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进水水质要求1
超滤操作手册

超滤操作手册一、简介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
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MPa,筛分孔径从0.005~0.1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我们选用HYDRA cap 60膜。
影响超滤膜性能的因素1 膜的化学材料HYDRA cap 膜材质为亲水性聚醚砜(PES),这种材质的化学稳定性优异,耐受氧化剂的能力强,亲水性好不容易被污堵,污堵后容易清洗恢复。
耐酸碱范围可达Ph2~13。
2 膜丝的微观结构和孔径。
HYDRAcap中空超滤膜的中空丝断面为海绵状多孔结构,内表面为超滤分离皮层,外表面为微滤多孔曾。
与传统超滤膜的指状大孔结构相比,孔径均一,内表面无缺陷,机械强度高。
HYDRAcap膜割分子量为15万道尔顿,分离孔径约为25nm。
3超滤膜组件的结构中空纤维膜是超滤膜的最主要形式,分为内压膜和外压膜。
外压式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之间,膜丝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内压式膜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
HYDRA cap 是内压式膜。
4超滤的运行方式和清洗方式超滤的运行方式分为全流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模式。
全流过滤时,进水全部透过膜表面形成产水;错流过滤时,部分进水透过膜表面成为产水,另一部分则夹带杂质排出成为浓水,这种运行方式能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原水。
超滤的清洗方式包括正洗、反洗、分散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等。
正洗、反洗可清除膜面的滤饼层。
分散化学清洗和化学清洗通过化学药剂来清除胶体、有机物、无机盐等在超滤膜表面和内部形成的污堵。
二、超滤工艺流程超滤工艺流程见图1所示四、超滤工作流程说明:超滤系统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阀门W1、W2 、U1常开,其它阀门在各步骤中打开或关闭。
1运行打开阀门V1、V3,开启进水泵A。
运行中进水压力为0.1~0.2MPa,超过0.25MPa则停机并报警,说明进水压力过高。
进水泵有低液位保护,中液位自动运行。
超滤操作说明书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出于本装置的性能及使用安全性考虑,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使用原则: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机械、电气以及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识。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装置的性能、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未经教育的其他人员禁止操作。
3.定期进行点检。
4.点检时发现设备有破损、漏水等不良现象,必须及时进行修复。
5.在进行点检或修理时,必须注意防止误动作。
6.药品的添加及储存时应注意安全,部分药品具有腐蚀性。
第一章:概要简介本使用说明书详细阐述了为贵公司提供的超滤设备的全部操作方法及控制原理。
装置中所属的设备、仪表,如:泵类、减压阀、压力表、流量计、液位计等都附有各自设备、仪表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及产品简介等资料,请参考阅读,并熟悉操作方法。
操作人员在操作本装置前务必要对本操作说明书及各设备、仪表的技术资料给予详细阅读并充分理解;要严格按照本操作说明书标准的内容执行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任何违反本操作说明书要求的操作都可能会造成系统的运行故障、设备损坏等问题,甚至会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1.2 处理工艺概要本处理装置包括滤芯过滤和膜别离等处理工艺。
1.2.1滤芯过滤处理工艺在原水进入超滤系统前,设置了保安过滤器,将可能造成膜损坏的、较大的机械性杂质过滤掉。
1.2.2膜别离处理工艺经保安过滤器处理后的水进入超滤膜,能有效的降低原水的浊度及细菌。
1.3 处理设备概要①预处理设备┅┅保安过滤器。
②超滤设备┅┅超滤膜单元。
③清洗系统┅┅清洗设备。
④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设备。
第二章:处理系统原理2.1预处理保安过滤器为防治原水中有异物进入微滤膜系统,对膜造成损坏,在原水进入膜系统之前,设置了过滤精度为10μ的保安过滤器,将可能造成膜损坏的、较大的机械性质过杂滤掉,保证了微滤的进水要求。
2.2超滤处理利用超滤膜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有机物和病菌等,能够去除少量的置换入水中的离子等,以保证出水的水质符合要求。
