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定义及分类(资源借鉴)

合集下载

机场类型的划分

机场类型的划分

机场类型的划分
机场类型的划分是按照其服务范围和用途来进行的。

一般可以分为以
下几类:
1.民航机场:民航机场是指专门为民用航空航线和民用航空器服务的机场。

它们有着完善的地面服务设施和物流支撑设施,同时要满足国际
标准和民航法律法规的要求。

民航机场多为国有或政府投资的,由运
营公司经营。

2.军用机场:军用机场专门归军队使用。

除了满足基本的起降和飞行服务外,军用机场还需要满足军事需求,包括飞行器存储、维护和修理,弹药库,简易的住宿等。

军用机场多由国家或政府投资或者属于军队
的单位经营。

3.综合机场:综合机场是一种集合了民航和军用功能的机场,是在军用机场基础上增加了民用服务设施和设备,具备军民两用的功能。

综合
机场的运营主要由政府或军队牵头,但一般设立运营公司进行管理。

4.通用机场:通用机场服务于私人、商业和训练飞行的一般航空活动。

这类机场不仅出售燃油、维护、停机坪等服务,还提供飞行人员、飞
行培训等相关服务。

5.专用机场:专用机场是为特定客户或特定目的量身打造的机场,如政府机场、企业专用机场等。

这类机场主要为固定航班服务,如公务机、空运、新闻采访等。

专用机场由使用者资助建造,并由使用者资助其
运营。

以上就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机场类型划分,不同机场的服务范围和用
途都有所不同,每一种机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劣势。

在未来,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航空产业的不断成长,机场的类型和服务方式也会
随之演化。

通用机场的分类

通用机场的分类

一类:指具有10~29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架次达到3000以上,或纳入政府应急救援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机场。

二类:指具有5~9座经营性航空器载人飞行业务,或最高月起降架次600~3000,或具有对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类飞行活动的机场。

三类:除一、二类外的通用机场。

对于一、二类通用机场,供固定翼飞机运行的机场,其飞行区的建设按照《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执行,供直升机运行的机场,其飞行场地的建设按《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执行。

三类通用机场可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1.通用机场的定义关于通用机场的定义方式,主要有通过列举所保障的飞行活动进行界定、通过排除其他业务活动进行界定两类。

采用列举法的如《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553令,2009年颁布)规定“通用机场,是指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主要强调传统的工农作业活动。

在中南、西北地区管理局颁布的通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中,除保留上述表述外,为适应通用航空发展的新特点,还增加了“和公务飞行、包机(出租)飞行、空中游览等经营性载人飞行活动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30座以下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

”华北地区管理局根据辖区内通航活动特点,在中南局表述基础上增加了“主要用于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进行通用航空作业和短途运输等飞行活动。

”采用排除法的如《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 17836-1999)中规定“通用机场是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包括可供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滑行、停放的场地和有关的地面保障设施。

”东北、西南、**地区管理局出台的通用航空建设管理规定部分或全部采纳了此表述。

又如《民航华东地区通用机场建设与使用许可管理执行办法》规定的通用机场“是指除运输机场外供民用航空器使用的有固定设施的机场,不包括野外作业临时起降点以及飞艇、滑翔机、载人气球、动力伞、降落伞、滑翔伞、悬挂滑翔机等民用航空器所使用的固定场地。

民航机场的概念及分类

民航机场的概念及分类

民航机场的概念及分类机场的概念国际民航组织将机场(航空港)定义为: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活动⽽划定的⼀块地域或⽔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主要由飞⾏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政办公区、⽣活区、后勤保障设施、地⾯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机场的基本服务包括以下列⼏⽅⾯:1、基本的运营服务和设施:保障飞机和机场⽤户的安全,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飞机进近和着陆、⽓象服务、通信、警察和保安、消防和急救(包括搜寻和救援)、跑道和房屋的维修。

