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的位置和结构
01
鼻腔位于面部中央,由 骨和软骨组成,内部有 粘膜覆盖。
02
喉位于气管上方,由软 骨和肌肉组成,喉腔内 有声带。
03
气管和支气管是由肌肉 和粘膜组成的管道,逐 级分支进入肺部。
04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 一,由肺泡组成,是气 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02
鼻腔
鼻腔的组成
01
02
03
辅助吞咽功能
喉能够提高吞咽时的保护性反射,防 止食物进入鼻腔或气管。
喉的疾病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 为喉咙疼痛、声音嘶哑等症 状。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过度发声或不当发 声导致声带损伤,形成小结 状突起。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 性肿物,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 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表 现为持续声音嘶哑、咽喉异 物感等症状。
04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的组成
气管
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软骨、结缔组织和粘膜 组成。软骨环呈“C”形,保持气管的开放状态;粘膜表面覆 盖着粘膜上皮,分泌粘液,清除进入气道内的尘埃颗粒和异 物。
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进入肺部的通道。左、右支气管在肺 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左肺和右肺。支气管同样由软骨、 结缔组织和粘膜组成。
气管和支气管的功能
气体交换
气管和支气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道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交 换,然后由血液运输到身体各部位。
防御机制
气道粘膜上皮和粘液分泌共同构成呼吸道的防御机制,能 够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如尘埃、细菌等,防止其进入肺 组织。
系统解剖学之呼吸系统

下壁——口腔顶,由硬腭构成;
内侧壁——鼻中隔;
外侧壁——最复杂,
由上而下为上、中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间隙为上、中和下鼻道。
上颌窦最大, 位于上颌骨体内, 开口于中鼻道。
3.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开口于中、上鼻道 蝶窦开口各有什么开口?
简述喉软骨的组成及喉腔的分部。
气管异物为何多见于右侧?异物从口腔到达右主支气管内要经过哪些结构?
声门裂以上呼吸道堵塞无法排除时你设想从何处切开或插针,进行紧急通气?声门裂以下的呼吸道堵塞又该如何救治?
课后思考题
感谢聆听
课后思考题 1.请描述肺的形态、位置。胸膜的分部、肺和胸膜的下界体表投影。 2.说明肺的体表投影。
三、肺的微细结构
导气部包括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终末支气管等,只有传送气体功能,无气体交换功能。
01
导气部随着管径逐渐变小,管壁逐渐变薄,管壁结构逐渐发生以下变化: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纤毛、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平滑肌相对增多,由分散排列逐渐形成完整的环行肌层。环行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可调节出入肺泡的气流量。如果这些环行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可造成呼吸困难,引发支气管哮喘。
二、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气管
左、右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定义: 由肺段支气管 的分支与所属 的肺组织构成。 分段: 每侧有10个肺段(左8右10)。
01
02
04
分导气部和呼吸部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
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
气管隆嵴
左主支气管
解剖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气管切开术
第二节 肺
位置
胸腔内 纵隔两侧 膈的上方
形态
质软、海绵状,富于弹性 右肺较宽短,右肺较狭长 右肺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左肺
第二节 肺
一尖:肺尖 体表投影 一底:肺底(膈面)
两 肋面 面 内侧面(纵隔面)肺门 肺根
前缘 心切迹
三缘 下缘
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胸膜腔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
形成胸膜间隙。
胸膜=腹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胸膜腔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以衬覆部位不同可分为四部分: 胸膜顶:包裹在肺尖的周围。 肋胸膜:贴于肋骨与肋间隙内面。
胸膜顶 肋胸膜 纵隔胸膜
纵隔胸膜:紧贴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肺
膈胸膜:覆盖于膈的上面。
胸膜腔
肋膈隐窝 膈胸膜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 壁胸膜形成的结构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各部 移行转折处,形成的潜在 间隙,深吸气时肺缘不能 伸入其内。 肋膈隐窝:由肋胸膜和膈 胸膜的返折而成的间隙, 整体呈半环状,左、右各 一,人体直立时,是胸膜 腔位置最低处。
胸部 X 线
右侧胸腔积液的X片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 肺下界 胸膜下界
锁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T10棘突 平T12棘突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间
的全部器官、结构及其间结缔 组织的总称。
以胸骨角平面,将纵隔分 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正常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探讨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以 及其潜在的限制和挑战。
T用基因检测技术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并尝试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的发展
