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公开课《理想伴我成长》说课稿

合集下载

(暑期预热)九年级政治全册 理想伴我成长教案 苏教版

(暑期预热)九年级政治全册 理想伴我成长教案 苏教版
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就业问题对他们来说似乎还很遥远,所以,应该使之明确,升学与就业是紧密联系的,今天选择升学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就业;今天选择就业,并不意味着从此不再学习。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准确理解人才的涵义。认识各种职业存在的必要性,明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同层次人才。
一、活动导入,学生交流成才目标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1.我说我SHOW
(1)才艺展示(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上台展现自己的才能,或口头表达自己的特长,或展示自己的特长,如歌舞、绘画、乐器演奏等)
(2)七嘴八舌
我将来可能会成为哪方面的人才?
师归纳:不要怀疑甚至否定自己能够成为人才。人人都可以成才!只要我们都能像华演同学一样,做到心中有祖国,并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就能焕发出人生光彩,从而获得成功。
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
学生分四组讨论、交流,各组推选代表发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说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知识应用
判断题:
1.只要有知识、有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教学策略
通过社会现象、典型人物让学生分析归纳,结合自己认知领悟新知,生生互动,形成知识碰撞,教师调拨,加深理解的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重点
祖国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学好本领,立志成才
教学难点
对人才的全面认识
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准备
采集资料并精心设计材料载体、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思品课件《理想伴我成长》

思品课件《理想伴我成长》

成果展示:
先说思路,后说答案;
形式多样,与人互动;
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边听边记,及时点评。
答:该校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理想,目标明确; 少部分同学缺乏明确的理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xxx,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能够救死扶伤, 服务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为了实现理想,我 承诺在今后的日子里做到以下几点:
课前组长检查: 1.组员课前准备情况; 2.背诵讲过的重要知识点。
12.1 理想伴我成长
学习目标:
1. 了解理想的含义和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懂得为理想而奋斗,正确处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 想的关系。
合作交流:
凳子轻放,一讲多听; 对学群学,提高效率; 请教老师,演练任务。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进取,意志,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第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第五: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了解医生,对人生做出规划,长远 目标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老师们,同学们,请大家一起监督,我一定会为了实现自己 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坚定理想,筑梦青春!

江苏盐城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九级政治全册《理想伴我成长》优秀教案

江苏盐城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九级政治全册《理想伴我成长》优秀教案

《12.1理想伴我成长》学案(无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共同理想.明确当代青年地崇高使命.2、理解人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地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确认历史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共同理想[难点]正确处理人类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地关系[教法、学法]目标揭示、阅读感悟、思考探究、自主交流.[自主学习]1、了解理想地含义、分类有社会理想地作用:(1)含义:是对未来地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生有可能实现地奋斗目标(2 )分类:按理想地内容分,包括社会、职业、道德和生活理想(3)社会理想地作用:社会理想是最根本地,起着决定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地归宿和基础.2、了解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地内容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关系:(1 )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最高理想;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地共产主义社会(3 )关系: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地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人类地最高理想,则是实现共同理想地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3、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地崇高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振兴中华)4、树立共同理想和崇高理想地重要性P150[预习反馈]1、按理想地内容分,包括、、和理想,其中是最根本地、起着决定作用,它既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地归宿和基础2、实现现阶段地我国各族人民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地和,实现人类地最高理想,则是实现共同理想地和.[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二、•岀示导学提察】K理想的舍丈是什盘?理鹽内薜的芬冀倉哪些FI、我国现怕段容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仏案高理想有何作用?•人类的盘高理想是什么?5、人粪量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怎样?•当代青年的榮高使诒■是什空?我们青少年知何承桓自乙的集高使侖?三、【提炼升华】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地崇高使命,把个人地前途命运与祖国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训练反馈】()1 •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又是一个人全部理想地归宿和基础地理想是A .社会理想B .道德理想C .职业理想D .生活理想()2 •在长征中,每日天上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地艰难险阻,红军却开动了每个人地双脚,长驱两万余里……这一切不仅没有将这支军队打垮压垮拖垮,反而使它百炼成钢,成为中国革命地骨干,民族复兴地脊梁•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胜了无法想象地千难万险?A •当时军阀割据、交通困难B •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无能C.党和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 D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建设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人民地奋斗目标•据此回答3〜4题:()3 .这一奋斗目标①是中国共产党地最高理想②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地共同理想③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地共同利益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奋斗目标A .①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地关系④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基本路线不动摇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③ D .①②③④()5.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地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地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了“三步走”地发展战略,即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三步走”地战略目标,是我国人民地A、最高理想B .共同理想C、近期目标D .生活理想6.胡锦涛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团员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地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地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地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地新一代•青年之所以要成为理想远大地新一代是因为①理想是对未来地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生有可能实现地奋斗目标②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地人,都应该树立远大而崇高地理想③理想是人生地精神支柱,是社会进步地助推器,是民族团结地强大力量④ 理想对于青年人地终身发展和社会地全面进步都有着深远地意义 A.②③④ B .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7.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地崇高使命. A .树立高尚地道德理想B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实现中华民族地伟大复兴()&右图漫画中地主人公就是我们常说地“啃老族”. 他们呆在家中,整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对这些人应该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②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③制定专门地法律予以惩戒④采取理解宽容地态度⑤培养他们地社会责任感A .①②③B .①②⑤C、②③④ D .③④9、当代青年地崇高使命是什么?你应当如何担当这一使命?。

