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课件.ppt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全套课件

东非大裂谷
张裂速度为每年2~4厘米
地震和火山都是怎么造成的呢?
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 起的。
小结:
①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 高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 的结果。
②地球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 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除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高原五大地形外,还有湖泊、
海洋、河流、沙漠、峡谷等
地名 吉林长白山 福建 四川 长江三角洲 内蒙古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
丘陵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 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 宽广平坦,起伏低平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
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代表 什么吗?
颜色 数字 图例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 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黄 土 高 原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地形?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
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
中间地势较低
高原
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
山地
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丘陵
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
丘陵起伏
盆地
地平而宽广
峡谷: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
岩浆冷却和堆积可以形成新的地形,如火山岛、火山锥等; 地震可让地面产生裂缝,形成堰塞湖,引发海啸等 。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软流层
地幔 地核
简单制作地球内部结构
要求:有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层 时间:10分钟内
13
返回
14
裂谷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堑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PPT课件

火山喷发,熔岩阻塞 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 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 大连池。
拓展延伸
• 日本富士山是怎样形成的?
富士山是由地壳运动而 形成的一座火山 ,虽被人们 称为休眠火山 正处在休眠状 态, 可地质学家依旧把它列 入活火山行列 。
拓展延伸
• 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 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
地球内部结构
地幔
地核
地壳
地震发生在地壳 这一部分
新知探究
地壳
地幔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新知探究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理是一个整体, 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 板块。
• 板块运动模拟实验
新知探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推测
实验结论
图书 把图书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察板块的 变化。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3.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11
新知导入
火山:一个大山包,平时静悄悄,一旦发了怒,喷火又咆哮。 地震:晨起坡前留雨迹,日出池上水无痕 。
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新知导入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能的一种释放。
它们会使地球发生什么变化呢?
• 地形地貌
断层 岩溶高原
新知探究
堰塞湖 火山锥
新知探究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 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 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 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 称为熔岩堰塞湖。
新知探究
小结: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新知探究
• 地球内部的运动 火山和地震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拓展延伸
• 日本富士山是怎样形成的?
富士山是由地壳运动而 形成的一座火山 ,虽被人们 称为休眠火山 正处在休眠状 态, 可地质学家依旧把它列 入活火山行列 。
拓展延伸
• 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 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
地球内部结构
地幔
地核
地壳
地震发生在地壳 这一部分
新知探究
地壳
地幔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新知探究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理是一个整体, 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 板块。
• 板块运动模拟实验
新知探究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推测
实验结论
图书 把图书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察板块的 变化。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3.2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授课老师:11
新知导入
火山:一个大山包,平时静悄悄,一旦发了怒,喷火又咆哮。 地震:晨起坡前留雨迹,日出池上水无痕 。
火山和地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新知导入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能的一种释放。
它们会使地球发生什么变化呢?
• 地形地貌
断层 岩溶高原
新知探究
堰塞湖 火山锥
新知探究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 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 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 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 称为熔岩堰塞湖。
新知探究
小结: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新知探究
• 地球内部的运动 火山和地震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表的变迁》课件

地表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困扰,不仅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损 失,也暴露出我们在环境保护和规划上的不足。
经济和社会活动
地表的变化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占用土地、农业生产、对自然资 源的开采等。如何在地表变化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迫切的问题。
《地表的变迁》PPT课件
地球表面的变化是我们能够观察和记录的一种自然现象,本PPT将带你深入了 解这个过程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表面变化的内部与外部动力
1
内部动力
地震、火山喷发、地形变化等地球内部动力会引起地表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 以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并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2
外部动力
风化侵蚀、冰川运动、水流和波浪等外部地质动力同样也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 产生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Bradley, R. H. (2015). Earth's Changing Surface: An Introduction to Geomorphology, 4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环境影响
地表的变化同样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比如森林减少,土地退化,基础设施威胁等问题。我们 需要深度评估这些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
应对地球表面的变化
防范自然灾害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地监测和预测自然灾害, 制定合理的规划,提前准备 应对,从而减少可能产生的 影响。
开展环境评估、绿化、减少 排放等工作,积极保护生态 环境和人类共同家园,实现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科学规划,人类和自然和谐 共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从而在满足我们需求的 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人类和自然的共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课件

