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最新获嘉产业集聚区规划

西有以煤炭、电力、铝 加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焦作市,
南有省会、国家区域性 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商贸型大 城市----郑州市
境内有国家重点企业---长城铝业公司。
2.1 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第二章 综合发展现状
集聚区空间方位
南部片区—— 位于新月铁路以南,包 括煤化工基地和嘉苑新 区,南至南环路、西至 西环路、东至共产主义 渠,规划范围面积5.31 平方公里;
第一章 前言
1.1 规划编制的背景
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求
河南省政府于2008年10月下旬初步确认175个产业集聚区的空 间布局,要求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布局,并作为城市的优 先开发区域。
河南省发改委于2009年4月22日向全省各辖市发布了《关于抓 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产业集聚区 抓紧推进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提出了八个方面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东部片区—— 即城东现代农机装备制 造基地,位于城区共产 主义渠以东,东基本至 获嘉县行政边界、北至 新焦公路、南至新月铁 路,规划范围面积2.64 平方公里。
新乡市桥北新区
科技中试、高科技产业、现代物流、现代农业
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 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新乡市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新乡市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新乡市拥有11家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其中:2家国家级开发区),1家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规划面积4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设施,具备承接项目大规模入驻的良好条件。
一、国家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是省政府首批确定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之一,全区累计完成投资近83亿元,基础设施覆盖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形成了7纵12横的主次干道网络,水、电、通迅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实现了“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培育壮大了国内闻名的华兰生物、新飞家电、科隆电器、娃哈哈果茶饮料、天丰钢结构、新能电动汽车等企业,已吸引800多家各类企业入驻。
新乡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家电、生物新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
二、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
近年来,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融入郑州航空港建设,同步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和城市功能建设,实现产城融合。
先后荣获“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省纺织品出口基地”等称号。
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全区入驻企业近400家,初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高科技纺织服装、高成长性服务业为主导的“2+1”产业体系。
配套功能日臻完善。
累计投资60亿元,建成城市道路130余公里,与国铁新荷铁路相连的8.3公里铁路专用线,总长近300公里的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供暖、供气、污水处理、绿化、亮化同步跟进,实现了“九通一平”和基础设施建成区全覆盖。
建成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孵化园,与沪江网合作建成2个互联网创客空间,与6所驻新高校结成“1+6”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0家。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8、郑州上街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3——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9、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主导产业:铝电联营及铝的精深加工业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铝加工11、河南省新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8——主导产业:电子工业和粮油储运与加工12、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曲梁服装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6 ——主导产业:服装13、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7——主导产业:铝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14、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0 ——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15、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3.88 ——主导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含光伏产业)为主导,以物流业为补充16、林州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3.68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17、安阳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9.53 ——主导产业:钢铁和焦化产业为主导,以焦化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为支撑18、滑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 ——主导产业:农副食品加工、服装加工为主,辅助产业为光伏高科、机械制造、物流商贸19、汤阴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2 ——主导产业:现代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和城市服务业20、内黄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 ——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21、安阳市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7.4 ——主导产业:钢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导,现代物流业为辅助22、安阳市新东区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 ——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商贸2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安阳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2 ——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及纺织轻型装备制造业24、汴西新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 ——主导产业:食品、机械、汽车零部件25、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5.3 ——主导产业:光伏、精细化工26、开封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所在市:开封市 14.23 ——主导产业:食品27、兰考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4.5 ——主导产业:机械、食品农副产品加工、棉纺织服装业29、通许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4 ——主导产业:机电和纺织业30、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市:开封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5、18.8(省规划面积) ——主导产业: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31、洛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5.3 ——主导产业:硅电子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32、洛阳工业产业聚集区(含洛阳工业园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0.8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33、洛阳经济技术产业聚集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9 ——主导产业:商贸和物流业34、洛阳市伊洛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50.1 ——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35、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21.9 ——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硅光电光伏,新材料36、洛阳市洛新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9.7 ——主导产业: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37、洛阳市石化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化纤纺织产业、精细化工以及新能源和化学新材料产业38、洛阳市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4.9 ——主导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重型机械及装配加工)、新兴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39、洛宁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5 ——主导产业:轻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40、宜阳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2——主导产业:铸造和机械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配套产业、硅材料生产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和相应的配套产业41、新安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17.8 ——主导产业:能源铝产业、铝精深加工产业和以镁合金、钛合金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钼钨深加工产业为主导43、孟津县华阳产业聚集——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5 ——主导产业: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制造44、汝阳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8.9 ——主导产业:新型建材,特种钢材,煤化工45、嵩县产业聚集区——所在市:洛阳——规划环评面积(km2): 7.7 ——主导产业:饭坡产业园规划以黄金、萤石等本地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
