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考试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2024年《职业医学及卫生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单选)A、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重要前提B、需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定期监测C、只需考虑有害因素的物理性质D、需要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标准答案:C2.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关于工作场所的警示标识管理,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单选)A、应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B、警示标识应清晰、醒目、易于识别C、警示标识只需在政府部门检查时设置D、警示标识应包含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标准答案:C3.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工龄及现场劳动条件标准答案:C4. 人类工效学的目的包括A.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B.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C.提高工作效率D.A+B+C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D5.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B.排除已吸收的毒物C.应用特殊的解毒剂D.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E.对症治疗标准答案:D6.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工间休息应该是A.时间足够长的休息B.次数足够多的休息C.多次、短时间的休息D.少次、长时间的休息E.随机无规律的休息标准答案:C7.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包括A.铅B.炭疽杆菌C.煤尘D.微波E.劳动强度过大标准答案:E8.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单纯窒息性气体有B.甲烷C.C02D.水蒸气E.以上都是标准答案:E9.下面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A.二异氰酸甲苯酯B.含氟塑料C.氯乙烯D.聚丙烯E.聚氯乙烯标准答案:C10.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A.微波B.紫外线C.红外线D.激光标准答案:A11.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主要取决于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B.接触机会C.接触方式D.人体的健康状况E.每次接触量标准答案:A12. 职业肿瘤主要多见于A.呼吸道B.皮肤C.膀胱D.肝E.呼吸道、皮肤及膀胱标准答案:A13 . 急性CO中毒急救不正确的是A.立即开窗通风B.脱离中毒现场C.吸氧D.保持呼吸道通畅E.给解磷定解毒标准答案:E14.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聚四氟乙烯热解气后,出现的症状有A.震颤B.腹痛、腹泻C.发热及感冒样症状D.神经系统症状E.贫血标准答案:C15. 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A.白血病B.直肠癌C.肺癌D.间皮瘤E.肺癌、间皮瘤标准答案:E16.具有下列哪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A.腹绞痛B.贫血C.铅麻痹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E.神经衰弱伴腹胀,便秘标准答案:C17.手臂振动病是A.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B.末梢神经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C.手指骨骼变性为主的疾病D.手部皮肤缺血为主的疾病E.手部肌肉和血管损伤为主的疾病标准答案:A18.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方式有A.还原、氧化、分解B.氧化、水解、结合C.还原、氧化、分解D.还原、氧化、水解、结合E.还原、氧化、分解、结合标准答案:D19.关于职业禁忌证,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单选)A、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在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的状态B、职业禁忌证是职业病的同义词C、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可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D、职业禁忌证不需要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特别关注标准答案:A20.在职业卫生评价中,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如何控制其危害水平?(单选)A、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职业病危害是不可避免的B、只需采取个体防护措施C、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D、只需加强健康监护,及时发现职业病标准答案:C21.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程控制技术,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单选)A、工程控制技术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措施B、工程控制技术通常包括密闭、通风、排毒、降噪等措施C、工程控制技术可以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D、工程控制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可行性等因素标准答案:C22.在职业健康监护中,如果发现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应如何处理?(单选)A、立即解除劳动合同B、将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C、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因为职业病是劳动者自身的问题D、给予劳动者经济赔偿后终止劳动关系标准答案:B23.毒物能否通过完整皮肤进入体内,取决于其理化性质A.水溶性大B.水溶性小C.脂溶性小D.脂、水双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越接近于1越容易通过E.分散度越小越容易通过标准答案:D24. 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A.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B.毒物本身理化特性C.毒物的联合作用D.人体遗传特性E. 酶的特性标准答案:D25.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因吸入某些粉尘可突然引起急性发作,此时多表现发烧、寒战、胸闷、气促、干咳等症状,称为农民肺,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卫生学?{卫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改善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规律、卫生保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

}3. 什么是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卫生学的分支之一。

}4. 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卫生问题的防控策略等。

}5.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的学科。

}6.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7. 什么是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在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数据,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8.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元分析等。

}9. 什么是卫生政策?{卫生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的关于卫生保健方面的方针、原则和措施。

}10. 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

}11. 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12.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3. 什么是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研究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旨在保护、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

}14. 公共卫生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公共卫生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卫生应急、医疗保障等方面。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问题一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答: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控制的学科。

问题二
什么是公共卫生?
答: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集体行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科
学与艺术。

问题三
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答: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
登革热等。

