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大全5篇精选

合集下载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_《中国女排》观后心得5篇.doc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_《中国女排》观后心得5篇.doc

2019《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_《中国女排》观后心得5篇2019《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_《中国女排》观后心得5篇2019《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1传奇的故事,传奇的导演,传奇的演员,终究诞生一部传奇的电影。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天,全国人都哭了。

我并不是一个懂排球的人,但是我能感受到女排夺冠带来的荣耀。

当中国国旗在里约奥运会上升起的那一刻,我为女排感到无比的骄傲,因为他们是中国的代表,而我是一名中国人。

陈可辛作为一个香港著名导演,在香港影坛举足轻重。

他的电影细腻感人,电影《中国合伙人》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部电影也是一个改编真实故事,把新东方传奇故事演绎的惟妙惟肖。

《中国合伙人》和《中国女排》虽然是两部不同性质的电影,但我觉得在情感、失败与成功矛盾、胜利带来的荣誉等方面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竟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

我相信导演能够把他极强的感情塑造能力与这部电影相融合,让国人为女排感到骄傲,为里约夺冠那一刻感到骄傲,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当我看到主演巩俐的时候,心里瞬间就下定决心必看《中国女排》,毫不犹豫在豆瓣上点了想看。

巩俐是一代电影的传奇演员,当年与张艺谋征战戛纳的飒爽英姿依然记忆犹新。

在中国大陆影坛上,巩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一个传奇。

我不知道大家对巩俐怎样评价,反正在我心里,中国大陆女演员巩俐第一。

如今巩俐出演《中国女排》郎平角色,凭借巩俐极高的敬业素质,一定会把铁榔头角色征服!别忘了,巩俐人称巩皇。

传奇的故事,传奇的导演,传奇的演员,三个传奇合为一部传奇的电影。

七分保底,八分稳了,九分有望。

(以上评分与评价为个人猜测,不同意见接受驳论)2019《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2陈可辛导演、巩俐主演的运动类型电影《中国女排》将会在2019年10月1日上映。

目前已经定了巩俐饰演郎平教练,目前定妆照已出,大家觉得这定妆照什么水平?这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女排30多年的发展与突破。

在2016年8月22日的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杀入运动决赛!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球,让全场屏住呼吸。

最新《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5篇

最新《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5篇

最新《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5篇《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有一支让世界敬佩的球队,那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国女排!中国女排,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但其背后的女排精神,却不是4个字能解释的。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来说,拥有中国女排,是骄傲,因为她们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顽强拼搏!对于女排,我们有太多要说,不过咱们今天要说的,是《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中国女排被拍成电影这件事情大家早已知道,毕竟这件事情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这部电影当中,除了少部分角色,多数角色都是由女排姑娘们本人亲自饰演,可以说,这将会是开年剧最受期待的一部电影。

而在12月24日的时候,《中国女排》推送了一个122秒的预告,在这个预告中,有一幕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女排最感人一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2月24日,《中国女排》放出了一个预告片,在这个预告片当中,有这样一幕:郎平对各个球员进行“灵魂发问”,其他几个球员还好,可到了朱婷这里的时候,球迷们哭了!这一幕,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朱婷的回答是“为了爸妈”,因为朱婷小时候的家庭环境非常苦,正是因为父母额度咬牙坚持,朱婷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而朱婷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成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到了父母。

朱婷的这一反应,应该说是第一反应,也是最正确的反应。

然而朱婷刚刚回答出来,郎平直接否认了她,因为这是带私心的打球,是永远不可能打出来的。

之后,郎平叫朱婷再想,而在这之后,朱婷只回答了3个字——成为你!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3个字,却包含了无数的内容,作为中国女排的象征性人物,郎平肩负了太多的东西,朱婷想要成为她,除了本身的梦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承”!这一幕播出之后,球迷们哭了,因为我们不知道朱婷为了郎平,而付出了多少努力,这背后的辛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_中国女排影评5篇

