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相关规定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修约处理规则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修约处理规则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处理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和考核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1 适用范围本规则规定了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考核断面的上报数据和水质评价数据处理方法和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考核断面的水质评价和考核,其他断面可参考本规则。
2 引用文件(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4)《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3 实验室和现场数据处理与报送3.1 数据处理要求原则上,报送的监测数据有效位数不超过3位,小数点后最多位数不能超过采用的标准方法的检出限位数,不能任意增删。
详见表1。
3.2 数据报送要求(1)各监测数据的保留位数按照表1执行,若监测值低于方法检出限,以在检出限后加“L”表示。
(2)未监测的项目填写“-1”,并注明原因;除水温外,其他项目监测值不可填写“0”。
(3)多个点位(左中右、上中下)的监测断面,除pH值(平均值按多点位氢离子活度均值的负对数计算)外,其他监测项目平均值的审核修约结果参照表1。
(4)上报监测项目的浓度单位,除水温(℃)、pH值(无量纲)和透明度(cm)外,其他监测项目统一以mg/L上报。
4 水质评价数据处理4.1 评价数据修约要求(1)进行数据计算时,进舍规则执行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拟舍数据按“四舍六入五成双”修约。
(2)原则上,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目前《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中灵敏度最低的方法检出限确定修约小数保留位数,最终修约的有效位数不超过3位;当修约后结果为0时,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各监测项目具体保留小数位数见表2。
2021环境监测-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精选试题)

环境监测-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
A.三类B.三级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
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
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前言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 9663~9673、GB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与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规范。
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广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北京市卫生防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先仁、黄荣、崔玉珍、高文新。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和监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health monitoring for public places指公共场所的发证监测、复证监测和经常性卫生监测。
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卫生状况,确定是否发放卫生许可证。
经常性卫生监测是指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在取得卫生许可证之日起,至下次复核卫生许可证之间的一段时间内所进行的卫生监测,监测卫生状况达标情况,促使卫生状况巩固提高。
4 监测点的选择4.1 选点原则4.1.1 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监测点(以下称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4.1.2 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验收 低于检出限 总量

在分析化学中,检出限(detection limit)是指某种分析方法的最低可检测浓度或含量。
当待测样品的浓度或含量低于检出限时,表示该分析方法无法准确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该物质或物质的确切浓度。
当涉及到验收和总量时,低于检出限的含量通常被视为不可检测的。
这意味着在样品中的物质浓度低于检出限时,无法确认是否超过特定的验收标准或限制。
总量是指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全部含量或浓度。
当所检测的物质低于检出限时,无法确定其准确的浓度。
因此,在统计总量时,通常不将低于检出限的含量计算在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可能有自己的检出限和验收标准。
在实际分析中,检测方法的选择和验证以及检出限的确定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和合规性,建议参考相关标准、法规和行业指南,并与专业的化学分析人员或机构合作,以确保正确解释低于检出限的结果以及涉及总量的相关分析数据。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静态配气法适用于______标准气的配制,动态配气法则适用于______标准气的配制。
2、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指该时段内污水的______与该污染物______的乘积。
3、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时,其优点是______,缺点是______;K-D浓缩器的优点是______。
4、人耳只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的声音,通常把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叫做______,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高于2000Hz的声音叫______。
5、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用______来测定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变化。
6、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步。
7、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______和______。
8、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二、判断题9、测量烟气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球部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读数时将温度计抽出烟道外。
()10、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11、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速率的计算公式为:排放速率等于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与标准状态下干排气流量乘积。
()12、测定水中油时,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13、挥发酚是指沸点低于100℃的酚类化合物。
()[扬州大学2014 年研]14、GC-MS选择固定相除了与气相色谱相同的要求之外,要着重考虑高温时固定液的流失问题。
()15、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6、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17、监测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记录并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
检验标准中的高限低限

检验标准中的高限和低限通常指的是分析方法中对可检测物质浓度的一个范围限定。
具体来说:
- 检出限(Lower Limit of Detection,LLD):它是指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条件下能够以合理的置信水平检出被测物的最小浓度。
检出限又可以细分为仪器检出限和方法检出限两种类型。
仪器检出限反映了在规定仪器条件下,由于仪器噪音导致的测量读数的漂移和波动所能区分的最小信号量。
方法检出限则是综合了样品基质影响、仪器性能及分析操作过程等因素后,能以一定置信水平检出的最低浓度水平。
- 测定上限(Upper Limit of Determination):虽然较少提及,但同样重要,它是指分析方法在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可接受的条件下所能测定的最高浓度值。
超过这个浓度可能需要稀释样品或使用其他分析手段。
在环境监测等规范中,对于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结果,通常会以“未检出”或“<DL”(低于检出限)报出,并在统计时按照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而当测定结果高于检出限时,则报告实际测得的结果。
综上所述,了解这些限制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它们帮助分析人员判断何时需要改进方法或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满足分析需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技术规定(试行)

值、年代表值等。
(五)数据整合
指同一统计范围内的各单项指标获得多个不同类型、数量的监
测结果时,将多个监测结果整合为一组数据用于代表值统计的过程。
五、数据统计
(一)日代表值
各单项指标(pH 值除外)的日代表值为当日实际获得的全部自
动数据的算术平均值。pH 值的日代表值采用当日实际获得的全部 pH
值对应氢离子浓度算术平均值的负对数表示,计算时先采用 pH 值自
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数据的统计与应用,地方可
参照执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定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 3838
2022年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控制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用原料气配制低浓度标准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2、凯氏氮与氨氮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其污染物分布量和残留量最多的部位是______。
4、波长、频率、周期、声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5、遥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接收、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等过程。
6、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7、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包括急性毒性、______、______、放射性、反应性、浸出毒性和其他毒性。
8、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二、判断题9、测量烟气温度时,应将温度计球部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读数时将温度计抽出烟道外。
()10、用林格曼图鉴定烟气的黑度取决于观察者的判断力。
()11、TSP测定中所用的滤料应该绒面向上放置。
()12、测定废水的COD指标时,当加热回流过程中出现试液颜色变蓝,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后测定。
()13、当水样中S2-含量大于1mg/L时,可采用碘量法滴定测定。
()14、水温、pH等在现场进行监测。
()15、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6、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17、监测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记录并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
()18、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三、选择题19、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对于TSP、SO2的监测,满足日均浓度测定的有效监测是()。
A.日监测时间TSP监测1小时、SO2监测1小时B.日监测时间TSP监测12小时、SO2监测18小时C.日监测时间TSP监测12小时、SO2监测12小时D.日监测时间TSP监测45分钟、SO2监测45分钟20、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生态遥感参数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相关规定
1、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10.1.4:当测定结果低于分析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时,用“,DL”表示,并按1/2最低检出浓度值参加统计处理。
2、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10.5.2: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并加标志位L统计污染总量时以零计。
3、《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中规定“当某种污染物监测结果小于规定监测方法检出下限时,此污染物不参与总量核定”。
4、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1.3: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5、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6.7.5:当测定结果高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时,报实际测定结果值;当测定结果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
6、GB17378.1?2007《海洋监测规范》规定项目检出率占样品频数的1/2以上(包括1/2)或不足1/2时,未检出部分分别取检出限的1/2和1/4量参加统计运算。
7、HJ442-2008《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监测数据产生后,在对数据准备性进行确认后进行必要的统计,其中未检出部门按检出限1/2量参加计算。
最低检出限参与数据统计的问题。
8、《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若样品浓度低于监测方法检出限时,则该监测数据应标明未检出,并以1/2最低检出限报出,同时用该数值参加统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