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1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 认识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介绍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 压强的计算:教授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压强。
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探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授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改变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影响压强大的因素,运用方法改变压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轮胎内的压强变化,引出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压强。
讲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实际应用。
6.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授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改变压强。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的因素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
答案:根据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 题目二:分析下列实例,说明压强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学习压强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境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境引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压力锅、气垫船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情境中压强的作用。
2. 讲解压强的概念:通过电脑和投影仪,我向学生讲解压强的定义,并结合实物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压强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查找相关的实际案例,进一步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境引入1. 选取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2.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压强概念。
新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8.1 认识压强

8.1 认识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2.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5.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教学难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让学生阅读课本P60图8-1,并思考:(1)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2)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3)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4)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压力让学生观察图8-2中所示的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对受力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练习:(1)向墙面按图钉,墙面受到的压力;(2)向天花板上按物体,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
⇒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1.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4.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 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2. P61控制变量法(1) 先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观察压力作用效果;(2) 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大小,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例:体重不同的两个人坐在同一沙发,深陷程度不同) 教师解释说明P61-62的实验方案 第三种方案:1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P62(1)(2)目的)。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使学生了解影响压强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压强变化的原因。
3.通过对液体和固体压强的探究,让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等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认识压强》优秀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已掌握力的概念、液体和固体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压强的因素,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对压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还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与压强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冰块在压力容器中的爆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压强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压强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小组合作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认识压强 教案 (1)

《认识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压力、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难点: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2、设计实验并自主选择不同的实验仪器完成实验。
【教学用具】气球、海棉(沙石)、钩码、小板桌、矿泉水瓶、水、铁钉、面团、细线笔等【教学流程图】引入→压力的概念→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物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一、压力二、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教师用图钉轻轻一戳气球,气球破了用力压气球,请同学观察,这个力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作用点在哪里?方向如何?完成压力的示意图,完成后特别指出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是一种特例。
找一位高大的学生上台站在许多气球上,气球没有破通过亲自压气球,总结出压力的特点: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完成练习,加深压力的理解。
强烈的对比,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三.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解释上课前的疑问:为什么那么高大的同学站在气球上不会破。
观看视频:聪明的北极熊。
讨论:为什么北极熊妈妈压破冰面掉水里了,小北极熊却没事?北极熊妈妈最后采用什么方法安全在冰面爬行呢?如果我们在脆弱的冰面遇险,该使用什么方法自救?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布置作业思考回答: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所以气球不会破观看视频学生讨论、回答。
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现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比例关系、方程等,解决压强的相关问题。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定义,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现象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单位,以及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压力与压强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
3.受力面积对压强影响的认识,以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4.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二)教学难点
1.压强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受力面积与压强的关系。
2.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运用,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3.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设想: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秀生,则可适当拓展课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掌握。
-选择题:设计一些基础概念题,检验学生对压强定义、单位等知识的掌握。
-计算题:安排一些压强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1《认识压强》WORD教案

学习内容:8.1认识压强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学
习
重
占
八
、、 难
占
八
、、
师生课堂活动方案(课堂使用部分)
学习环节 学生活动
学习准备 三角板、铅笔、橡皮、练习本、两用笔
.什么是压力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60的问题一,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在本小组内与同学们合 作、交流、讨论)
1、压力是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
考考你:
1. 质量为
2.5kg
的砖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g=10N/kg ) 3、请你画出下列图中压力的示意图。
2
3. 一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力是450N,着地面积是9cm,—头大象体重是60000N,
2
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cm,算一算,试比较: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2. 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者减小压强的实例,同学们下节课交流
3. 自我评价3-6题上作业本,预习8.2节的内容。
沪粤版初二物理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教案

沪粤版初二物理第八章神奇的压强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教案
8.1认识压强教案(一)
8.1认识压强(二)教案
8.2研究液体压强(一)教案
8.2研究液体压强教案(二)
8.3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一)教案
8.3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教案(二)
第八章复习教案一
第八章复习教案
8.1认识压强(一)
一、课标要求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材分析
关于压力和重力,在本课只就课本中所述的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也不一定都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行讲述。
不宜在本课内进行拓宽或加深。
如果有学生说压力就是重力,教师必须加以纠正,不要造成概今上的错误。
至于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可放在章末复习时进行,以免冲谈本课压强这一重要知识。
三、学情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8.1认识压强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目标
层次
具体描述语句
1 知道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知道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知道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项目内容
解决
措施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建立、控制变量法实验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实验课前
对学生要求
预习8.1节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作出标记。
师生课堂活动方案(课堂使用部分)
学习环节学生活动
学习准备三角板、铅笔、橡皮、练习本、两用笔
一.什么是压力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60的问题一,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在本小组内与同学们合作、交流、讨论)
1、压力是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
3、请你画出下列图中压力的示意图。
考考你:
1.质量为
2.5kg的砖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______.(g=10N/kg)
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50N的物体,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它,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___。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61的问题二,思考回答P62的问题,然后在本小组内与同学们合作、交流、讨论)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填写在课本上。
小组讨论:
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强弱?
50N
三、什么叫压强
1.概念:物体上受到的叫做压强。
2.公式:(文字表述)
(字母表述)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面积的单位是,符号是;压强的单位是,符号是。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
4.1帕斯卡的物理意义是。
考考你:
1.将边长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面积为1.2m2的桌面中央,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__。
2.将底面积为250cm2的正方体物块放在边长为10cm的小桌上,桌面的受力面积是_________。
3.一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力是450N,着地面积是9cm2,一头大象体重是60000N,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cm2 ,算一算,试比较: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四、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请同学们认真学习P64的问题四,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然后在本小组内与同学们合作、交流、讨论)通过仔细观察图8—6中的四幅图画,并分析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小组讨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写在课本上。
强化训练:
1.(09咸宁)在下列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喝饮料的吸管一端削成斜口面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铁钉的尖端做的细而尖D.剪刀钝了要磨一磨,使刀刃锐利些
2.(09本溪)下列各项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载重汽车安装较多轮子
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C.冰鞋的刀刃磨的非常薄
D.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3.(09年台州)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要点,默写在下面,课前组内互查。
2.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者减小压强的实例,同学们下节课交流。
3.自我评价3-6题上作业本,预习8.2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