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_中国女排影评5篇

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_中国女排影评5篇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小编整理了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_中国女排影评5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1】传奇的故事,传奇的导演,传奇的演员,终究诞生一部传奇的电影。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天,全国人都哭了。

我并不是一个懂排球的人,但是我能感受到女排夺冠带来的荣耀。

当中国国旗在里约奥运会上升起的那一刻,我为女排感到无比的骄傲,因为他们是中国的代表,而我是一名中国人。

陈可辛作为一个香港著名导演,在香港影坛举足轻重。

他的电影细腻感人,电影《中国合伙人》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这部电影也是一个改编真实故事,把新东方传奇故事演绎的惟妙惟肖。

《中国合伙人》和《中国女排》虽然是两部不同性质的电影,但我觉得在情感、失败与成功矛盾、胜利带来的荣誉等方面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毕竟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

我相信导演能够把他极强的感情塑造能力与这部电影相融合,让国人为女排感到骄傲,为里约夺冠那一刻感到骄傲,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当我看到主演“巩俐”的时候,心里瞬间就下定决心必看《中国女排》,毫不犹豫在豆瓣上点了“想看”。

巩俐是一代电影的传奇演员,当年与张艺谋征战戛纳的飒爽英姿依然记忆犹新。

在中国大陆影坛上,巩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一个传奇。

我不知道大家对巩俐怎样评价,反正在我心里,中国大陆女演员巩俐第一。

如今巩俐出演《中国女排》郎平角色,凭借巩俐极高的敬业素质,一定会把“铁榔头”角色征服!别忘了,巩俐人称“巩皇”。

传奇的故事,传奇的导演,传奇的演员,三个传奇合为一部传奇的电影。

七分保底,八分稳了,九分有望。

(以上评分与评价为个人猜测,不同意见接受驳论)观看《中国女排》电影心得感悟范文【2】女排是三大球中中国队唯一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本次里约奥运会更被寄予厚望。

然而,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以2胜3负小组第四名的战绩,勉强晋级八强。

《中国女排》观后感【5篇】

《中国女排》观后感【5篇】

《中国女排》观后感【5篇】当细细品味完《中国女排》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女排》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

”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

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

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

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

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

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

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

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2020《中国女排》电影影片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整理了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欢迎借鉴参考。

更多《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内容推荐(点击进入↓↓↓)中国女排电影演员阵容介绍最新《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精选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2020《中国女排》观看心得体会2020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800字精选5篇2020电影《中国女排》观看心得感悟《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作文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2力克当时的世界劲旅日本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之巅之后,接连登上领奖台,实现五连冠傲人战绩。

可以说,这在一个排球竞技中几乎是不可及的成绩,真实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但与所有运动队经历过的一样,中国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三十多年来,战绩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

从“铁榔头”的洛杉矶,到“郎平妈妈”率队的里约,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

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

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然很努力。

”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欢中国女排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原因。

2020春节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大全精选5篇

2020春节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大全精选5篇

2020春节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大全精选5篇有种精神,只有中国女排拥有;有种精神,它叫“中国女排”。

看完《中国女排》你有什么感想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xx春节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大全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

20xx春节电影《中国女排》观后感篇一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民都熟知女排精神,那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女排精神的基本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我在年轻的时候先后做共青团、党委宣传和党校工作,一直重视弘扬女排精神,因为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着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女排精神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更是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在21世纪的今天,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女排精神让我联想到冬泳精神,因为锦州冬泳人不仅有不畏严寒的顽强毅力,同时也有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这些正是女排精神的发扬光大。

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我们改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

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增进团结协作,提倡无私奉献,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矫正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获得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我盼望已久的雅典奥运会在这个暑假里开幕了,奥运会里的每一场比赛都非常精彩。

但最精彩的一场比赛是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的冠亚军决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赛快开始了,我和妈妈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焦急得等待着。