超滤膜主要有以下的性能和作用:☆高精度:超滤能彻底滤除水中细菌、铁锈、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物质。
100吨超滤系统方案

100m3/h中水回用系统一、设计条件1、进水水质按满足广东省一级排放标准考虑,最高COD不超过120mg/L。
2、出水水质按满足中水回用标准考虑。
3、设计水量按产水100m3/h进行设计。
二、工艺流程系统工艺流程原水用水池三、工艺单元说明1、原水池(预留水位传感器接口)客户自备有效容积:300m3停留时间:2小时2、原水泵型号:ZS80-65-160/15材质:不锈钢流量:100m3/h扬程:35m功率: 15KW 50HZ包括:进出口球阀、止回阀数量:2台(一备一用)3、臭气反应池客户自备有效容积:150m3停留时间:1小时材质:钢砼防腐4、臭气制备装置根据贵司提供的数据,处理有机污水每小时150吨水,由此得出最小需要臭氧产量(折合成100%纯臭氧)20kg/h的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即4台5kg/h臭氧发生器。
主要设备:5kg臭氧发生器,4套。
配套气源,4套。
臭氧混合系统1套。
5、混凝沉淀器能力:100m3/h,直径3600mm材质:碳钢防腐数量:1台6、多介质过滤器能力:100m3/h,直径3200mm材质:碳钢防腐数量:1台7、盘式过滤器型号:ALK3-7材质:组合流量:100m3/h操作:自动多路阀数量:1台8、超滤装置型号:UF-100T套材质:组合料流量:100m3/h过滤孔径:小于0.1μm水利用率:≥95%数量:1套产地:陶氏附件:①SEP-2860元件 36支②流量计、压力表 1套③电动动阀组 DN150-DN200 1套④PLC控制盘 1个⑤清洗系统A 清洗泵: ZS80-65-160/15 100方 35米B 清洗过滤器 40寸*30芯C 清洗水箱 PE-10000L9、超滤反洗水泵型号:ZS100-80-160/15材质:SUS304不锈钢流量:200m3扬程:17m功率: 15KW包括:进出口球阀、止回阀数量:1台10、CEB加氧化剂装置型号:GM0050流量:0-50 L/h扬程:70M数量:1套产地:美国米顿罗公司(MILTON ROY)附件:①PE-200L加药桶(1台)②DN1/4 UPVC止回阀,连接件(1套)11、CEB加碱装置型号:GM0050流量:0-50 L/h扬程:70M数量:1套产地:美国米顿罗公司(MILTON ROY)附件:①PE-200L加药桶(1台)②DN1/4 UPVC止回阀,连接件(1套)12、CEB加酸装置型号:GM0050流量:0-50 L/h扬程:70M数量:1套产地:美国米顿罗公司(MILTON ROY)附件:①PE-200L加药桶(1台)②DN1/4 UPVC止回阀,连接件(1套)13、回用水池客户自备,建议容积在2小时以上。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参数、系统安装与调试、工程验收、运行管理,以及预处理、后处理工艺的选择。
本标准适用于以膜分离法进行污水处理及深度处理回用的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所指膜分离法为: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膜生物反应器法和荷电膜进行污水处理及回用的膜分离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3797 电器控制设备GB 5226.1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器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 20103 膜分离技术术语HJ/T 27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JB/T 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HG 20520 玻璃钢/聚氯乙烯(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3 术语和定义《膜分离技术术语》(GB/T 20103)规定的术语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膜分离法membrane separation以压力为驱动力,以膜为过滤介质,实现溶剂与溶质分离的方法。
3.2膜降解membrane degradation指膜被氧化或水解造成膜性能下降的过程。
3.3膜堵塞membrane fouling指膜因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沉积造成膜性能下降的过程。
3.4膜结垢membrane scaling指盐类的浓度超过其溶度积在膜面上的沉淀。
4 设计水质与膜单元适宜性4.1 进水水质要求4.1.1 在设计膜系统时,应符合进水要求,选择合适的膜元件。
超滤

超滤装置超滤在经历数次BW后,在反洗时投加适当的化学清洗药品,并进行浸泡,然后用过滤水冲掉药液(化学反洗),以保证超滤长期正常稳定运行,此即为化学加强反洗(CEB)。
向超滤进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可以提高超滤的产水水质。
同时也增加了超滤的污染负荷,同时也增加了RO受高价铝污染的可能性。
故建议:在超滤产水水质满足一级RO运行的前提下,不投加PAC。