问题四
什么是环境卫生?
答:环境卫生是指通过改善环境条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问题五
什么是食品卫生?
答: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过程中,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

问题六
什么是职业病?
答: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相关的疾病。

问题七
卫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卫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题八
卫生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答:卫生监督的作用是确保卫生法规的执行,维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问题九
什么是流行病学?
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问题十
卫生统计是做什么的?
答:卫生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为卫生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卫生学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A. 预防疾病- B. 促进健康- C. 保障营养- D. 增进寿命解答: D. 增进寿命。

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并非增进寿命。

2.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A. 肺结核- B. 流感- C. 高血压- D. 乙肝解答: C.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3.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数理统计法- D. 心理测试法解答: D. 心理测试法。

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不包括心理测试法。

二、填空题1. 卫生学是研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行为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提高生命质量。

2.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解答: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和提高生命质量。

2. 请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解答: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3. 请简述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解答: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验法是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和观察,以验证假设和探索规律;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数理统计法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i果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卫生学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 .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食物来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6.水体“富营养化”生活和生产性污水中含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观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7.生物浓集: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并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8.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9.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A.富营养化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环境自净E.生物迁移3.气体、蒸气和"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皮脂腺D.汗腺E.皮脂腺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 E.分散度越小的物质吸收越快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10.|、-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A. B. C. D.甲基汞 E.升汞4. 下列不是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是A. 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哮喘病E.异割酸甲酯泄漏事件5. 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A. S02B. COC. CO2D. NO2E. NO6.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污染物是A.氟、磷B.氟、氮C.铅、磷D.氮、磷E.汞、氮7. 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8. 有利于环境污染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错误是• •A.肺泡的总表而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 D.不经过肝脏的转化,直接进入血循环 9. I 、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A.苯、苯胺、甲苯B.二甲苯、二氧化硫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E.对苯二胺、11. 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A.蓄积B.物质蓄积C.功能蓄积D.生物浓集E.生物转化12.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A. 绝对致死剂量(LD0B.最小致死剂量(LDoi)C.最大耐受剂量(LDQD.半数致死剂量(LD 50)E.急性阈剂量(Lim a c) 13. 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A.铅B.铭C.镉D.锭E.锌 14.“水俣病”的致病因素是 A.无机汞 B.甲基汞 C.氯化汞I).氯化高汞 E .氯化亚汞15.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化学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生物因素 E.社会因素16.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E.以上都不是17. 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A.甲醛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氤酸甲酯E.甲基汞18.下列初级卫生保健的具体任务不包括A.供应基本药物B.传染病的预防接种C.预防公害病D.改善食品供应和营养E.预防和控制地方病19.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油事件E.以上都不是20.药物“反应停”是A.致敏物B.致畸物C.致癌物D.致突变物E.以上都不是21.印度博帕尔事件的化学物污染物是A.异M酸甲酯B.三氧化二碑C.多氯联苯D.四氯乙烯E.三氯乙烯22.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A.工厂B.学校C.城市D.农村E.乡镇企业23.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通过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浓集D.生物化学作用E.食物链24.下列哪种不是致癌物A.石棉、氯乙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C.苯并花、放射性物质D.黄曲霉毒素、紫外线E.亚硝胺、碑25 .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A.棉尘B.铅尘C.石棉粉尘D.猛尘E.沥青粉尘26.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I乂域性疾病被称为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传染病27.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B.痛痛病事件C.水俣病事件D.米糠汕事件E.以上都不是28.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B.四日市哮喘病C.痛痛病事件D.博帕尔异氧酸甲酯事件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三、多选题29.卫生学的研究目的是A.预防疾病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C.提高生命质量D.促进健康E.使人类不患病30.环境污染的来源有A.生产性的B.社会心理性的C.生活性的D.其他因素E.遗传性的3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A.环境因素B.行为因素C.卫生服务D.遗传因素E.心理因素32.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特点有A.长期性B.普遍性C.多样性D.复杂性E.广泛性33.影响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的因素是A.摄入量B.生物半减期C.理化特性D.作用时间E.蓄积部位34.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B.痛痛病事件C.米糠油中毒事件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氧酸甲酯泄漏事件35.常用的急性致死毒性指标有A.绝对致死剂量B.最大耐受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E.阈剂量答案:1. C2. C3. B4. E5.C6. D7. B8. E9. C 10. D 11. C 12. D 13. C 14. B 15. A 16.C 17. C 18. C 19. A 20. B 21. A 22. D 23. E 24. B 25. C 26. A 27. A 28. C 29.ACD 30. ACD 31. ABCDE 32. ACDE 33. ABD 34. ABCD 35. ABCD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环境污染物进入体内途径?如何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答: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校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卫生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类健康与环境关系的学科B. 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学科C. 研究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的学科D. 研究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学科答案:A2.以下哪个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播途径?A. 飞沫传播B. 非飞沫传播C. 鱼媒介传播D. 矢量传播答案:A3.以下哪个是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环境因素疾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结核病D. 癌症答案:C4.食品安全的四大原则是什么?A. 稳定原则、亲和原则、准确原则、规范原则B.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正当原则、规范原则C.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舒适原则、规范原则D. 稳定原则、卫生原则、绿色原则、规范原则答案:B5.以下哪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A. 脊髓灰质炎疫苗B. 白喉疫苗C. 百白破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D二、简答题1.简述卫生宣传的重要性及途径。