比赛终于在裁判的哨响声中开始了,一开始比赛就很激烈,你追我一分,我赶你一分,可前面两局中国队都以微弱的比分输给了俄罗斯队。

电影《中国女排》影评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

电影《中国女排》影评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

电影《中国女排》影评观后感5篇最新精选《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最近中国女排这部电影放出的一段预告片把2004黄金一代的主教练陈忠和给惹毛了。

预告片中黄渤扮演的陪练在食堂打饭没有吃到鸡腿,就开始撒泼大闹,并且抢了一个鸡腿就直接啃了起来,嘴里嘟囔着我就吃我就吃,这不像陈忠和倒是有点像韦小宝。

陈可辛最近几年迷上了拍体育电影,刚拍完了李娜,又着手拍了中国女排。

说实话,他的商业眼光和嗅觉都不错,就凭着中国拥有亿万具有女排情结的球迷,这部电影只要不烂包到一定程度,票房大卖几乎是没跑的。

他在这部电影里既想展现女排精神,又想像一般的偶像动漫电影里那样增添一个插科打诨搞笑的人物形象。

黄渤的形象适合搞笑,也是票房的保证,但是他的这套路子在拍摄中国女排这部电影的时候捅了娄子。

电影时间毕竟有限,你有所侧重也很正常,想重点描绘郎导执教的2016里约夺冠也没毛病。

把中国女排稍显落魄的九十年代一笔带过也没问题,那怕你对2004黄金一代没有表达欲望也没问题。

但是丑化当时的功勋主教练就不合适了。

大家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扮演郎平的巩俐一切都往写实了演,扮演陈忠和的黄渤演的这么狗血,把陈忠和拍成了韦小宝,你让观众怎么想?你让同样创造辉煌的04黄金一代全体教练和球员怎么想?毕竟中国女排是一个光荣的集体,前人的成绩同样值得尊重。

如今据说陈忠和上书广电总局,要求严格审核这部电影,并且要求删除关于他的戏份。

当年04黄金一代的球员包括赵蕊蕊,周苏红,杨昊等球员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力挺恩师。

我觉得搞到目前这种状态,对中国女排这部电影增加话题性当然是有利的。

但是客观上却造成了中国女排不同时代奥运冠军们的不和,也撕裂了原本共同为中国女排助威的球迷的情感。

从这方面来说,电影制作团队,包括导演陈可辛应该立刻站出来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真诚的道歉来平息事态。

看《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

看《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

看《中国女排》观后感影评5篇_看中国女排有感《中国女排》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女排》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大年初一你会去电影院看中国女排这部电影吗,最近有网友发起投票,各路神仙都马上发话我预估到不了3亿,第一天拍片不足10%,3亿也不少了,估计学校会有组织,尤其是体育学校。

从文艺作品角度说,是不咋地的,就是想卖情怀,对这种近乎耍流氓的电影我是肯定不看的,大家期待还是稍微放低一点比较好,电影不可能只靠情怀获得高票房的,还是要看口碑带动路人去看,光靠排球迷过十亿很难,还是要看质量,万一这好好的励志体育电影给拍成了言情剧那就没好了,还有万一惠队长真在电影里成了女二咋办?一直传说她在剧组拍的时间比其他女排队员要久的多,不能不有这样的担心啊。

今年春节档竞争比较激烈,女排已经开始被抹黑了!但是也有网友说,作为排球迷没理由不去看,不管怎么样光看那些国手演戏也值回票价了啊,看民间口碑,还有各大地铁,商场做广告,预测不会少于20亿2020《中国女排》观后感【篇2】近些年的国产电影贺岁档,和每年的春运一样拥挤热闹,特别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可以称为全年电影上映最拥堵的一天。

比如今年的大年初一,小编知道的已经有7部电影,在这一天上映。

小朋友最爱的动画片《熊出没狂野大陆》,还有动画片《姜子牙》,成龙的《急先锋》,林超贤导演的《紧急救援》,徐峥导演主演的《囧妈》,陈思诚《唐人街探案3》,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在这几部贺岁档热度很高的电影中,虽然每一部都很有竞争力,可是小编个人最看好的是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这部电影很特殊,和其他商业大片很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在亿万中国人心中是一个特别的情结。