研究免疫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 用,如肺癌、哮喘等。
免疫疗法的机制
探讨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 调节免疫系统以增强治疗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的优势
研究干细胞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 优势,如修复受损组织、促进再生等。
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酸碱平衡、温度和压力等。
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
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包括物理屏障(如呼吸道黏膜和纤毛)和免疫系统(如巨噬 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防御作用。
这些机制有助于防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并清除已经进入的异物,保持 呼吸系统的健康。
支气管则是气管分支进入肺部的管道,将氧气输送到肺 部各个部位。
气管和支气管周围还有淋巴结,能够过滤和清除进入呼 吸道的病原体。
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
的排出。
1
肺内有肺泡,是气体交换的 主要场所。氧气通过肺泡进 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
释放到肺泡中。
肺部的血管和支气管网络发 达,能够保证气体交换的效 率。
肺癌
• 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支气管上 皮细胞,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癌 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及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
05
呼吸系统的研究进展
呼吸系统疾病的基因研究
基因突变与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如肺癌、哮喘等。
呼吸系统解剖图

呼吸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解剖图呼吸系统概述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由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及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组成。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不断地吸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鼻旁窦上颌窦、额窦和筛窦的前、中群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的后群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由于鼻旁窦粘膜与鼻粘膜连续,故鼻腔发炎时,可蔓延至鼻旁窦引起鼻窦炎。
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因开口位于上颌窦内侧壁最高处,窦口高于窦底,所以上颌窦炎症引流不畅,易发生慢性炎症。
同时窦底邻近上颌磨牙牙根,此处骨质菲薄,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颌窦,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上鼻旁窦的炎症中以上颌窦炎最为多见。
会厌软骨会厌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后上方,喉入口的前方。
形似树叶,上宽下窄。
上端游离,下端借韧带连于喉结的后下方。
当吞咽时,喉上提,会厌软骨遮盖喉口,以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喉软骨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下方,环状软骨的上方,甲状软骨由左右两块近似方形软骨板在前方合成。
两板前缘相连形成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向下接气管。
形似指环,后部高而宽阔。
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的重要标志之一。
杓状软骨呈三棱锥体形,尖向上,底朝下与环状软骨板相关节。
底向前方的突起,称声带突,有声韧带附着;向外侧较钝的突起,称肌突,是喉肌的附着处。
喉肌喉肌均为骨骼肌,肌块细小,附着于喉软骨的内面和外面。
根据喉肌的功能可分为两群。
一群作用于环甲关节,使甲状软骨产生前倾和复位的运动,以紧张或松弛声韧带;另一群作用于环杓关节,使杓状软骨沿垂直轴旋转,从而扩大或缩小声门裂。
因此喉肌的运动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和调节音调的高低。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压
吸气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
若以大气压为0 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 平静吸气末-5~-10mmHg
一 侧 气 胸 时 肺 的 情 况
肺尖的体表投影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
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 (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肺下界 平6肋
在腋中线 8肋
在肩胛线
在脊柱旁 10肋
10胸棘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
音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系统全貌
鼻
上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下呼吸道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肺
尖
一尖
一底
三缘
二面
一尖
一底 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肋面 二面 内侧面
肺 尖
心
肋面
切 迹
左 肺 小 舌 下缘 前 肺底
内侧面
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
胸膜
脏胸膜 分 (肺胸膜) 2 部
壁胸膜
胸膜顶 肺 胸 膜
纵
隔
胸
肋
膜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腔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浆液
呼吸系统解剖课件PPT课件

喉部的疾病
声带息肉
