业课笔试原题:PS:往年都是可以选的,今年没得选,就四题全做。

老师们你们是真的变懒了!1.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论述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2.结合社会秩序内在性和外在性统一的原理,论述开展文化建设与加强社会管理的本质联系。

3.联系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论述公共领域建设的重要意义。

4.联系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谈谈你对当代社会风险的认识。

10:00——11:00英语笔试今年的笔试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往年的英语是一个小时写500词的大作文,今年是3选2的问答。

主题都是和专业有关的,比较简答,肯定难不倒大家的,静下心来认真做完就OK了。

2012年3月24日下午1点开始,面试。

我们这一组的面试组长是刘少杰老师,坐在中间,其余的老师从左到右依次是冯仕政、黄盈盈、潘绥铭、李路路。

好吧,看到老师名单的时候我就开始窃喜了,今年真是人品爆好啊,全是和蔼可亲的老师。

另一组组长是夏建中,还有郝大海、于显洋、王卫东和林克雷。

二战人大劳人社保经验:且考且珍惜

二战人大劳人社保经验:且考且珍惜

第一篇复习经验篇第二篇备考心态篇第三篇温馨提示篇既然是经验贴,依照惯例,还是先自报家门。

笔者乃杨门战将,生于湖湘大地,湖南伢子2014年二战人大劳人社保,现已拟录取。

初试成绩:政治:70;英语:51;学科基础(管理学、社会学):129;社会保障学:139;总分:389。

今年人大管理学门类英语单科复试分数线史无前例降到了50,自己得以幸存,方能满怀感恩之心在此写下自己的些许拙见与15的伙伴们分享。

如果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我倍感荣幸。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直接上干货!为了让伙伴们阅览本帖后有较为清晰的复习思路,起到借鉴效果,也防止自己记流水账,特将本帖分为三篇一结语。

先直入主题谈专业课复习经验(含复试经验)再言备考心态之后来点温馨提示最终结语完篇。

总之,尽己所能,帮助伙伴们!第一篇复习经验篇一、初试专业课复习方法无庸置疑,笔者先侧重说说两门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再略述公共课的心得(英语是群主的心痛之处,你们懂的)。

当然,每个人的复习思路、习惯、方法都各异。

在此我也权当抛砖引玉,定会点到为止。

更多的细节问题和复习中的心态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群里互动解决,此篇中就不一一赘述了。

1、考试科目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201英语一科目三620学科基础科目四804社会保障学【备注】科目三含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任选其二(备考时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选两门复习即可)2、专业课参考书目(1)620学科基础管理学方振邦:《管理学基础(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详见【说明1】社会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圣才笔记,2013详见【说明2】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详见【说明3】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详见【说明4】(2)804社会保障学详见【说明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潘锦棠:《社会保障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说明1】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可以作为方振邦的《管理学基础(第2版)》的辅助学习资料,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看看。

2019年人大社会保障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人大社会保障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人大社会保障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

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专业介绍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复试时间1、报到时间:3月9日(周五)9:00—11:00地点:求是楼343室(从该楼西侧进楼上3层)。

人大劳人院复试经验之谈

人大劳人院复试经验之谈

人大劳人院复试经验之谈人大劳人院复试经验之谈人大的劳人院专业复试一般分为两天。

第一天面试内容是专业口试和英语口语考试。

每个学生进教室后,都要抽专业课考试题。

由于一个人抽一道题,例如,经济危机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如何看待今天农村的社保问题?劳动经济方面是经济危机下的劳动就业问题等……我觉得这些问题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是专业重点或是当前热点问题。

所以,后来者在复习指定资料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时政热点。

另外,建议大家也看一看导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观点。

这些内容都会对你有很大的益处。

英语口语和听力,个人认为比较简单,先是让你用英语来自我介绍。

建议你事先把这段自我介绍精心准备,最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这不但可以给导师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让自己信小大增。

如果在前面一个环节你已经做了自我介绍,导师们会让你直接念一段英文短文给他们听。

因为我当年一进考场就主动向各位老师做了自我介绍,所以,当是老师给了我一篇英语文章让我来读。

这篇短文难度比四级的难度稍难点。

但是切莫紧张,大家学了这么多年英国都是有一定阅读基础的。

你只要按照阅读经验和习惯把你不认识的单词读出来就好了(只要流利就好)。

读完这篇文章后,导师会就它来问你1-3个问题。

或者撇开这篇文章,他问你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日常的热门话题,然后让你用英语来回答,不用担心,都很简单!除了以上面试内容以外,大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几个问题:1、态度谦卑但不唯唯诺诺。

