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2024卵泡刺激素(FS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24卵泡刺激素(FSH)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促)卵泡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
促卵泡激素可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并促进整个卵巢长大。
而其作用于睾丸曲细精管则可促进精子形成。
促卵泡激素在人体内呈脉冲式分泌,女性随月经周期而改变。
检测血清中促卵泡激素(一文解读I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的8大临床应用)对了解垂体内分泌功能,间接了解下丘脑及卵巢的功能状态、预测排卵时间、不孕和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1检测方法FSH检测一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I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1IA)法。
1.1 C11A法1.1.1 原理采用连续两步酶免法("夹心法")测定。
将样本和包被有山羊抗小鼠-小鼠抗人FSH 复合物的顺磁性微粒和含蛋白质的"TRIS"缓冲液添加至反应管中。
样本中FSH首先与固相上固定的小鼠抗人FSH抗体相结合。
结合在固相上的复合物置于磁场内被吸附住,而未结合的物质被冲洗除去。
随后,添加标记了碱性磷酸酶(A1P)(A1P.1DH异常翻倍升高,原因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山羊抗人FSH抗体,它与之前结合在微粒上的FSH相结合。
进行第二次分离与清洗,除去未结合的物质。
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到反应管中,它在A1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的临床意义)的作用下迅速发光,所产生光的量与样本中FSH的浓度成正比,通过多点校准曲线确定样本中FSH的量。
试剂与操作方法参照试剂说明书。
1.1.2 注意事项1.12.1 标本类型及稳定性: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作为检测样本。
样本在2~8可保存14小时;在-20。
C可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1.12.2 结果报告:在介于检测下限和最高定标品值之间的分析范围内,可进行样本的定量测定。
若样本含量低于测定下限,以小于该值表示结果;若样本含量高于最高定标品值,则以大于该值表示结果。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
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
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合征等。
FSH值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
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
血LH浓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
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见于席汉综合征。
高FSH 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
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1):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
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为0.08-0.92nmol/L。
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症。
4、雌二醇(E2)则卵巢的卵泡分泌。
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腺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血E2的浓度在排卵期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后期272-793pmol/L。
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
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血P 浓度在排卵前期为0-4.8mnol/L,排卵后期7.6-97.6nmol/L。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之蔡仲巾千创作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 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更。
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
到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
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 (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成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
检测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水平的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经常使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
一、性激素6项测定要求1.血清生殖激素检查前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防止影响检查结果(雌孕激素治疗或促排卵治疗后复查除外)。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

性激素的临床意义性激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激素,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
它们在人体内对于性腺的正常发育、生殖功能的调节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性激素还涉及到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对于人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也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性激素的临床意义展开论述。
首先,性激素对于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调节至关重要。
对于男性来说,睾酮是一种重要的雄激素,它由睾丸分泌,对精子的生成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睾酮的存在维持了男性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睾酮缺乏会导致睾丸功能减退,精子生成和性欲减弱,甚至引起不育问题。
对于女性来说,雌激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调节过程中,雌激素对于子宫内膜的成熟和排卵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雌激素的存在使得女性的性腺发育和功能保持正常。
缺乏雌激素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排卵异常,乃至不孕。
其次,性激素对于第二性征的出现也非常重要。
在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激增,引起第二性征的出现。
比如说男性的声音变低,肌肉发达,体毛增多;女性的乳房发育,髋部扩大等。
