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新疆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

论和方法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班级:动科122班

学号: 123531210

姓名:凯丽比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标题: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摘要: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主要包括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原理和一般途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规、行动计划和国际组织、动物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内容,同时系统介绍了畜禽、实验动物、渔业和野生动物等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遗传保护动物

气候变化对动物遗传资源的影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

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于本世纪末,地球气温将攀升至二百万年来的高位。

至于对动物遗传资源的影响,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变化造成物候期和分布范围的变化。物候是动植物受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如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动物的迁徙、产卵、冬眠等规律性的现象。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普遍观测到动植物的物候期的改变。在北半球,鸟类

的分布北界主要由低温线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英国许多鸟类分布的北界平均向北迁移8.9km,而分布的南界没有明显变化。杜寅等研究发现,中国近20年来由120中鸟类的分布出现了北扩或西移,一些亚种间已经出现了分布重叠,这可能会导致基因交流,使种内遗传多样性下降。物种分布的迁移导致海拔和低纬度地区物种多样性降低,加大了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物种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物种的奇异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当遇到生境破碎或者地理隔离是,迁移将面临困难。特别是靠山顶的物种,容易彻底丧失它们的栖息地。

2.气候变化加大物种灭绝速率。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与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丧失及外来物种入侵一起,成为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预测认为,温度没升高一度,就会有%10的物种灭绝。但是另有研究认为,物种灭绝的比例会更高,因为生态系统的响应是非线性的,物种的灭绝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除此之外,气候便会影响了物种的繁殖。气候变暖使动物的栖息环境发生转变,使病虫害的作用增强,很多野生动植物病虫害对温度,降水量和适度非常敏感,气候变化可以增加病原体的生长率和存活率,疾病的传染性以及寄主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物种产生了影响。气候极端事件也会对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20世纪中期全球海水温度平均上升1度,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白化事件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1997年到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曾毁灭了世界上%16的珊瑚礁。

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上的应用第一,基因操作技术

1.基因克隆这是一种以蛋白质特殊功能为前提的克隆方法,也是基因克隆中较早采用的策略之一。首先,构建基因或cDNA表达文库,然后将表达文库分成若干亚文库分别转染细胞,通过一些特定的灵敏的生理生化指标或抗体免疫反应来检测亚文库表达产物的功能,在检测得到阳性亚文库后,一种途径是进一步对亚文库再分小,重复筛选,直至最后得到单克隆功能基因;另一种途径则是利用原位免疫组化的方法分离出呈阳性反应的单细胞,进而分离出相应的功能基因。此外,还有许多新的基因克隆技术如基因组错配筛选(GMS)、代表性差异分析(RDA)、外显子扩增技术以及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 基因转移作为生物遗传改良、培育快速生长和抗逆优良品种的有效技术手段,已成为应用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大批量、高效转基因方法是基因转移研究的重点,除传统的显微注射法、基因枪法和精子携带法外,目前已发展了逆转录病毒介导法、电穿孔法、转座子介导法及胚胎细胞介导法等。近几年研究集中在目标基因筛选,如抗病基因、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作为目标基因。

3. 遗传标记限制性内切酶(RFLP)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DNA指纹分析技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PL)等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基因多样性分析,为种质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第二,细胞和染色体组技术

1. 多倍体诱导通常动植物细胞染色体组为2组。由自然环境因素或人工特殊处理形成2组以上染色体的动物体称为多倍体。一般人工诱导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三倍体,三倍体具有生长快、净肉率高、肉质好,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另外三倍体还有利于种群控制,具有较高的抗病力和抗逆性。

2. 雌核发育雌核发育指的是卵子需要精子的激活但精子并不提供遗传物质的一种单性生殖方式。自然界存在这种单性生殖的动物,人工诱发手段也可使未受精卵进行雌核生殖,但产生的个体绝大多数是单倍体,难以存活,需紧接着二倍化的特殊处理。除了可以加快建立选育系和控制性别外,还可以使一些稀有的隐性等位基因显现而产生优良性状,使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显性基因转为纯合状态,雌核发育后代还可用来鉴定其近交衰退现象等。

3.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一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去核的未受精卵或细

