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文学常识之儒家

合集下载

山东公务员行测备考:儒家常识知多少?精华语句看这里!

山东公务员行测备考:儒家常识知多少?精华语句看这里!

山东公务员行测备考:儒家常识知多少?精华语句看这里!行测作为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考察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从近几年山东公务员招考信息情况来看,山东公务员考试一般在每年4月份进行。

中公教育面为考生整理了大量山东公务员行测考点供考生学习提高。

儒家,又称儒学思想,儒家最初指的是丧葬冠婚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内在以仁恕,外在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是以奉信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

为方便考生第一时间全面备考,中公教育小编特此进行了整理汇总,助您公考之路一臂之力!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行测(常识判断)——国学知识

行测(常识判断)——国学知识

百家思想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文史常识《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尔雅》: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公务员考试行测人文常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人文常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人文常识一、百家思想第1条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第2条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第3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着作《孟子》第4条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着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着作第5条孙膑:战国时期人,着作《孙膑兵法》第6条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第7条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第8条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着作《荀子》第9条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第10条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第11条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第12条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第13条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第14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第15条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二、文化常识第16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17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第18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第19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20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21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第22条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23条《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第24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25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第26条《尔雅》:第一部词典第27条《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第28条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第29条《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第30条《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第31条《世说新语》:刘义庆着,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第32条《文心雕龙》:刘勰着,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着第33条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第34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第35条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第36条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第37条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第38条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39条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第40条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1条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第42条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第43条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第44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第45条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第46条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第47条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第48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第49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第50条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51条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第52条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第53条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第54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第55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第56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第57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第58条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第59条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第60条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第61条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第62条《三国演义》:罗贯中着,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第63条《水浒传》:施耐庵着,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第64条《西游记》:吴承恩着,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第65条《金瓶梅》:兰陵笑笑生着,“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着,对《红楼梦》影响甚深第66条《红楼梦》:前80回曹雪芹着,后40回高鹗续,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第67条《长生殿》:清代剧作家洪升代表作,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第68条《桃花扇》: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创作,主人公为李香君与侯方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第69条《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皇帝组织编写,分为经、史、子、集四目第70条《聊斋志异》:蒲松龄着,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

《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文化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面要求极高。

其中,文化常识作为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以及当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文化常识部分,本复习指南将结合公务员考试的特点,详细梳理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具体的复习资料。

二、文化常识复习要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诗词文化古代诗词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著名诗人及作品: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及其代表作。

诗词的鉴赏与理解:学会欣赏诗词的韵律、意境和内涵。

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节日习俗:如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等。

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节日的起源、传说和历史演变。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者、时间、地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二)世界文化世界主要文明古希腊文明:哲学、数学、科学等领域的贡献,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罗马文明:法律制度、建筑风格、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成就。

古代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儒家文化等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著名历史人物世界历史上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特点和价值。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意义。

(三)当代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现象:如社交媒体、网络流行语、网络文化产品等。

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利弊分析,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流行文化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发展趋势。

影视作品的类型和代表作品,以及影视文化的发展趋势。

【公基常识考点】儒家墨家法家道家考点及练习题

【公基常识考点】儒家墨家法家道家考点及练习题

【公基常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考点及练习题人文常识考点:儒家
1.主要观点:“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提倡“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

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2.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3.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创立。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孔子“治《诗》《书》《礼》《仪》《乐》《易》《春秋》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流失,只剩五经。

儒家经典名言:
《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桃报李)“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明哲保身)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礼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儒家同步练习题】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其弟子言行
B.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3篇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1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儒家诸子百家,是指古代中国诸子学派的大致分类,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法家等等,其中儒家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一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基石,其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和文化,也成为公务员考试中必须熟悉的一部分。

儒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哲学学派之一。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其最早的代表者是孔子,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并且不断追求“仁者无敌”的理念。

儒家学说的基本理念是:天道与仁道相通,仁德为先,诚信为本。

正是由于这些理念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儒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范。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礼、义、智、信。

其中,仁是最重要的一种道德品质,它强调人的至善和最高的精神追求。

礼是指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在日常行为中秉持着自己的身份,做到适度而恰当的行为举止。

义是指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智以道德为本,不断追求真理和正确的判断。

信则强调了人们的忠信守信和诚实守信。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来的很多方面。

在社会上,儒家主张尊崇礼节,以礼为本,强调从小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家庭、学校等各种途径培养起强烈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政治上,儒家主张君臣互敬、父子亲疏有别,强调君子居上与下居下,以及君子不争之事等等。

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中国古代建设文明社会的基石。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与古代不同,但是儒家思想却通过不断的更新与演化得以保留并且传承下去。

现代社会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依旧需要儒家思想的启示和指导。

例如,我们需要树立起的是更加基于人的至善主观性的精神,我们需要追求应有的公正,以及需要保持谦卑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在公务员考试中,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不断显现出来。

