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半干旱地区分布图
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 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
三、气候特点
(二) 黄色中国
绿
白色中国
色
中
国
>8000 ℃ <2000 ℃
作物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熟制
一年二熟 到三熟
(青稞)
主要自 针叶林 针阔混交 落叶阔叶 常绿阔叶 季雨林
然植被
林
林
林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农
业上,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
中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
由北京到广州 陈毅
12月平均气温
朝辞京华雪满天,夕过黄河冰塞川。 -1.5℃ 中原大地麦未绽,青山隐隐武胜关。 仲冬汉口看菊展,长沙红叶缀满山。 5.5℃ 韶山冲里览风物,霭霭青松赤壤嵌。 农村潜力最伟大,中国革命属发端。 湘赣两省典型多,星火燎原豹一斑。 七日行抵广州地,郁郁苍苍浩无边。 灼灼红花排满径,游人疑是三月三。 17.5℃
试分析七月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二)夏季
1、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
2、原因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白昼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 大。 (2)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 间短。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
中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海南岛两大气候区域怎么划分

海南岛两大气候区域怎么划分1、潮汕地区和海南岛的气候差异大吗?潮汕地区是广东东南沿海地区海南会热点2、南海上的明珠 2.文中介绍了海南岛的哪几处风光? 3选一选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文中介绍了海南岛的风光:五指山、万泉河、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
;海南岛的特色水果专有:荔枝、龙眼、芒属果、菠萝。
海南的名贵水产有:海参、大龙虾、海龟、鲍鱼。
因为海南岛是祖国第二大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所以是南海上的明珠;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2)海南岛两大气候区域怎么划分扩展资料:《南海上的明珠》课文部分选段: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惹人喜爱。
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
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看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想高唱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3、在同一个时间为什么哈尔滨与海南岛的气候有这么大的差异这说明什么哈尔滨属于温带季风气来候,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它自们的气候特点不同。
海南岛地处热带,纬度低全百年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多,所以海南岛全年高度温;哈尔滨地处温带,冬季太阳高度较小问,白昼较短,所以寒冷,而夏季虽然太阳高度较小,但白昼较长,所以夏季较炎热,哈尔答滨四季分明。
4、就快去海南了,介绍下当地人文气候等等。
在祖国浩淼的南海上,浮着一个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屿,那里有辽阔广袤的天空、澄清透明的海域、平坦柔软的沙滩,树影婆娑的椰林,它就是有着长达1580多公里海岸线的海南岛。
海南岛在历史上曾是一个蛮荒之地,古代的许多大臣都曾被贬谪到这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当年获罪被贬到这里时,发现这里原来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意思是说海南风光是他平生所见的最美,即使死在这里也不后悔,对海南岛的风光予以很高的评价。
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

2、原因:
①海陆位置:我国东南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西北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②季风影响:夏季风是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 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 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 稀少。 ③地形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地形有 利于水汽深入,西部地形地势阻挡了水汽进入 内陆。
试分析七月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二)夏季
1、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
2、原因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白昼比南方长。 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 大。 (2)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 间短。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锋面雨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南方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黑龙江北 东北和内 黄河中下 分布范围 部、内蒙 蒙古东部、游大部分
古东北部 新疆北部 地区和新 疆南部
≥10℃
积温
<1600 ℃
1600 ℃ ~
3400 ℃
3400 ℃ ~
4500 ℃
亚热带
秦岭-淮 河以南 (即我国 东南部) 4500 ℃ ~ 8000 ℃
热带 高原气候
区 云南、广 东、台湾 青藏高原 南部和整 个海南省
>8000 ℃ <2000 ℃
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区的划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中国的干旱,半干旱,湿润,半湿润的划分
划分依据是年降水量.
湿润地区
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空气湿润,蒸发量较小.自然植被是各类不同的森林,耕地以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他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及东北三省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半湿润地区
降水量一般在400~800mm之间.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属湿润地区森林带和半干旱地区草原带的过渡.耕地大多是旱地,水田只分布在有灌溉的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大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海南岛西侧降水量虽大于800mm,但因终年高温,蒸发量大,也属此类.由于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故春旱严重.
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蒸发量明显超过雨量很多,自然植被是温带草原,耕地以旱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和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整个半干旱地区从东北向西南分布.该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牧区.
干旱地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很多地区甚至小于50mm.自然景观是半荒漠和荒漠,只有在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绿洲农业,局部地区
可发展牧业。
第三章 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

