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划分的原则范文
人防分区规划方案

人防分区规划方案概述人防分区规划方案是指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对于人防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行的划分和规划方案。
它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区划分原则在对城市进行人防分区划分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性原则:对城市全局进行安排和规划,不能各自为政,造成混乱。
2.等级性原则:根据区域的一级、二级、三级需求分级划分,确保人防设施的分布整齐。
3.分层性原则:对不同的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分层规划,确保各层之间互不干扰。
4.独立性原则:将不同的人防分区进行独立规划,确保各地区的应急资源互相不受干扰。
5.适用性原则:方案应是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能够符合城市市容、市貌、城市功能建设等要求。
分区划分依据在对城市进行分区规划时,应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制定规划方案,主要依据如下:基本原则公共事务、劳动力就业、商业服务设施、修建场地等基本要素;人口密度根据不同人口密度区域,分为密集区、一般区、稀疏区;建筑物高度根据不同楼房高度,分为高层、中层、低层建筑;地形地貌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分为山区、平原、切坑洼地;行政辖区根据不同行政辖区,分为市区和郊区。
分区规划范围在进行人防分区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以下范围:交通路网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路网,确保应急资源在不同分区之间的快速运输;应急物资保障在各个人防分区内建立应急物资仓库,确保随时可以为地区提供应急物资;通信网络为了方便与各个人防分区之间进行沟通,应该建立完善的通信网络;人员转移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到如何迅速实施人员疏散和转移。
分区规划的实施在制定分区规划方案后,应该落实到实际格局中,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如下:设施建设按照规划方案建立人防设施和配套设施,确保能够提供应急服务。
物资储备对应急物资进行储备,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可以快速调拨。
人员培训对应急物资管理人员、防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应急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示范建设选取不同人防分区进行示范建设,通过宣传实现集体抗战思想、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抗战时期战区的划分

抗战时期战区的划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xx作战地区:xx方面兵力: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第21集团军xx商震,下辖:第32军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第1集团军司令官宋哲元,下辖: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77军军长冯治安,第181师师长石友三,第17师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第68军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师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直属)第二战区司令长官:xx作战地区:xx方面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xx前敌总司令xx,下辖: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军军长郭寄峤,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3军军长刘堪,第15军军长刘茂恩,第17军军长高桂滋,第19军军长王靖国,第47军军长李家钰,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长冯钦哉xx前敌总司令xx,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第18集团军总指挥xx第66师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军长杨澄源(直属)第三战区司令长官:xx作战地区:苏浙方面兵力: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第10集团军xxxx,下辖:第28军军长陶广,第70军军长李觉,第79师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旅长杨永清第19集团军xxxx,下辖: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18军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军长夏楚中,第25军军长万耀煌,第73军军长王东原第23集团军xxxx,下辖:第21军军长xx(兼)第28集团军xxxx第23军军长xx(兼)新编第4军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旅长周志群(直属)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师长陈德法温台守备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旅长李国钧游击总司令xx第四战区司令长官:xx(兼)作战地区:两广方面兵力:共辖9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第12集团军xxxx,下辖:第62军军长张达,第63军军长张瑞贵,第64军军长李汉魂,第65军军长李振球,独立第9旅旅长李振良,独立第20旅旅长陈勉吾第8军团长夏威,xx要塞司令xx司令长官:xx作战地区:xx线方面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第3集团军xxxx,下辖:第51军军长于学忠(兼),第12军军长孙桐萱,第55军军长曹福休,第56军军长谷良民第11集团军xxxx,下辖:第31军军长xx第21集团军xxxx,下辖:第7军军长周祖晃,第48军军长廖磊(兼)第22集团军司令官邓锡侯,下辖:第41军军长孙震,第45军军长邓锡侯(兼)第24集团军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第57军军长xx溦流第27集团军xxxx第3军团长xx第59军军长xx海军陆战队司令长官:xx(兼),副司令长官:xx作战地区:xxxx方面兵力:共辖5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5个骑兵师,4个骑兵旅第17集团军xxxx,下辖:第81军军长马鸿宾,第168师师长马鸿逵(兼),骑兵第1旅旅长马光宗,骑兵第10旅旅长马全忠,宁夏警备第1旅旅长马宝琳,宁夏警备第2旅旅长马得贵第80军军长xx第82军军长xx骑兵第5军军长马步xx第191xxxx挺进军司令xxxxxx司令部总司令:xx兵力:共辖14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第2军军长李延平,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4军军长霍揆章,第60军军长卢汉,第75军军长周磊,第13师师长吴良琛,第57师师长施中诚,第77师师长彭位仁,江防总司令刘兴,海军陆战队xx行营主任:xx兵力:共辖1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第11军团长毛炳文,下辖:第37军军长毛炳文(兼),第43师师长周祥初第17军团长胡宗南,下辖:第1军胡宗南(兼),第8军军长黄杰第21军团长邓宝珊第38军军长孙蔚如第46军军长樊崧甫第86师师长高双成第165师师长鲁大昌暂编骑兵第1师(直属)骑兵第6军军长阎炳岳(直属)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兵力:共辖2个步兵师,4个步兵旅第75师师长宋天才第80师师长陈琪福建保安第1旅旅长陈佩玉福建保安第2旅旅长李树棠福建保安第3旅旅长赵琳海军陆战队第2旅军委会直辖兵团兵力:共辖17个步兵师第20军团长汤恩伯,下辖:第13军军长汤恩伯(兼),第52军军长关麟征,第85军军长王仲廉第2集团军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第8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36师师长蒋伏生,第50师师长成光耀,第92师师长黄国栋,第93师师长甘丽初,第167师师长薛蔚英第26集团军司令官徐源泉,下辖:第10军军长徐源泉(兼),第87军军长刘膺古。
抗日战争各战区划分