胞内的生物技术。

4.细胞培养技术是把生物的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再生或快速繁殖的技术。

第三,免疫防治技术:DNA疫苗在动物疾病防治上,传统的疫苗是用灭活菌体疫苗或弱毒性的菌体疫苗,前者往往效果不明显,后者却仍可造成轻微感染或回复突变为病原株的危险。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它是将病毒或微生物中负责转译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分离出来,在体外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然后转移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表达抗原蛋白,达到免疫的效果。这种疫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大规模生产,它在体内能长期表达,不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可组成多价疫苗,即一种疫苗能诱导产生针对多个抗原表位的免疫保护作用。

目前,转基因在农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转基因这种新型生物技术生产出产品提高了食品安全,增进了牲畜的健康。生物技术对改善畜牧业也具有很大潜力,例如:减少动物排泄物及其磷氮含量和气味。发展并使用这些生物技术将有助于保护环境。新型动植物生物技术的发现与发展,是走向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商业化的环节之一。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检查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或者使用了生物技术产品的动物的构成等同性。具有等同性将说明,经过基因改良的动物没有因此发生实质上的改变。转基因农作物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虽无直接联系,但其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殖发育,因此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间接的联系。

我国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现状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这其中包含很多原因:

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

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

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 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大事,最主要的是要行动,这必须所有缔约国广泛合作,积极行动,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对濒临灭绝的物种、破坏严重的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动物遗传资源

中国动物遗传资源现状 家畜是家养哺乳类、鸟类动物种群及所包含的个体的总称。适应人类拘管的生态环境、种群进化受人工选择制约是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根本区别。判断是否适应人类拘管的生态环境,有以下三个具体标准:(1)在人类拘管的环境中,能否正常生殖;(2)是否易于人为组群;(3)逮捉、羁控的难易。 一、概况 按动物驯化水平,中国家畜遗传资源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传统家畜;第二,驯化程度较低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第三,主要家畜的近缘野生动物。 (一)中国传统家畜物种 畜种学名品种数 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进品种 普通牛Bos taurus52 5 12 瘤牛Bos indicus 牦牛Bos grunniens 11 亚洲水牛Bubalus bubalis24 绵羊Ouis aries31 9 10 山羊Capra hircus43 4 3 猪Sus scro fa domestica 72 19 7 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 4 驯鹿Rangifer tarandus 1 马Equus caballus 23 17 8 驴Equus asinus21 犬Canis familiaris 猫Felis domestica 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4 9 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81 14 5 鹌鹑Coturnix japonica 鸭Anas domestica27 1 鹅Anser domestica26 瘤头鸭Cairina moschata 1 1 家鸽Calumba livia domestica 1 火鸡Meleagris gallopovo 1 珠鸡Numida meleagris 中国传统家畜包括22个物种。在22个物种中,火鸡和珠鸡是近代引进物种;瘤头鸭原产于中南美洲,自东南亚传人我国的闽、台、粤沿海地区至少已有300余年,早已风土驯化。其余19个为我国固有。(其中15个目前具有资料)。 (二)驯化程度较低的哺乳类和鸟类。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7章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树立动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珍稀动物。 三、教学难点 “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组织,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欣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课件(展示一些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 切的动物,那么,动物与人类之间到底是什么 样的关系呢? 引出: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 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 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 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 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 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观看课件演 示,讨论动物 与人类关系。 以生活经 验为主,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轻 松了解动 物与人类 关系。 新课教学一、自学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如何? 2.我国有哪些特产的珍稀动物? 二、展示我国几种典型的珍稀动物(图片出 示)。同学简介大熊猫、牛角羚、褐马鸡、扬子 鳄。 三、展示(金丝猴白鳍豚朱鹮中华鲟丹 顶鹤黑颈鹤白唇鹿大鲵)图片,讨论: 1. 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动物?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数量越来越稀少呢? 小组自由讨 论,得出小组 结论,各小组 自由发言。 建立教与 学沟通、合 作、互动的 是师生关 系,培养自 主探究精 神,对学生 进行科学 态度的养 成教育。 课外延珍惜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稀少的主要原因有哪 些? 小组合作探 究,得出小组 结论,向全班 同学作汇报。 通过学习, 学生能较 清楚地了 解到我国 的动物资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名单

