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教学2 (1)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pt课件30 文成公主进藏 (共26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pt课件30 文成公主进藏 (共26张PPT)
轻首领( 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 臣到唐朝(求婚 ),通过考验求婚成功;接着重点讲述 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 搭桥)--( 铺路) --(修石屋)--( 背走乃巴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 进藏的( 不朽功绩 )。
2019/5/12
理清脉络
文成公主怎样进西藏是在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呢? (5—13自然段)
2019/5/12
民间传说的特点: 民间传说就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传播的、
多数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 好愿望。
2019/5/12
介绍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公主, 她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 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 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 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 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 拜,因此民间流传许多文成公 主进藏的故事。
2019/5/12
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 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 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 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 来纪念松赞干布。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 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 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 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 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 有公主的脚印。
2019/5/12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 民间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2019/5/12
“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 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 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 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 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 了自己的妈妈。”
2019/5/12
“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 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 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 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 成公主。”

文成公主进藏PPT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

文成公主进藏PPT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
(1)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找来一段树干搭了一 座桥——内地桥。
(2)遇到沼泽地,撒了一把羊毛,走了过去。
(3)黑乌鸦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 屋子,写血书纪念他。
(4)神鸟天鹅传递喜讯,继续前行。 遇到乃巴山,背走乃巴山。
点此播放视频
(1)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增进两族人民友 好关系,给人民带来安宁的幸福生活。
(2)把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带入西藏,改善了是藏王松赞干布
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当 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海拔3700多米。
点此播放视频
点此播放视频
点此播放视频

《文成公主进藏》(人教)PPT课件

《文成公主进藏》(人教)PPT课件

畅言教育
齐读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图片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图片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图片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图片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根据这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知识点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民间故事的特点
❖ (1)故事结构相同或相似; ❖ (2)由人们口头创作,口头传播; ❖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 ❖ (4)时代久远,经久不衰。
畅言教育
内容拓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牛郎织女
畅言教育
内容拓展
嫦娥奔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给家人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原因---进藏---贡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言教育
字词学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bō juàn zhǎo
吐蕃 绢花 沼泽地
路纳 拉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成公主进藏》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成公主进藏》公开课精品课件.ppt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安定和平 和 亲
民族团结
大臣 求婚 绢花 豌豆
沼泽 可恶 吉祥如意 读读认认
豌豆 青稞 荞麦 吐蕃 西藏 松赞干布 路纳 乃巴山 达尤龙真
多音字


背 恶朝Biblioteka 多音字zàng 西藏

cáng 隐藏
bēi 背包

bèi 背后

Cháo 唐朝
Zhāo 朝阳
种 Zhòng 耕种
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石像
文成公主庙
举世瞩目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
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 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行 。铁路有效增 近了 汉藏民族团结 。
汉藏一家人 民族大团结
作业
1.给家人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2.读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和 《一幅壮锦》
(3)黑乌鸦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 屋子,写血书纪念他。
(4)神鸟天鹅传递喜讯,继续前行。 遇到乃巴山,背走乃巴山。
(1)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
(2)西藏有了五谷,老百姓学会了耕种 和其他技艺
日月山,因文成 公主进藏途中在此 跌碎了日月宝镜的 传说而得名。当年 唐皇将文成公主嫁 给松赞干布时,公 主就是在这里下了 轿子,坐上了牦牛。
Zhǒng 种子
è 凶恶
恶 ě 恶心
wù 可恶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
先读再说
(1 )文成公主为什么进藏? (2 )唐朝皇帝如何考验使臣智慧的?
(3)文成公主进藏的途中遭遇了事?
(4)文成公主进藏对西藏有什么献?
(1)一条河拦住了去路,找来一段树干搭了一 座桥——内地桥。
(2)遇到沼泽地,撒了一把羊毛,走了过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0《文成公主进藏》-人教新课标 (共22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0《文成公主进藏》-人教新课标 (共22张PPT)

