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考试A卷评分答案
植物学上试卷答案

《植物学Ι》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8%)1、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2、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的一片子叶,夹在胚乳和胚轴之间,与胚乳相近的一面有上皮细胞,细胞排列整齐,能分泌酶到胚乳,分解并转运营养物质到胚。
3、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
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4、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5、髓射线:即初生射线,是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横切面上呈放射形,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的作用。
6、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本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
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
每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分。
二、是非题(10%)1.灌木和乔木的区别,不是内部的结构的不同,而是生长型的不同。
(√ )2.植物细胞区别动物细胞的三大特征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 )3.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4.无胚乳种子的养料都贮存在子叶中。
(× )5.凯氏带环绕在根的初生结构内皮层细胞的切向壁和横向壁上,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有障碍作用的结构。
(×)6.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
(× )7.根瘤的产生是由于土壤内一种真菌由根毛侵入而引起的。
(× )8. 玉米茎的后生木质部的两个导管为环纹导管,管腔较小。
植物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凯氏带2.细胞器3.异形叶性4.无融合生殖5.双受精(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写“+”,反之写“一”)(每小题1分,共10分)1.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在根中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2.根毛与侧根在发生上是相同的。
( )3.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不出现胚乳组织。
( )4.茎中的环髓带是一种特殊的中柱鞘。
( )5.胡萝卜是变态根,食用部分主要是其次生韧皮部。
( )6.叶中脉的韧皮部靠近上表皮,木质部靠近下表皮。
( )7.苹果的果实在植物学上称梨果,属于假果,又属于肉果。
( )8.卵细胞是雌配子,花粉粒是雄配子。
( )9.花单性是进行异花传粉的必要条件。
( )10.植物细胞中。
无定形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
(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4分)1.在电子显微镜下。
细胞所呈现出的结构叫。
2.植物细胞中不同细胞器具不同的功能。
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花色素存在于中;导管成熟时,原生质体最后完全破坏消失。
这一过程与的作用密切相关。
3.细胞壁分为三层,存在于细胞壁最外面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前形成的是。
4.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植物成熟组织按功能可分为五种,它们是(如纤维) (如种皮)、(如叶肉的栅栏组织)、(如蜜腺)和(如木质部)。
6.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什么:花生:;玉米:;西瓜:;银杏:;龙眼:;苹果:。
7.二细胞型花粉粒成熟时含有两个细胞.即和。
8.起源相同、构造和着生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如鳞叶与叶卷须;反之,形态和功能相似而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
如块根和块茎。
9.胚由、、和四部分组成。
10.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和三部分,然后分别发育成,和。
11.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和两类。
植物学考试模拟试卷A卷

植物学考试模拟试卷A卷A卷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活动中心2.早材3.羽状三出复叶4.细胞器5.同功器官6.初生纹孔场与胞间连丝7.髓射线与维管射线:8.凯氏带9.叶迹10.皮孔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裸子植物针叶的内皮层和维管束之间的组织叫传递组织。
()2.植物细胞壁上的纹孔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纹孔处无细胞壁。
()3.侧根起源于根毛区的内皮层部位。
()4.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组成。
()5.维管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6.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7.堵塞筛管的囊状突出物称为侵填体。
()8.松属植物的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和纤维组成。
()9.通道细胞是薄壁细胞。
()10.具下皮层或复表皮的叶片往往是适应于旱生环境的特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5分)1.根据成熟种子基本结构的差异种子可分和两种根据幼苗形态上的差异,常见的幼苗可分为和两种.。
2.植物的次生保护组织是,它、、和三部分。
3.裸子植物输导水分与矿物质由完成输导有机物由来完成,起机械支持作用的分子是4.芽按发育后形成的器官可分为,和5.植物的成熟组织有、、、、6.根据形成层有无可知,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维管而双子叶植物是维管7.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和五个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每8.植物的次生保护组织是,它、、和三部分。