附件1: 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名单(6个) 编号 基因库名单 建设单位 A1101 国家级家畜基因库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 A2202 国家级蜜蜂基因库(吉林)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 A3203 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A3204 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A3305 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浙江) 浙江光大种禽业有限公司 A3506 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福建) 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 附件2: 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名单(16个) 编号 保护区名单 建设单位 保护区范围 B1405001 国家级广灵驴保护区 山西省广灵县畜牧局 山西省广灵县境内,东至蕉山乡东蕉山村,西至南村镇赵家坪村,南至宜兴乡三间房村,北至斗泉乡后山窑村,涉及8个乡镇 B1506001 国家级阿拉善双峰驼保护区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家畜改良站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包括北部戈壁保护区(即乌力吉,银根苏木,图克木苏木的锡尼乌素嘎查,诺尔公苏木的伊和布拉格,哈日木格台嘎查,巴彦洪格尔苏木的巴音温都尔嘎查),乌兰布和沙漠保护区(即敖龙布鲁格镇的和平嘎查,查干德日斯嘎查,巴音木仁苏木的好来宝嘎查,巴彦洪格尔苏木的呼和温都尔,查干温都尔格嘎查,乌素图镇的哈夏图地区,吉兰太镇的召素陶勒盖,哈图胡都格嘎查和巴特尔布拉格嘎查的巴特尔布拉格,达力克,哈腾乌素地区)和腾格里沙漠保护区(即腾格里,查干布拉格,哈什哈,超格格图呼热苏木,锡林高勒镇的锡尼胡都格,沙日布日都嘎

查,豪斯布尔都苏木的沙日布拉格,好腾淖尔嘎查,嘉尔嘎拉赛汉镇的乌兰胡都格嘎查,通古淖尔苏木的英格图,特莫图,通古淖尔嘎查) B1503001 国家级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保护区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家畜改良站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敖仑布鲁格镇,吉兰泰镇和巴音诺尔公苏木 B1504001 国家级蒙古马保护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和白音花镇 B2317001 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 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黑龙江省饶河县 B3203002 国家级湖羊保护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动物防疫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 B3504002 国家级晋江马保护区 福建省晋江市畜牧兽医站 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深沪,金井,英林和东石乡(镇) B3702001 国家级渤海黑牛保护区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局 山东省无棣县竭石山镇,车镇乡和柳堡乡 B3705002 国家级德州驴保护区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局 山东省无棣县竭石山镇,马山子镇和埕口镇 B4301001 国家级宁乡猪保护区 湖南省宁乡县畜牧水产局 湖南省宁乡县流沙河镇 B4504003 国家级百色马保护区 广西德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广西德保县巴头,马隘,那甲乡,城乡和燕峒乡(镇) B5001002 国家级荣昌猪保护区 重庆市荣昌县畜禽品种改良站 重庆市荣昌县双河镇和昌元镇 B5301003 国家级藏猪保护区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作者: ————————————————————————————————日期:

新疆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 论和方法 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班级: 动科122班 学号:123531210 姓名: 凯丽比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标题: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摘要: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主要包括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原理和一般途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规、行动计划和国际组织、动物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内容,同时系统介绍了畜禽、实验动物、渔业和野生动物等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遗传保护动物 气候变化对动物遗传资源的影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 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 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内容概述: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61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62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159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农业部 20xx年2月14日 附件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一、猪 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二花脸猪、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

