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各种标准的测试工况与要求
空调器国家标准

类型 气候环境 最高温度
T1 温带气候
43℃
T2 低温气候
35℃
T3 高温气候
52℃
h
5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一、通用 要求
二、性能 要求
三、可靠 性要求
空调器要求
h
6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一、通用要求
1 热泵型空调器的热泵额定( 高温) 制热量应不低于其 额定制冷量; 对于额定制冷量不大于7.1 k W的分体式热泵 空调器, 其热泵额定( 高温) 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 量的1.1倍。
h
15
GB 21551.6-201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 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1、有害物质要求
有害物质 臭氧浓度(出风口5cm处) 紫外线强度(装置周边5cm处) TVOC浓度(出风口20cm处) PM10浓度(出风口20cm处)
指标 ≤0.10mg/m³ ≤0.50µW/cm² ≤0.15mg/m³ ≤0.07mg/m³
2 空调器的构件和材料:空调器的保温层应有良好的 保温性能和具有阻燃性、且无毒无异味。
3空调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如: 具有抑制、 杀灭细菌 功能的空调器、 具有负离子清新空气功能的空调器等) 应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h
7
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
二、性能要求
1 制冷系统密封性能: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 泄漏。
房间空气调节器:一种向密闭空间、 房间 或区域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它 主要包括制冷和除湿用的制冷系统以及空气 循环和净化装置,还可包括加热和通风装置 (它们可被组装在一个箱壳内或被设计成一 起使用的组件系统),简称空调器
空调性能检测培训资料

空调性能检测培训资料目前测试中心的性能测试工况室共有8个工况室,分别是:工况2室、工况3室、工况4室、分体焓差室、柜机焓差室、焓差1、2、3室、一拖三试验室、20匹可靠室。
这些工况室主要是测试我们空调的性能项目的,主要的测试项目有:最大制冷运行试验、最小制冷运行试验、凝露试验、冷凝水排除试验、冻结试验、自动除霜试验、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试验、最大制热运行试验、最小制热运行试验等。
各种性能项目的试验方法和判定如下:一、最大制冷运行试验1试验方法:1.1工况:按被测机所使用地区的国家标准或委托部门提供的工况条件,国内销售空调器按GB/T 7725-1996中规定如下表:干球温度读数与规定值允许有+1.0℃偏差;湿球温度读数与规定值允许有+0.6℃偏差;1.2转状况:(1)运行模式:【制冷强】(2)新风门:【全闭】(3)送风口:【最大】(4)温控器:【最低温度点或试运行状态】1.3试验过程:按被测机所使用地区的国家标准或委托部门提供的要求进行试验,将试验情况记录。
试验电压为额定电压的(额定电压下限)90%和(额定电压上限)110% (对于电压为240V或以上,高压应为额定电压上限的106%);并调节供电设施,使得在空调停止运行时,电源插头电压升幅控制在3%以下,电源调好后在低压和高压两次测试情况都不可再调。
然后,在低压和高压下,分别待工况稳定后,连续运行1h,再断电停机3min(此时电压上升不超过3%),再启动运行1h。
试验中应记录下空调稳定时的电压、电流、消耗功率及各测点温度。
2判定:按被测机所使用地区的国家标准或委托部门提供的标准进行判定;国内销售空调器按GB/T 7725-1996和QJ/MK02.001-2001a中规定:空调器各部件不应损坏,压缩机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25℃。
冷中温度不应超过65℃,在连续1小时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但停机3min后,起动运行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或出现电控保护,复位时间不得超过30min,若复位时间大于5min而小于30min的应再连续运行1 h。
变频空调的检测