从80年代的五连冠开始,中国女排这个球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球队,而是一种不认输顽强拼搏中国精神的代表。

中国人看中国女排的代入感自豪感非常的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大全5篇精选中国女排创造的体育奇迹激励了一代人,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

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大全5篇精选,仅供参考借鉴。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一平日里,三大球中,排球的关注度最低,然而,在国际赛场特别是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中,中国女排总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你我热泪盈眶。

里约征程,中国体育代表团整体战绩欠佳,收官时刻,幸好还有中国女排!姑娘们强势逆转东道主巴西、击败劲敌荷兰,昂首挺进决赛。

决赛过程惊心动魄,相信电视机前很多观众的心一直悬着,但这颗悬着的心还没到嗓子眼,因为困难再大,你能在姑娘们的脸上看到笑容;因为对手再强,你能感知到这是一支有精神支撑的队伍。

酷者如朱婷,就往那个点打,快要把对方10号打哭;稳者如郎指导,关键时刻暂停、换人,效果立见;悍者如后排防守,打不死,捶不烂,救起多个看似无望的球;美者如全体姑娘们,卖得了萌,走得了秀,抗得起失败,赢得了冠军。

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国人对女排决赛的关注度,丝毫不过。

在这支奥运军团中,只有郎平和中国女排,能够让老年人和年轻人找到共同话题;只有郎平和中国女排,能够让争吵喧闹的网络空间在这一刻达成广泛的共识。

夺冠的欣喜过后,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女排精神”。

在笔者看来,由郎平率领的这支新女排,既传承了老女排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宝贵财富,又以自己的努力,为“女排精神”注入新内涵。

首先是“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

中国女排第三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郎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当年的“铁榔头”到现在的郎指导,30多年来,郎平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排球!这种甘于寂寞的专注精神,不仅仅在体育领域,在工业制造、重大技术攻关、艺术精品打造等方面同样需要。

其次是向世界先进技术学习的开放精神。

郎平退役后就去美国学习体育管理,这让很多队友们不解;当初她去意大利打职业比赛,被人讥讽为“为钱打球”;她率领美国队在20xx年奥运会上击败中国队,在网络上引发一片谩骂。

然而,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走出去”,就没有今天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郎指导,就没有堪称经典的“逆转东道主”。

第三是科学管理、科学训练的科学精神。

相比较过去几支女排,这支女排的伤病较少,这与郎平团队的科学训练和有效康复有很大关系。

而在场外,郎平也按照新生代球员的特点来管理,鼓励她们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新人们在场上放飞青春,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二在女排姑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就是“女排精神”。

究竟何为“女排精神”,我想用我粗鄙的文字来浅薄地进行梳理,以便日后习用。

一、“女排精神”之团结奋进、一致向前比赛中,2人及2人以上的比赛项目,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

在女排身上,这种精神尤为突出。

场上的每一次发球、传球、进攻,都显示出女排队员之间的团结,得分相互鼓励,失误互相打气,电视屏幕上传递给我们的是她们的团结,也正是在队员团结一致的协作中,女排一步步走向成功。

“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是对这种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二、“女排精神”之永不言弃、敢于拼搏且不说女排在经历辉煌后所渡过低谷期时的坚韧努力,单是在本次奥运会上,每一场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和勇敢,就已经够让我们领略在她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精神。

在本次奥运会上,女排的前行之路甚是坎坷,每一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每一场比赛都打得让人揪心又兴奋。

女排姑娘们面对对手没有放弃拼搏,一分一分追,一分一分赶,虽然一路踉跄,但目光坚毅。

可能姑娘们的目标不是冠军,而是告诉自己即使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但依然竭尽全力,永不言弃。

三、“女排精神”之逆境奋起、不骄不馁在首战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迎来了主场作战的卫冕冠军巴西队。

