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忞教授原创中国五大战区划分图20161215修订图
民国地图:《中国分省新图》五版

民国地图:《中国分省新图》五版《中国分省新图》五版于1948年7月1日发行,曾世英、方俊增订。
此版距上一版发行已近十年。
五版装帧与图幅排列顺序基本未变,但舍去前几版序言及编纂例言。
分省图中第25—26页福建省图增台湾省;原东北三省改为九省。
地名索引增至94页。
五版另外还出了个横八开的简装本。
中国分省新图第五版序《中国分省新图》系为纪念申报六十周年而作,初版刊于民国二十二年。
其图地位准确,高度分明,参考周详,色泽显著,风行一时,屡经重版,以供读者。
至二十八年印至四版,时因抗战方殷,需用虽多,未及续印。
自四版至今已将十年,主持申报诸君念版图至应珍重,前功不宜中停,不惜巨资,商得曾世英方俊二君搜集资料,编纂制绘,成此第五版新图。
当此胜利之后,台湾东北还我河山,以此图籍之刷新,纪念金瓯之完固,任重道远,良足念矣。
地图之编制,有赖于测量之资料。
以往十年间,吾国经纬度之测定,颇有增益;地形水利地质工程各图亦多贡献;益以美国航空测绘,以及日本对于东北及台湾各图。
凡此资料,中央地质调查所收藏綦多,曾方二君复广为收集,藉以参证。
故此第五版所依据之基础,实远在以前各版之上。
至如东北省区之划分、各市县地名之更正、铁道海港之增置,凡有关近时地理之增益,自皆悉为考订编入。
地图之编制,亦有赖于地图学之应用。
良以编制新图,非仅按图照抄而已。
高度须有统一之标准,投影须用一定之方法,对于地形河流复宜有实际之了解。
编制之良否,殆以编图者学识之上下为衡。
曾方二君于制图工作,专心从事,历有年所;曾君复曾于战时参加美国政府编图任务,对于近代方法更增实验。
以二君任此新版之纂制,自可望有成绩。
回忆湖南邹代钧因襄洽边务,而致力于欧洲制图方法,厥后代有传人,亚新之图于斯滥觞。
申报馆纪念地图则由丁文江以地质制图之情绪,创其始基,今复以曾方二君之努力,成此新册,后先相绳,自为吾国图学史上足可纪念之事迹。
地图之编制,亦宜重事实之认识,而避免成说之误传。
筑梦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的教案

筑梦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的教案一、教材分析《钢铁长城》是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第一课的内容,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少,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了解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和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以及导弹的作战任务;理解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四、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国防建设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阅兵式和2016年10月1日阅兵式引入:近期火爆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剧照提问:从两次国庆阅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国防力量日益强大。
【新课教学】一、国之利刃——陆、海、空的军队建设与国防成就小组活动:请同学根据课本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探究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陆军建设有何成就?【图片展示】:陆军多兵种作战: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和通信兵2、我国的第一支海军是哪支?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哪些舰队?3、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图片展示】:海军现代化装备和多兵种作战: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4、人民空军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空军刚刚诞生,面临着什么考验?中国志愿军取得了怎样的战绩?5、人民空军从建立早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武器研究和装备上有哪些变化?【图片展示】:空军现代化装备:歼10战斗机、歼15舰载战斗机、运20运输机、歼20隐性战斗机二、强军之路——导弹部队的发展与新时代国防战略小组活动:请同学根据课本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探究1、导弹部队建立的时间和名称?2、导弹部队的地位、主要担负的任务、有哪些部队组成的?装备情况如何?【延伸拓展】: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会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
抗日战争战区划分(全)

1945年1月,军事委员会再次调整战区及战斗序列,撤销第四战区、鲁苏战区, 恢复设置第十战区(1945年10月改为衢州绥靖公署,1949年1月18日改为福 州绥靖公署),增设汉中行营(即后来华北剿总,统辖第一、五、十战区, 李宗仁为主任)、赣州行辕(顾祝同为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主要是为了
抗日战争战区划分
抗日战争战区
抗日战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 民政府于中国境内所规划的战区划分。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所划分的此战区,最 初所辖范围为长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为主,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 及日军占领区域,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一般来说,此作战区划分是以陆军作战为主。
五、十九集团军; 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下辖第四、十二集团军; 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下辖第三、五集团
军; 另将西南各省部队编为一、二、三、四四个预备军,随时听候调遣。 1937年9月17日,军事委员会划津浦路北段为第六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 1937年10月26日,增设第七战区,以刘湘为司令长官,下辖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团军,
抗战时期战区划分情况