我们是学生,我们懂得的知识在这些学识渊博的老师面前仅仅是皮毛,因此谦恭的态度是必须的。

尊重应该从你的脸上表现出来。

但是,不要表露出施展不开的样子,大方、稳重、有礼、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态度。

同时,不要忘了起码的礼貌,比如说,进门时说:老师们好!离开时说:老师再见。

这些细节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你赢得宝贵的印象分!2、回答问题时,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

其实,人大的老师们都很平易近人、友善。

他们不会刻意难为某个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专业介绍一. 学院内部信息介绍1.1 学院实力分析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所高水平的专业教学研究机构。

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在我国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历史上,劳动人事学院创造了多个第一。

1985年首创人事管理本科专业;1993年率先将人事管理专业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年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1994年国内第一家劳动经济学博士点在我院诞生;2001年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劳动经济学重点学科单位;2003年首家设立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2000年以来在国内开启了劳动关系本科以及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先河。

迄今已拥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教研室);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劳动科学学术资料研究中心、劳动科学实验室和在职培训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四个博士点;与其他学院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18人,院聘兼职教授17人,返聘教授8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42人。

另有来自美、英、德、日、韩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近20位著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全日制学生98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留学生66人),硕士生249人(留学生2人),博士生93人(留学生2人)。

“学术立院”和“学术兴院”是新世纪以来劳动人事学院所大力倡导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备考备考规划建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备考备考规划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资料二、专业复习规划指导2.1考试科目●科目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科目二 201英语一●科目三 620-学科基础●科目四 842-社会保障学【备注】科目三含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任选其二2.2 专业课参考书目《管理学基础》,方振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3拓展适用资料书目《管理学》,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社会保障学》,潘锦棠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4 考试情况分析(1)劳人院社会保障专业每年考研招生在13个左右(不包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据内部消息得知,每年报考人数在350-400人,难度系数相当高。

(2)分数线波动比较大。

大家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人大的管理类分数线划得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英语,基本每年都是60,2013年是由于英语大旱降到了55。

我经常在论坛上看到一些研友总分很高但是英语不过线,这样是相当可惜的,所以英语很关键。

其次是,劳人院的专业课考得很细,给分很严。

所以每年录取的同学的总分差距很大其实主要是在专业课上。

笔者认识一个今年报考社会保障的同学,总分372,可是两门专业课一共只有218,而第一名的同学专业课一共考了260+,差距这就出来了。

这说明,专业课的复习很重要。

2.5 阶段复习计划笔者认为复习有半年的时间足够了,开始的早一点当然更好。

但开始太早的话也不太好。

一是太早你进入不了状态,二是战线太长到后期容易疲惫。

关于复习的方式,有些人一天主要只看一门,认为不用转换思维更有效率,有些人一天几门都要过一遍,觉得英语政治几天不碰就忘光了。

两种方式因人而异,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大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社会保障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社会保障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考研辅导班—人大社会保障考研经验分享不知道大家看没看今年人大的社会保障基本复试分数线,380,反正我看完就震惊了,招人越来越少,可是大家依然是会飞蛾扑火的向前,这点事有勇气的,不过我现在想想确实当时是欠考虑了,考380多的同志们,很有可能因为复试被刷。

人大社会保障考研不知道大家心里怎么想的,可能大家都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能上,可能大家都怀揣着一个那种很好的梦想,但在这里我也不想打击大家的自信,我想说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真正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思量再三,这所学校可能真的值得你为了它付出很多很多,但是青春中除了它还有很多色彩的,我不想大家讲自己的青春都浪费在这个上面。

考研热,名校热,我只理智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可能大家都是青春少年,都是热血激昂,但是我想泼一泼冷水了:面对着人大社会保障1:1.2录取的比例,却只有19人进入复试,而且其中四人会不幸被刷!这样的结局貌似更悲惨。