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有机物污染趋势,则可以考虑投加。
一、超滤装置反洗操作步骤1正常反洗(BW)1.1当超滤装置运行25-30min 时,进行一次正常反洗,反洗时间:40~70sec。
1.2停机1.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调节流量为600m3/h,反洗压差0.2Mpa,时间约60sec。
1.4停反冲洗停超滤装置反冲洗泵,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
2化学加强反洗(CEB)2.1化学加强反洗(CEB1):2.1.1超滤装置在“运行”、“反洗”之间循环20次进行1次化学加强反洗(CEB1),时间约19min。
2.1.2停机2.1.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
2.1.4加药启动酸计量泵,将配制好盐酸液加至反冲洗管路管式三通,调整反冲洗流量为300m3/h,同时测排出液PH,控制PH为1-2,时间约90sec。
2.1.5浸泡停超滤装置反冲洗泵、酸计量泵关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时间约15min。
2.1.6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时间约90sec。
2.1.7 CEB1结束关超滤装置反冲洗泵,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冲洗排水门。
2.2化学加强反洗(CEB2):2.2.1超滤装置在“运行”、“反洗”之间循环19次进行1次化学加强反洗(CEB2),时间约19min。
2.2.2停机2.2.3反冲洗开反冲洗进水门、左右反洗排水门,启动超滤装置反冲洗泵,时间约60sec。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XXX提供超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系统,可用于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
该系统专为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左右,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因此膜组件容易清洗,可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该UF系统的设计规范包括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pH值范围(3~9)、工作温度(5~35°C)、工作压力(〈0.3 MPa)和最大压差(〈0.18 MPa)。
在使用前,需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自动和手动。
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系统损坏。
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运转时不建议使用此模式。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污染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文章格式已经修正,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超滤化学清洗

超滤化学清洗
1,条件:1)进出口压差比初期运行时的压差大0.1Mpa时
2)进出口压差接近0.25Mpa
2,药品:1) 酸洗; 盐酸浓度4% 。
柠檬酸浓度2% 。
草酸浓度2%
2)碱洗:氢氧化钠浓度0.1% 。
次氯酸钠0.2.%
.3,清洗步骤:1)进药前先进行气擦洗,开正排,进气阀6—10秒,关进气阀,重复操作8—10次。
开正排,反排放水,接反排出水,观察水质,水质浑浊将模内注满水后
进行气擦洗,直至水质清澈。
2)将模内水放净后,开清洗进水阀,清洗回流阀,启清洗水泵,进药循环1
个小时,停清洗水泵,关清洗进水阀,清洗回流阀浸泡1—2小时,可根据
模污染程度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3)浸泡结束后,进药循环半小时,将模内药液冲洗干净。
注意事项;1)清洗进药时,将产水排放阀开少许,时间在10分钟左右,使药液可以透过模注意观察清洗水箱液位。
2)盐酸用于清洗金属污染,柠檬酸或草酸用于有进物和高价金属离子污染,草酸效果好于柠檬酸,
3)氢氧化钠用于污染不严重时,有机物污染较严重使用次氯酸钠,一般情况下使用0.1%氢氧化钠和0.2%次氯酸钠混合溶液进行清洗。
RO清洗;
1,条件; 出水流量下降或段间压差上升25%考虑进行化学清洗
2,药品; 盐酸浓度0.2%,药液PH;1—2 ;氢氧化钠浓度0.1% 药液PH12左右3,清洗步骤;开清洗进水阀,清洗回流阀,启清洗水泵。
超滤进水水质要求修订稿

超滤进水水质要求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超滤进水水质要求一、超滤进水水质要求前处理:超滤法在水处理及其他工业净化、浓缩、分离过程中,可以作为工艺过程的预处理,也可以作为工艺过程的深度处理。