思品教案《理想伴我成长》

思品教案《理想伴我成长》

初三思品教学设计
【课题】12.1 理想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 了解理想的含义和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懂得为理想而奋斗,正确处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基础学习】
1. 理想按内容分,包括,其中是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2. ,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也是有志青年应当确立的远大理想。

【要点探究】
一、树立远大理想
1. P149页小字材料中九年级(2)班班会课同学们关于理想的讨论,你赞成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答案写在课本149页横线上)
2.说一说:理想的含义、分类。

(在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3. 阅读150页上面的小字,了解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其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在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4. 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在课本页,找到并划下来)
二、面向未来说使命
5. 阅读151页沈浩的事迹,再列举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迹。

(写在153页横线上)
6. 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在课本页,找到并背上)
7. 为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青少年应怎样做?(试从理想、学习、品德、能力等多方面思考)
【教学设计】
【课堂总结】(可培养学生画知识结构或知识树等,也可老师总结)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情感方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1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12.1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意义。
4、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远大理想)是
5、如何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课堂活动】
活动一 认识理想,自觉树立远大理想
1.认真阅读表格,完成空格。




我希望这次期末考试我可以考个好成绩。
我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结合上表,归纳理想的含义
领域
未来职业 道德人格 家庭生活
2.小张刚考进大学的时候,与别的同学一样,处于新奇和兴奋中。上大学的愿 望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还未确定,在轻松中度过两年后,小张决定考研。不 少同学偷偷嘲笑他:“就他那资质,还想考研究生?”每天傍晚,小张背着书包 上晚自习;周末,别人忙着跳舞、结伴外出游玩,他坚持准时走进教室。两年后, 小张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些自认为与他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他 还优秀的同学,都很羡慕他。 同桌交流: (1)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一笑置之?
(2)在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后,小张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张的成功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活动二 中国梦 1.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 任何集体都有一定的为之奋斗的共同目 标,就是共同理想。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 观看视频《季逸超和他的中国梦》。季逸超的成功经历对你确立和实现理想有 何启示?
A.师范美术专业最符合社会需要
B.师范美术专业最容易就业
C.师范美术专业我最感兴趣
D.师范美术专业最符合我的实际
3、“有了人生的理想就有了理想的人生。”请联系季逸超的事迹对这种说法加
以评析。




第一框 理想伴我成长
1、理想的含义和分类
2、共同理想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5.12.1 理想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5.12.1 理想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目标1.了解理想的含义、崇高理想的作用;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及其关系;明确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2.懂得人生不能没有理想、人人需要为理想而奋斗的道理,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提升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树立远大理想和确认肩负历史使命的必要性,崇高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2.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正确处理最高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教具学具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生自主学习、展示,师简要点评、归纳。

学生思考回答“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既要放眼世界,又要志存高远。

让我们放飞理想,收获明天的希望!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关于理想的话题——理想伴我成长。

二、课堂活动(一)认识理想人因目标而伟大有一位哲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问三位正在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

”第二个工人抬头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工人热情洋溢、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创造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

”哲学家说:“一个心目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而一个心目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一个普通职员。

”若干年以后……1.思考下列问题:(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请同学们推测若干年后的情景,并陈述你这样推测的理由。

若干年以后,第一个和第二个工人仍默默无闻,惟有第三个工人成为有名的建筑大师。

有怎样的关系?2.归纳: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人生不能没有理想,生活中时时都应有理想;理想层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

思想品德公开课《理想伴我成长》说课稿

思想品德公开课《理想伴我成长》说课稿

思想品德公开课《理想伴我成长》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好!我研究的课题是《思想品德课中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的探究》,以下结合《理想伴我成长》这一课例谈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渗透。

首先,本课依据课题论点及其实用性:本课作为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课程的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特定的意义。

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显得格外重要。

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想,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道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然而,在课堂上,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即学困生)对思品课堂参与度不高,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的印象,思品就是划一划,背一背就可以了,忽略了思品课程的育人的功能。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乐学,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从而在思品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的有一定层阶性的过程。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内驱力是非常关键的。