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 二、鸡 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山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瓢鸡、林甸鸡、怀乡鸡、鹿苑鸡、龙胜凤鸡、汶上芦花鸡、闽清毛脚鸡、长顺绿壳蛋鸡、拜城油鸡、双莲鸡 三、鸭 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缙云麻鸭、吉安红毛鸭 四、鹅 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浙东白鹅、钢鹅、溆浦鹅 五、牛马驼 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温州水牛、槟榔江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德保矮马、蒙古马、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随着时空的演变,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生产持续20年的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模式,培育和引进了大量品种,少数培育和引进品种在生产中占了主导地位,使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来品种的侵蚀和生境条件的恶化,我国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正受到巨大的压力,遗传多样性迅速缩小的趋势以致消失的严重现实。目前34%的牛,71%的猪,44%的马驴,20%的家禽,15%的绵羊等遗传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无论是从保护我国古老文明遗产和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特有基因,还是保存满足未来需求基因的角度,我国特有动物(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都是一项紧迫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科学和历史文化意义。 1.保护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丧失,就很难恢复。目前,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签字,说明了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预测未来变化的性质和程度,人类社会对动物产品的消费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仅凭少数畜禽品种维系的畜牧业不可能持续发展,只有保持畜禽品种遗传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发展的需要。 2.培育畜禽新品种,有利于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经

济意义畜禽良种是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畜禽良种的培育依赖于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良基因。现代畜牧生产表明,畜禽遗传资源对食物和农业的贡献率达30%~40%。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少数畜禽品种是人工培育和改良的品种,通常是使用闭锁繁育、级进杂交,高强度的人工选择而形成,都是为了满足目前人类生产的需要,使某些有利基因纯化程度较高,而控制其它性状的未知基因消失殆尽,特别是随着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有数量很有限的公畜在繁殖后代,导致遗传背景贫乏,使畜禽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品种进一步改进的潜力减小。 3.科学研究意义生物在发展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其遗传信息DNA能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后代,以保持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的存在是自然选择和生物体自发突变动态平衡的结果,对于一个生物群体(种、亚种)在时间上是延续不断的,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随着遗传变异的不断积累,遗传多样性不断得到丰富,遗传多样性变异越丰富,群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强,进化潜力越大。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群体遗传变异的大小与其进化速率成正比。因此,保护生物遗传多样性对于合理而有效的利用生物资源以及保护生物遗传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历史、文化和美学意义动物遗传资源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动物驯化史和自然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貌类型丰富,西南部有青藏高原的隆起,为各种生物种类的产生和繁衍提供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定稿-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二五”规划 畜禽遗传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培育新品种、实现畜

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物资源。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全面加强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实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生态、气候条件多样,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迥异,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畜禽遗传资源,是世界上畜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农业部2004~2008年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有畜禽品种、配套系901个,其中地方品种554个。这些地方品种普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有的还具有药用、竞技等价值,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国家历来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坚持把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体系建设、推进开发利用、参与国际合作等作为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十一五”期间,国家颁布实施了《畜牧法》,出台了《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等10个配套法规。《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畜牧法》明确提出了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

动物遗传育种学资料整理

第二章 通径系数 1、父子之间的相关为(0.5);母女之间的相关为(0.5);叔侄之间的相关为(0.25);祖孙间的相关为(0.25) 2、全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5);半同胞之间的相关为(0.25) 3、表示通径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通径系数);表示相关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为(相关系数) 4、自然界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行关系,另一种是(因果关系) 5、简述通径链的追溯原则。 (1)先退后进; (2)在一条连接的通径链内最多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才能与相关线相连接、一条通径链最多只能含有一条相关线、不同的通经链可以重复通过一条相关线; (4)追溯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避免重复。 6、老李(X )有个亲侄子(Y ),侄子又有了个儿子(Z ),根据三者关系画出一个谱系,并 求X 与Z 的相关。 解: Z 125 .0)2/1()2/1(44)(=+=XZ R