技术文摘 - 变频空调器的检测----------------------------------------------------------------------------------安全测试:房间空调器安全检测依据的标准是GB4706.32和GB4706.1,(对应于IEC60335-1和IEC335-2-40)。
其中,变频和定频空调检测有较大区别的有以下章节:输入功率、发热、泄漏电流、非正常及压缩机堵转,下面以输入功率和发热为例作简单阐述。
——输入功率作过空调器检测的人都知道,空调器试验的环境工况对空调器的检测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定频空调,就输入功率来说,在制冷运行状态下,一般是室内室外工况温度越高,则输入功率越大。
所以,测试时,一般将环境工况设定在最大制冷运行工况(室内干球32℃/湿球23℃,室外干球43℃/湿球26℃),空调器设定为高风,通风格栅设为最通风的状态,运行至稳定。
空气制热时情况如果没有辅助电加热,情况和制冷基本一样,环境工况设定为最大运行制热工况(室内干球27℃/湿球24℃,室外干球24℃/湿球18℃),空调器设定为低风,通风格栅设定为最不利通风状态,运行至稳定。
如果带有辅助电加热,除了上述试验外,还要增加以下试验:将环境工况降低至辅助电加热能同时启动,但室内的温度不能低于室外的温度,运行至稳定。
而对变频空调则不一样。
变频空调器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当刚启动时,一般会以最大的能力输出以达到迅速达到目标温度的目的,但是,出于对系统的保护,变频空调器同时采集系统的压力(如吸、排气压力),温度(如冷凝器、蒸发器温度)和电流(如压缩机电流)等参数,对系统进行调控,所以,启动时的大功率的输入一般只会持续十多分钟或半小时,图一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曲线。
正常制冷运行中,当室外的温度升高时,压缩机的负荷加大,排气温度、压力,压缩机输入电流都将增加,当负荷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变频空调出于系统保护的需要,会降低输出频率和电压,从而降低输入功率,故室外工况越恶劣时,功率往往不是所求的值。
GBT7725-2004 空调性能标准概述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5151-1994《不带风道的空气调节器和热泵的试验及测定》---附录E等效采用JRA4046-1999《房间空气调节器的季节消耗电量的计算基准》---附录F等效采用JRA4033-2000《多连式房间空气调节器》--本标准适用的空调器范围:---采用空气冷却或水冷冷凝器---制冷量在14000W以下---本标准与GB/T7725-1996相比的主要变化•增加了对新技术的要求和关注:对再生资源的利用、电磁兼容性、可靠性。
•调整和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噪音、能效效率•增加了“转速可控型空调器”产品的要求、试验及季节能效消耗效率的计算•增加了“一拖多空调器”产品的要求、试验及标识•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多种类型的焓值法试验装置等。
术语:•房间空气调节器•热泵•制热用电热装置•制热用辅助电热装置•制冷量•制热量•制冷消耗功率•制热消耗功率•能效比(EER)•性能系数(COP)•循环风量•房间型量热计•空气焓值法•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空调器运行时,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其压缩机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3级以上或者连续变化的空调器(简称变频空调器)•容量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空调器运行时,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压缩机的转速不变,其有效容器输气量(制冷剂质量流量)发生3级以上或无级变化的空调器。
•一拖多房间空气调节器一种向多个密封空间、房间或区域直接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的设备。
它主要是一台室外机组与多于一台室内机组相连接,可以实现多室内组同时工作,部分室内机组同时工作或单独室内机组工作的组合体系统产品分类•按使用气候类型分:T1、T2、T3•按结构形式分:整体式、分体式、一拖多•按功能分:冷风式、热泵式,电热式•按压机控制分:定频、变频、变容性能测试通用要求•空调器应符合本标准和GB4706.32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热泵型空调器的热泵额定(高温)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量,对应额定制冷量不大于7.1KW的分体式热泵空调器,其热泵额定(高温)制热量应不低于其额定制冷量的1.1倍•空调器的构件合和材料•a)空调器的构件和材料的镀层和涂层的外观应良好,室外部分应有良好的耐候性能•b)空调器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具有阻燃性,且无毒无异味•c)空调器制冷系统受压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他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
空调测试标准

功率,电流测试要求(Cl. 10)
电流符合性检查:
功率,电流测试要求(Cl. 10)
注意点: 1. 无辅助电加热空调属于电动器具; 2. 带辅助电加热空调属于组合器具; 3. 如果产品的电压是一个范围,需要标
注对应的功率范围。如果器具仅仅标注 一个功率,则该对应功率的测量点是电 压范围的平均值。
裸导体:测试力2N; 可触及表面:30N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要求 示例:
金属外壳
外壳变形
裸导体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要求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要求(Cl.29)
Cl. 基本绝缘:2.0mm; 附加绝缘:2.0mm 加强绝缘:3.5mm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要求(Cl.29)
变压器过载测试(Cl.17)
但是,如果变压器是安全失效变压器(failsafe),需要按照EN 60558-1的Cl. 15.5的 要求进行测试:
测试样品数量:3个
每一个样品按照正常使用安装在胶木板上。测 试电压:1.06Un;
正常测试中产生最高温升的输出绕组加载, 1.5倍的rated output current(或者,如果这不 可能,取最大的输出电流);运行稳定或者变压 器失效;
功率,电流测试要求(Cl. 10)
例如额定电压范围AC 220-240V;额定功 率1500W;则该额定功率对应的电压是AC 230V。
4. 器具最大的运行电流(选择电源线参 考用),必须是在电压范围内测得最大 的电流。
功率,电流测试要求(Cl. 10)
影响因素: -压缩机,电机,加热元件; -压缩机管路系统 -压缩机制冷剂量等
测试要求( D0.5mm)
温度测试要求(Cl.11)
GBT7725-2004空调器性能标准2005

