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机组进水水质要求

合集下载

水源热泵对水源的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源的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源的要求水源系统的水量、水温、水质和供水稳定性是影响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

应用水源热泵时,对水源系统的原则要求是:水量充足,水温适度,水质适宜,供水稳定。

具体说,水源的水量,应当充足够用,能满足用户制热负荷或制冷负荷的需要。

如水量不足,机组的制热量和制冷量将随之减少,达不到用户要求。

水源的水温应适度,适合机组运行工况要求。

例如,清华同方GHP型水源中央空调系统在制热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2—22℃;在制冷运行工况时,水源水温应为18—30℃。

水源的水质,应适宜于系统机组、管道和阀门的材质,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腐蚀损坏。

水源系统供水保证率要高,供水功能具有长期可靠性,能保证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长期和稳定运行。

一、水源原则上讲,凡是水量、水温能够满足用户制热负荷或制冷复荷的需要,水质对机组设备不产生腐蚀损坏的任何水源都可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利用的水源,既可以是再生水源,也可以是自然水源。

1. 再生水源是指人工利用后排放但经过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废水、油田废水和热电厂冷却水等水源,有条件利用再生水源的用户,变废为利,可减少初投资,节约水资源。

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可供选择的是自然界中的水源。

2 .自然界中的水源自然界中的水分布于大气圈、地球表面和地壳岩石中,分别称之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来自于大气降水。

地表水中的海水约占自然界水总储量的96.5%。

滨海城市有条件利用海水,国外有应用海水作热泵水源的实例。

我国一些沿海城市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源已有多年历史。

近年,国内有用海水作热泵水源的研究,但海水水源热泵技术的实用化尚待时日。

陆地上的地表水,即江、河、湖、水库水比海水和地下水矿化度低,但含泥沙等固体颗粒物、胶质悬浮物及藻类等有机物较多,含砂量和浑浊度较高,须经必要处理方可作热泵水源。

地下水是指埋藏和运移在地表以下含水层中的的水体。

地下水分布广泛,水质比地表水好,水温随气候变化比地表水小,是水源中央空调可以利用的较为理想的水源。

公共建筑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定.doc

公共建筑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定.doc

公共建筑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规范是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而制定。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其中,公共建筑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定是如何的呢?下面是下面带来的关于公共建筑水源热泵系统设计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有适合水源热泵运行条件的水资源时,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水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对地下水应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回灌水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2、机组所需水源的总水量、温度、水质应按冷负荷、水源温度、机组和板式换热器性能要求综合确定;3、采用集中设置的机组时,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水源直接进入机组换热或另设换热器间接换热;采用分散小型单元式机组时,应采用换热器间接换热。

具备可供地热源热泵机组埋管条件时,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地源热泵系统。

地热源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地热源热泵系统时,不得破坏埋管区域的土壤生态环境,并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2、在设计与选用埋管数量时,至少应按一个供冷或供热周期计算。

所选埋管换热器的管长及形式,应按冷热负荷、土地面积、土壤结构、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机组性能等因素确定;3、应对埋管区域的地下得热、失热作长期的动态分析,明确地温场的变化规律,正确分配各类负荷和冷热源的交联关系。

对较大内区且常年有稳定的大量余热的公共建筑,宜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

水环热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循环水水温宜控制在15~35℃;2、循环水系统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

使用开式冷却塔时,应设置中间换热器;3、辅助热源的供热量应根据冬季白天高峰和夜间低谷负荷时的建筑物的供暖负荷、系统可回收的内区余热等,经热平衡计算确定。

水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技术,水源热泵对水质有五种要求:
1、水温在15℃左右,单台机组需水量为80m³/h,此时夏季制冷温差取5℃,冬季制热温差取8℃,单台机组需水量为90m³/h。

2、含沙量与浑浊度:水源含砂量高对机组会造成磨损,含砂量和浑浊度高的水用于地下水回灌会造成水层堵塞,用于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含砂量应<
1/20万,浑浊度<20毫克/升。

如果水源热泵系统中装有板式换热器,水源水中固体颗粒粒径<0.5毫米。

3、酸碱度:水源PH为6.5-8.5。

4、硬度:水中Ca²+、Mg² +总量为总硬度。

硬度大,易生锈。

水源中CaO含量应<200mg/L。

5、矿化度:单位容积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为矿化度。

用于水源热泵的水源矿化度应<3g/L。

以上介绍的是水源热泵对水质的要求,水源热泵便于集中管理,可按区域的大小及分期建设设置一台或几台水源热泵,便于分期管理。

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研究

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研究

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研究一、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1. 直接取水方式直接取水方式是指热泵系统直接将江水引入进行换热,然后再将水排入江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取水方便、节约了水资源,但缺点是水质的处理难度较大,需要考虑江水的污染情况,以及排水对江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以上两种取水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取水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