第三章 群体的遗传组成 1、解释下列名词 孟德尔群体、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随机交配 孟德尔群体: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群体遗传学所研究的群体均为孟德尔群体。 基因库:指群体全部遗传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率: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基因型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随机交配: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群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的性别的个体交配的 概率相等 。 2、一个性状的遗传性不仅决定于基因,更直接的决定于(基因型)。 3、群体遗传学的交配系统包括(随机交配、选型交配、近交)而没有杂交。 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平衡群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其值永不超过(0.5)。 5、在一个平衡群体中,对于一个稀少的等位基因而言,稀少基因的频率下降10倍,则杂合子频率与稀少基因纯合子频率的比值(增加10倍)。 6、一个孟德尔群体是个体间能相互繁殖的群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7、就畜禽个体而言,完全不加任何选配而绝对随机的交配(比较少)。 8、简述哈代-温伯定律的要点。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始终保持不变; (2)任何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状态,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下去,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是D=p 2,H=2pq ,R=q 2。 9、决定兔毛色的基因中有三个等位基因。其中C 对c h 和c 都是显性,c h 对c 呈显性,CC 、Cc h 和Cc 都表现全身有色,c h c h 和c h c 都表现为“八黑”,即所谓喜马拉雅型,cc 表现为白化。江南种兔场中,全色兔占75%,八黑兔占16%,白化兔占9%,求C 、c h 和c 三种基因的频率。 解: 2 .03.05.0113 .009.05 .05.015.009.016.01)1()(22222=--=--=====-==+=+=--=+=++=+r p q A r p A H p p r q r qr q A H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doc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表1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统计表

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完善原产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和遗传物质保存互为补充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江苏等省创新保种机制,积极探索“省级主管部门+县市政府+保种场”三方协议保种试点。截至目前,通过遗传物质交换、建立保种场等方式,全国累计抢救性保护了大蒲莲猪、萧山鸡、温岭高峰牛等39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品种,保护了249个地方品种。 表2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保留下来的品种

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地方品种分子育种研究,在生长发育、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申请了一批技术专利,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开展深度基因组重测序,成功构建了68个地方猪种的DNA库,为地方猪种质特性遗传机制研究和优良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研究建立地方家畜遗传材料制作与保存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国家家畜基因库遗传物质保存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蛋鸡绿壳基因鉴定技术,成功培育“新扬绿壳”“苏禽绿壳”配套系,缩短了育种周期。 资源开发潜力进一步挖掘。以市场为导向,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满足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逐步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十二五”期间,以地方品种为主要素材,培育了川藏黑猪配套系、Z型北京鸭等50个新品种、配套系。目前,黄羽肉鸡占据我国肉鸡市场近半壁江山,山羊绒品质、长毛兔产毛量、蜂王浆产量等居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力度的不断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3地方品种产业化开发利用统计表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5.17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精品教案 (4)