这些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得男性和女性区分开来,同时也对于个体的性吸引力和性别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性激素对于骨骼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性激素的存在对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骨密度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增加骨折的风险。
因此,性激素的平衡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性激素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因此,雌激素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女性更年期。
综上所述,性激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们在性腺发育和功能调节、第二性征的出现、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性激素的检测和调节,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性激素临床应用

促使女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
包括子宫发育、阴道表面细胞增生、促进卵泡发育等
促使第二性征的发育
包括乳腺管、间质、外阴等的发育
调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参与全身调节
参与水钠平衡、糖代谢、脂代谢、钙磷代谢和多种蛋白合成等调节 作用于全身多个靶器官
雌二醇(E2)
E2全身效应:
防止牙槽嵴吸收所致牙 牙齿
男性生殖激素
睾酮(T)、游离睾酮(FT)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机制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下丘脑GnRH及卵 巢雌、孕激素的 综合调控
垂体前叶
促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素
LH
卵泡刺激素
FSH
催乳素
PRL
表示促进
性腺(睾丸,卵巢,乳腺等)
性 腺 激 素 负 反 馈 于 下
雌 激 素 对 下 丘 脑 垂
。
性激素临床意义
FSH、LH临床意义
血清LH、FSH 参考值: ( mIU/ml ) FSH
女性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期
3.2-15 7.5-20 1.3-11 36-138
男性
1.5-11.8
LH
1.2-12.5 12-8 2 0.4-19 14-48
1.1- 25
1、青春期启动和真性性早熟的标志,鉴别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2、对中枢或卵巢性性腺功能低下闭经的鉴别诊断,FSH>3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性 (卵巢性)闭经;FSH和LH均<5IU/L,为低促性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性)闭经。
3、检测LH排卵峰预测排卵。
FSH、LH临床意义
血清LH、FSH 参考值: ( mIU/ml ) FSH
性激素六项化验单临床解读-左宏玲-妇科

性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胆固醇
△5途径 孕烯醇酮 17a-羟孕烯醇酮 孕酮 △4 途径
脱氢表雄酮 (DHEA) 雄烯二酮 •卵巢在排卵前以△5途径合成雌 激素。 •排卵后以△4 和△5两种途径合 成雌激素。 •孕酮以△4 途径合成
17a-羟孕酮
雌酮 睾酮 雌二醇
女性生殖-内分泌轴
中枢大脑皮层 下丘脑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五)睾酮COS患者T呈轻度到中度升高;卵巢或肾上腺有分
泌雄激素的肿瘤及多毛症T升高。
总 结
女性性腺激素参考区间(电化学免疫发光法) 原装试剂参考值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期
FSH(IU/L)
LH (IU/L) E2(pmol/L) P(nmol/L) T(nmol/L) PRL(μ g/L)
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 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 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 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
FSH和L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LH和FSH的变化 趋势大致相同,但LH较FSH的变化幅度大。
LH和FSH的临床意义
LH和FSH多联合测定,用于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 功能。 增高: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瘤,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于 不全,细精管发于障碍,真性卵巢发育不全,真性儿童性 早熟等。 降低: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假性性早熟(性腺或 肾上腺皮质病变所致)
(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 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 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
性激素基础值的临床意义及实验室诊断

①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T往往高于正常值100倍,同时伴有肌肉、骨骼生长加快,性器官过早发育,副性征过早出现,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正常。
②真性性早熟,由于下血脑-垂体-性腺轴不适当地过早被激活,引起性激素大量分泌,血中FSH、LH、T水平也增加。
)
②皮质醇增多症(通过负反馈作用,垂体分泌促性激素受抑制)。
③妊娠期吸烟妇女,葡萄胎患者。
④更年期综合症。
(三)孕 酮(Progesterone,P)
P是卵巢分泌的一种重要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妊娠期间主要作用于胎盘,是维持妊娠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类固醇激素。
① 性别和年龄 睾酮系雄性激素,男女两性水平悬殊,男性胎儿睾丸的间质细胞在胚胎7-10周时开始出现,青春期开始后睾酮的合成分泌逐渐增加。成年男子的睾酮水平较稳定,5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游离睾酮的下降尤为明显。
② 分泌节律 睾酮分泌量比较稳定,但青年男子可有昼夜节律性分泌,午夜2时最低,上午8~10时最高,波动范围在10%~25%之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女性由卵巢分泌,月经周期中未有周期性的波动。
性器官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和血浆性激素的水平。直接受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调节作用,同时又受到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和调节。
性激素包括睾酮(T),双氢睾酮(DHT),雌二醇(E2),雌三醇(E3),雌酮(E1),孕酮(P)等,此外,胎盘分泌的胎盘泌乳素(HP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由肾上腺分泌的脱氢表雄酮(DHEA),17—α羟孕酮(17-α-OH)和雄烯二酮(A2)。
六、性早熟症(PrecociousPuberty)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临床意义1.促黄体生成素(LH)在女性体内,LH在月经周期的卵泡期与FSH一起促进卵泡的成熟,雌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排卵和使排卵后的卵泡转变成黄体并促进黄体合成孕激素和雌性激素。
因此LH测定可用预测排卵和排卵异常的诊断。