一般来说,对于水质污染较轻、水量较大的江水,可以考虑采用直接取水方式;而对于水质污染较重、水量较小的江水,则更适合采用间接取水方式。

二、江水源热泵项目适用条件研究1. 江水水质条件江水的水质是决定热泵项目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质较好的江水更适合作为热泵项目的取水来源,而水质较差的江水则需要进行更为复杂的处理。

在进行江水源热泵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江水的水质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水质处理工作。

江水的温度是影响热泵项目运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江水的温度越高,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就会越好,从而能够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比。

在选择适合进行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地点时,需要充分考虑江水的温度条件,并选取温度较高的区域进行项目建设。

地质条件是影响热泵项目运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而对于江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考虑采用江水源热泵技术。

在进行江水源热泵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热泵技术和设备。

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和适用条件的研究对于项目的实施和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充分了解并合理选择取水方式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热泵项目才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行效果,为环保和节能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空气源热泵机组进水水质标准

空气源热泵机组进水水质标准

空气源热泵机组进水水质标准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设备,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然而,在使用空气源热泵机组时,进水水质的问题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那么,空气源热泵机组进水水质标准是什么呢?一、水质标准与对应要求1. TOC标准: TOC即总有机碳,对于空气源热泵机组而言,其进水TOC不能超过2.0mg/L。

2. PH标准: PH值是反映水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在空气源热泵机组中,进水PH值应该在6.5-8.5之间。

3. 余氯标准:在进水口处应该设置适当的余氯检测装置。

在使用空气源热泵机组时,其进水余氯含量应该控制在0.5mg/L以下。

4. 细菌标准:细菌标准是指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对于空气源热泵机组而言,进水细菌菌落总数不应超过100CFU/mL。

二、进水水质标准的重要性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环保空调设备,其进水水质对其稳定运行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进水水质的不标准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 影响热泵机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如果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不仅会影响热交换的效率,还会在换热器中产生污垢,导致热泵机组的效率下降并增加维护成本。

2. 细菌污染会引发健康危害。

热泵机组内部的水循环系统一旦受到污染,细菌就会在水中繁殖,构成风险。

对于使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用户而言,进水水质标准的不符合会对建筑内部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影响人员的健康。

三、如何保证进水水质符合标准1. 加强设备维护。

热泵进出水管道、泵、水箱以及热交换器等设备需要定期检修和清洗,除去附着在设备内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保持设备表面清洁卫生。

2. 对进水水质进行监测。

对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进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3. 加强人员操作管理。

对于使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用户而言,应该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使用,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使用过程中对设备的操作规范。

综上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进水水质标准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水源空调水质要求摘要

水源空调水质要求摘要

4 地表水地源热泵水系统水质4.0 一般规定4.0.1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前,应对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4.0.2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水面用途,地表水深度、面积,地表水水质、水位、水温情况综合确定。

4.0.3 地表水换热盘管的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需要。

4.1 地表水水源热泵水系统水质要求4.1.1 地表水直接进入水源热泵机组应满足如下条件:自然界中的水处于无休止循环运动中,不断与大气、土壤和岩石等环境介质接触、互相作用,使其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化学性质和物力性质。

应用地下水源热泵时,除应关心水源水量、温度以外,还应关注水的化学成分、混浊度、硬度、矿化物和腐蚀性等因素。

地下水源热泵对地下水质的基本要求时澄清、水质稳定、不腐蚀、不滋生微生物或生物、不结垢等。

但是,目前对地下水源热泵所有水源的水质尚无专门规定。

表4-1为冷却水水质标准的有关规定,可作为地源热泵确定水质状况的参考。

表4-1 地表水冷却水水质标准的有关规定序号名称允许含量值序号名称允许含量值1混浊度≤10mg/L7硫酸根离子<200mg/L2含砂量≤1/2000008总铁(Fe2+ Fe3+ )离子≤1.0mg/L3PH值6.5~8.59锰(Mn)≤0.5mg/L4硬度(CaO)<200mg/L5总矿化度<3000mg/L10硫酸氢(H2S)≤0.5mg/L6氯离子(C1-)≤100mg/L①、含砂量与浑浊度有些水源含有泥砂、有机物与胶体悬浮物,使水变得浑浊。

水源含砂量高对机组和管阀会造成磨损。

含沙量和混浊度高的水用于地下水回灌会造成含水层堵塞。

用于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含砂量应<1/20万,混浊度<10 mg/L。

如果水源热泵系统中设置有板式换热器,水源水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应<0.5mm。

②、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它化学性质自然界中溶有不同离子、分子、化合物和气体,使得水具有酸碱度、硬度、矿化物和腐蚀性等化学性质,对机组材质有一定影响。