答:卫生宣传是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行为水平的重要方式,通过向公众传达科学、合理的卫生知识和信息,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健康问题,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减少疾病发生。

卫生宣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也可以通过卫生宣传册、海报、宣传单等物料进行。

此外,卫生宣传还可以通过开展卫生教育讲座、活动等形式进行,以便更加直观地传达卫生知识。

2.简述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以确保其决策、计划和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将各种管理因素和管理环节进行整合,实现卫生工作的整体协调和高效运行。

再次是可行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和措施,以保证其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最后是风险性原则,即卫生管理应该根据具体的卫生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并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三、应用题1.某学校要组织一次卫生健康知识竞赛活动,请你拟定一份竞赛题目,并附上答案。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4.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c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b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皮脂腺3.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cA.SO2 B.CO C.CO2 D.NO2 E.NO4.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b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汗腺E.皮脂腺5.下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cA.苯、苯胺、甲苯B.二甲苯、二氧化硫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 E. 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6.下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dA.汞蒸汽B.汞离子C.氯化汞D.甲基汞E.升汞7.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cA.铅B.铬C.镉D.锰E.锌8.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A.化学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生物因素E. 社会因素9.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cA.甲醛 B.甲苯C.多氯联苯D.异氰酸甲酯E.甲基汞10.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d?A.工厂B.学校C.城市D.农村E.乡镇企业11.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cA.棉尘B.铅尘C.石棉粉尘D.锰尘E.沥青粉尘12.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A.公害病B.职业病C.地方病D.疫源性疾病E.传染病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 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构成环境的因素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

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

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1、最能保持人体体温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水答案:C2、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类型来分,幼儿园环境可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学习活动环境和()A、交往环境B、文化心理环境C、语言环境D、生活活动环境答案:D3、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幼儿的作息制度,到了冬季可以让幼儿()A、早上晚起床,晚上晚上床B、早上早起床,晚上晚上床,延长午睡时间C、早上早起床,晚上早上床D、早上晚起床,晚上早上床,缩短午睡时间答案:D4、下列措施能加强幼儿接送制度的是()A、加强对门卫的严格管理B、建立班级的交接班制度C、建立并严格执行接送制度D、加强班级管理制度答案:D5、婴幼儿脉搏跳动相对成人较快,1~5岁幼儿脉搏在()次/分钟。

A、60~90B、70~100C、80~110D、90~120答案:D6、当幼儿患近视后,可通过佩戴()矫正视力。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答案:B7、脑由大脑、小脑和()等部分组成。

A、中脑B、脑干C、脑桥D、间脑答案:B8、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A、分娩B、怀孕C、受精D、排卵答案:C9、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的是()。

A、甲状腺B、胸腺C、脑垂体D、胰腺答案:C10、婴儿年龄越小,膀胱容积越(),储存尿液的能力越()A、小强B、小差C、大强D、大差答案:B11、下列( )的反射活动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A、望梅止渴B、尝梅止渴C、谈梅止渴D、膝跳反射答案:C12、幼儿园的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度不应小于()米A、8B、1C、12D、14答案:C13、幼儿园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 )米A、4B、6C、8D、1答案:B14、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估算,婴幼儿4岁时身高应为出生身长的()倍A、2B、3C、3D、4答案:A15、幼儿园健康检查的种类不包括()A、幼儿家长入园前体格检查B、晨间检查及全日健康观察C、幼儿入园前体格检查和幼儿入园前家庭访视D、定期幼儿体格检查答案:A16、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骨骼、肌肉、脂肪和内障器官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且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指标是()A、头围B、胸围C、身长D、体重答案:D17、构成内耳的结构依次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和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