9.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是,而茎的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是10.根据形成层有无可知,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是维管,而双子叶植物是维管。
11.12.13.四、选择题1.初生纹孔场存在于()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2.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3.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4.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白色体5.花生雌蕊柄之所以能将花生的花推入土中因为其基部有下列何种分生组织之故()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原分生组织6.中柱鞘细胞可产生()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和C7.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8.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A.内外排列B.散生C.相间排列9.植物根初生结构的中央部分是()A.后生木质部B.髓C.后生木质部或髓D.后生韧皮部或髓10.根毛是()A.表皮毛B.根表皮细胞分裂产生的突起C.毛状的不定根D.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伸长的结果。
植物学试题和答案

2010-2011大学生物科技术《植物学》考试试卷答案(A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导管主要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成熟、衰老后产生侵填体、而失去作用;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成熟后被胼胝体阻塞而失去功能。
2、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不同,分为叶绿体、有物体、和白色体。
3、根的生理功能有固定、吸收、合成、贮藏、繁殖等4、茎常见分枝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其中合轴分枝是果树中普遍存在的。
5、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四个部分。
6、导管分子的侧壁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五种加厚方式。
7、被子植物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组织,纤维属机械组织、番茄果肉细胞属薄壁组织、根毛属于吸收组织、周皮属于保护组织、橡胶树乳管属分泌组织(分泌结构)。
8、绿藻门植物与高等植物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哑铃、近似菱。
9、芽的结构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10、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繁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
二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阑珊组织是( A )A、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2、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C )A、根B、芽C、下胚轴D、上胚轴3、侧根发生在根毛的一定部位,是由( B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的A、栓内层B、中柱鞘C、皮层D、表皮4、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去,是因为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 C )A、栓内层B、木栓形成层C、韧皮部D、木质部5、根内皮层中正对着原生木质部且没有加厚的细胞是( D )A泡状细胞 B射线细胞 C 传递细胞 D通道细胞6、甘薯是由( C )发育而来的A、主根B、侧根 C 、不定根 D、气生根7、导管分子间连接的断壁,在细胞成熟后形成( D )A、纹孔B、筛孔C、皮孔D、穿孔8、种子形成幼苗时, A 首先突破种皮。
植物生物学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7.栅栏组织: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肉中,靠近上表皮,通常由1-2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细胞的长径与表皮垂直,较整齐如栅栏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8.合轴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为花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
射线原始细胞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韧皮射线,向内产生木射线,两者组成维管射线。
射线原始细胞也可以进行垂周分裂,使形成层环周径扩大。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①发生:(1分)第一次形成的木栓形成层可由表皮或皮层脱分化而形成,多年后可来自次生韧皮部。
②活动:(2分)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组成周皮,取代表皮执行保护功能。
8.叶原基是茎尖生长锥周围的原套和(原体)的一至几层细胞分裂产生的。
9.松树的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链状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远珠孔端的大孢子以核型胚乳的方式发育成(雌配子体)。
10.竹子茎中的维管束包括(维管束鞘)、(木质部)和(韧皮部)。
二、名词解释(每个词2分,共30分)
1.胚状体:在自然界或组织培养过程中,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胚状结构。
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植物学》试卷A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BB035022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狭义的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2.减数分裂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3.通常根据分泌结构的发生位置和分泌物的溢排情况,将分泌结构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
1.为什么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增粗试阐述其增粗生长的过程及产生的构造。