《我国的动物资源》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的动物资源概况,知道我国常见的珍稀动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会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资料收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物的角色扮演等活动,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树立动物资源现 状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难点:“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组织,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向各组学生布置“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活动,请同学们查找资料和编写剧本; 1.提前收集我国的珍稀动物的有关资料,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的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本章中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面临威胁。本节教材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介绍了我国的动物资源的基本情况。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课件(展示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刚才大家看到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那么,动物与人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参加动物王国的一次盛会,看看今天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二. 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角色1:狗 大家好!我是狗,我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我是狼的后代,习惯于追逐猎物,因此。除了急速逃跑的小动物之外,经过的汽车、机车,也常常被我又吼又叫的追逐。我的领域概念强烈,不断用尿来标定我的势利范围。我完全靠我那嗅觉非常敏锐的鼻子生存,鼻子仿佛就是我的大脑,而我的嗅觉能力是人类的一百万倍。我的听力仅次于嗅觉,可以分辨自家的汽车声、脚步声、说话声甚至开门声。我的视力并不好,因为我眼睛的水晶体是人类的两倍厚,所以我是近视眼。但是我对于时间的掌握很好,我不必看钟表,就可以很准时的知道吃饭、起床、出门散步的时间。我的身体语言比猫简单多了。高兴就摇尾巴,激动的跳跃,前脚踏步,耳朵塌平,甚至会搭上来舔主人的脸。生气愤怒时呲牙咧嘴,全身僵硬,四肢伸直。耳朵立直,尾巴小心翼翼的慢慢左右摇动,同时,发出低沉的吼声。 角色2:猫 大家好!我是一只小猫咪。我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我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够缩进和伸出。我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猫的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指。我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我行动敏捷,善跳跃。我们家族的品种很多,欧洲家猫起源于非洲的山猫,亚洲的家猫起源于印度的沙漠猫。我可是人类最喜欢饲养的宠物之一哟! 角色3:马 大家好!我是马,自从6000多年前被人类驯化以来,我就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古代我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直到工业革命蒸汽机出现以前,我一直是主要的拉车动力,以至于后来机器的能力要以马力来衡量。在山区无法行车的路上,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主要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结果,我部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662 号)进行了修订,确定八眉猪等 159 个畜禽品种为国 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一、猪 八眉猪、大花白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ft猪、二花脸猪、梅ft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华中两头乌猪(沙子岭猪、通城猪、监利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ft黑猪)、姜曲海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米猪、皖南黑猪、沙乌头猪、乐平猪、海南猪(屯昌猪)、嘉兴黑猪、大围子猪 二、鸡 大骨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北京油鸡、丝羽乌骨鸡、茶花鸡、狼ft鸡、清远麻鸡、藏鸡、矮脚鸡、浦东鸡、溧阳鸡、文昌鸡、惠阳胡须鸡、河田鸡、边鸡、金阳丝毛鸡、静原鸡、瓢鸡、林甸鸡、怀乡鸡、鹿苑鸡、龙胜凤鸡、汶上芦花鸡、闽清毛脚鸡、长顺绿壳蛋鸡、拜城油鸡、双莲鸡 三、鸭 北京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建昌鸭、金定鸭、绍兴鸭、莆田黑鸭、高邮鸭、缙云麻鸭、吉安红毛鸭 四、鹅 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豁眼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浙东白鹅、钢鹅、溆浦鹅 五、牛马驼 九龙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独龙牛(大额牛)、海子水牛、温州水牛、槟榔江水牛、延边牛、复州牛、南阳牛、秦川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鲁西牛、温岭高峰牛、蒙古牛、雷琼牛、郏县红牛、巫陵牛(湘西牛)、帕里牦牛、德保矮马、蒙古马、鄂伦春马、晋江马、宁强马、岔口驿马、焉耆马、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阿拉善双峰驼 六、羊 辽宁绒ft羊、内蒙古绒ft羊(阿尔巴斯型、阿拉善型、二狼ft型)、小尾寒羊、中卫ft羊、长江三角洲白ft羊(笔料毛型)、乌珠穆沁羊、同羊、西藏羊(草地型)、西藏ft羊、济宁青ft羊、贵德黑裘皮羊、湖羊、滩羊、雷州ft羊、和田羊、大尾寒羊、多浪羊、兰州大尾羊、汉中绵羊、岷县黑裘皮羊、苏尼特羊、成都麻羊、龙陵黄ft羊、太行ft羊、莱芜黑ft羊、牙ft黑绒ft羊、大足黑ft羊 七、其他品种

动物遗传育种学试题

动物遗传育种学试题

动物遗传育种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群体 2.多倍体 3.质量性状 4.基因型频率 5.物种 6.遗传力 7.重复力 8.上位效应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分离规律的要点: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 是存在,F2代有三种基因型,比例为,两种表现型:显隐性之比为。 2.染色体畸变包括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 的改变。 3.性状可以主要分成两类和。 4.群体遗传结构平衡条件为(哈迪温伯格定律) ,此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远缘杂交中,具有繁殖力的杂种一代是( )。 A.马X驴 B.鸡X火鸡 C.鸡X鹌鹑 D.单峰驼X双峰驼 2.育种场的主要任务是改良现有品种和( )。 A.扩繁 B.进行商品生产 C.培育新品种和品系 D.性能测定 3.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 )。 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4.基因突变是指( )。 A.由于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由于染色体数目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增减 C.由于染色体结构改变而造成的基因组的改变 D.DNA重组 5.某品种牛,无角基因A对有角基因a呈完全显性,现有一有角牛群,改造成无角牛群需通过( )。