在广泛应用的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常作为深度净化的手段。
根据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特性,有一定的供水前处理要求。
因为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会附于膜表面,而使膜受到污染。
由于超滤膜水通量比较大,被截留杂质在膜表面上的浓度迅速增大产生所谓浓度极化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很细小的微粒会进入膜孔内而堵塞水通道。
另外,水中微生物及其新陈代谢产物生成粘性物质也会附着在膜表面。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超滤膜透水率的下降以及分离性能的变化。
同时对超滤供水温度、PH值和浓度等也有一定限度的要求。
因此对超滤供水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调整水质,满足供水要求条件,以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水处理的费用。
A、微生物(细菌、藻类)的杀灭:当水中含有微生物时,在进入前处理系统后,部分被截留微生物可能粘附在前处理系统,如多介质过滤器的介质表面。
当粘附在超滤膜表面时生长繁殖,可能使微孔完全堵塞,甚至使中空纤维内腔完全堵塞。
微生物的存在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危害性是极为严重的。
除去原水中的细菌及藻类等微生物必须重视。
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加入NaClO、O3等氧化剂,浓度一般为1~5mg/l。
此外,紫外杀菌也可使用。
在实验室中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进行灭菌处理,可以用双氧水(H2O2)或者高锰酸钾水溶液循环处理30~60min。
杀灭微生物处理仅可杀灭微生物,但并不能从水中去除微生物,仅仅防止了微生物的滋长。
B、降低进水混浊度:当水中含有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时,都会使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浊,该混浊物对透过光线会产生阻碍作用,这种光学效应与杂质的多少,大小及形状有关系。
衡量水的混浊度一般以蚀度表示,并规定1mg/lSiO2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度数越大,说明含杂量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滤进水水质要求一、超滤进水水质要求前处理:超滤法在水处理及其他工业净化、浓缩、分离过程中,可以作为工艺过程的预处理,也可以作为工艺过程的深度处理。
在广泛应用的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常作为深度净化的手段。
根据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特性,有一定的供水前处理要求。
因为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会附于膜表面,而使膜受到污染。
由于超滤膜水通量比较大,被截留杂质在膜表面上的浓度迅速增大产生所谓浓度极化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很细小的微粒会进入膜孔内而堵塞水通道。
另外,水中微生物及其新陈代谢产物生成粘性物质也会附着在膜表面。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超滤膜透水率的下降以及分离性能的变化。
同时对超滤供水温度、PH值和浓度等也有一定限度的要求。
因此对超滤供水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调整水质,满足供水要求条件,以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水处理的费用。
A、微生物(细菌、藻类)的杀灭:当水中含有微生物时,在进入前处理系统后,部分被截留微生物可能粘附在前处理系统,如多介质过滤器的介质表面。
当粘附在超滤膜表面时生长繁殖,可能使微孔完全堵塞,甚至使中空纤维内腔完全堵塞。
微生物的存在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危害性是极为严重的。
除去原水中的细菌及藻类等微生物必须重视。
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加入NaClO、O3等氧化剂,浓度一般为1~5mg/l。
此外,紫外杀菌也可使用。
在实验室中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进行灭菌处理,可以用双氧水(H2O2)或者高锰酸钾水溶液循环处理30~60min。
杀灭微生物处理仅可杀灭微生物,但并不能从水中去除微生物,仅仅防止了微生物的滋长。
B、降低进水混浊度:当水中含有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其他杂质时,都会使水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浊,该混浊物对透过光线会产生阻碍作用,这种光学效应与杂质的多少,大小及形状有关系。