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

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编号:获财招标采购[2018]40号招标人: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代理机构:湖南智埔建设有限公司日期:二〇一八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招标公告 (1)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4)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分法) (37)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 (44)第五章工程量清单 (90)第六章图纸(另册) (93)第七章技术规范 (94)第八章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 (95)第九章投标文件格式 (96)第一章招标公告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项目已由获财招标采购[2018]40号文件批复,招标人为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省补助资金加自筹资金,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及监理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建设地点:获嘉县境内2.2建设规模:建设里程17.188k,路基宽度15.5/20/26/28/32m,路面宽度9/14/16/20m (详见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
2.3工期:施工标:180日历天监理标:随施工工期2.4招标范围:施工标: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监理标:包含施工阶段(含施工准备期、施工及交工验收期)、缺陷责任期监理2.5质量要求:质量合格,安全生产零事故,落实国家、省、市相关环保政策及规范要求。
2.6标段划分:两个标段,施工一个标段、监理一个标段标段标段名称招标范围一标段:施工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二标段:监理S309获轵线获嘉县城至获武交界段大修及改建工程监理包含施工阶段(含施工准备期、施工及交工验收期)、缺陷责任期监理2.7项目总投资:施工标:7081.6513万元监理标:106.2248万元2.8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单位作废标处理。
河南地区产业集聚区详细名单

附件1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郑州市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郑州航空港区4.白沙产业集聚区5.金岱工业园区6.郑州国际物流园区7.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8.官渡产业集聚区9.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10.新郑新洪工业园区11.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12.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14.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15.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开封市16.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17.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18.尉氏县产业集聚区19.杞县产业集聚区20.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21.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23.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洛阳市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25.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26.洛宁产业集聚区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27.宜阳产业集聚区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28.洛阳伊洛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29.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商贸和物流业30.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1.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32.洛新产业集聚区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33.新安县万基产业集聚区能源铝产业、铝精加工、镁合金、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34.栾川钼钨精深加工业集聚区钼钨精深加工35.孟津华阳中心产业集聚区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材料36.汝阳产业集聚区新型建材、特种钢材及煤化工37.嵩县产为集聚区38.伊川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8.719平方公里,东园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适度发展机械制造、硅及光伏产业。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28•【字号】•【施行日期】2023.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乡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2023年9月20日市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28日新乡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河南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豫政办〔2023〕33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守牢法律法规、环保标准、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个底线”,严把准入、执法、督察问责“三个关口”,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乡。
二、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浓度低于44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7.5%,重污染天数比例不高于1.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劣V类水体和县级城市、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新乡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2•【字号】新政办[2012]167号•【施行日期】2012.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2012】1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新乡市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为做好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积极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形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根据《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工作方案》,结合新乡市主导产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继续坚持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体制、机制。
以强化新乡市主导产业链薄弱环节、弥补产业链重大缺项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提升主导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节能环保相结合、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改提升相结合,依托产业集聚区,引进重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集群发展,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层次,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年度目标。
2013年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有新的增长。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紧紧围绕我市电池与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煤化工、制冷、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纺织服装、造纸主导产业,以强化产业弱项和弥补缺项为重点,跟踪行业重点企业对外投资动向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大力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一)电池与电动车产业。