声带黏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等症状。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喉痛、声音嘶哑 等症状。
ABCD
声带小结
由于长期发声不当或过度用嗓所致的声带损伤, 常表现为声音嘶哑。
喉癌
喉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声音嘶哑、咽 喉异物感等,晚期可能影响呼吸和进食。
04 气管和支气管解剖
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 状软骨等,支撑喉部结构并保护喉腔。
喉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能
发声
喉部是发声的器官,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 音。
保护呼吸道
喉部软骨和肌肉可以自动关闭喉腔,防止食 物、液体等进入呼吸道。
呼吸
喉部是呼吸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体 正常呼吸。
辅助吞咽
喉部在吞咽过程中能够自动调整位置,保证 食物顺利进入食道。
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 负责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功能
01
02
03
04
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器官 ,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
碳。
温度调节
鼻腔和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 度调节,保持适宜的体温。
湿度调节
鼻腔和喉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 湿,保持呼吸道湿润。
清洁过滤
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过滤 和清除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病
防御机制
气管和支气管具有防御机制,能够阻 止有害物质进入肺内,保护肺部免受 感染和损伤。
气管和支气管的疾病
炎症
气管和支气管的炎症可以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 喉炎等。
肿瘤
气管和支气管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肺 癌、喉癌等。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课件

环状软骨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嵴下角
第四节 肺
一、肺的形态
肺尖 肺底 肋面 纵隔面 膈面 前缘 心切迹 后缘 下缘
斜裂 水平裂 肺叶 左2 右3
肺门 肺根
左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右肺根的结构自上而下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二)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弓 环状软骨板
(三)会厌软骨 会厌
气管软骨
声带突 肌突
二、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麦粒软骨 甲状舌骨正中韧带 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
(四)方形膜 前庭韧带
(五)弹性圆锥 又称环声膜 声韧带 声带 环甲正中韧带
鼻孔 鼻后孔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阈 鼻中隔
鼻甲 上,中,下鼻甲 鼻道 上,中,下鼻道 最上鼻甲 蝶筛隐窝 半月裂孔 筛漏斗 筛泡
呼吸区 —其它区有丰富的鼻腺
三、鼻旁窦
1.肋膈隐窝 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处。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此。
2.肋纵隔隐窝 3.膈纵隔隐窝
五、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中线 8肋 6肋 腋中线 10肋 8肋 肩胛线 12肋 10肋
四、喉 腔
(一)喉口 杓状会厌襞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 (二)喉前庭 (三)喉中间腔 喉室 声带 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 声门裂 膜间部 软骨间部 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 (四)声门下腔 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
喉
气管
第一节 鼻
01.
鼻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鼻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第1页/共10页
•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它由4个环节组成,即肺通气、肺换气、血液 对气体的运输和组织换气。肺通气和肺换气又 合称外呼吸,组织换气又称为内呼吸
• 完成外呼吸的一系列器官组成呼吸系统。该系 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出入肺的 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及分 支。临床上常把鼻、咽和喉称为上呼吸道,气 管、主支气管及分支称为下呼吸道。肺是容纳 气体并进行换气的器官
第2页/共10页
第3页/共10页
第4页/共10页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肺通气。 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压差,是肺通气的 直接动力,而造成这种气压差的呼吸运动, 是肺通气的根本动力
第5页/共10页
(一)呼吸运动
• 呼吸运动是指由呼吸肌的收缩引起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 小的活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其方法有:
第8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
第10页/共10页
• 呼吸运动中肺内压的变化,还受气流速度、 呼吸道口径等因素的影响。当气流加快、气 道口径缩小时,呼吸运动加强,肺内压变化 的幅度增大
第7页/共10页
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 以肋间外肌的舒缩为主,胸壁起伏明显的
呼吸称胸式呼吸,以膈舒缩为主,腹壁起 伏明显的呼吸称腹式呼吸。正常人两种形 式兼有。在临床工作中,根据这两种呼吸 形式强与弱的变化,对胸、腹部疾病的诊 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正常人在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并因年龄、性别、肌肉运动和情绪等不同 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