衡量水的混浊度一般以蚀度表示,并规定1mg/lSiO2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度数越大,说明含杂量越多。
在不同领域对供水浊度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一般生活用水,浊度不应大于5度。
由于浊度的测量是把光线透过原水测量被水中颗粒物反射出的光量、颜色、不透明性,颗粒的大小、数量和形状均影响测定,浊度与悬浮物固体的关系是随机的。
对于小于若干微米的微粒,浊度并不能反映。
在膜法处理中,精密的微结构,截留分子级甚至离子级的微粒,用浊度来反映水质明显是不精确的。
为了预测原水污染的倾向,开发了SDI值试验。
SDI值主要用于检测水中胶体和悬浮物等微粒的多少,是表征系统进水水质的重要指标。
SDI值的确定方法一般是用孔径为0.45μm微孔滤膜在0.21MPa恒定水流压水力下,首先记录通水开始滤过500ml水样所需的时间t0,然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通水15min,再次记录滤过500ml 水样所需时间t15,然后根据下式计算:SDI=(1-t0/t15)×100/15水中SDI的值的大小大致可反映胶体污染程度。
井水的SDI<3,地表水SDI在5以上,SDI极限值为6.66……,即需进行预处理。
超滤技术对SDI值的降低最为有效,经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水的SDI=0,但当SDI过大时,特别是较大颗粒对中空纤维超滤膜有严重的污染,在超滤工艺中,必须进行预处理,即采用石英砂、活性炭或装有多种滤料的过滤器过滤,至于采取何种处理工艺尚无固定的模式,这是因为供水来源不同,因而预处理方法也各异。
例如,对于具有较低浊度的自来水或地下水,采用5~10μm的精密过滤器(如蜂房式、熔喷式及PE烧结管等),一般可降低到5左右。
在精密过滤器之前,还必须投加絮凝剂和放置双层或多层介质过滤器过滤,一般情况下,过滤速度不超过10m/h,以7~8m/h为宜,滤水速度越慢,过滤水质量越好。
C、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去除:对于粒径5μm以上的杂质,可以选用5μm过滤精度的滤器去除,但对于0.3~5μm间的微细颗粒和胶体,利用上述常规的过滤技术很难去除。
虽然超滤对这些微粒和胶体有绝对的去除作用,但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
特别是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物质分子和离子的聚合体,胶体所以能在水中稳定存在,主要是同性电荷的胶体粒子相互排斥的结果。
向原水中加入与胶体粒子电性相反的荷电物质(絮凝剂)以打破胶体粒子的稳定性,使带荷电的胶体粒子中和成电中性而使分散的胶体粒子凝聚成大的团块,而后利用过滤或沉降便可以比较容易去除。
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电解质,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和氯化铁。
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亚胺等。
由于有机絮凝剂高分子聚合物能通过中和胶粒表面电荷,形成氢键和“搭桥”使凝聚沉降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而使水质得到较大改善,故近年来高分子絮凝剂有取代无机絮凝剂的趋势。
在絮凝剂加入的同时,可加入助凝剂,如PH调节剂石灰、碳酸钠、氧化剂氯和漂白粉,加固剂水下班及吸附剂聚丙烯酰胺等,提高混凝效果。
絮凝剂常配制成水溶液,利用计量泵加入,也可使用安装在供水管道上的喷射器直接将其只入水处理系统。
D、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可溶性有机物用絮凝沉降、多介质过滤以及超滤均无法彻底去除。
目前多采用氧化法或者吸咐法。
(1)氧化法利用氯或次氯酸钠(NaClO)进行氧化,对除去可溶性有机物效果比较好,另外臭氧(O3)和高锰酸钾(KMnO4)也是比较好的氧化剂,但成本略高。
(2)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大孔吸附树脂可以有效除去可溶性有机物。
但对于难以吸附的醇、酚等仍需采用氧化法处理。
E、供水水质调整:(1)供水温度的调整超滤膜透水性能的发挥与温度高低有直接的关系,超滤膜组件标定的透水速率一般是用纯水在25℃条件下测试的,超滤膜的透水速率与温度成正比,温度系数约为0.02/1℃,即温度每升高1℃,透水速率约相应增加2.0%。
因此当供水温度较低时(如<5℃),可采用某种升温措施,使其在较高温度下运行,以提高工作效率。
但当温度过高时,同样对膜不利,会导致膜性能的变化,对此,可采用冷却措施,降低供水温度。
(2)供水PH值的调整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超滤膜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例如醋酸纤维素适合PH=4~6,PA N和PVDF等膜,可在PH=2~12的范围内使用,如果进水超过使用范围,需要加以调整,目前常用的PH调节剂主要有酸(HCl 和H2SO4)等和碱(NaOH等)。