18
空气焓值法
试验房间的要求:
如果对试验房间的室内工况有要求,则此房间或区 域应能使工况维持在规定允差内,在试验时装置周 围的空气速度不超过2.5m/s。 如果对试验房间或区域的室外工况有要求,则应具 有足够的体积和使试验中空调器的气流场不能改变。 试验房间的尺寸,除了正常安装所要求的距地或墙 之间的尺寸外,应使房间任一表面到空调器的送风 口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8m,到空调器的其他任一表 面的距离不小于0.9m房间再处理机组的送风量应不 小于室外部分空气流量。在空调器送、回风方向的 气流,要求工况稳定,温度均匀,低速。
calorimeter)
空气焓值法 (Indoor air-enthalpy method )
12
- BTIHEA -
房间热平衡量热计
特点:
1.
2.
3.
避免了对容易产生较大误差的风量和空 调进出风口的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 通过同时测量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参数, 测量结果自身有校验,保证测量的可靠 性。 测量装置比较复杂,要求操作人员的素 质较高。
19
- BTIHEA -
空气焓值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qha1 ha 2 ' V n 1 Wn
Φ― 空调器室内侧总制冷量,W; q― 空调器室内测点的风量,m3/s; ha1 ― 空调器室内回风空气焓值,J/kg; ha2 ― 空调器室内送风空气焓值,J/kg; V’n ― 喷嘴处湿空气比容,m3/kg; Wn ― 喷嘴处的空气湿度,kg/kg干。
- BTIHEA -
13
房间热平衡量热计
工作原理:
1.
2.
3.
空调器8项技术指标.doc

空调器8项技术指标为规范空调器的生产,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了空调器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及相应的测量方法。
显然,空调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不仅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判断其运行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
因此,空调的销售、安装、维修人员均应清楚其含义,以便于更好地从事销售活动以及对空调器的故障进行判断检修。
从使用与维修的角度应了解的空调器技术指标主要有制冷量、制热量、循环风量、消耗功率等8项。
1、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除去的热量称为制冷量,单位为W。
空调器制冷量又有名义制冷量和实测制冷量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冷量,其工况(可理解为环境条件)按国家标准GB/T 7725--2004规定为:室内测,干球温度27℃,湿球温度19.5℃;室外测,干球温度35℃,湿球温度24℃。
后者为空调器非上述工况制冷运行时的实际制冷量。
前述国家标准规定:实测制冷量应不低于名义制冷量的95% 。
顺便指出,国产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量单位过去曾用千卡或大卡(kcal/h ),它与千瓦(kW)的关系为1 kW =860 kcal/h1 kcal/h=1.16W另外,国外对空调器的制冷量常用马力(hp,俗称匹,用P表示)来分挡,匹与制冷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近几年,国内也习惯上将空调器的制冷量称为匹,一般名义制冷量为2500W,3500W,5000 W.7500 W,12000 W时,分别称为1,1.5,2,3,5匹,其余规格则分别冠以“小”或“大”。
2、制热量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称为制热量,单位为W。
空调器的制热量也有名义制热量和实测制热量之分。
前者是指空调器铭牌上标称的制热量,其工况按国家标准GB/T 7725一2004规定为:室内测,干球温度21.0℃,湿球温度未规定;室外测,干球温度7. 0℃,湿球温度6.0℃。
后者是指空调器在非上述工况进行制热运行时的实际制热量。
空调机的必测试验焓差试验

