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搭积木教案

幼儿园中班搭积木教案

幼儿园中班搭积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搭积木》的第三章“有趣的形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学习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能准确命名。

2.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基本几何图形,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

难点:熟练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创意搭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PPT、展示板。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积木、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积木搭建作品,引导幼儿关注积木的形状。

2. 讲解基本几何图形(10分钟)利用展示板,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教幼儿认识并准确命名。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运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如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搭建房子,用圆形和三角形搭建小树。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套形状积木,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搭建。

5. 小组合作搭建(10分钟)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创意搭建。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搭建作品,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提高搭建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在展示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旁边标注名称。

2. 在另一部分展示板上,画出例题搭建作品,标注所用积木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形状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

答案:例如搭建一个公园,可以用正方形搭建座椅,长方形搭建长椅,圆形搭建花朵,三角形搭建小草。

2. 家园联系: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拍照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第一章:认识积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积木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搭积木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积木的种类:方形积木、圆形积木、三角形积木等。

2. 讲解积木的特点:积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各种积木,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2. 学生尝试用手触摸积木,感受积木的质地。

3. 学生自由组合积木,创造自己的作品。

第二章:搭积木的基本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搭积木的基本技巧:叠、搭、连接等。

2. 介绍搭积木的基本原则:稳定、平衡、对称等。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搭积木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搭积木,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章: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搭建简单积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简单的积木结构。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搭建简单积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合作,搭建自己的简单积木结构。

3. 学生展示自己的搭建作品,互相评价。

第四章: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搭建复杂积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合作,搭建复杂的积木结构。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搭建复杂积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合作,搭建自己的复杂积木结构。

第五章:积木创意展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积木作品。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讲解积木创意展示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2. 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积木作品。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积木创意展示的作品。

2. 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自己的积木作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互相评价。

中班搭积木活动教案

中班搭积木活动教案

中班搭积木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搭积木”,具体内容为第5章“积木的搭建与创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积木的种类、颜色和形状,学习使用积木进行平面搭建立体搭建,以及发挥创意进行自主搭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积木的种类、颜色和形状,提高对积木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平面和立体搭建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对搭建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使用积木进行平面和立体搭建,以及发挥创意进行自主搭建。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教学课件、示范搭建作品。

学具:每组一套积木、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各种搭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作品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搭建过的事物,激发幼儿搭建兴趣。

2. 认识积木(5分钟)(1)介绍积木的种类、颜色和形状。

(2)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积木,加深对积木的认知。

3. 示范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平面搭建,讲解搭建方法。

(2)教师示范立体搭建,讲解搭建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平面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分组进行立体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5. 自主创意搭建(10分钟)(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主创意搭建。

(2)教师观察幼儿搭建过程,给予适时指导。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1)每组展示搭建作品,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搭积木2. 内容:(1)积木的种类、颜色和形状(2)平面搭建方法(3)立体搭建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积木的认知和搭建技巧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创意搭建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中班《搭积木》教案

中班《搭积木》教案

中班《搭积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搭建乐园》中的一个活动——搭积木。

活动目标是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搭建积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为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手册《搭建乐园》第五章。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

3. 通过搭建积木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搭建积木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积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积木图纸、搭建示范模型。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积木区,让幼儿自由发挥,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作品。

然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借鉴。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展示搭建示范模型,向幼儿讲解搭建积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平铺、叠加、围合等。

同时,让幼儿观察示范作品,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特点和创意点。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动手搭建积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搭建完成后,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互相欣赏、学习和借鉴。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活动主题:搭建乐园——搭积木2. 基本搭建技巧:平铺、叠加、围合3. 创作要求: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搭建任务要求:利用家里的积木,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独特的作品,并拍摄照片,下周一带到幼儿园与同学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主要考察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搭积木》教案(优秀7篇)

《搭积木》教案(优秀7篇)

《搭积木》教案(优秀7篇)搭积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分辨各种立体形状,说出各种立体形状的名称。

2、尝试运用单双数的知识正确计数形状的数量,按要求写出相应数字。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数积木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

活动过程一、搭积木,分辨立体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进行搭积木活动,感受各种不同立体形状积木的特征。

教师:小朋友,桌上有许多积木,你们选择喜欢的积木来搭一搭。

搭好后,说说你搭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这些积木像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2、交流讨论活动,在分辨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说出各种积木的名称。

你们在搭积木的时候用了一些什么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圆柱形、三角形等积木)3、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积木并有重点的追问是什么积木。

二、数积木,计数各种形状积木的数量。

1、计算自己所搭建的物体所需要的积木数量。

教师:小朋友,你们数数自己的积木,看看用了几块长方形的积木,用了几块三角形积木?2、找好朋友,计算两人所搭物品的各种积木的数量。

三、尝试用单双数记录各积木数量。

1、了解图意和图示的关系。

教师: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积木搭的小花,蝴蝶、飞机等。

)小花,蝴蝶,飞机旁边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每个立体图形符号旁边有什么?这些括号表示什么意思?让幼儿知道图意和图示的关系。