人大社会保障考研我亲身经历了身边的战友们真的是那么那么努力,有人甚至瘦了很多很多,我看着都心疼,也许有人说我是没有考上人大,所以才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有些痛苦了。

这段时间,我在想我要不要再来一年,要不要?想了很多问题,在看到复试线的时候就死心了。

人大社会保障考研不过我也是真心的想给各位致力于想要考劳人院的学妹和学弟们,三思!武汉大学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单位,可能大家都觉得郑功成老师、李珍老师都在人大了,所以都一哄而上,人大,萦绕了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于学文的我们,人大,地处北京,位置好,除了这些呢?地处北京的不止这一所名校,北大,北师大一样很牛,我敢说现在人大的分数文科类绝不亚于北大,那么综上所述,武汉大学可能在校区上更大,名气也很敞亮,貌似比人大更好,只是因为地理因素的话,觉得还是有些可悲的。

人大社会保障考研经历了这次洗礼,我觉得,有些问题自己真的想得太过简单,太过于理想化了,我们可能都在想有一天,自己考上人大,那么就能怎么样怎么样,可是真的能吗?我一样看见学姐发心情说在人大的两年连篇论文成果都没有出来的,这算什么呢?人大社会保障考研大家三思!380,只要15个人,报了估计上400人左右,这样的比例让人真的无语了!淡定啊!人大社会保障考研盛世清北—专注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学考研经验谈
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成立于1983年10月,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联合创办;2000年隶属关系归为中国人民大学。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先生曾任名誉院长。

现名誉院长为赵履宽教授。

现任院长为曾湘泉教授。

建院20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在这些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机构。

迄今为止,已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3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并与应用经济学各学科分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社会保障系和劳动力市场四个系;有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劳动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

一个劳动科学学术资料信息中心,一个劳动科学实验室。

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学院形成了一支整齐的专业师资队伍,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学院任教。

在“学术立院”、“学术兴院”思想指导下,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承担的在研成果达到2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成果、教育部重点成果、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成果和国际成果等。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开始实现新的突破。

与国外学院和研究所等一批著名学术组织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

从就业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国在华投资企业工作。

许多人已成长为著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层经理。

参考书目:
鉴于考试科目改革,给大家推荐几本最相关的复习参考书:
社会保障学: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
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郑功成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时间的同学在拓展以下几本选读书目:
4.《中国社会保障30年》
5.《中国社会保障论》郑功成
6.养老保险案例&医疗保障案例&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社会保障与劳动案例系列丛书经济学:
1.《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含宏观和微观)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
1.《管理学》(第七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基础》,方振邦,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
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真题回忆:
学科综合(管理学、社会学)
管理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组织变革的动力。

2.情境领导理论的内容。

3.科学决策的程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
1.一个有效地控制系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2.高效工作团队有哪些特征?如何开发高效工作团队?
3.战略管理的过程。

社会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什么是政治社会化?
3.什么是分层抽样?
二、论述题(每题17分)
1.社会分化分类型及后果
2.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3.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社会保障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
1.社会保障的功能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关系
3.员工福利的类型
4.失业保险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影响
三、分析题(40分)
简述我国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这一条例进行分析。

专业课复习方法建议:
1.对参考书目基础知识的把握。

以往年的参考书目为主,加上推荐的几本选读,而且还要
对相关刊物上的理论文章有一定的涉猎,以增强自己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要一味地钻研高深理论,因为考研主要考的是理论功底,基础理论比较多。

不要对知识点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复习的时候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每个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只有掌握住这些细节得才能在答题时得心应手。

2.掌握全面的复习资料和信息。

可以动用自己的所有关系找到已经考上的学姐或者学长,
向他们要之前的复习资料,谈谈考研心得是有很大裨益的。

有时候心态很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坚强也需要别人的支持。

我当时报考的凯程考研班,在学习方法上给了我很多的建议之外,在心态上也让我得到了很大的调整。

感觉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支持我!
3.有的放矢,把握住考研进度。

越到后来的复习过程中,很多人容易出现疲倦状态,出现
放弃心理,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的复习进度无法掌控。

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这个需要看,那个还没读,一天长达12小时的复习下来又觉得自己好像很没效率,总之各种负面情绪在考研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

所以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按时按规定完成任务,把握自己的考研进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