对行业影响及意义
推动空调机技术进步
焓差试验方法的应用将推动空调机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品性能 的提升和优化。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通过焓差试验方法对空调机性能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消费者选择 性能更优的产品,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焓差试验方法的应用将促进空调机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行业向更高 标准、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焓差数据还可以用于计算空调机的能效比(EER)和性能系数(COP),评估空调 机的能效水平。
空调机性能评价
01
02
03
根据焓差数据,可以对 空调机的制冷或制热性 能进行评价。例如,制 冷量、制热量、EER和
COP等指标。
空调机的性能评价还需 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噪 音、振动、可靠性等。
通过性能评价,可以了 解空调机的优缺点,为 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
评估空调机的能效比
焓差试验可以测量空调机在特定条件下的能耗, 进而计算其能效比(EER或COP),为产品的能 效标识提供依据。
检测空调机的稳定性
通过长时间、连续的焓差试验,可以观察空调机 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以及可能出现 的故障或问题。
焓差法原理及应用
焓差法原理
焓差法是一种基于热力学原理的测试方法,通过测量空调机进出口空气的焓差 来计算其制冷/制热量。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本次试验成功验证了焓差试验方 法在空调机性能测试中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 力支持。
空调机性能评估
通过焓差试验,我们获得了关于 空调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数据 ,为产品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
与传统试验方法的
对比
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焓差试验 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能够更好地反映空调机的实际 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ted Capacity
Less than 6000 Btu/h
6000 to 7999 Btu/h
8000 to 13999 Btu/h
14000 to 19999 Btu/h
20000 Btu/h or more
EER<1.89
For Split Type
Energy Efficiency Grade
Grade 1
Grade 2
Grade3
Grade 4
Grade 5
EER(W/W)
≥3.04
3.04>EER≥2.72
2.72>EER≥2.46
2.46>EER≥2.15
EER<2.15
三、印度
For Split Type
15.6-18.0
18.1-25.0
25.1-30.0
30.1-37.5
37.6-45.5
45.6-65.0
EER of Cooling (W/W)
EER≥2.25
EER≥2.30
EER≥2.35
EER≥2.40
EER≥2.45
EER≥2.50
EER≥2.55
EER≥2.60
EER≥2.65
2.9>EER≥2.75
3.05>EER≥2.9
3.2>EER≥3.05
3.35>EER≥3.2
3.5>EER≥3.35
3.65>EER≥3.5
3.8>EER≥3.65
EER≥3.8
Three Phase Power
Rated Capacity (kW)
<10.0
10.0-12.5
12.6-15.5
15
21
15
21
----
20
15
7
6
27
----
24
18
27
24
27
24
20
12
2
1
印度
27
19
35
30
35
24
46
27
21
16
21
16
21
----
7
6
24
----
21
15.5
27
24
27
24
其他地区
27
19
35
24
32
23
43
26
21
15
21
15
21
----
20
15
7
6
27
----
24
18
27
24
5. IS 1391(Part 2) (SPLIT AIR CONDITIONERS)
6. PNS 240:1989 (Method of Testing and Rating Room Air Conditioners)
7. GB/T 7725-1996房间空气调节器
各地区的能效要求--空调
一、美国----窗式空调器
2. ISO 5151:1994(E) (Non-ducted Air –Conditioners and Heat Pumps-Testing and Rating)
3. SSA 385/1983 (METHODS OF TESTING ROOM AIR CONDITIONERS)
4. AS 1861.1-1988(Air-conditioning units—Methods of assessing and rating performance Part 1)
24
18
27
24
27
24
20
12
2
1
中东
29
19
46
24
29
19
54
24
21
16
21
16
21
----
7
6
27
24
27
24
北美
26.7
19.4
35.0
23.9
32.2
22.8
43.3
25.6
21.1
15.6
2.1
15.6
21.1
----
8.3
6.1
26.7
----
23.9
18.3
26.7
23.9
26.7
27
24
20
12
2
1
国内
27
19
35
24
32
23
43
26
21
15
21
15
21
----
20
18
27
24
27
24
20
12
2
1
参考标准:
1. ANSI/AHAM RAC-1-1992(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Room Air Conditioners)
各地区的标准测试工况--空调
适用地区
名义制冷(℃)
最大制冷(℃)
最小制冷(℃)
冻结试验(℃)
名义制热(℃)
最大制热(℃)
凝露/凝排(℃)
自动除霜(℃)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室内
室外
欧洲
27
19
35
24
32
23
43
26
21
15
21
15
21
----
20
15
7
6
27
----
9.6
8.6
五、澳洲
Single Phase Power
Star rating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EER of Cooling (W/W) (average of three units)
EER<2.15
2.3>EER≥2.15
2.45>EER≥2.3
2.6>EER≥2.45
EER(Btu/Wh)
9.7
9.7
9.8
9.7
8.5
二、香港
For Widow Type
Energy Efficiency Grade
Grade 1
Grade 2
Grade3
Grade 4
Grade 5
EER(W/W)
≥2.66
2.66>EER≥2.38
2.38>EER≥2.15
2.15>EER≥1.89
23.9
南美
27
19
35
24
32
23
43
26
21
15
21
15
21
----
20
15
7
6
27
----
24
18
27
24
27
24
20
12
2
1
澳洲
27
19
35
24
32
23
43
26
21
15
21
16
21
16
20
15
7
6
27
----
24
18
27
24
27
24
20
12
2
1
东南亚
菲律宾
27
19
35
27
32
23
43
28
21
Rated Capacity (kcal/h)
3000
4500
6000
7500
9000
Max Power Consumption (kw)
1.7
2.6
3.4
4.5
5.4
四、菲律宾
Rated Capacity (kJ/h)
Below 12000 kJ/h
Above 12000 kJ/h
EER (kJ/Wh)
2.75>EER≥2.6
2.9>EER≥2.75
3.05>EER≥2.9
3.2>EER≥3.05
3.35>EER≥3.2
3.5>EER≥3.35
EER≥3.5
COP of Heating (W/W) (average of three units)
EER<2.45
2.6>EER≥2.45
2.75>EER≥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