A.使用有角公牛 B.全使用无角公牛配种 C.使用有角母牛 D.淘汰有角公牛 6.正态分布曲线有( )。 A.2个峰 B.3个峰 C.1个峰· D.4个峰 7.在统计学中,研究由某些变量的变化去估计另一些变量的变化,即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因果关系,称之为( )。 A.相关关系 B.回归关系 C.依存关系 D.无关系 8.表型方差部分中,显性方差的表示符号为( )。 A.VA B.Vs C.Vi D.VD 9.会影响群体平均数的因素是( )。 A.基因频率 B.个体数 C.方差 D.标准差 10.鸡的金色、银色羽自别可采用金色羽公鸡配( )。 A.金色母鸡 B.银色母鸡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同步训练)(原卷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 第二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同步练习 1、下列做法与保护动物多样性相违背的是() A、对珍稀和濒危动物进行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B、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 D、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2、造成某些野生动物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物种入侵 B、动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C、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D、科技进步太快 3、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开发利用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C、法制教育和管理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受影响 B、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一定会降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新的适于将要灭绝生物生存的新领地 D、生物多样性就是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 5、我国特有的生活在长江中的哺乳动物是() A、中华鲟 B、白鳍豚 C、朱鹮 D、扬子鳄 6、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的动物有() A、大能猫、黑熊 B、野骆驼、白豚 C、野骆驼、华南虎 D、新疆虎、野马

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遗传物质、染色体、细胞 B、遗传物质、细胞、染色体 C、细胞、物种、生态环境 D、遗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我国特产的目前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被称为国宝”)和栖息在淡水中的爬行动物分别是: () A、大能猫、白鳍豚 B、大熊猫、扬子鳄 C、小熊猫、野驴 D、褐马鸡、中华鲟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加剧 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C、对森林乱砍滥伐 D、草地过度放牧 8、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种类多样性 B、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最恰当的做法就是作为观赏动物饲养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指植物的种子库和动物的精子库等 D、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十分重要 B、人类活动使一些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 C、只要人类不直接捕杀大熊猫,大熊猫就不会灭绝 D、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基本的环境条件 1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易地保护 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厍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普及和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

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管理办法

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 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建立或者确定、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负责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的管理,并负责建立或者确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 四川省畜牧总站承担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四条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场址在原产地或与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一致或相近的区域; (二)防疫隔离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水、电供应有保障;

(三)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管理区(办公、生活区)、无害化处理区分开。办公区设技术室、资料档案室等;生产区设置饲养繁育场地、兽医室、隔离舍等;无害化处理区包括畜禽焚尸坑(炉)、粪污排放处理等。设施设备完善,防疫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 (四)有与保种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主管生产的技术负责人具备大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直接从事保种工作的技术人员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掌握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符合种用标准的单品种基础畜禽数量要求: 猪:母猪100头以上,公猪12头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6个。 牛、马、驴:母畜150头(匹、峰)以上,公畜12头(匹、峰)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6个。 羊:母羊250只以上,公羊25只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6个。 鸡:母鸡300只以上;公鸡不少于30个家系。 鸭、鹅:母禽200只以上;公禽不少于30个家系。 兔:母兔300只以上,公兔60只以上,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的家系数不少于6个。 犬:母犬30条以上,公犬不少于10条。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

新疆农业大学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 论和方法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班级:动科122班 学号: 123531210 姓名:凯丽比努尔·阿不都热依木

标题: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摘要: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概论主要包括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现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原理和一般途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生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规、行动计划和国际组织、动物遗传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内容,同时系统介绍了畜禽、实验动物、渔业和野生动物等遗传资源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遗传保护动物 气候变化对动物遗传资源的影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酸雨(Acid 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 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设计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案例 建阳三中生物组陈媛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一节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中一个方面。生物《课标》对本节要求重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本节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要求不高,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通过学习,达到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宣传和行动的目的。 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课改学习与培养已基本适应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活动主要安排为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即用演出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运用小品、短剧或实现模拟等形式,寓科技教育于表演过程中。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模式也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在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受此启发,我决定进行大胆的尝试:整节主要以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贯穿始终,由学生自导自演。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⑵了解我国的动物种类和珍稀动物。 ⑶树立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参与动物多样性保护。 1.2能力目标: ⑴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的能力; ⑵完成各自的调查任务,并汇报调查结果,提高调查能力。 ⑶通过制作“动物资源与保护”手抄报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 信息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懂得人 与自然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⑵树立动物资源现状的忧患意识,主动热情地参与动物资源的保护。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河套大耳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含白香猪)、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河西猪、姜曲海猪、关岭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 1、八眉猪 产地(或分布):又称注川猪或西猪。中心产区为陕西径河流域、甘肃陇东和宁夏的固原地区。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在邻近的新疆和内蒙古亦有分布。八眉猪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肉质好、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但八猪也存在着生长慢、后躯发育差、皮厚等缺点。 主要特性: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被毛黑色。生长发育慢。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2、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 产地(或分布):产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以佛山地区的南海、顺德、中山、高鹤、番禺、增城以及肇庆等为中心产区。现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中部和北部地。历史上系中原地区人民大规模南迁时将中原猪种带到南方,与当地猪杂交并经长期选育而成。属华中型猪种,是被列入国家猪种资源保护的猪种。具有早熟易肥,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强,能适应炎热潮湿气候,繁殖力强,哺乳性能好,肉质鲜嫩鲜美等优良特性。 主要特性:体型中等,耳稍大下垂,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较宽,微凹,腹较大,背毛稀疏,毛色为黑白花,头部和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四肢为白色,背腰部及体侧有大小不等的黑块,在黑白色交界处形成晕。成年公猪体重133千克,母猪为111千克。母猪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4头,仔猪存活率96.2%。肥育期在较好饲养条件下日增重为519克,屠宰率为70.7%,眼肌面积18平方厘

