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基础(曼昆)

合集下载

曼昆微观经济学1-9单元重点习题答案整理

曼昆微观经济学1-9单元重点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问题与应用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

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6.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打扫房间比你的室友快。

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作,你承担全部打扫工作,那么你所要花费的时间比你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比我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我要花费的时间少了,因为娴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A 国比B 国擅长生产丝绸,而B 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A 国高,如果A 国专门生产丝绸,B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会使两种商品的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

这样,A、B 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7.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

微观经济学(曼昆)知识点梳理

微观经济学(曼昆)知识点梳理

1.经济学十大原理1.1.在效率(efficiency)和公平(equality)之间权衡和取舍1.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1.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考虑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1.4.激励(incentive)1.5.贸易1.6.市场能够很好地组织经济活动1.7.市场需要产权(property rights),政府有时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但也可能因为市场权力或外部性造成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1.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即生产率(productivity),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1.9.通货膨胀(inflation)1.10.在经济周期中,人们需要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2.经济思维2.1.科学的方法2.2.假设思维2.3.经济模型2.4.循环流量图(circular-flow diagram)2.5.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2.6.微观(microeconomics)与宏观(macroeconomics)2.7.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与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3.贸易4.供给与需求4.1.市场:某服务或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群体。

4.2.需求量(quantity demand):买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量。

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此为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5.弹性(elasticity)5.1.弹性是数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替代品(substitutes)、奢侈品往往富有弹性,互补品(complements)、必需品往往缺乏弹性;广义的市场缺乏弹性(inelastic),狭义的市场富有弹性;长期比短期市场更富有弹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一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懐1章经济学十夭原理尤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人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9边际成本來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町用的技术。

・经济学十人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酋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如何相互交易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Z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町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Z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权衡収舍可以改变。

・人篡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訂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町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町以专门从事他们具冇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环■章供给与需求的両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屋: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看法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

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利润。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惹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公司在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本质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能够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别人在经济利益上得益或受损的权利。

微观经济学-曼昆版 PPT10

微观经济学-曼昆版 PPT10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限制了供给污染的权 利,与税收也同样的效果
当政策制定者不知道需求曲线的位置时, 这种许可证制度能更好的达到减少污染的 目标
15
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一些政客以及许多环保主义者宣称:没有人拥 有“购买”污染的权利,也不能对环境标价
然而,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清新的空气与清 洁的水的价值必须与它们的 Nhomakorabea本进行比较
6
外部性的影响:总结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 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 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
7
两种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例如:
限制排放的污染数量 强制企业采取某种技术来减少排放量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 市场均衡= 社会均衡
(对买者征税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市场均衡 量等于社会最优量)
4
接种预防传正染外病的部疫性苗的不例子
仅保护你自己,而且也保 护在你之后到沙拉吧或者 生产部门的人.
研究与发展创造出了别人 也可以使用的知识
人们上大学提高了教育水 平,并减少了犯罪和改善 了政府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 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例如:
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
矫正税:矫旨在正引性导税私人收决与策补者考贴虑负外部性
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它是以最早主张采
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1877-1959)的名字命名的 理想的矫正税= 外部成本 对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 外部利益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经济学概述、供求与局部均衡练习题一、单选题1。

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2.经济物品是指DA。

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3。

经济学可定义为C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们靠收入生活4.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资源配置问题说明的是CA.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且是无止境的 B。

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C。

一种资源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用途,但有一种利用效果最佳 D.以上说法都对5.下列命题中那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A.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把存款基准利率降低0。

25% B。

2011年失业率超过8%C。

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了6。

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能获得的收入是: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

该人选择期货投机的机会成本为AA.13.5万元B.20。

5万元C.14万元D.13万元7.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8。

在某种物品价格上升的百分比既定时,引起需求量减少最大的情况是CA.价格上升后时间长B.这种物品的支出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大C。

很容易得到替代品 D。

以上全对9。

如果某种物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那么,该物品BA。

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

需求单位弹性 D.需求价格弹性接近于零10.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所表示的是DA。

单位弹性 B.无限弹性 C。

富有弹性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11.下面哪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BA。