第三章中国旱地农业的分布及旱地农业类型分区第一节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一、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及其划分方法划分中国干湿地区的指标目前主要是干燥度指标和年降水量指标。
(一)干燥度指标采用这种指标划分的,有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其划分的方法见表。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气候区划”进行三级区划,第一级气候地区划分从北到南以气候带为依据,从东到西以干燥度划分。
第二级气候区划分,结合各区情况,甘蒙、甘新、华北三个地区重点考虑年、季干燥A度。
第二级划分视各地情况适当运用年、季干燥度,年降水量、降水日等因素。
这个区划以K≥4.00为干旱,K在1.50一4.00或1.20一4.00之间为半干旱,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从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张家口到榆林、兰州、阿坝、昌都、拉萨,由东北针贯西南,干旱与半干旱的界限大致是自内蒙古的海流图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大柴旦、玉树、倾多、拉萨、日喀则至噶尔昆沙一线。
中央气象局的“中国气候区划”在第二(气候大区)和三级(气候区划)中,分别采用年、季干燥度指标。
因干燥度标准与划分方法的不同,此区划划分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大致为:东自海拉尔、齐齐哈尔、锦州,向西南经承德、太行山、运城,再折向西北,经洛川、兰州、酒泉、敦煌、和田至喀什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青藏高原气候区域除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外,也属于这个范围。
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干湿情况,以干燥度为主要参考指标,划分出第一级(自然地区)范围大致自海拉尔经乌兰浩特、通辽、十八盘梁、石家庄、阿坝、昌都、倾多一线的西北地区。
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大致是从包头、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折向大柴旦、格尔木经唐古拉山口转向黑河、鄯善一带。
(二)年降水量指标以这种指标进行大范围干湿地区划分的主要有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的“中国自然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以及“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其划分的主要指标如表1-7。
中国干旱湿润分布图

中国干旱湿润分布图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文明古国,气候变化是影响它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就是中国的干旱湿润分布图,用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气候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分为四个大地带,即东部、西部、中部和南部。
东部地区图中标记为“东南湿润”,大致包括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等省份。
东部地区雨量充沛,多雾多霾,湿度较高,通常视作潮湿地区。
西部地区图中标记为“西北干旱”,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
这一地区的气候总体上比较干燥,多为半沙漠化地带,受干旱影响比较大,也常被视作干旱地区。
中部地区被标记为“中原湿热”,主要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山东等省份。
由于其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多是湿热的,雨量充足,春秋季节的降雨较多,故被视作潮湿地带。
南部地区被标记为“南方干热”,主要包括广东、福建、海南、云南和广西等省份。
这里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多雨,雨量从11月开始减少,从4月起一直持续到10月,以及7、8月高温高湿的特点,所以整个南部地区被视为干热地区。
在各大地区内部,气候还存在各种微小变化,如中国北部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是冷干气候,而南部沿海地区的气候比较温暖,雨量也比内陆地区多。
可以看出,在中国气候的分布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各个地区的气候都有不同的特点。
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多样性的国家,使中国人得以在更多的土地上生活、农耕和文化传承。
以上就是中国干旱湿润分布图,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气候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气候差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多样性,使中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灿烂的国家。
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变化中体会到一种不断变化的节奏,从古至今中国一直在变化,今天的中国距离几千年前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改变正是气候变化的象征,政府应该根据当前气候条件,更好地制定气候政策,积极做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准备,保护好我们的祖国,实现它的繁荣发展。
高中地理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过关检测卷A含解析1