水源热泵机组对水源水系统要求

水源热泵机组对水源水系统要求

水源热泵机组对水系统水源要求目录一、水源水水质问题 (1)1.主要水质指标考核依据如下: (1)(1)含砂量和混浊度 (1)(2) pH值 (1)(3) Ca2+、Mg2+ (1)(4) Fe2+ (2)(5) Cl-、CO2、SO42- (2)(6) H2S (2)(7)硅酸 (2)(8)游离氯 (2)(9)油污 (2)(10)矿化度 (3)二、水源水流量和温度对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 (6)1.水源热泵机组标准运行工况 (7)2.水源热泵机组扩展运行特性: (7)(1)水流量对机组性能特性的影响 (7)(2)水温对机组性能特性的影响 (7)水源热泵机组对水系统水源要求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水源水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为提高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首先需要对水源水水质、水温等进行检测。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水处理和水系统设计初步方案。

并根据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特性,考察系统的实际需水量,最后进行水源水系统方案的整体设计。

一、水源水水质问题水源水的水质直接影响水源热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

对水源水水质基本要求是:清澈、水质稳定、不腐蚀、不滋生微生物或生物、不结垢等。

通过对水质的考察以确定水源水是否可以直接进入或进行何种处理方法后水源热泵机组,或者通过采用专用换热器进行中间换热。

1.主要水质指标考核依据如下:(1)含砂量和混浊度水源水往往含有泥沙、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等杂质,使水变得浑浊。

水源水的含砂量高,会对机组、管道和阀门造成磨损,加快钢材等的腐蚀速度,严重影响机组使用寿命。

混浊度高会在系统中形成沉积,阻塞管道,影响正常运行。

而且,水源水含砂量和混浊度高,在回灌过程中会造成含水层阻塞。

如果水源热泵系统中装有板式换热器,水源水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应<0.5mm。

(2)pH值水的pH值小于7时,呈酸性,反之呈碱性。

水源水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对机组换热器的腐蚀,严重影响到机组的使用寿命。

(重庆)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

(重庆)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

建设部备案号: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T50—XXX—2010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适应性评估标准(征求意见稿).2010-××-××发布2011-××-××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预评估 (3)3.1 工程勘察 (3)3.2 水体指标 (4)3.3 热泵机组 (6)3.4 热泵热水机组 (9)3.5 源水输配系统指标 (11)3.6 热泵系统指标 (12)3.7 节能效果 (15)3.8 经济性指标 (16)4 后评价 (18)4.1 环境影响 (18)4.2 机组性能 (20)4.3 热泵系统性能 (21)附录A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4)本标准用词说明 (28)1 总则1.0.1为规范重庆市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的评估,做到稳定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高效,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本条说明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的评估。

地表水水源热泵近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状况和系统技术经济可行性及运行效果的评估,避免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盲目性,确保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建筑,以地表水为低位热源,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制冷、供热的系统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运行效果评估。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1.0.3 预评估体系宜在项目设计前进行,后评估应在项目竣工一年后进行。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评估体系的适用阶段。

预评估体系应在项目设计初期进行,后评估应在项目竣工一年后进行。

1.0.4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工程的适应性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阐述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即无论是本标准还是其他相关标准,在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工程评估中都应遵守,不得违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热泵水质要求
水源热泵对水源的获取非常广泛,水源水可以是地下水、地表水、地热尾水、湖水、海水、江河水、城市废水、工业废水等。

水源热泵提取的是水中的能量,因此对水源水的水质、温度要求比较宽。

水质对于水源热泵主机而言,对进入其冷凝器、蒸发器的水质有较高要求,对直接进入主机的
水质要求:含砂量:小于1/20万;混浊度:小于20毫克/升;酸碱度:PH 值:6.5-8.5 。

硬度:CaO含量小于200毫克/升;矿化度:小于350毫克/升;腐蚀性:Cl-小于100毫克/升;SO42-小于100毫克/升; Fe2+小于1毫克/升;H2S小于0.5毫克/升。

如果水源水质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各种处理手段来满足水源中央主机对水质的要求。

水源水含砂量较高时,可在水系统中加装漩流除砂器,降低水中含砂量,避免机组和管阀遭受磨损,除砂器选型可以根据标准处理流量选配型号和台数。

如果工程场地面积较大,也可修建沉淀池除砂。

有些水源,特别是地表水混浊度较大,用于回灌时容易造成管井滤水管和含水层堵塞,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对混浊度大的水源,可以安装净水器进行过滤。

水源水腐蚀性及硬度都很高的水源,如海水、工业废水等。

在水源水系统中设置抗腐蚀的不锈钢换热器或钛板换热器,当水源水矿化度为350-500毫克/升时,安装不锈钢板式换热器。

当水源水矿化度大于500毫克/升时,安装抗腐蚀性强的钛合金板式换热器。

水温:如果水源水直接进入主机,机组的适用温度为8-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