动物遗传

第十四章遗传与进化 一、回答问题 1.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看法。 2.什么是生物的进化?它和遗传学有什么关系。 3.一个群体要维持其遗传平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对个体生存有害的基因会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而逐渐被淘汰。请问有害的隐性伴性基因和有害的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哪一种容易受到自然选择的作用? 5.何谓遗传漂移?它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群体遗传平衡定律内容是什么?其要点如何?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又有哪些?7.试说明为什么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品种的典型性能保持代代相传不产生变化。8.在一个群体中,显性基因是否比隐性基因更易于传播? 9.试问当一个群体中各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发生变动后,平衡应如何保持? 10.突变和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1.什么叫物种?有几种不同的形成方式?各举一例。 12.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 13.假如有两种形态相似的植物,如何确定它们是属于一个物种还是属于两个不同的种。14.一个由530株杂合体组成的群体中,显性基因A和隐性基因a的频率各为多少?15.下列三个玉米群体,哪个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为什么? ①1/4RR:1/2Rr:1/4rr ②9/16RR:6/16Rr:1/16rr ③0RR:1Rr:0rr 16.有一种草的叶子缺乏条斑是一种隐性性状(dd)。假如群体中大约有16%是这种表型,试问该群体中杂合体占多大比例? 17.基因1是一个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11)导致个体死亡。如果群体中亲代的1基因频率为0.4,那么到第二代表型正常个体中携带这种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18.在一个84000株的高粱群体中发现210株白化株(rr)。计算该群体中基因R和r以及携带白化基因杂合体植株的比例? 19.某植株白花基因(R)对红花基因(r)为显性,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1%是红花。问:a. 红花基因的频率是多少?b. 白花群体中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各为多少? 20.在人类中,大约12个男人中有一个为红绿色盲患者。色盲是由于性连锁隐性基因引起的。问:a. 在女人中色盲的比例是多少?b. 整个群体中色盲女人的比例为多少? 21.某群体中,基因B在遗传上是平衡的,若它的等位基因b以纯合体(bb)出现时占群体总数的49%。问B基因的比例是多少? 22.有一牛群,平均每100只中有一只是自上带有红色斑点的。其它牛则带黑色斑点。红色斑点是由隐性基因r控制的。在这个牛群中,红色斑点的基因频率是多少?在黑色牛群中,纯合体的比例和杂合体的比例各为多少? 23.假设在一果蝇群体中有数量相等的两种翅型,DD为正常型,dd为残翅。它们连续5代自由交配,使子代群体总数达1000只。此地群体中DD、Dd、dd的果蝇各是多少?从第6代起将残翅果蝇dd取出不让它们繁殖。那么到第8代d基因的频率和D基因的频率各为多少? 24.有人曾调查我国昆明地区血型的组成,I A的基因频率是0.24,I B的基频率是0.21,I的基因频率是0.55。那么各种血型的比例是多少? 25.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如果基因从A到a的突变率是10-5,从a到A的回复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