让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乐学成为了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的因素,研究者在课堂上着重研究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内驱力,课堂中做到三乐,即乐讲、乐学、乐练,讲学练相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快乐轻松地完成课堂教与学任务。

接下来就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本课中的应用以及教学环节设计及科研成果的体现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本课围绕温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问底、活学活用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2.1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2.1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我希望这次期末考试我可以考个好成绩。
我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结合上表,归纳理想的含义
领域
未来职业 道德人格 家庭生活
2.小张刚考进大学的时候,与别的同学一样,处于新奇和兴奋中。上大学的愿 望已经实现,下一步的目标还未确定,在轻松中度过两年后,小张决定考研。不 少同学偷偷嘲笑他:“就他那资质,还想考研究生?”每天傍晚,小张背着书包 上晚自习;周末,别人忙着跳舞、结伴外出游玩,他坚持准时走进教室。两年后, 小张如愿以偿,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那些自认为与他水平差不多甚至比他 还优秀的同学,都很羡慕他。 同桌交流: (1)面对别人的嘲笑,小张为什么能一笑置之?
A.师范美术专业最符合社会需要
B.师范美术专业最容易就业
C.师范美术专业我最感兴趣
D.师范美术专业最符合我的实际
3、“有了人生的理想就有了理想的人生。”请联系季逸超的事迹对这种说法加
以评析。




第一框 理想伴我成长 1、理想的含义和分类 2、共同理想 3、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 4、面向未来说使命

学习重点崇高理想的意义学习难点个人梦与国家梦的关系学习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ppt教学过程修改意见预习1理想包括其中是最根本的起着决定作用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归宿和基础
2019-2020 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12.1 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
苏教版
1. 了解理想的含义、内容,明确树立远大理想的必要性。 2. 了解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 3. 树立远大理想,确认历史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终实现
3、青年人为什么要树立崇高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公开课《理想伴我成长》说课
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研究的课题是《思想品德课中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的探究》,以下结合《理想伴我成长》这一课例谈谈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渗透。

首先,本课依据课题论点及其实用性:本课作为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课程的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特定的意义。

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学习内驱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显得格外重要。

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想,了解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的道理,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

然而,在课堂上,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即学困生)对思品课堂参与度不高,从家长到老师再到学生的印象,思品就是划一划,背一背就可以了,忽略了思品课程的育人的功能。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
学中培养学生乐学,要坚持全面发展,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改变教学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片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理性过程与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活动的非理性过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联系,从而在思品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内驱力。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的有一定层阶性的过程。

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内驱力是非常关键的。

让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乐学成为了关键所在。

基于上述的因素,研究者在课堂上着重研究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内驱力,课堂中做到三乐,即乐讲、乐学、乐练,讲学练相结合,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快乐轻松地完成课堂教与学任务。

接下来就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本课中的应用以及教学环节设计及科研成果的体现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本课围绕温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问底、活学活用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生远大理想。

温故知新环节,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巩固,采用小组竞赛
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之间互相提问、点评,增加课堂趣味性。

火眼金睛环节,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出三个问题:
1.什么是理想?按理想的内容分为哪几类?其中最根本的理想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
问题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可以找出,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渗透先学后教的理念,做到乐学。

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这个环节能够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课堂中问题简单化,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内驱力。

课堂上让小组成员之间互教互学,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

刨根问底环节,主要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采用一些简单的例子进行突破,使知识更容易理解,情感更容易接受。

此环节就是课题中所涉及到的乐讲—学生的讲与老师的讲,如: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梦”和一个以时政为背景的材料分析,在活动一中增加了学生分享小故事的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内驱力。

课题中研究成果之一要“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使“学困生”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小组
讨论并能积极回答问题。

”大胆鼓励平常不发言的学生起来分享小故事,课前可以为这部分学生准备好相关故事,让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促使学困生在课堂中找到自我的存在,认可自身价值,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二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补充关于人类追求理想的社会故事,宣传社会正能量,渗透思品课育人的功能。

活学活用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精选练习,练习的第一部分是知识抢答,学生可以通过当堂背诵、同组互评、个人点评的方式,全员参与,为下节课的温故知新环节做好准备。

练习的第二部分在本课中所用的是一道漫画题,师投影漫画,并出示问题:
1.说出漫画中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你又有怎样的理想?理想有何积极作用?
2.如果按照漫画中小朋友自己的想法去做,你觉得他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为什么?
学生根据问题,先独立完成,同时找两名同学黑板上做题,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诊断。

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指导答题,规范答题。

以上就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渗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当然,教有常法,但无定法,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要更加灵活地运用研究成果,使思品课堂在快乐中进行,学
生在快乐中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