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四章第二节内容,主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 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笔算步骤。
难点:理解乘数末尾有零时的计算方法和处理进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来引入今天的课题,例如:“小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他买了4千克,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同学们思考并尝试解答。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今天的主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
2. 然后,我会用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例如:23 × 17。
我会先用图片或实物来表示23和17,帮助同学们形象地理解。
然后,我会一步步地进行笔算,解释每一步的原理和原因。
3.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乘数末尾有零时的计算方法和处理进位。
三、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独立进行笔算,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
我会适时地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我会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解答,以此来巩固和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会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和笔算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23 × 17 =2. 35 × 24 =3. 46 × 32 =答案:1. 3912. 8403. 1472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我将为他们揭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神秘面纱。
我手中的教材,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47页至49页的内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我期待他们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笔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处理进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包括黑板、粉笔和一些彩色卡片,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本和彩色笔。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笔算乘法的过程,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一步步演示如何将23乘以3。
我会强调,当我们把23分解成20和3,先用20乘以3,得到60,然后用3乘以3,得到9,把60和9相加,就得到了23乘以3的结果,也就是69。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笔算乘法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计算24乘以5,或者是32乘以7。
随堂练习是检验孩子们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步骤,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
比如,25乘以4,或者是48乘以4。
课后,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他们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我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我引导下,顺利完成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通过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计算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计算技巧。
3. 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
2.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特点,发现乘数和被乘数的位数。
(2)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观察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计算过程。
3.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1)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包括分解因数、交叉相乘、合并结果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计算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4.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巧(1)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巧,如利用分配律、结合律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的应用。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目。
(2)教师批改作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7.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过先生合作、自主探求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先生经历竖式的构成过程,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渐掌握算法。
2.经过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算理,领会竖式计算的必要性。
3.在探求算法和解决成绩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自主探求的认识,进步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探求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理解算理,初步构成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理解“用十位去乘”时得数的写法及道理。
【教学过程】一、引出成绩师:上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成绩。
同学们喜欢读书吗?都喜欢读甚么书?图书室的王老师来到了书店,要给同学们再添置一些旧书,请同学们看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二、理解算理,探求算法1.估算估算一下14×12的得数是多少吗?(先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140、120。
)(板书)2.口算⑴尝试计算利用点子图圈一圈、想一想,也能够和同位交流一下。
把计算的过程简要写到表1里。
每行14个 ●●●●●●●●●●●●(个别先生可能想不出如何转化,老师可个别启12个14分开来算呢?⑷找算法的共同点,初步理解算理。
3.笔算⑴尝试用竖式算(2)展现交流。
(3)规范竖式,构成算法。
(4)进一步明算理(5)完善竖式。
三、巩固运用1. 看谁算得仔细。
21×23和14×22。
先生独立计算,挑选2人板演。
先生介绍算法。
2.啄木鸟治病。
3.苹果下方藏了几?共12行4、动脑筋。
四、总结提升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2×10= 43×3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4×2=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1)、你获取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一共买了多少本?2、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12=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3、你能不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点子图,用分一分,圈一圈的方法来算一算。
有结果的同学可以先在小组内讲一讲。
4、学生汇报。
(1)14×4=56(本)56×3=168(本)(2)14×6=84(本)84+84=168(本)(3)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5、探究竖式写法,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1 4×1 2————2 8——14×2的积1 4 ——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1 6 8答:一共买了168本。
6、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2 3 1 1×1 3 ×2 2——————2、啄木鸟治病2 23 4×4 3 ×1 2——————6 6 6 88 8 3 4——————1 5 4 4 0 8()()3、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14×12=168(本)(1)14×4=56(本)(3)14×10=140(本)56×3=168(本)14×2=28(本)(2)14×6=84(本) 140+28=168(本)84+84=168(本)1 4×1 2————2 8——14×2的积1 4 ——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1 6 8答:一共买了168本。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 板书内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
(3)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六、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巩固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及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 教学效果是否满意:根据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评价教学效果。
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完整)最新⼈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能够⽐较熟练地⼝算整⼗、整百数乘⼀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位数的计算⽅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会⼝算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
过程与⽅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措施:1、让学⽣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法。
2、让学⽣主动探索计算⽅法。
3、加强估算,⿎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的⽬标。
课时安排:课时⼝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位数的⼝算(41页例1)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会进⾏⼀位数成两位数的⼝算过程与⽅法2、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教学难点:掌握⼀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具准备:⼝算卡⽚等。
教学过程:⼀、导⼊新授⼝算下⾯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选两题,说说⼝算⽅法。
⼆、探索发现1、独⽴尝试(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提出问题。
(3)从学⽣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2、组内交流(1)请学⽣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法。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龙门中心小学白清霞2013年4月9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80×30=900×10= 60×70=
21×20= 88×10=13×30=32×20=
2、笔算:
24×3=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方法一:
把12分成2和10两部分,我们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方法二:笔算
2 4 2 4 4 8
× 2 × 1 0 +2 4 0
4 8 2 4 0 2 8 8
……
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2 4
× 1 2
4 8 ……….24×2 的积
2 4 0 ………24×10的积
2 8 8 ………24×12的积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为此,我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
三、畅游儿童乐园——巩固提升
1、计算密码:
完成课本63页的做一做
2、避开陷阱(每条路上都有一道题,如果错了说明有陷阱,对了可以顺利通过。
)
2 1
3 3 2 3
╳ 2 3 ╳ 1 3 ╳ 3 2
6 3 9 9 4 6
4 2 3 3 6 9
1 0 5 3
2 9 7
3 6
3、进入老虎园解决问题
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4、请你当个小雷锋,计算出正确的门票收入
2 ■
╳■ 4
■ 8
■ 6
7 ■ 8
动物园的阿姨把今天的收入清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今天的门票收入吗?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环节通过闯迷宫、避陷阱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练,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设计意图:课尾对本课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2 4 × 1 2 =288(元)
2 4
× 1 2
4 8 ……2 4 × 2的积
2 4 ……2 4 × 1 0的积
2 8 8 ……2 4 × 1 2的积
答:一共要付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