2、处理交通流量的服务:与飞机相关的活动,如清洁、动⼒的提供、装卸和卸载的⾏李/货物,这些活动有时候也称作地⾯作业。

有的活动直接和交通量有关,包含旅客、⾏李或货物运输。

3、商业活动:通常包括经营商店、饭店、酒吧、报摊、停车场、电影院、保龄球、理发店、超市、会议中⼼和宾馆等,还包括候机楼和机场的⼟地。

机场的分类1、按服务对象划分。

按服务对象划分,机场分为军⽤机场、民⽤机场和军民合⽤机场。

军⽤机场⽤于军事⽬的,有时也部分⽤于民⽤航空或军民合⽤。

但从长远来看,军⽤机场将会和民⽤机场完全分离。

民⽤机场⼜分为商业运输机场(通常称为航空港)、通⽤航空机场以及⽤于科研、⽣产、教学和运动的机场。

通⽤航空机场主要⽤于通⽤航空,为专业航空的⼩型飞机或直升机服务。

在我国,有些机场属单位和部门所有,如飞机制造⼚的试飞机场,体育运动的专⽤机场和飞⾏学校的训练机场。

在国外还有⼤量的私⼈机场,服务于私⼈飞机或企业的公务机场,这种机场⼀般只有简易的跑道和起降设备,规模很⼩,但数量最⼤。

2、按航线性质划分。

按航线性质划分,可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国际机场)和国内航线机场。

国际机场有国际航班进出,并设有海关、边防检查(移民检查)、卫⽣检疫和动植物检疫等政府联检机构。

国际机场⼜分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际不定期航班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备降机场。

机场及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

机场及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

机场及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机场是一种专门为飞机提供着陆、起飞、停靠和维护以及提供支持服务的设施。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是指专门用于民用航空运输的机场。

本文将从机场的分类、特点、建设、管理等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关于机场及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

一、机场分类机场一般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公共机场三种。

1.军用机场军用机场是指用于满足军队部队航空运输的需要,进行军用飞行训练和实战作战训练的机场。

这种机场由国家负责建设和管理,不开放给民用飞机使用。

2.民用机场民用机场是指用于满足民用航空交通以及其他民用飞行活动的机场,如农业喷洒、气象探测、森林防火、渔业监测等。

这种机场根据国家规定需要具备民用航空运输服务能力。

民用机场一般分为通用机场、地方机场、航空工业机场。

- 通用机场:这种机场服务于轻型飞机、私人飞机和小型商用运输飞机,通常跑道长度在1500米以下。

大部分通用机场为地方机场,有些也可做为军队的备降机场。

- 地方机场:这种机场一般为省级机场或市级机场,服务于中型或较大型商业航空公司定期及包租客运作,跑道长度一般在2000-3200米之间。

- 航空工业机场:这种机场由航空工业企业或研究所建设,服务于国防军工,主要满足飞机试飞、试验及生产需求。

3.公共机场公共机场是指接受公众服务的民用机场,包括机场场区、跑道、停机坪、机场道路、旅客、货物运输建筑及设备等。

具有较强的民用航空运输服务能力,服务中型及大型航空公司的定期及包租客运作,其跑道长度一般达到3000米及以上。

公共机场又分为国内机场和国际机场。

二、机场的特点机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位置地理条件良好、跑道长、车辆进出方便、安全等。

机场的位置一般需要在城市周边、山地平原、交通便利、地质构造稳定、气侯条件较好等条件下建设。

机场跑道一般要求长而平直,平均已经达到2000至3600米,超过国内其他许多交通工具的纵向空间需求。

车辆进出机场一般较为便利,如机场高速、城际快速路、直达公交线等交通设施,均为满足旅客和工作人员高效出行提供了便利。

我国民用机场分类体系

我国民用机场分类体系

我国民用机场分类体系
1.国际一类机场:设有国际航班和国际货运的机场,具备接待国际客运、机组人员、行李、货物、邮件、机场设备和飞机维修保养等条件。

2. 国际二类机场:设有国际航班和国际货运的机场,接待国际客运、机组人员、行李、货物、邮件等条件较为完备。

3. 国内一类机场:设有国内航班和国内货运的机场,具备接待国内客运、机组人员、行李、货物、邮件、机场设备和飞机维修保养等条件。

4. 国内二类机场:设有国内航班和国内货运的机场,接待国内客运、机组人员、行李、货物、邮件等条件较为完备。

二、机场功能性质划分
1. 经济特区机场:设在我国各经济特区的机场,主要服务于经济特区内企业和产业发展。

2. 城市机场:设在我国各大城市的机场,主要服务于该城市的人民出行需求。

3. 旅游机场:设在我国各旅游胜地的机场,主要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4. 军民合用机场:同时服务于军队和民用航空的机场,保障国家安全和民众出行需求。

5. 内陆机场:设在我国内陆地区的机场,主要服务于内陆地区的人民出行需求。

以上是我国民用机场的分类体系,不同类型的机场具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为我国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机场类型的划分

机场类型的划分

机场类型的划分一、按照机场用途划分1. 民航机场:主要用于民航客运和货运的机场,为航空公司提供起降场所和航班服务设施。

民航机场通常位于城市附近,交通便利,设施完备,能够满足大规模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2. 军用机场:用于军事目的的机场,主要用于军事飞机的起降和军事行动的支援。