第五章过关检测卷(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A。
甲B。
乙 C.丙D。
丁2.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示信息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B。
图示信息反映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C。
图示信息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D。
图示区域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答案:1.D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故D项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可知,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A项正确;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B项正确;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C项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项正确。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右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A.干旱B。
湿润C.寒冷D。
炎热4.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D。
地下部分缩小减少答案:3.A4。
C解析:第3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生长范围广,有利于吸收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故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旱,地表水缺乏。
第4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以获取更多的水分。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例,单位:%).读图,完成5~7题。
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二○○五年六月前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我国政府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点和措施。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函》(环办函[2003]408号),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本区划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为指导,结合海南的实际,对海南省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提出了各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生态保护措施。
本区划旨在为海南省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林业、旅游业、工业等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海南省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了依据。
本区划已2005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批准实施。
目录一、概况 (1)(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1)(二)社会经济概况 (6)二、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7)(一)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7)(二)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 (8)三、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10)(一)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0)(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6)四、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21)(一)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21)(二)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22)(三)气象灾害受损敏感性评价 (22)(四)海南岛近岸海洋水环境污染敏感性评价 (23)(五)海南岛海岸带退化敏感性评价 (24)(六)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24)(七)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评价 (25)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26)(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26)(二)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27)(三)水源保护重要性评价 (27)(四)、洪水调蓄重要性评价 (27)(五)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 (28)(六)海南岛海岸带防护重要性评价 (28)(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 (29)六、生态功能区划及分区概述 (29)(一)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30)(二)海南海岸带生态区 (33)(三)海南岛环岛台地/平原生态区 (40)(四)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 (47)(五)南海海洋与南海诸岛生态区 (49)七、生态功能区分类汇总概述 (53)(一)严格保护生态区 (54)(二)控制性开发利用区 (55)(三)资源开发利用区 (55)八、重要生态功能区 (58)(一)各类功能区的数量、面积与分布 (58)(二)重要生态功能区 (59)九、生态功能区划实施对策和措施 (61)(一)法律的对策和措施 (61)(二)行政的对策和措施 (62)(三)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64)(四)技术的对策和措施 (65)附表: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简表 (65)附图: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图一、概况(一)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1. 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部,陆地面积约3.42×104km2,地处北纬3°20′~20°18′,东经107°50′~119°10′之间,在我国所处的纬度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半干旱地区分布图
我们可以把海南分为五大区域,即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这五大区域主要是根据气候条件来区分的,五大区域分好后,主编再对各个区域来进行分析,简单易懂,帮助大家买好房。
东部:
东部地区包括文昌、琼海、万宁及陵水的一部分,这一区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均降雨量大,因为海南主要吹的是东南风(如下图),海洋季风从南海吹过来,东部地区是海洋季风登录的第一站,由于季风携带着大量的水蒸气,季风登录后就会形成降雨,因此,这一区域的年均降雨量比较大,属于海南的湿润地区,也是海南最潮湿的地方。
此外,这里也是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方。
由于雨量大,这里的植被长的非常茂密,覆盖率比较高,自然环境比较好,也是海南开发旅游起步最早的地方,所以这里相对较为成熟,开发的楼盘项目定位较为高端,是海南除了三亚以外房价最高的地方。
海南地形地貌:
中部:
中部包括保亭、五指山、白沙、琼中、屯昌、定安的一部分、乐东的一部分,我们从图2中可以看出海南岛的中部有两大山脉,分别为五指山山脉与黎母山山脉,这两大山脉把东南吹来的海洋季风给挡住了,因此这里的年均降雨量也比较大,由于山地里面空气流动性不好,水分不易蒸发,因此这里属于山地湿润地区,与东部地区一样较为潮湿,但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环境好,就是交通不方便,生活配套跟不上,所以这里的房价相比东部没那么高。
西部:
西部地区包括乐东、东方、昌江,由于该地区位于两大上的西边,海洋季风被挡住了,因此这一区域年均降雨量是海南最少的地方,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比较干燥,植被覆盖相对要低些,但是这里是台风影响最小的地方。
由于西部开发起步较晚,生活、交通配套跟不上,再加上环境不是很好,所以这一区域是海南房价最低的地方。
南部:
南部主要是整个三亚及陵水跟乐东的一小部分,由于三亚主要是以山地为主,对海洋季风的走向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这里的年均降雨两也比较少,加上三亚属于热带地区,常年温度较高,所以三亚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一般,气候相对干燥,但是三亚作为海南旅游业来说可谓是佼佼者,知名度比较大,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所以三亚是海南房价最高的地方,也是海南消费最高的地方,三亚受台风的影响也比较严重。
北部:
北部区域主要有海口、澄迈、临高、儋州等地,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海南的北部地势比较平坦,东南海洋季风一路北上,畅通无阻,因此这一区域的年降雨量相对来说也很大,属于半湿润地区,气候相对均衡,不会很潮,而且空气流动性强,夏天不会感觉闷热,相对比较凉爽,但是冬天相对就要冷一些,该区域除了省会海口房价相对要高些,其他市县房价也都普遍较低。
总结:
东部房价高、气候潮湿、环境好、居住舒适度高、配套成熟、台风影响严重;
中部房价适中、气候潮湿、环境好、居住舒适的高、配套不成熟、台风影响小;
西部房价最低、气候干燥、环境一般、居住舒适度一般、配套不成熟、几乎没有台风影响;
南部房价最高、气候干燥、环境好、居住舒适度高、配套成熟、台风影响严重;
北部房价除海口外都相对较低、环境好、居住舒适度高、配套成熟、台风影响相比东部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