它们会使地球发生什么变化呢?
新课探究
火山和地震改变地形的实例
运动名称 时间 地点
形成的地形地貌
火山爆发 1963年 大西洋 形成了一座岛屿
地震 地震
2007年 所罗门 群岛
1920年 宁夏
形成了一座名为拉加 农的岛屿
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
新课探究
火山和地震都会改变地形地貌,火 山喷发时,岩浆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 熔岩高原等;地震会造成地面隆起、升 降、陷落,或出现裂缝,还会发生河流 移位等。火山熔岩或地震崩塌的石块和 泥沙会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新课探究
地壳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 的如火山和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 雅山慢慢地抬升一样缓慢而不容易被人察觉。
新课探究
小结: 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
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 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 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拓展延伸
五大连池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小结
地球内部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的 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 部运动造成的,这种运动有时是很剧 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课堂练习
选择
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B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 A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课堂练习
3.( A )包括高原、高山、盆地、 湖泊、峡谷、平原等。
A.地形 B.地势 C.地球 D.自然 4.( D )是丘陵 A.低平而宽广 B.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C.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D.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新课学习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 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新课探究
火山和地震改变地形的实例
运动名称 时间 地点
形成的地形地貌
火山爆发 1963年 大西洋 形成了一座岛屿
地震 地震
2007年 所罗门 群岛
1920年 宁夏
形成了一座名为拉加 农的岛屿
河流堵塞,形成堰塞湖
新课探究
火山和地震都会改变地形地貌,火 山喷发时,岩浆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 熔岩高原等;地震会造成地面隆起、升 降、陷落,或出现裂缝,还会发生河流 移位等。火山熔岩或地震崩塌的石块和 泥沙会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新课探究
地壳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 的如火山和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 雅山慢慢地抬升一样缓慢而不容易被人察觉。
新课探究
小结: 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
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 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 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拓展延伸
五大连池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小结
地球内部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的 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 部运动造成的,这种运动有时是很剧 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课堂练习
选择
1.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B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 A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课堂练习
3.( A )包括高原、高山、盆地、 湖泊、峡谷、平原等。
A.地形 B.地势 C.地球 D.自然 4.( D )是丘陵 A.低平而宽广 B.海拔较高,地面开阔 C.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D.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新课学习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 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1ppt课件(共142张PPT)

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
④安第斯山脉: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泼。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 两侧逐渐变老。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
岸
海
山
脉
沟
大
洋
海岛
中
弧
脊
沟链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东非大裂谷
(高考真题再现〕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沙漠 B. 命题方向: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随_____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90°N最大的 地壳运动状况: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 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 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 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 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2、结果: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 彼此分离〔张裂)——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读图要领:1、熟悉六大板块名称;2、注 意一些特殊区域所属的板块;3、熟记主要板块 界限〔结合世界地理分区)。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
④安第斯山脉:中美地峡以北部分为太平洋板块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泼。
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 两侧逐渐变老。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海
岸
海
山
脉
沟
大
洋
海岛
中
弧
脊
沟链
三种大陆边缘类型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东非大裂谷
(高考真题再现〕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 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沙漠 B. 命题方向: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与分析 随_____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90°N最大的 地壳运动状况: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 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交界,中美地峡及其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2〕这里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状况如何? ◆ 挤压碰撞——消亡边界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 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 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 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2、结果: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
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
◆ 彼此分离〔张裂)——生长边界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读图要领:1、熟悉六大板块名称;2、注 意一些特殊区域所属的板块;3、熟记主要板块 界限〔结合世界地理分区)。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球的表面》课件

探索2 (2)长白山天池。 特点: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 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多座山峰环绕。 成因: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 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
探索2 (3)敦煌的雅丹地貌。 特点:土质坚硬,呈浅红色。整个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 有序,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成因: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由基岩构成 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 育,沙漠河流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 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 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 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 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
科学科教版 五年级上册
2.1 地球的表面
新知导入
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课本上、旅游中、课外书里经常能够看到描述不同地形地貌的 文字和图片,不难发现,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可真多呀!
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 的沟壑,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 面的各种形态称之为地貌,按其自然形态可分 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峡谷、岛 屿与海洋等地貌。
地球的表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观察到不同地形地貌的照片 或视频,结合生活中旅游等经验,描述地球上出现的不同 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 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五年级 科学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我们 能够发现即使是同一地区, 多 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也有差 别。有一些地方是发生了自然灾 害等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人 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PT课件