文成公主像
文成公主石像
文成公主庙
一条千年古道, 一座豪华宫殿, 一位大唐公主远嫁吐蕃, 四十年的漫漫和亲路,
“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 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 世。” ——《新唐书吐蕃传》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 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 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 终于来到了西藏。
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 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 还有公主的脚印。
我能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是按( )的
顺序写的,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 原因是( ),而智慧的使臣顺利地( ),求
亲胜利;接着重)、( )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 不朽功绩。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辞别了 家乡亲人,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 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 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 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 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 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 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 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 终于来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布达拉宫
“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 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 一城|以夸后世。—” — 《 新唐书·吐蕃传》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 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 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 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国都去求婚。唐 朝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年轻的松赞干布在拉萨 隆重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文和成她公结主成进了藏夫》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课件PPT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字词质疑
• 使臣 由一个国家派驻在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或由一
个国派遣到另一个国家去办理事务的代表.
• 碰巧 刚好.
• 隆重 盛大庄重.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文成公主进藏的?
求婚
接见使臣考智慧
允婚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30、文成公主进藏
-
•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 • 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 • 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 • 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 • 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 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 • 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 • 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 • 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 • 中的一个故事。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27, 20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进藏
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秀课件:30文成公主进藏【ppt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优秀课件:30文成公主进藏【ppt公开课课件】

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相关资料

7.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8.课文结构 9.课文主旨 10.课堂拓展
4.字词精讲
5.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11.当堂检测 6.课文解读 12.课后作业布置
1.我要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大臣、求婚”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
妙与神奇。
(重点)
3.我会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难点)
文成公主(625~680) 唐朝宗室女。她聪慧美丽, 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
书达理。641年,奉唐太宗之命
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 良多。
松赞干布(617~650) 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他统一 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 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不仅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 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 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这是心理描写。唐朝皇帝从一个使臣身上,推断出
他们的首领会更加富有智慧,唐朝皇帝表面上是考验使
臣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考验松赞干布的智慧。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心理描写的方法
家园。 2.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在母亲节送给 了母亲一束鲜花。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民间故事哪些地方充满了传奇色彩?
串珠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人?哪些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松赞干布为何向文成公主求婚?唐朝皇帝为何答应松赞干布的 请求? 3.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4.文成公主进藏做了哪些贡献?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此,他还确立了吐蕃的政治、
文化、军事、经济、法律等制度,从唐朝和天竺引 入佛教,从唐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课件PPT

求婚
接见使臣考智慧
辩认马母子
识别公主
允婚 30· 文成公 主进藏 进藏途中 a,河挡住去路,树干搭桥.
b,沼泽地撒羊毛,走过去.
c,恶乌鸦谎报,修石头房子 纪念松赞干布.
d,背走乃巴山.
给西藏带去了生 产技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 字词质疑·
• 使臣
• 碰巧 • 隆重
由一个国家派驻在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或由一 个国派遣到另一个国家去办理事务的代表.
刚好.
盛大庄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文成公主进藏的?
求婚 接见使臣考智慧 允婚
进藏
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30、文成公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 • • • • • • • • • •
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 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 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 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 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 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 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 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 中的一个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成公主进藏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学习了课文,你认为该怎样 评价文成公主的历史贡献?
拓展延伸
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收集更多 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同学一起交流。
学习生字
chén hūn juàn wān 臣 婚 绢 豌 大臣 结婚 手绢 豌豆 zhǎo jí xiáng 沼 吉 祥 沼泽 吉祥 祥和
读一读
唐朝 西藏 大臣 求婚 断定 豌豆 耕种 沼泽地 技艺
唐朝皇帝是如何测试吐蕃使 者的智慧?使者是怎样应付的?
吐蕃使者拜见唐朝皇帝。
唐朝皇帝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 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 一匹母马生的。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他们穿着一 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 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什么?
文成公主给西 藏带去了许多 先进的生产技 艺。
文成公主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 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 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生 了几件事吗?她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 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 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西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