4.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

二、单选题1.卫生学研究的重点是cA.职业环境与健康关系 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 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E.生活环境与健康关系2.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b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3.下列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cA.SO2 B.CO C.CO2 D.NO2 E.NO4.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b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5.下列物质中易经完整皮肤吸的是cA.苯、苯胺、甲苯 B.二甲苯、二氧化硫 C.苯胺、有机磷、对苯二胺D.有机磷、对苯二胺、铅 E. 对苯二胺、甲基汞、氮氧化物6.下列物质中最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的是dA.汞蒸汽 B.汞离子 C.氯化汞 D.甲基汞 E.升汞7.引起“痛痛病”的环境污染物是cA.铅 B.铬 C.镉 D.锰 E.锌8.致癌因素中,最多见的是aA.化学因素B.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D.生物因素E. 社会因素9.引起米糠油事件环境污染物是 cA.甲醛 B.甲苯 C.多氯联苯 D.异氰酸甲酯 E.甲基汞10.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强调以什么为重点d?A.工厂B.学校C.城市D.农村E.乡镇企业11.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的粉尘为cA.棉尘B.铅尘C.石棉粉尘D.锰尘E.沥青粉尘12.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aA.公害病 B.职业病 C.地方病 D.疫源性疾病 E.传染病四、问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 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构成环境的因素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答:构成环境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寄生虫、支原体、原虫等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世界上的流行;寄生虫如血吸虫感染危害大量的疫区人群;疟疾、狂犬病、毒蛇、河豚鱼和毒蕈中毒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化学因素中如天然的或人为的因素造成地方病或使空气、水、土壤、食物污染而影响人类健康。

物理因素中合适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但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反射线、微波、激光的使用:机器的运转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和动等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科技教育和风俗习惯等直接或间接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一、名词解释1. 二次污染物: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辐射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污染物2.介水传染病:指由于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某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并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当地人群出现特异性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二、单选题1.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是cA. B段B. A段C. C段D. A段和B段E. B段和C段2.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cA. 免疫增强作用B. 生物氧化C.热效应D. 蛋白质变性E. 色素沉着3.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aA. 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 神经系统损害C. 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 肝肾损害E. 皮肤损害4. 室内空气氡污染主要可引起cA.肝癌B. 膀胱癌C. 肺癌D.肾癌E.直肠癌5.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是bA. 钙、镁B. 磷、氮C. 磷、钙D. 氮、镁E. 钾、硫6.甲基汞在机体内主要毒作用的靶器官是A. 脑B. 肝脏C. 脾脏D. 肾脏E. 骨骼7. 克山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A.周围神经炎B.心肌损害C.皮肤色素沉着D.斑釉齿E.骨质疏松8.受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最易引起bA. 介水传染病B. 急性中毒C. 慢性中毒D. 公害病E. 恶性肿瘤9.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A. Cl2B. HOClC. Cl—D. Ca (OCl)2E. OCl—10.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cA. 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水的浑浊度E. 细菌学指标11.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c肺炎球菌总数 B. 结核杆菌总数 C. 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D. 溶血性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12.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eA. SOX和NOXB. CO2和O3C. NO2和C1OD. HC和CFCE. CO和SO213.NOX对人体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A. 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B. 上呼吸道C. 眼结膜D. 皮肤E. 食管14.克山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能是bA. 缺钙B. 缺硒C. 高钙D. 缺碘E. 高硒四、问答题试述各段紫外线对人体的生物学作用。

答:A段:色素沉着作用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C段:杀菌作用长波紫外线: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组织的氧化过程,增加Hb、WBC、RBC。

试述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答:1)诱发癌症: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肺癌患病率高; B(a )P为环境化学致癌物;甲醛为人类可疑致癌物;放射性氡可引起肺癌等2)引起中毒性疾病:急性CO、CO2中毒;香烟烟雾、燃料燃烧、烹调油烟引起CODP及空调病等。

3)传播传染病:非典、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军团病等4)影响造血系统:挥发性有机物,如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障、白血病。

5)引起变态反应:尘螨等室内变应原,可以引起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3、试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答:常见的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其特点有: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经常受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2)绝大多数患者有饮同一水源的历史。