抗战时期战区划分情况抗战时期战区划分情况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宣布对日抗战。
8月,为适应当时的军事形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面临日军进攻之区域划分为五个战区(以后又逐步将全国划分为10个战区与2个游击战区),并确定了各战区的作战任务。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作战区域为津浦、平汉两路北段之地域,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作战区域为山西、察哈尔、绥远三省,辖第六、七集团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作战区域为江苏、浙江、上海地区,辖第八、九、二五等集团军;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
作战区域为福建、广东地区,辖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依然为蒋介石兼任(后为李宗仁),作战区域为山东及苏北,辖第三集团军及其它部队。
9月11日,军委会又划津浦路沿线为第六战区,调冯玉祥任六战区司令长官,三战区司令长官则由蒋介石兼任。
由于原定归六战区管辖的第五集团军韩复榘不愿服从冯玉祥,冯亦自请不指挥韩的部队,10月15日军委会便撤销第六战区。
故六战区并未正式成立起来,冯玉祥也调升为军事委员会副委员会长。
10月下旬,第七战区设立,司令长官刘湘,作战区域为浙赣路沿线。
不久刘湘病故,该战区随即撤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归属第二战区。
1938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公布修正过的《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并改组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仍任委员长,冯玉祥任副委员长,何应钦任参谋总长。
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部,全国划分为六个战区,各战区作战区域均有调整。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作战区域为平汉路沿线及黄河流域部分地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含第十八集团军),作战区域为山西全省及绥远、河北、河南各一部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含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作战区为江苏、浙江地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作战区域为两广地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区域为津浦路地区;第八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副司令长官朱绍良,作战区域为甘、青、宁地区;此外,为巩固武汉的战略地位,又设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负责湘、鄂、赣部分地区及长江防务,新设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作战区域为福闽地区;任命蒋鼎文为西安行营主任,作战区域为陕西(抗战以前,曾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西安、重庆、武汉、北平、广州等行营)。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
怎么办?来读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
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
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汉中中原山东巴蜀荆楚江东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
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
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
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
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
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
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
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
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
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38张PPT)

陈赓
陈赓 兵团
陈毅
陈粟 大军
粟裕
大 刘邓 别 大军 山
三 路 大 军 挺 进 中 原
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 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 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态势。
•
鉴于解放军的 迅速发展和战争的 形式的需要,1947年11 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规定,全野战部队按其所在地区分为西 北,中原,华北,华东,东北5个野战军,共有20个兵团。并 依此划分为同名称的5大军区,与中央局同级并受其领导。
取得美国大量武 器,略占优势
3亿多但游行不断
大为改善
1亿多,积极参展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 交通线但危机四伏 区但后方巩固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指挥者 林彪、 罗荣桓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起止 时间
1948.9—11
歼敌 人数
47万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1948.11 ---1949.1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 其田的土地政策。 2指导纲领: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 制度,实行耕者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 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改工作队员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农民分得 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意义: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农民 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 力、物力的保障。
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
正面战场分有几个战区

正面战场分有几个战区,战区是如何划分的,每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是何人,每个战区的战斗情况又如何?提问者:大傻根- 试用期一级最佳答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大陆正面战场研究起步较晚,真正从学术上取得进展,大致可以说是近20年间的事。
回顾和总结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的发展情况对今后抗战史研究的深入不无助益。
本文就此所作论述,因为篇幅限制,不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学界指正。
一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概况1949年以后的30年内,大陆抗日战争史研究进展缓慢。
比较而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研究还有一些进展,而对正面战场的研究极端漠视。
只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一些省市委员会的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的《文史资料选辑》发表了一些原国民政府官员撰写的抗日战争回忆录,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史料整理处选编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公布了部分档案资料,为正面战场研究提供了参考史料。
中共党史革命史论著对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和战绩基本不提,连现代史通史性著作也概于贬斥。
如有的著作论及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时,其基调为:国民党实施“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战场上不断大溃退。
就学术研究而言,直至70年代末,大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直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后,学术界才逐步恢复生机。
随着逐步摆脱以往“左”的指导思想的束缚,一方面史学界开始敢于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研讨,另一方面,中华民国史学科的建立,也要求对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举措进行比较公允的评断。
80年代以来,在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史和抗日战争史的学术领域中,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有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史料陆续有所刊布,研究领域广为开拓,论著大量涌现,新的论点提出后引起争鸣,学界现在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较20年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正面战场研究比较活跃,进展比较突出。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_特点与教育

通,面积小,海水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影响,如渤海、波罗的海。
领海,内海完全处于所有国的主权下,非经该国允许他国船舶不得进入。
其上空是领空的一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
外国飞机和其他航空器非经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主权的侵犯。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是极其严重的对中国主权和领空的侵犯。
5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定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在这种法律制度下,沿海国家享有对该海域的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养护的主权,并享有在海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人工岛屿与其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的管辖权。
其他国家则享有在海域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至1996年全世界有80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中国沿海也申请有专属经济区。
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专属经济区上空。
虽根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所有国家在一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飞越自由,但该公约同时规定,在行使此自由时,应顾及和尊重沿海国的权利。
美军侦察机的侦察行为明显违反该规定,早已超越了飞越自由!的范畴。
因此,美军无论是闯入我领空的事实还是在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的非法行为,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更不要说在此范围内撞毁我军用飞机的嚣张霸道行径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与教育∀张言顺(江苏省溧水县中学#211200)##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一)奴隶社会时期夏朝时,国家表现为囊括诸侯与方国的一种国家联盟,诸侯与方国中是一些城邦及其附属的村落组成的小国,是拥有相当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商朝时,商王直接统治区域称内服,即王畿所在地,诸侯统治区域叫外服。
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因此该地方行政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其中势力强大的外服诸侯称方伯!。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度,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并有宗法制、礼乐制等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