在这场比赛中,女排姑娘顶住了强大的压力,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敢打敢拼的姑娘们奋起直追,最终以3比2的成绩逆转取胜。

像这样的逆转,在本届奥运会的中国女排身上并不少见,包括最后一场对塞尔维亚队。

顶得住压力、下得了决心,谁说逆境不可破?四、“女排精神”之爱国情怀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背后凝聚了一种精神、一份情怀,这就是“爱国情怀”。

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荣誉而战、为五星红旗能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升起而战、为国歌奏响奥运会赛场而战。

中国女排在这种情怀的强大支撑下披荆斩棘,创造了专属于她们的辉煌。

有种精神,只有中国女排拥有;有种精神,它叫“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三在23号结束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在东京总决赛上以1胜4负的战绩第5次平了历史最差成绩第5名。

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女排对德国女排,中国女排不仅输掉了比分而且输掉了精神和士气。

老女排的精神顿时没有了。

比赛可以输,但是不能输掉精神!现在的女排都是新队员,在关键时刻没有一个可以站起来,稳住全队的阵脚,也就是说,现在队员没有一个实在技术和心理上都过硬的。

一个优秀的队伍,必须要有一两个这样的队员,但是总过对没有一个。

中国队败给可以说是二流球队的荷兰和德国,显示出了我们的基本功不行,技术过于粗糙,一传不够稳定,二传也不行,4号为的强攻总是被人拦,或者打不死。

最近从网上看到,现在的中国女排将在全运会后做出一些人员调整,一些老队员将要在来到国家队,帮助中国女排重新前进。

拿亚洲冠军已不再是我们的需要,我们要的是更好的成绩,因为在亚洲中国女排是最棒的,而在世界已不再是。

我依然相信,女排会再会到世界排坛的前列。

由于排球这项运动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够普及,我们全国打排球的才200多人,而且现在的体校,根本就没有了排球这一项,全国的排球俱乐部才10多个。

而荷兰有好多好多的人打排球,俱乐部更是比我们多的多。

现在国家队的队员应该是全国最好的队员了,再选根本就选不出来。

后备人员不足也是导致我们排球运动在一点点下降的原因。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老队员她们虽然有伤,但还在坚持打球。

我们永远支持你!中国女排,挺住!!!!《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造的体育奇迹激励了一代人,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

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走向复兴的豪迈宣言。

而今年的奥运会中,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金,比赛历程千辛万苦,而女排姑娘们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成功。

在奥运赛场沉寂了20xx年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排名第4的不利情况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屡克强手,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展示出高超的运动技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充分继承和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中国女排精神,完美地诠释了以为国争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世界的高度赞扬。

永远不会忘记那最后一球扣杀,猝不及防,却又在情理之中,在紧咬的比分中结束了比赛。

整个赛场都沸腾了,女排姑娘们一个个激动落泪。

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中国女排在教练郎平的带领下夺得金牌!“致敬!”“她们配得上所有的赞美”“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深夜的里约到午间的北京,从电视机前到网络空间,融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13亿中国人分享着胜利的荣光,感动于拼搏的精神。

从小组赛2负3胜的坎坷磨难,到强敌环伺下的背水一战,女排姑娘们以荡气回肠的逆袭征程,不但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荡起无数中国人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怀,奏响了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

岁月沧桑,历史积淀。

中国女排与中国女乒一样,一“大”一“小”,在国际体坛上旋转、闪烁、发光,一个是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一个是不畏强敌的亮剑精神,同样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之崛起,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投入改革开放;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排的胜利,将再度激发中国人的精神动力,自信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五8月20日晚,在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体育馆,中国女排在万名现场观众和亿万电视观众的见证下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

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少女傅园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让国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

而随着中国女排的登场并且最终摘得金牌,很多国内网友才明白,原来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让我们在激动落泪之后能够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

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

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

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

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

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里约奥运已经结束,“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却早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让我们向女排姑娘们致敬,向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