3)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得到迅速的控制。

4、试述地方性碘缺乏病的防措施。

答:防治:1)碘盐2)碘油3)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 4)加强监测5)对甲状腺肿患者使用口服或肌注碘油;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甲状腺粉等。

对克汀病,适时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5、试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答:1) 水下含量过高(饮水型)此型最为常见。

2) 煤烟型:含氟量高的煤燃烧用来取暖,烘烤粮食而造成室内空气和食物被污染,使食物氟增高。

3) 食物型:井盐、茶叶含氟高所致此外,营养素缺乏,例如蛋白质、钙、Vit素(C、B族、PP和D),所以贫困地区的患病率高,病情严重,而营养状况好,水氟在6.0mg/L左右,不但无氟骨症出现,且原有的病情有所稳定,甚至有所好转。

临床表现:1) F斑牙:最早出现,发生在恒牙的形成期,可分为三型:①白垩型:釉面失去光泽、不透明、粗糙呈粉笔状②看色型:釉面呈现浅黄,黄褐乃至深褐色或黑色斑纹③缺损型:釉面细小的凹痕,小的如针尖或鸟啄样,甚至深层釉质有较大面积的剥脱,轻者仅限于釉质表层,重者缺损可发生在所有的牙面,以至被坏了牙齿整体外形。

2) 氟骨症:①疼痛②神经症状③肢体变形:第三章食物与健康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核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搭配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的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3.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而又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4.膳食纤维:指一类不被肠道吸收的多糖:即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

二、单选题1.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dA.谷氨酸B.组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E.色氨酸2.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dA.肉、鱼、禽类B.豆类及豆制品C.蛋、奶类D.粮谷类E.薯类3.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aA.亚油酸、α-亚麻酸B.α-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亚油酸4.α-亚麻酸在下列哪种食用油中含量较少aA.椰子油B.豆油C.苏子油D.亚麻子油E.麻油5.下列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aA.鸡肝B.猪肉C.玉米D.山药E.牛肉6.孕妇出现巨幼红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cA.铁B.蛋白质C.叶酸D.泛酸E. 维生素B27.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易发生bA.脂溢性皮炎B.癞皮病C. 脚气病D.佝偻病E.白内障8.谷类中富含的维生素是aA.B族维生素B.维生素AC.叶酸D.维生素EE.维生素C9.米面加工精度过高会导致何种维生素严重损失d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ED.B族维生素E.维生素D10.反复淘洗大米或浸泡加热,损失最多的是d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B族维生素E.维生素A11.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eA.肉类B.蛋类C.奶制品D.精制米E.水果、蔬菜12.下列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dA.动物肝脏B.猪肉C.玉米D.牛奶E.牛肉13.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或有异食癖,最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dA.蛋白质和热能B.钙C.维生素DD.锌E.维生素B114.老年人保证充足的维生素E供给量是为了cA.抗疲劳B.增进食欲C.增强机体的抗氧化功能D.降低胆固醇E.防止便秘15.治疗营养性肥胖的首选疗法是cA.控制饮食B.手术疗法C. 控制饮食+运动疗法D.药物治疗E.运动疗法16.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dA.河豚鱼中毒B.木薯中毒 C.毒蕈中毒 D.肉毒中毒 E.发芽马铃薯中毒17.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病率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dA.沙门菌 B.肉毒杆菌 C.致病性大肠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8.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dA.蔬菜、水果B.豆类及其制品C.谷类D.肉类、奶类及其制品 E.海产品19.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dA.肉制品 B.豆制品 C.罐头食品 D.自制发酵食品 E.鱼制品20.河豚毒素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可被破坏dA.日晒 B.盐腌 C.煮沸 D.加碱处理 E.pH>721.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cA.皮肤、腮 D.肝脏、心脏 C.卵巢、肝脏D.腮、鳍 E.血液、肝脏22.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aA.小剂量美蓝 B.二巯基丙醇 C.亚硝酸异戊酯D.硫代硫酸钠 E.依地酸二钠钙23. 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eA.乙醇 B.氢氰酸 C.甲醛 D.杂醇油 E.甲醇24. 最容易生长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是 bA.大米和麦子 B.玉米和花生 C.动物食品D.果蔬类 E. 调味品25. 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是bA.肝脏 B.胃 C.肾脏 D.小肠 E.以上都不是四、问答题1、8月某日,某单位聚餐后有80%聚餐者先后因腹痛、腹泻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