由于溶液中无机盐可以透过超滤膜,不存在无机盐的浓度极化和结垢问题,因此在预处理水质调整过程中一般不考虑它们对膜的影响,而重点防范的是胶质层的生成、膜污染和堵塞的问题。
二、超滤进水水质要求的操作参数:正确的掌握和执行操作参数对超滤系统的长期和稳定运行是极为重要的,操作参数一般主要包括:流速、压力、压力降、浓水排放量、回收比和温度。
A、流速:流速是指原液(供给水)在膜表面上的流动的线速度,是超滤系统中的超滤一项重要操作参数。
流速较大时,不但造成能量的浪费和产生过大的压力降而且加速超滤膜分裂性能的衰退。
反之,如果流速较小,截留物在膜表面形成的边界层厚度增大,引起浓度极化现象,既影响了透水速率,又影响了透水质量。
最佳流速是根据实验来确定的。
中空纤维超滤膜,在进水压力维持在0.2MPa以下时,内压膜的流速仅为0.1m/s,该流速的流型处在完全层流状态。
外压膜可获得较大的流速。
毛细管型超滤膜,当毛细管直径达 3mm时,其流速可适当提高,对减少浓缩边界层有利。
必须指出两方面问题,其一是流速不能任意确定,由进口压力与原液流量有关,其二是对于中空纤维或毛细管膜而言,流速在进口端是不一致的,当浓缩水流量为原液的10%时,出口端流速近似为进口端的10%,此外提高压力增加了透过水量,对流速的提高供献极微。
因此增加毛细管直径,适当提高浓缩水排量(回流量),可以使流速获得提高,特别是在超滤浓缩过程中,如电泳漆的回收时可有效提高其超滤速率。
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提高供给水量,选择最高流速,有利于中空纤维超滤膜性能的保证。
B、压力和压力降: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工作压力范围为0.1~0.6MPa,是泛指在超滤的定义域内,处理溶液通常所使用的工作压力。
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需要选用相应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则操作压力也有所不同。
一般塑壳中空纤维内压膜,外壳耐压强度小于0.3MPa,中空纤维耐压强度一般也低于0.3MPa,因而工作压力应低于0.2MPa,而膜的两侧压差应不大于0.1 MPa。
外压中空纤维超滤膜耐压强度可达0.6MPa,但对于塑壳外压膜组件,其工作压力亦为0.2MPa。
必须指出,由于内压膜直径较大,当用作外压膜时,易于压扁并在粘结处切断,引起损坏,因此内外压膜不能通用。
当需要超滤液具有一定压力以供下一工序使用时,应采用不锈钢外壳超滤膜组件,该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使用压力达到0.6MPa,而提供超滤液的压力可达30m水柱,即0.3 MPa压强,但必须保持中空纤维超滤膜内外两侧压差不大于0.3MPa。
在选择工作压力时除根据膜及外壳耐压强度为依据外,必须考虑膜的压密性,及膜的耐污染能力,压力越高透水量越大,相应被截留的物质在膜表面积聚越多,阻力越大,会引起透水速率的衰减。
此外进入膜微孔中的微粒也易于堵塞通道。
总之,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较低工作压力,对膜性能的充分发挥是有利的。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压力降,是指原液进口处压力与浓缩液出口处压力之差。
压力降与供水量,流速及浓缩水排放量有密切关系。
特别对于内压型中空纤维或毛细管型超滤膜,沿着水流方向膜表面的流速及压力是逐渐变化的。
供水量,流速及浓缩水排量越大,则压力降越大,形成下游膜表面的压力不能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膜组件的总的产水量会受到一定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控制压力降值不要过大,随着运转时间延长,由于污垢积累而增加了水流的阻力,使压力降增大,当压力降高出初始值0.05MPa时应当进行清洗,疏通水路。
C、回收比和浓缩水排放量:在超滤系统中,回收比与浓缩水排放量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因素。
回收比是指透过水量与供给量之比率,浓缩水排放量是指未透过膜而排出的水量。
因为供给水量等于浓缩水与透过水量之和,所以如果浓缩水排放量大,回收比较小。
为了保证超滤系统的正常运行,应规定组件的最小浓缩水排放量及最大回收比。
在一般水处理工程中,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回收比约为50~90%。
其选择根据为进料液的组成及状态,即能被截留的物质的多少,在膜表面形成的污垢层厚度,及对透过水量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决定回收比。
在多数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较小的回收比操作,而将浓缩液排放回流入原液系统,用加大循环量来减少污垢层的厚度,从而提高透水速率,有时并不提高单位产水量的能耗。
D、工作温度:超滤膜的透水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水溶液其粘度随着温度而降低,从而降低了流动的阻力,相应提高了透水速率。
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工作现场供给液的实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