依托新乡平原新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电源产业集聚区,发挥金龙集团、环宇集团、科隆集团、新能电动车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优势,以强化产业链中关键原材料的弱项和弥补产业链中3C电池、电池控制系统、电机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管理系统等重大缺项,大力承接北京(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天津统一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海(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力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电池有限公司等)、福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宝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等)、广东(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中科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东莞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浙江(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众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等)、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泰集团、双登集团有限公司等)、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电池及电动车优势企业的驱动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和专用底盘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业,积极吸引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专用铜箔等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加快构建技术装备先进、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的电池与电动车产业集群。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附件1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郑州市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郑州航空港区4.白沙产业集聚区5.金岱工业园区6.郑州国际物流园区7.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8.官渡产业集聚区9.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10.新郑新洪工业园区11.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12.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14.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15.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开封市16.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17.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18.尉氏县产业集聚区19.杞县产业集聚区20.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21.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23.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洛阳市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25.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26.洛宁产业集聚区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27.宜阳产业集聚区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28.洛阳伊洛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29.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商贸和物流业30.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31.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32.洛新产业集聚区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33.新安县万基产业集聚区能源铝产业、铝精加工、镁合金、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34.栾川钼钨精深加工业集聚区钼钨精深加工35.孟津华阳中心产业集聚区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材料36.汝阳产业集聚区新型建材、特种钢材及煤化工37.嵩县产为集聚区38.伊川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8.719平方公里,东园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适度发展机械制造、硅及光伏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一、基本情况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立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平原,京广、石太铁路,济东高速、新济、新洛、汲詹、薄口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便利,南距河南省省会郑州市50公里,东至新乡市14公里,西距焦作市40公里。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成7.95平方公里。
按照产业布局,分为现代煤化工基地、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基地、新乡高低压电器产业园、新乡市体育产业园和嘉苑新区。
按照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将倾力打造我国中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获嘉县经济跨越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区。
二、机构设置
2008年5月获嘉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下设:综合办、招商局、企业发展服务局、社会事务局四个内设机构和财税分局、规划建设分局、国土分局、公安派出所四个派驻机构。
辖11个行政村,辖区人口4万人。
获嘉县人民政府县长兼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
三、发展现状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对集聚区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企业项目引进为中心,以投资环境优化为保障,大力实施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顺利进行。
随着世界500强英联集团的入驻,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河南金天化工集团、河南中科化工集团、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的相继入驻,企业集聚效应日趋显著。
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体育、高新能源、现代精细机械加工、节能建材等产业的入驻,不仅丰富了集聚区的产业发展的结构,进而极大的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筑“巢”引凤,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5亿元,建成了东环上跨立交桥和东区下穿铁路立交桥,新修道路13.5公里,完成110千伏变电站1座,启动了220千伏变电站建设;供排水、供电、天然气铺设等在建成区基本完全覆盖,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嘉苑社区、标准化厂房等项目陆续完成;嘉苑公园、综合市场、星级宾馆、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等项目将逐一启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大框架已经拉开。
(二)群“凤”来栖,招商引资工作蒸蒸日上。
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家。
2010年实现企业营业收入76.2亿元,新上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投资20.4亿元。
围绕现代煤化工特色产业,已成功引进全国碱行业前五强河南金山集团和国内500强企业河南煤化集团年产40万吨甲醇项目、河南煤化和通辽金煤投资26亿元的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中科集团投资30亿元的40万吨苯乙烯、10万吨丙烯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谋划的180万吨甲醇制60万吨烯烃和乙二醇第二条生产线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三)项目集群建设,产城相融发展。
现代煤化工园区是新乡“一谷五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嘉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园区。
计划到2015年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为甲醇、乙二醇、烯烃等主要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年产化工产品57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利税50亿元。
规划全部完成后,现代煤化工园区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以“煤化工核心技术国产化”为突出特色的中型煤化工产
业集聚区。
机械装备制造园区重点围绕免摇启动器、玉米收割机、花生剥壳机、农机具配件等农机产品,整合产业资源,依靠免摇启动器生产龙头企业新乡恒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带动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科学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园区突出体育功能,展现文化底蕴,围绕体育用品研发生产、户外休闲、娱乐赛事等产业,将建成豫北区域性优势的主题园区。
嘉苑新区按照“产城对接、产城一体”的思路,建设集企业科技研发、三产服务和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未来10年,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将继续按照“以循环经济模式集聚产业,用生态工业理念营建园区”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建设,以重大项目支撑集聚区建设,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集聚区建设,力争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58亿元,最终建成我国中部地区以现代煤化工、机械装备、体育产业为主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