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发现了一条 大裂缝,它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 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总长超8000公里.张 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4厘米.
思考:富士山是如何形成的?收集资料验证你的 猜测。
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 是不是只有火山和地震?
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也会慢慢地改变地形。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的八级 地震造成地面隆起和升高,这是地壳 板块受到挤压而断裂、错位造成的升 核
地 球 的 内 部 结 构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的厚度约为2300千米, 温度约为2200~50000C,内 核的厚度约为1300千米,温 度约为50000C。然而奇怪的 是,在地核的外核部分,物质 处于一种熔融状态,但在地核 的内核部分,物质反而成固态。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 及其变化》PPT课件
播放时点击目录中的课 题可跳转至本课内容
目 录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冷热的作用
在大自然中,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温 差变化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材料: 小的岩石、 酒精灯、 镊子、 烧杯、 水、 1、用镊子夹取岩石放在燃着的 实验步骤:
酒精灯上烧。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装有 冷水的烧杯中,反复几次。
2007年所罗门群岛发生强烈地震
宁夏南部海原县大地震
思考:富士山是如何形成的?收集资料验证你的 猜测。
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 是不是只有火山和地震?
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也会慢慢地改变地形。
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的八级 地震造成地面隆起和升高,这是地壳 板块受到挤压而断裂、错位造成的升 核
地 球 的 内 部 结 构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的厚度约为2300千米, 温度约为2200~50000C,内 核的厚度约为1300千米,温 度约为50000C。然而奇怪的 是,在地核的外核部分,物质 处于一种熔融状态,但在地核 的内核部分,物质反而成固态。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 及其变化》PPT课件
播放时点击目录中的课 题可跳转至本课内容
目 录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一、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1、冷热的作用
在大自然中,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温 差变化使岩石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材料: 小的岩石、 酒精灯、 镊子、 烧杯、 水、 1、用镊子夹取岩石放在燃着的 实验步骤:
酒精灯上烧。 2、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装有 冷水的烧杯中,反复几次。
2007年所罗门群岛发生强烈地震
宁夏南部海原县大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陆地占29%,海洋占71%。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
米以上。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还有七大洲八大洋。。。。。。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表面 千姿百态,正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地 形地貌才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变得美 丽而可爱。
你们刚刚自然景观,看到这么多的 自然景观, 有谁想过它是怎样形成 的吗?
我们看过的地形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我们看过的地形
盆地:四周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 低
我们看过的地形
湖泊:水面宽阔,陆地环抱
我们看过的地形
河流:碧波荡漾,曲曲弯弯
观察地形图:我ຫໍສະໝຸດ 的发现: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 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 崎岖不平的;
地震发生在海洋里叫海啸,发生 在陆地上叫地震。 海啸是一 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洋。 当地震发生在海底,因震波的动力 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 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 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地震就是地球表面发生震动,是我 们在 自然界中时常会遇到的自然现 象。
大致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让我们探一起来探究它们的形成的 原因吧!
火山爆发能改变地形地貌
火山是岩浆等喷发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 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的挥发成分,加 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物溶解在岩浆中 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 挥发物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 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 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地质学理论——板块构造
内部的运动引起 地壳运动,以及火 山、地震、断层、山脉等一些地形 的成因。
大陆板块漂浮在地幔 上部的软流层 上,由于地幔物质对循环作用,使 得大陆板块不断缓慢移动,每个板 块的运动都同时影响着周围的板块, 它们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 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 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 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表面的地形
我们看过的地形
地球表面是光滑的还是平坦 的?
说说你看到过的各种不同的 地形,将你看到的风景,和 大家分享。
我们看过的地形
平原:地势低平而宽广
我们看过的地形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 伏
我们看过的地形
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我们看过的地形
峡谷:水面狭窄,两面高山,地势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