军用机场通常设施简单,安全性要求较高,且对民航航班的运营有一定限制。

3. 混合机场:既用于民航,又同时用于军事目的的机场。

混合机场通常设有民航和军用两个起降区域,分别满足民航和军用飞机的需求。

混合机场在民用和军用之间需要做好协调和管理,确保两者的安全和运营顺利进行。

二、按照机场规模划分1. 大型机场:通常是指旅客吞吐量较大,航班数量较多的机场。

大型机场通常位于大城市或者国际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有较为完善的设施和服务,能够处理大量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2. 中型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航班数量较大型机场稍小的机场。

中型机场通常位于中等规模的城市,有一定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满足一定规模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3. 小型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航班数量较小型机场更小的机场。

小型机场通常位于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设施和服务相对简单,仅能满足较小规模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三、按照机场位置划分1. 城市机场:位于城市内部或者附近的机场,交通便利,与城市紧密相连。

城市机场通常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大量旅客和货运需求。

2. 远郊机场:位于城市远离中心区域的机场,交通相对不便,与城市之间距离较远。

远郊机场通常规模较小,服务范围有限,主要满足周边地区的旅客和货运需求。

3. 岛屿机场:位于海岛上的机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岛屿机场通常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主要用于岛屿居民和游客的航空交通。

四、按照机场特点划分1. 高原机场: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超过2000米。

高原机场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航空交通有较大的挑战,需要特殊的设施和运营策略。

2. 海拔机场:位于高山地区的机场,海拔通常在1000-2000米之间。

机场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概念

机场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概念

机场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概念机场,作为现代航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功能。

人们常常听到和使用“机场”这个词语,但对于机场的真正概念与内涵可能并不够了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场的名词解释,以期增进读者对机场的认识。

一、机场的定义机场是指为了飞机起降、保持飞行安全、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地面设施和服务的地方。

它对航班的起降、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提供了先决条件和保障,是空中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

机场通常由跑道、停机坪、航站楼、航空交通控制塔台等设施组成。

二、机场的起源随着飞机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开始体认到需要专门的场所来进行飞行活动。

20世纪初,随着飞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在空旷的平地上临时设置临时的机场,以满足飞行的需要。

后来,机场的需求与规模的扩大使得建设永久性的机场成为必然。

第一个被公认的机场诞生于1903年,即著名的“基特希纳”机场。

由于飞机的需求不断增长,机场逐渐从简单的跑道发展成为供旅客休息、乘坐飞机以及商务活动的综合空间。

三、机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机场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机场的大小和运输量,可以将机场分为国际机场、地区机场和小型机场。

国际机场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航空门户,拥有大规模的航空运输业务和先进的设施。

地区机场主要服务于特定的城市或地区,既连接国内航线又提供国际航线。

而小型机场则主要为私人航空和飞行培训服务。

从机场业务运作的性质来看,可以将机场分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

民用机场是为旅客和货物运输服务的机场,而军用机场则是为军队提供起降和训练场地。

四、机场的功能机场的主要功能是起降和停放飞机,并提供航空交通控制,确保飞行安全。

此外,机场还提供航站楼的设施和服务,为旅客提供办理登机手续、休息、购物、餐饮等各种需求。

同时,机场也是航空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基地,提供航班调度、货物运输、机务维护等各种支持。

五、机场的管理为了保障机场运营的顺利和高效,机场的管理至关重要。

机场通常由政府或专门机构负责管理,以确保运行安全、航班正常和设施完善。

机场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

机场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

机场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相关资料机场是民用航空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和运营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内外联系以及服务社会民生意义重大。

本文将就机场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建设相关资料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机场的定义机场是为民用航空器(即乘客和货物运输)提供起降、停靠、机务维修等服务的地面设施,它是民航运输中交流、转运和交往的重要场所。

机场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到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

二、机场的分类机场的分类是按照航空器类别和规模进行的。

按照航空器类别可分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按照规模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机场等。

1.民用机场民用机场是为民用航空器提供服务的机场,根据其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国际机场:服务于两国或多国的直接通航和转机业务,其运作通常不受国境限制。

(2)区域机场:服务于一个地区或几个城市的航班业务,并在周边区域内为通用航空提供服务。

(3)城市机场:服务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航班业务。

(4)次要机场:服务于较小城市、乡镇或景区等的航班业务,一般拥有比较简单的运作设施和管理机构。

2.军用机场军用机场是为军用飞机提供服务的机场,它可以根据其主要功能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基地机场:为军舰和航空母舰提供服务,是军队展开军事行动和保护领土主权的基础。

(2)战备机场:是战时准备的机场,为军用航空器提供战斗保障和后勤服务。

(3)训练机场:是为军队提供训练和试验服务的机场。

三、机场的功能机场是民用航空运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地面服务设施,它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提供起降服务机场提供起降服务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它要求机场先进的设施和专业经验,以确保飞行安全。