抗日战争各战区划分抗日战争时期划分了很多战区,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战区划分,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第一战区河北北部、山东北部蒋介石(9月改为程潜)河南、安徽北部卫立煌陕西南部胡宗南第二战区山西、察哈尔、绥远阎锡山山西、陕西北部阎锡山阎锡山第三战区江苏、浙江冯玉祥(后由蒋介石兼)浙江、福建、江苏及安徽南部顾祝同顾祝同第四战区广东、福建何应钦广东、广西何应钦第五战区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蒋介石(后由李宗仁任)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李宗仁刘峙第六战区湖北西部孙连仲第七战区广东余汉谋第八战区绥远、宁夏、甘肃、青海蒋介石(兼)朱绍良第九战区湖北南部、湖南、江西陈诚(薛岳代理)薛岳第十战区陕西蒋鼎文安徽李品仙第十一战区北平、天津、华北孙连仲第十二战区傅作义抗日战争战区就战略与兵力言,1937年战区划分,是以第三战区为重心,保卫京沪杭,期间也发生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8年战区划分,则以华中地区的第四、第五、第六战区为主,整编主要是为了"持久抗战,巩固武汉核心",战略目的则在于"东保津浦,西守道清"。
另一方面,位于武汉的国民政府,以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方式,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定为战时政府之实质统治机构,也将统率国军的委员长取代了国民政府主席成为中国实际领导人。
1938年11月中旬,中国军队于临时首都武汉组织武汉保卫战失利,加上华南战场重要据点广州亦极为危险,至此,中华民国政府再度迁都至重庆。
为了此战略异动变量,加上兵士折损众多,战区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动。
而跟随战区,中日战争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阶段亦告正式结束,而中国也正式迈入以重庆为根据地的第二期抗日战争。
1939年-1943年,随战争型态趋于固定,战区除了小更动之外,并无太大变化。
1944年则因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成立,战区再度予以更新。
除了将中国战区涵盖缅甸与越南之外,更增加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及第三方面军。
战区图的划分

业绩、MOT(关键行为)、人才
时间
MOT
销售额(或利润)
人才
备注
2011年冲刺年
主要以销售额为主,分子公司数量不低于15家,代理商不低于30家
6亿销售额
20名储备总经理,60名储备营销总监,40名技术咨询师,7名事业部总经理,营销大学筹备组不低于10名,10名OPP讲师
2012年服务年
2014年
覆盖全国所有一线城市,及三分之一的二线城市
20亿销售额
增加20名储备总经理,3名储备事业部总经理,新增加50名技术人员,60名营销总监,50名OPP讲师
2015年
覆盖全国所有一线城市及至少三分之二的二线城市
25亿销售额
增加150名储备总经理,3名储备事业部总经理,新增加50名技术人员,500名营销总监,80名OPP讲师
2014年品牌年
在行业、国家得到认同,市场回报大
20亿销售额
不低于200名技术服务人员,100名技术咨询师,50名技术专家,100名企业家讲师,30名国内外知名企业家或讲师,10名会计师,5名法务专家
2015年上市年
成功完成企业上市
25亿销售额
不低于250名技术服务人员,150名技术咨询师,70名技术专家,200名企业家讲师,50名国内外知名事业局和讲师,5名储备CFO,20名财务会计师,10名法务咨询团队
以提高公司市场服务为导向,达到客户85%以上好评
9亿销售额
6名储备客服总监,不低于60名的客服团队,10名储备技术经理,不低于60名技术服务人员,2名储备CFO,20名储备素质教育老师,5名储备金融管理经理
2013年品质年
提高产品创新与升级达到同行竞争力第一名
12亿销售额
美军陆军集团军群(野战集团军)作战手册