植物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植物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根尖分生区全部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构成,分裂能力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胚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双子叶植物根的原生韧皮部在外,后生韧皮部位在内,为外始式发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大豆植株的长高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禾本科植物的茎、叶细胞通常发生细胞壁的硅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玉兰开花期间,先开花后长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边材属次生木质部,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B、错误正确答案:B9.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其茎、叶的表皮细胞外切向壁通常发生细胞壁的硅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当根毛枯死,表皮破坏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将增厚并栓化,起临时的保护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核桃的果实属于干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双子叶植物都具有2枚子叶,所以都是无胚乳种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落叶树于深秋或早夏落叶是对植物本身有利的一种正常生物学现象。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由于木射线是薄壁细胞组成,较为脆弱,因此木材干燥时常从射线处裂缝。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
B、错误正确答案:B16.原分生组织分布于植物的胚、根尖和茎尖部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都是异花传粉植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中央大液泡和细胞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棉花的叶是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植物学(A)答案

植物学(A)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细胞周期: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活动过程。
2.抗原: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
4.内稳态:生物体能够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调整活动,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这种内部环境稳定不变的状态即内稳态。
5.反射弧: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
6.细胞免疫: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转化为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致敏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
7.物理感受器:感受接触、压力、光、声、热等物理性刺激的感受器官。
8.领地:动物在其生活领域内占有一块土地或空间,作为个体或集体的生活、繁殖场所。
二 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30分)1.需要载体、需要能量2.组成作用、分解作用3.葡萄糖、果糖、淀粉、纤维素、糖元4.磷脂、胆固醇、糖脂5.种皮、胚、胚乳6.桥粒、紧密连接、间隙连接7.横纹肌、平滑肌、心肌8.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9.轴突、树突10.卵生、胎生三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D3.D4.C5.D6.D7.D8.A9.C 10.C四 问答题(共44分)1.(1)呼吸链中的传氢体和电子传递体是间隔交替排列的。
且在线粒体内膜中都有特定的位置,催化作用是定向的。
(2)传氢体有氢泵的作用,当传氢体体从内膜内侧接受从底物传来的氢后,可将其中的电子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而把两个H+泵出内膜。
(3)内膜对H+不能自由通过。
泵出的膜外侧的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侧,造成H+浓度的跨膜梯度,包含的能量可驱使ADP和Pi生成ATP。
(4)H+通过ATP合成酶上的途径返回至基质,使质子发生逆向回流。
(8分)2.剥掉树皮,损坏了形成层和韧皮部,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植物学试卷与答案-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6学年第1学期考试科目:植物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0.5分)( D )1.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A、根B、茎C、上胚轴D、下胚轴( C )2.花生种子萌发时,为其提供养分的是。
A、盾片B、胚乳C、子叶D、胚芽( C )3.茎的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为 A 。
A、内外排列B、星散排列C、相间排列D、上下排列( B )4.侧根发生于根的。
A、内皮层B、中柱鞘C、外皮层D、表皮( A )5.茎的初生木质部的成熟方式为。
A 、内始式 B、外始式 C 、环式 D、分散式( A )6.维管形成层细胞通过径向分裂可使根 B 。
A、产生新的次生木质部B、扩大圆周C、产生韧皮部D、形成新的周皮( A )7.双子叶植物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射线( C )8.下列哪种植物的食用部分是茎?。
A、番薯B、萝卜C、马铃薯D、胡萝卜( A )9.木本植物茎增粗时,增加最多的部分是 C 。
A、次生韧皮部B、维管形成层C、次生木质部D、周皮( C )10.木本植物较粗的茎由外向内的结构依次是。
A、髓,维管形成层,木质部,树皮B、维管形成层,木质部,树皮,髓C、树皮,维管形成层,木质部,髓D、树皮,木质部,维管形成层,髓( B )11.柑橘类、桃、荔枝等果树茎的分枝方式是。
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二叉分枝D、假二叉分枝( B )12.将树木主干的树皮(广义)环割一圈后,最终会使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C 。