通过深入了解儒家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理念,考生可以更好的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并优雅晋升,做到既有根基又有创新的“新儒家”。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国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国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国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百家思想第1条孔子:儒家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修订六经,其言行被弟子整理为《论语》第2条老子:道家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第3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尊称“亚圣”,著作《孟子》第4条孙武:春秋时期人,被称为“兵圣”,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第5条孙膑:战国时期人,著作《孙膑兵法》第6条庄子:道家代表人物,被尊为南华真人,作品《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其中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第7条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节俭,提出光学八条,小孔成像等第8条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著作《荀子》第9条商鞅:法家代表人物,作品《商君书》,重农抑商,严刑苛法第10条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第11条董仲舒:西汉思想家,代表作《春秋繁露》,代表观点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第12条范缜:代表作《神灭论》,反对佛教,坚持物质第一性,系统阐述无神论的思想第13条朱熹:南宋思想家,理学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第14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始祖,与王阳明并称“陆王心学”第15条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文史常识第16条《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第17条《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第18条《晏子春秋》: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第19条《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20条《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21条《汉书》:班固撰写,第一部断代史第22条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23条《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第24条《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第25条《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第26条《尔雅》:第一部词典第27条《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第28条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第29条《燕歌行》: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者曹丕第30条《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最高成就,东晋干宝,搜集整理第31条《世说新语》:刘义庆著,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第32条《文心雕龙》:刘勰著,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第33条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尤爱菊花,作品《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第34条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第35条李白:“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作品《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第36条杜甫:“诗圣”,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其诗被称为“诗史”第37条白居易:“诗魔”“诗王”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第38条王维:“诗佛”,字摩诘,称王右丞,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39条孟浩然: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为“王孟”第40条岑参: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1条王昌龄:边塞诗派代表之一,代表作《出塞》第42条刘禹锡:字梦得,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第43条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代表作《泊秦淮》《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第44条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第45条唐宋散文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第46条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代表作《师说》《马说》第47条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代表作《永州八记》《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第48条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词豪放派代表,代表作《赤壁赋》《江城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第49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代表作《元日》《桂枝香》,被列宁成为“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第50条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51条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永遇乐》《青玉案》第52条李煜:“千古词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第53条柳永:原名三变,“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第54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鹊桥仙》第55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第56条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第57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窦娥)、《救风尘》(赵盼儿)、《望江亭》(谭记儿)第58条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王昭君、汉元帝),《青衫泪》(白居易)第59条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纪君祥)第60条汤显祖:明代剧作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杜丽娘)、《紫钗记》(霍小玉、李益)、《邯郸记》(卢生)、《南柯记》(淳于棼)第61条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第62条《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第63条《水浒传》:施耐庵著,中国第一部用通俗口语写成的长篇小说,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单八将,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第64条《西游记》:吴承恩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国考笔试备考知识点梳理—灿烂的古代文学

国考笔试备考知识点梳理—灿烂的古代文学

国考笔试备考知识点梳理—灿烂的古代文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诸子百家(一)儒家1、孔子——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主张“德治”和“仁”;孔子“述而不作”,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

2. 孟子——著作《孟子》,性善论,民贵君轻;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

3、荀子——著作《荀子》,性恶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朴素唯物主义。

(二)道家1、老子——著作《道德经》,“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庄子——著作《庄子》,又称《南华经》,“天人合一”“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齐物论》《逍遥游》。

(三)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四)兵家孙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五)法家1、韩非子——依法治国、严刑峻法2、商鞅——重农抑商、按功授爵二、先秦文学A. 《史记》、《中庸》、《论语》、《春秋》B. 《孟子》、《大学》、《中庸》、《论语》C. 《礼记》、《大学》、《汉书》、《孟子》D. 《大学》、《中庸》、《汉书》、《孟子》【解析】“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以选B。

【例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经的是()。

A. 《礼记》B. 《春秋》C. 《尚书》D. 《中庸》【解析】“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所以本题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法律、马哲、科技、历史、人文、地理和经济等学科,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多加积累,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识是儒家经典常识,希望考生能够掌握。

本次积累,从下面这道例题开始:
【例题】“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下列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解析】
题干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意思是: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百姓的愁苦为担忧,这样做了还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典型的孟子“政在得民”观点,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A项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赏赐善行不遗忘百姓。

强调惩罚和奖赏应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项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

意思是:“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则反之。

老子认为人道是逆天而行,天道才是好的,要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项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强调强国的关
键在于民心。

D项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

意思是: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足。

讲的是用兵作战的方法,是兵家学派的观点。

故答案为C。

【知识拓展】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一直是国考的常考点,其中又以儒家为重,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类似此题这种考法,考查对经典名句的理解和判断。

但儒家经典众多,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去通读,只要抓住儒家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核心观点,就可以判断出是出于儒家的哪个思想家之口。

下面根据时间先后,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1.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占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4.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 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
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 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 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

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10. 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

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

他用发展观
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