(一)在战区联合战役中单独遂行特定的作战任务。海军陆战队的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拥有独特的装备和陆空合同作战能力,可灵活遂行一系列的战术行动,包括两栖登陆作战。空中作战和地面作战行动,并能综合实施这些行动。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的建制航空兵能使指挥它在实施近距离战斗之前投送力量,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影响事件的发展。它的司令部机构拥有一个对地面和空中行动实施战术控制的独立机构,可使空陆特遣部队/陆战远征部队的指挥官集中精力实施战役级行动和战术级行动。
战区联合战役有下列基本特点:
1.根据现代战区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联合战役计划。现代战区环境十分复杂,各种事件发展很快,在发生危机时期尤其如此。这就要求十分重视联合部队司令官及其参谋人员和各军种部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和压力下制定战区战役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平时对战区战略形势的分析和计划工作(包括战区战略形势判断、可能面临的情况及行动方案)的质量。战区战役计划是在危机或冲突中制定的,但成功的战区战役计划的基础和框架是由平时的分析、计划工作和演习奠定的。
2.战区联合战役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影响。战区联合战役支持国家战略目标,并深受国家军事战略的影响。国家级军事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国家战略上关注的重点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的调整,直接影响着战区战役的筹划。国家级和战区级司令部的密切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3.后勤保障决定战区战役的作战限度。安排后勤支援和解决后勤保障问题需要提前进行,这就要求不断地把后勤问题纳入厂成计划工作过程。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联合司令部同各军种部队参谋机构和其他作战司令部经常保持协调与合作,是监督部队在战争区内展开,搞好战备,解决后勤保障问题和及时了解各种情况的先决条件。
(二)在战区联合战役中,海军使用两栖部队、舰载航空兵、舰载巡航导弹和海上预置船队,实施防空战、反潜战、反舰战、对岸打击战、两栖战和水雷战,对陆上作战提供有效的支援。海军支援陆上作战时通常遂行以下主要任务:
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精选)

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精选)一、总体要求1. 根据国家的决策部署,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高效务实"的原则,全面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兼顾各方利益,确保调整后市民的生活不受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提升。
3. 加大沟通和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各地区要密切合作,互通信息,共同制定和实施调整方案。
二、调整的范围1. 行政区划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市级行政区划调整、县级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行政区划调整。
2. 调整的原则是在坚持国家的统一和各方利益的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在确保民众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行政区划调整的效益。
三、调整的步骤和程序1. 调整的步骤包括调研论证、方案制定、征求意见、编制报告、审批报批等。
2. 调研论证阶段,各级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对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调研和论证。
3. 方案制定阶段,要根据调研结果和论证结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调整的方案。
4. 征求意见阶段,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受影响的居民和企业的意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权益。
5. 编制报告阶段,要将调整方案编制成报告,经过各级政府的审批后上报上级政府,确保调整方案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6. 审批报批阶段,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确保调整方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四、调整的具体措施1. 市级行政区划调整,要考虑城市的规模、交通条件、人口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尽可能合理划定行政区域范围。
2.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要考虑县城的规模、行政效率、区域发展的一致性等因素,尽可能合理划定行政区域范围。
3.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要考虑农村的地理条件、行政效能和农民的利益等因素,尽可能合理划定行政区域范围。
4. 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要考虑农村的居民数量、行政管理的便利性和村民的生活需求等因素,尽可能合理划定行政区域范围。
战区划分的原则范文