A、根无法吸收水分、无机盐B、水分、无机盐无法向上运输C、根得不到叶制造的有机物D、叶不能制造有机物( B )13.在木本植物茎的多个年轮轮中,界限最明显的在 A 。
A、上一年的秋材与当年的春材之间B、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C、当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D、木质部与髓之间( C )14.在木本植物茎中,属于死细胞的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200 —20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评分标准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编号 84310003 任课教师 杨万年、雷耘一、名词解释(18 分,1-5小题每题3分,其它每小题1分)。
要点不全适当扣分 、1、 初生纹孔场与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较薄的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
其上有一些小孔供胞间连丝穿过。
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的细胞质丝,多分布于初生纹孔场上,细胞壁的其它部位也有少量分布。
2、 髓射线与维管射线:在茎的初生结构中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称为髓射线,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维管形成层中的射线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形成韧皮射线,向内形成木射线,二者通过射线原始细胞相连,合称为维管射线。
根的次生结构中也有维管射线。
3、 子叶出土的幼苗: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结果子叶出土。
这样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
4、 孢子叶与孢子叶球:凡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进行繁殖的叶,称为孢子叶。
在有些蕨类植物,孢子叶聚集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和穗状的结构,称为孢子叶球。
5、 果胞:红藻的雌性生殖结构称为果胞。
是单细胞的长颈烧瓶状的结构,内含一卵。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装……………………订…………………………线……………………………………………………6、壳斗:壳斗科植物的总苞,有多数坚硬的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呈杯状或囊状,半包或全包坚果,此总苞特称壳斗。
壳斗外有鳞片或刺,成熟时不裂、瓣裂或不规则的撕裂。
壳斗是壳斗科特有的结构。
7、种鳞:在松柏纲植物中,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为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8、合蕊柱:(1)萝摩科植物花中花丝分离,花药与柱头粘合成合蕊柱。
(2)兰科植物中一枚或两枚雄蕊和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成为一柱体,称为合蕊柱;合蕊柱通常半圆柱形,基部有时延伸为蕊柱脚,顶端常有药床。
合蕊柱是兰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
二、填空(22 分,每空0.5分)9、薄壁组织/ 基本组织是分化程度较低的成熟组织,有很强的脱分化潜能。
相反另外一些成熟组织高度特化,有的成熟时细胞已死,如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管胞/导管分子(举一例即可)。
10、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来,而块根由侧根和不定根发育而来。
11、种子植物常见的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
假二叉分枝也可见到,但这种分枝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合轴分枝。
12、叶序是植物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叶序有三种基本类型:互生、对生和轮生。
13、在有些植物中,花托凹陷包围子房壁并与之愈合,仅留花柱和柱头露在花托外,这种子房叫做下位子房,如苹果、南瓜等。
具有这类子房的花形成的果实常常为假果。
14、穗状花序的花序轴直立、较长,花序轴上生有大量无柄的两性花,而柔荑花序的花序轴柔软,常生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
15、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它们分别由珠被、受精卵/合子和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16、蓝藻的繁殖方式很简单,单细胞和群体类型可以通过细胞分裂/裂殖进行繁殖,有的种类还可以形成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壁孢子。
而丝状体类型常常形成藻殖段进行繁殖。
17、衣藻进行无性生殖时形成的孢子具有鞭毛,这种孢子称为游动孢子。
有些藻类植物的孢子不具鞭毛,这种无鞭毛的孢子称为静孢子/不动孢子。
18、苔鲜植物的孢子萌发时先形成一种丝状体,再从丝状体上形成配子体植株。
这种丝状体称为原丝休。
苔藓植物的合子萌发时先形成胚,再进一步发育成孢子体植株。
19、唇形科植物子房深裂形成 4 室,果为4小坚果。
20、柳属植物的花被退化成蜜腺,禾本科植物的花被退化成鳞被(浆片)。
21、十字花科的雄蕊为 6 枚,为4强雄蕊。
22、葡萄科植物具有茎卷须,与叶对生。
23、锦葵科的副萼由苞片变化而来。
24、含羞草科花辐射对称,其排列方式为花冠镊合状排列;苏木科花两侧对称,其排列方式为花冠上升覆瓦状排列;蝶形花科花两侧对称,其排列方式为花冠下降覆瓦状排列。
25、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具有杯状聚伞花序。
26、填写下列植物的中文名称或所属的科名。
Ginkgo biloba L. 银杏Oryza sativa L. 水稻银杉松科无花果桑科甘蔗禾本科椰子棕榈科洋葱百合科党参桔梗科三、单项选择(10 分,每小题1分)27、下列哪种植物的受精作用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
[ A ]A、石松B、银杏C、玉米D、蓝藻28、具节中柱是一种特殊的中柱类型,存在于[ B ]中。
A、松叶蕨B、问荆C、卷柏D、真蕨29、有些植物的孢子囊中有弹丝,帮助弹放孢子,如[ D ]。
A、松B、银杏C、葫芦藓D、地钱30、属于有胚植物、但无维管系统的植物类群是[ B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31、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会形成[ C ]A、维管射线B、周皮C、髓射线D、维管形成层32、侧根起源于[ B ]A、初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B、中柱鞘C、内皮层D、表皮或者皮层33、下列果实中属于聚合果的是[ B ]A、凤梨B、草莓C、无花果D、南瓜34、多心皮多室的复雌蕊,其胎座类型应为[ C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35、双子叶植物的叶一般具有[ A ]脉序。