2.提供地面服务机场提供的地面服务包括客票销售、行李托运、安检、登机等服务,确保航班运营的顺利进行。

3.提供机务维修服务机场提供机务维修服务,包括维修、保养、升级等工作,确保航班运营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的定义及分类
国际民航组织将机场(航空港)定义为: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

机场可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民用机场主要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此外,还有供飞行培训、飞机研制试飞、航空俱乐部等使用的机场。

运输机场的规模较大,功能较全,使用较频繁,知名度也较大。

通用机场主要供专业飞行之用,使用场地较小,因此,一般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对场地的要求不高,设备也相对简陋。

机场还可分为:
国际机场:为国际航班出入境而指定的机场,它须有办理海关、移民、公共健康、动植物检疫和类似程序手续的机构。

门户机场:国际航班第一个抵达和最后一个始发地的国际机场。

国内机场:供国内航班使用的机场。

地区机场:经营短程航线的中小城市机场。

轴心机场:有众多进出港航班和高额比例衔接业务量的机场。

备降(用)机场:由于技术等原因预定降落变的不可能或不可取的情况下,飞机可以前往的另一机场。

民用航空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民用航空的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这个定义明确了民用航空是航空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的不同。

民用航空的分类:
分为两部分。

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
商业航空
也称为航空运输。

是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它的经营性表明这是一种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它又是运输活动,这种航空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门,与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共同组成了国家的交通运用系统。

尽管航空运输在运输量方面和其他运输方式比是较少的,但由于快速、远距离运输的能力及高效益,航空运输在总产值上的排名不断提升,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和国际交往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用航空
航空运输作为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分出去之后,民用航空的其余部分统称为通用航空,因而通用航空包罗多项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l)工业航空:包括使用航空器进行工矿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具体的应用有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装、石油航空、航空环境监测等。

在这些领域中利用了航空的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工程,如海上采油,如果没有航空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后勤服务,很难想像出现这样一个行业。

其他如航空探矿、航空摄影,使这些工作的进度加快了几十倍到上百倍。

(2)农业航空:包括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航空服务活动。

其中如森林防火、灭火、
撒播农药,都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3)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包括新技术的验证、新飞机的试飞,以及利用航空器进行的气象天文观测和探险活动。

(4)飞行训练:除培养空军驾驶员外培养各类飞行人员的学校和俱乐部的飞行活动。

(5)航空体育运动:用各类航空器开展的体育活动,如跳伞、滑翔机、热气球以及航空模型运动。

(6)公务航空:大企业和政府高级行政人员用单位自备的航空器进行公务活动。

跨国公司的出现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企业自备的公务飞机越来越多,公务航空就成为通用航空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7)私人航空:私人拥有航空器进行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在我国主要指前面5类,后两类在我国才开始发展,但在一些航空强国,公务航空和私人航空所使用的航空器占通用航空的绝大部分。

民用航空的组成:
民用航空由下面的3大部分组成:政府部门、民航企业、民航机场
政府部门
民用航空业对安全的要求高,涉及国家主权和交往的事务多,要求迅速的协调和统一的调度,因而几乎各个国家都设立独立的政府机构来管理民航事务,我国是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来负责管理。

政府部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
(l)制定民用航空各项法规、条例,并监督这些法规、条例的执行。

(2)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3)对航路进行规划和管理,并对日常的空中交通实行管理,保障空中飞行安全、有效、迅速的实行。

(4)对民用航空器及相关技术装备的制造、使用制定技术标准进行审核、发证,监督安全,调查处理民用飞机的飞行事故。

(5)代表国家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往、谈判,参加国际组织,内的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

(6)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业务管理。

(7)对民航的各类专业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培训民航工作人员。

民航企业
指从事和民航业有关的各类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运输企业,即我们常说的航空公司,它们掌握航空器从事生产运输,是民航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他类型的航空企业如油料、航材、销售等,都是围绕着运输企业开展活动的。

航空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航空器的使用(飞行)维修和管理,另一部分是公司的经营和销售。

民航机场
机场是民用航空和整个社会的结合点,机场也是一个地区的公众服务设施。

因此,机场既带有赢利的企业性质同时也带有为地区公众服务的事业性质,因而世界上大多数机场是地方政府管辖下的半企业性质的机构,主要为航空运输服务的机场称为航空港或简称空港,使用空港的一般是较大的运输飞机,空港要有为旅客服务的地区(候机楼)和相应设施。

民用航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有事业性的政府机构,有企业性质的航空公司,还有
半企业性质的空港,各个部分协调运行才能保证民用航空事业的迅速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