战区划分的原则范文1.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划分战区的基本考虑因素之一、战区的大小和范围应根据地理条件的异同来决定,包括地形、气候、地貌、水域等。
不同地理条件对作战行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划分战区时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2.敌情分析:敌情分析是划分战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敌方调动、部署、兵力、战略意图等情报信息,划分战区可以更好地针对敌情进行整体规划和作战行动。
战区应该能够覆盖敌方的主要军事目标和领土范围,并能够迅速反应敌方的军事行动。
3.兵力部署:兵力部署是划分战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自己的兵力储备和战略需求,将兵力合理分布在各个战区中,以实现全面作战行动的协同和支援。
兵力部署应考虑到战区之间的行军距离、交通条件和后勤保障等因素。
4.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划分战区的根本目的和依据。
根据战争的目标和任务,划分战区可使指挥者更好地掌握大局,统筹全局。
战区划分应确保各个战区既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又能够协同作战,共同达到整体指挥的目标。
5.通信与指挥:通信与指挥是划分战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战区划分应确保通信便利、指挥顺畅,使指挥者能够及时有效地指挥和控制各个战区的作战行动。
划分战区时应考虑到通信设备的布局、通信线路的安全等因素。
6.后勤保障:后勤保障是划分战区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区应能够提供各个部队的后勤支援,包括补给、修理、医疗、运输等方面的保障。
划分战区时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资源供给充足等后勤保障条件。
7.警戒线与防御:警戒线与防御是划分战区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划定警戒线和前沿防线,可以有效地控制战区内的防御力量,保卫领土和重要目标。
划分战区时应考虑到警戒线和防御线的布置,使其能够保持有效的警戒和防御能力。
总之,战区划分的原则是基于地理条件、敌情分析、兵力部署、战略目标、通信与指挥、后勤保障、警戒线与防御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
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划分战区,实现战争全局的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
二战中的战区划分

二战中的战区划分二战期间,欧洲、亚洲和北非成为世界各大势力争夺控制的焦点。
为了有效地组织军队、计划战略进攻和防御,参战国家对战区进行了划分。
本文将系统介绍二战中的战区划分。
一、欧洲战区1. 西线战区西线战区是最重要的战区之一,主要涵盖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其他西欧国家。
在1940年的德国入侵法国战役中,德军占领了大片领土,并迫使英法联军撤离法国。
此后,西线战区成为了轴心国和盟军之间的战略对峙地带。
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打破了德国对西线战区的控制,为盟军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优势地位铺平了道路。
2. 东线战区东线战区是指德军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区域。
德国于1941年发动巴巴罗萨行动,企图征服苏联。
然而,由于严冬和苏联持久的反抗,德军最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受史无前例的惨败。
随后,苏联逐渐转入主动,最终将德军赶出本土。
东线战区在二战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军事行动。
3. 北非战区北非战区包括了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国家。
二战初期,意大利和德国联军在北非迅速占领了大片领土,试图控制地中海并进攻埃及。
然而,盟军通过北非战役逐渐收复失地,并最终将德军逐出北非。
北非战区的胜利对盟军在欧洲的战略进攻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亚洲战区1. 中国战区中国战区是二战中亚洲的主要战场之一。
中国国共两党联合抵抗日本侵略,抗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对抗日本的进攻。
南京大屠杀、长沙会战、淞沪会战等标志性战役发生在中国战区。
2. 太平洋战区太平洋战区是指太平洋地区成为日本和美国两大势力的争夺区域。
珍珠港事件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宣战,并引领了整个太平洋战争。
在这一战区,美国海军的岛屿跳跃战略以及孤岛防御战术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在冲绳岛战役中将日本赶出了亚洲。
三、其他战区1. 大西洋战区大西洋战区涵盖了北大西洋和周边海域,是德意志海军和盟军之间激烈战斗的地方。
德国的潜艇战略及盟军的护航行动成为大西洋战区的重点。
2. 地中海战区地中海战区是在欧洲、非洲和亚洲之间连接的地中海海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区划分的原则范文
战区划分是指在军事战略层面上,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军事力量划分
为若干个独立的战区,以便有效指挥和组织作战行动。
战区划分的原则是
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指挥和作战效果,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战区划分原则。
1.地理原则:地理原则是最为基本和普遍的战区划分原则。
根据地理
条件和特点,将整个作战区域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战区。
这样可以充分
利用地理优势,便于兵力运输和补给,同时也便于对敌方军事力量进行全
面掌握和打击。
2.功能原则:根据战争行动的性质和任务,将军事力量划分为不同的
战区。
例如,前沿战区、后方战区、海上战区等等。
这样可以使得各个战
区都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有效协同作战。
3.兵力原则:根据兵力数量和军事资源的分布情况,将军事力量划分
为不同的战区。
这样可以使得各个战区的兵力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和部署,确保兵力的充分利用和集中优势兵力的形成。
4.敌情原则:根据敌情和对手军事力量的分布情况,将自己的军力划
分为不同的战区。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敌进行摧毁和围剿,形成战略威
慑和战术优势。
5.政治原则: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将军事力量划分为不同
的战区。
这样可以使得军事行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整体利益,同时减少政
治因素对战争决策和作战计划的干扰。
以上是战区划分的几个常见原则,每个原则都有其特定的侧重点和适
用范围。
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进行战区划分。
此外,
战区划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军事任务和战略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