A、网状B、平行C、叉状D、网状、平行和叉状36、花药壁在发育的初期具有四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但到了花粉粒成熟时,常常只剩下一层。
这一层是[ B ]。
A、表皮B、纤维层C、中层D、绒毡层四、简答(25 分,每小题5分。
从37-42题中任选5题回答即可)37、简述木本植物的根与茎中木栓形成层发生及周皮的形成当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使根增粗、中柱以外的成熟组织被破坏时,根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周皮。
(2分)多数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由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也有直接从表皮产生的,还有些植物起源于初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
木栓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与根的相同,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周皮。
(3分)38、简述根、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根的表皮形成根毛,无气孔,角质层薄;茎的表皮有气孔,有些植物有毛状,角质层较厚。
(1分)根有中柱鞘和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茎一般无内皮层和中柱鞘。
(1分)根的初生木质部与韧皮部相间排列,木质部呈星芒状,韧皮部呈束状,二者不聚集成束;茎的木质部与韧皮部内外相对排列,并聚集成维管束,维管束排成一轮把基本组织分成皮层和髓,二者之间由髓射线相连。
(2分)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生方式均为外始式;茎的木质部为内始式,韧皮部为外始式。
(1分)39、简述花药中小孢子的形成过程当花药原始体形成时,在原始体的四个角隅处的表皮以内形成四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平周分裂形成的内层细胞即为造孢细胞。
(1分)在多数植物中造孢细胞进行几次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造孢细胞,这些细胞发育成小孢子母细胞;(2分)有些植物中造孢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直接发育成小孢子母细胞。
(1分)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细胞,即小孢子。
(1分)40、简述胚囊的形成过程(以单孢型为例)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其中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发育,体积增大,其余三个退化。
(1分)发育的大孢子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细胞核有丝分裂三次,不发生质分裂,形成一个具有八个游离核的胚囊,每端均有四个核。
(1分)之后每端各有一个核移向胚囊中部,共同形成一个大的二核细胞,即中央细胞;(1分)珠孔端所余的三个核,其周围的细胞质中产生细胞壁,形成三个细胞,一个卵细胞,二个助细胞,这三个细胞一起构成卵器;(1分)合点端的三个核周围的细胞质也产生细胞壁,形成三个细胞,称为反足细胞。
(1分)至此七胞八核的胚囊发育形成了。
41、有人认为高等植物与绿藻有共同的祖先,其依据是什么?这种看法的依据有:绿藻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器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相似,外被双层膜,而且光合片层3-6条聚集成束,类似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由基粒片层垛叠而成。
(1分)绿藻含有的光合色素也与高等植物相同,如叶绿素a、叶绿素b、葫萝卜素、叶黄素等;(2分)光合产物也是淀粉,与高等植物相同;(1分)另外绿藻细胞壁的成分也与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相同。
在一些低等类型的高等植物如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可以看到一个丝状体时期,即原丝体时期,原丝体的形态也与绿藻相似。
(1分)42、简述生活史中减数分裂的发生时间与生活史类型的关系。
根据在生活史中的发生的时间,减数分裂分为三种类型即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和孢子减数分裂。
合子减数分裂即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合子不会直接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合子成了生活史中唯一的二倍体细胞,其它所有阶段都是单倍的,因此生活史只有一种类型的植物体,即单倍的植物体,生活史中无世代交替。
(2分)配子减数分裂是指形成配子时进行减数分裂,由于配子不象孢子那样可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而是发生雌雄配子的融合形成合子,因而配子是生活史中唯一的单倍体细胞,其它阶段均为二倍的,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即二倍的植物体,无世代交替。
(2分)孢子减数分裂是指形成孢子时进行减数分裂。
孢子发育成单倍的配子体,因此生活史有单倍的配子体和二倍的孢子体两种植物体。
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
(1分)五、综合问答(20分)32、比较绿藻(以石莼为例)、苔藓植物(地钱为例)、蕨类植物(蕨为例)和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为例)孢子囊、配子囊结构方面的区别。
(10分)孢子囊:石莼的孢子囊为单细胞的结构;地钱的孢子囊叫做孢蒴,多细胞结构,囊壁由多细胞构成,囊内还有弹丝;蕨的孢子囊为多细胞结构,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环带利于孢子囊开裂和孢子释放;被子植物的孢子囊结构更复杂,花药相当于小孢子囊,珠被相当于小孢子囊。
(5分)配子囊:石莼的配子囊为单细胞的结构;地钱的为较复杂的多细胞结构,即精子器和颈卵器,器壁均由一至多层细胞构成;蕨类植物的配子囊与苔藓的相同,只是卵器均比苔藓植物的退化;被子植物由于配子体非常退化,没有精子器和颈卵器,因而没有配子囊。
(5分)33、比较松科、杉科、柏科的异同点。
(5分)相同点:(1)多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
(2)茎多分枝,常有长枝和短枝之分。
(3)茎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有管胞组成,无导管,具树脂道。
(4)叶单生或成束,叶表面通常具较厚的角质层及下陷的气孔。
(5)孢子叶球单性,孢子叶常排列成果球状。
(6)种子富含胚乳。
不同点:在于叶形,叶、珠鳞的着生方式;种鳞和苞鳞及每个种鳞所具有的种子数。
下表从这4个方面加以区别它们:35、较蔷薇科四个亚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