大米 B。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利润最大化 长期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等于价格(有效规模),此时利润最大化 企业短期停止营业的决策:边际收益(价格)< 平均可变成本 结论
在长期中,留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 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垄断产生的原因
垄断资源 政府创造 自然垄断 目标:利润最大化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 垄断的代价:产生无谓损失,因为评价高于边际成本但小于垄断 价格的消费者无法从交易中得到好处。 垄断的福利改进:进行价格歧视
产生了过剩 案例研究
最低工资 税收
税收削 减了市场规模,降低了效率,产生了无谓损失
无论是 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税收负担较多的落在缺乏弹 性的一方。
税收产 生的无谓损失与供给与需求的弹性有关,弹性越大,无谓 损失越大。
税收收入
垄断市场
拉弗曲线 理想 的税种:土地税,由于供给缺乏弹性,产生极少的无谓损失 结论:管制和税收通常会降低市场的效率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变 结论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交 点对应的产量称之为有效规模。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必需品与奢侈品 市场的定义 时间框架 供给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 供给量增加;反之亦然。
供给曲线:表述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的曲线
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投入品的价格 技术 预期 卖者的数量 供给弹性(及决定因素):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生产物品的灵活性 时间框架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决定市场均衡 结论:完全竞争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来配置稀缺资源,有效率 均衡应用案例
搭便车问题 解决办法: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资源
过度使用的悲剧
海洋中的鱼越来越少;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过度砍伐森林;公共 厕所的手纸总是很快用光。
解决办法:明确产权
生产成本的概念
成本
显性成本,对应会计利润 隐性成本,对应经济利润 生产函数
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成本递增 成本的衡量
固 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平 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短 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每一个人都是价格接受者
1.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没有人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
需求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 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需求曲线:表述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的曲线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收入(正常物品正相关;低档物品负相关) 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负相关) 嗜好(偏好) 预期 买者的数量(正相关) 需求弹性(及决定因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作为科学家
实证分析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提出理论、建立模型(包含假设)、收集数据并验证 几个典型的模型
作为政策顾问
循 环流向图 生 产可能性边界
规范分析
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意见分歧的原因
科学判断的不同(对真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效率重要还是平等重要?
利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改善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详情参考国际经济学
自然灾害之后物价上升 弹性应用案例
谷贱伤农 禁毒活动增加了毒品犯罪 OPEC 不能保持石油高价格 税收归宿 政府的行为对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影响
价格管制
价格上限(默认小于均衡价格)
产生了短缺 短缺状态下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案例研究
排队 人情关系(权利关系) 行贿与受贿 黄牛
春运期间,部分线路火车票一票难求;有几种办法得到火车票? 医疗资源短缺,如何得到医治? 为什么审批制下容易出现腐败行为? 黄牛为何屡禁不止? 价格下限(默认高于均衡价格)
电影票 优惠券 飞机票
微观经济学基础(曼昆)
导言
市场如何运行
衡量市场福利与效率的工具
公共部门经济学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七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经济学的思维模式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私人物品
有竞争性;有排他性 如:iphone;拥挤的收费公路 自然垄断
无竞争性;有排他性 如:消防;Windows系统;不拥挤的收费公路 公共资源
有竞争性;无排他性
如: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不收费公路;野生动物、海洋中的 鱼类等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无竞争性;无排他性
如:国防;基础研究(数学定理);反贫困;不拥挤的不收费公 路
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正的外部性
举例
教育 无报酬打扫寝室卫生 影响
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外部性的解决办法
政府出面
管制
禁止排污 强制教育 矫正性税收(庇古税)与补贴
排污税、汽油税、烟草税 教育补贴、科研补贴 可交易的许可证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 私人的解决办法
慈善、捐赠;与旁观者签订合约矫正外部性 科斯定理
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 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且有效地配置资源。
私人办法不总是有效的原因
交易成本
谈判破裂
结论:当市场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失灵。此时,政府出面通常可 以改善市场的结果,将外部性内在化,提高市场的效率,增强社 会的总福利。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对物品的分类
消费者剩余
定义: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衡量的是买者感觉自己从交易中得到的好处 生产者剩余
定义: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衡量的是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市场效率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的力量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 市场失灵
市场势力 外部性
外部性
负的外部性
举例
无成本排放污染物 在自习室大声喧哗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