但口服避孕药、超排卵药、激素替代治疗、卵巢切除术等也可影响黄体生成素水平,男性LH则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增生,并促进合成和分泌睾丸酮。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称为克氏综合征的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良、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瘤、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减低常见于西蒙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肥胖性生殖器退化综合征、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等。
促卵泡激素(FSH):主要作用是促进和维持正常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功能。
FSH对男性是促进产生精子、刺激睾丸支持细胞发育。
对于女性有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以及促进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促进卵泡分泌激素,并与LH协同作用促进排卵。
测定FSH是研究和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主要检查方法。
常用于排卵时向,内分泌治疗的检测及对不孕症的诊断等。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卵巢或睾丸发育不良、原发性卵巢功能低下、卵巢排卵功能障碍、原发性不孕、等。
减低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假性性早熟、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垂体泌乳素(PRL):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腺垂体是合成PRL的主要部位,主要性功能是维持产后的泌乳,同时与卵巢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分娩前乳房导管和腺体的发育。
临床意义:催乳素合成和释放过多将导致性腺功能低下综合症,女性PRL水平升高可引起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症,无排卵伴闭经,严重者可出现重度雌激素降低。
高催乳素血症是导致女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常有异常泌乳、原因不明的不育、垂体腺瘤时,是检查促乳素的适应症。
应激刺激如麻醉、手术、运动、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等均引起PRL的分泌。
手术时血清PRL可以增高5倍。
雌二醇(E2):为体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
主要由卵巢中发育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协同分泌妊娠期间中E2 主要来源于胎儿胎盘复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功能低下,可考虑用促性腺激素替代治疗
16
排卵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测定性激 素,结合B超,可了解卵泡的发育状态。 测定 FSH、LH、E2、P 才有意义 当E2正常,卵泡大小也正常,LH有峰值, P值不高,是理想的排卵条件,预计可于 LH峰出现后的24~36小时排卵
15
卵泡期检测
促卵泡素(FSH)过高,说明卵巢的储备功能差 促黄体生成素(LH)过高,就会影响卵泡质量,
卵泡受精力下降,流产率增加,可先行降LH治疗 雌二醇(E2)过高,考虑病人可能有残存的卵泡,
提示不宜进行促排卵治疗 催乳素(PRL)过高,也会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
这时主要用溴隐亭对症治疗即可 睾酮(T)过高,会影响卵泡的发育,造成无数的小
卵泡期检测 排卵期检测 黄体期检测
14
卵泡期检测
在月经周期的第2~3天内测定血清中的性 激素,目的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基础状 态”,检测的内容是全部的六项,不可缺 少。因为各项性激素可以反映不同的情况
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 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 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内容提要
性激素的基本知识 性激素六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性激素六项的解读
2
CNS 下丘脑 垂体
卵巢 子宫
中枢皮层
?
下丘脑
生 殖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内
垂体
分
FSH 促性腺激素 LH
泌 轴
E
P
3
4
5
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来源
下丘脑:
▪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来源:下丘脑,呈脉冲式释放 作用:促进脑垂体性腺激素呈脉冲式 释放
▪ PRH(催乳素释放激素): 来源:下丘脑 作用:调控PRL分泌
▪ PIH(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来源:下丘脑 作用:调控PRL分泌
6
促性激素来源
腺垂体:
FSH(卵泡刺激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卵泡的生长和睾丸的生精过程。 在月经周期中,FSH与LH同步变化,呈脉冲式释放。
LH(黄体生成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卵巢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睾酮分泌。对女性在卵 泡期与一定量的FSH共同作用,促使卵泡成熟及雌激素 生成。排卵后,促进卵泡转变为黄体促其合成分泌孕酮。 LH呈脉冲式释放。晚卵泡期17次/24h,黄体中期7次/24h。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对乳腺促进腺泡和导管生长发育,为分娩后泌乳作准备。 对体温,产热增多,排卵后体温维持升高约0.5℃左右,维 持在整个分泌期。 ➢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卵巢产生少量 T(睾酮) 来源:女性来自卵泡内膜及肾上腺皮质。男性来自睾丸及肾上腺皮质。 作用:适量T刺激腋毛、阴毛生长。维持性欲。过量T可致女性男性化多毛症。 血中T呈脉冲式分泌,每12小时出现一次峰值。
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 LH, FSH
对垂体促性腺释放激素的正、 负反馈作用
阈值以下:负反馈
阈值以上:正反馈
促进LH排卵峰
孕激素 雌、孕激素联合对促性腺激素
的合成和释放是负反馈抑制
与雌激素协同增强LH排卵峰
11
性激素检测项目
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 孕酮(P) 睾酮(T)
12
女性激素测定抽血时间
根据测定的目的:
了解基础内分泌水平——在卵泡早期,月经 的第1-5天,最好第2-3天;FSH、LH、E2、 T、PRL
了解有无排卵、黄体功能——黄体中期(排 卵后第7-8天,规则月经的第21天)
PRL——有昼夜节律变化,采血宜安排早晨 7-8时,避开排卵期,空腹
13
检测的时间
8
卵泡的发育
募集 :
经前5-7天开始,
持续8天
选择:
月经3-4天
优势化: 月经5-14天
排卵:
月经第14天
黄体形成: 月
10
女性激素对生殖轴的调节作用(2)
对下丘脑、垂体生殖激素合成和分泌的正、负反馈作用
雌激素
促进垂体GnRH受体合成增加垂 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对GnRH的敏 感性
PRL(催乳素) 来源:腺垂体。 作用:刺激乳腺的成熟和分泌。PRL孕期逐渐升高,分娩前达高峰。
7
性激素来源
➢ 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少量 E2(雌二醇)
来源:女性,卵泡、黄体为主,胎盘、肾上腺皮质少量。 作用: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副性征出现。 P(孕酮) 来源:女性,黄体、胎盘。男性,睾丸、肾上腺皮质。 作用:主要作用对子宫保证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