)2、数一数,单数就用红笔填写在格子里,双数就用蓝笔填写在格子里。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积木搭很多物品。

这里有四幅画,是哥哥姐姐搭的积木照片,今天,我们学学他们是怎样搭的,并仔细数数,这四样物品一共用了几块积木,如果是单数,就在相应的'积木符号旁边的括号用红笔写出数量,如果是双数,就在积木符号旁边的括号用蓝笔写出数量。

3、交流练习结果,进行自检,他检。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锻炼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积木的基本特性,学会正确使用积木进行搭建。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积木进行搭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积木搭建出有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积木。

2.学具:每组一套积木。

3.环境布置:宽敞的搭建区,确保学生安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积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积木的名称。

(二)新课1.教师讲解积木的基本特性,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物体,如房子、汽车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搭建简单的物体。

(三)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搭建任务,如“搭建一座大桥”。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搭建方案。

3.学生分组合作,用积木搭建大桥。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搭建任务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搭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新的搭建任务,如“搭建一个公园”。

2.学生自由发挥,用积木搭建公园。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学生完成搭建后,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如学会了搭建技巧、提高了合作精神等。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物品搭建一个作品,并与家长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积木进行搭建,提高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了合作精神。

3.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搭建过程中,对搭建任务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作品不够完善。

今后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

(2)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学会用积木搭建简单的建筑物,激发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学会用积木搭建各种形状的结构。

(2)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搭建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勇于尝试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积木:让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搭建技巧:学习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掌握搭建的基本方法。

3. 创意搭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4. 合作搭建:分组进行合作搭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互相评价,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积木搭建各种形状的结构,培养空间想象力。

2. 教学难点:掌握搭建技巧,稳定地搭建积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积木、搭建场地、搭建指南。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基本技能学习:教师演示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让幼儿跟着实践。

3. 创意搭建:教师提出搭建任务,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

4. 合作搭建:幼儿分组进行合作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搭建成果,互相评价,提高自信心。

6. 总结:教师点评幼儿的搭建成果,强调搭建过程中的优秀表现。

注意事项:1. 确保搭建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受伤。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搭建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如专注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精选20篇)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精选20篇)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精选20篇)幼儿园教案《搭积木》(精选20篇)幼儿园教案《搭积木》 1活动目标1、锻炼触觉。

2、学习看图拼搭积木。

3、感知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1、用稍大的纸箱做成“魔箱”。

2、小型积木人手一套。

3、教师事先用小型积木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构成各种操作底卡,有些图案没颜色,有些图案上的颜色与积木上的'面的颜色一致。

4、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搭积木》。

活动过程一、游戏《神秘魔箱》1、摸一摸:出示装有小积木的“神秘魔箱”,请一幼儿伸手进去摸摸看箱子里装了什么宝贝。

2、猜一猜:请几个幼儿分别从箱子里摸积木,让幼儿先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积木,再摸出来看看是否猜对。

二、游戏《堆积木》1、交代游戏规则:选择一张操作底卡,从摸箱中摸出相应积木拼搭出底卡上要求的形状。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底卡,分组摸积木拼搭。

3、鼓励幼儿选择没色彩的操作底卡进行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在底卡上(为操作底卡涂色)。

三、总结分享展示幼儿的建构作品。

请幼儿分组介绍自己搭建的作品。

四、引导幼儿操作学习包《搭积木》活动延伸将各类积木投放到建构区让幼儿练习搭建。

将若干积木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分类、排序。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锻炼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幼儿园教案《搭积木》 2[活动名称]积木基础造型拼搭[活动目标]通过让幼儿有目的地拼搭动物、房子、交通工具等,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营造幼儿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氛围;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力。

[活动模式]室内活动。

[活动教具]四套“巧虎奇趣积木组”。

[活动歌曲]搭积木儿歌。

[活动过程]一、介绍积木组:H形积木5个,梯形积木1个,扇形积木1个,圆柱形积木四个,推杆一个,绳子两条。

二、基础造型拼搭1、搭小猫:①一个红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猫头像积木跨放上方;②一个绿色H形积木作底座,一个H形小猫头像积木跨放上方;③在小猫头上积木上方放一个圆形积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搭积木》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形成,认识数字6~7。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重点:认识数字6~7.
难点:知道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1、月历一本。

2、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6的形成:
幼儿看月历:——“找出6日在哪里?”(6日在5日的后面,在7日的前面。


出示数字6,请幼儿在数字6的下面放上相同数量的实物。

幼儿点数6
出示数字6的卡片,幼儿想象数字6像什么?
2、了解数与数之间多1和少1的顺序:
幼儿搭积木。

从第一块开始:1块块增加,一直加到6块。

体验感知5添上1就是6了解多1的顺序。

看月历,体验多1的顺序。

(1添上1是2,依此类推。


幼儿取积木。

从第7块开始:1块块减少,一直减到1块。

体验感知比7少1就是6,了解少1的顺序。

3、寻找生活中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幼儿在家里寻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