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语言《大卫不可以》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大卫不可以》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内容,知道大卫在生活中的不正确行为及其后果。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绘本《大卫不可以》一本2. 大卫的图片若干3.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4. 贴纸、剪刀等手工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看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说出大卫的名字,并询问幼儿对大卫的了解。
2. 讲述: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大卫在故事中的不正确行为及其后果。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大卫行为的看法,让幼儿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好,并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4. 操作: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为大卫画上一件合适的衣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大家一起来评选出“最佳设计师”。
四、活动延伸2. 环境创设:教师将绘本故事制作成海报,贴在班级环境中,让幼儿随时回顾故事内容。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大卫的家”,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操作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检验活动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回顾《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2. 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为什么大卫不可以做某些事情,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七、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讲述绘本故事。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复习故事:教师简要回顾《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2.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大卫为什么不可以做某些事情,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
幼儿园《大卫不可以》中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卫不可以》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大卫的行为和后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讲述大卫的行为和后果。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表演,增强体验感。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故事课件:展示《大卫不可以》的故事情节。
3. 教学道具:大卫角色头饰、场景图片等。
4. 分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幼儿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大卫不可以》的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大卫的行为和后果。
3. 图片观察:展示故事中的图片,让幼儿描述大卫的行为,并讨论其后果。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大卫,体验故事情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表演等。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讲述故事、描述图片和讨论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3.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和道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 主题活动:开展“遵守规则,做个好孩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故事延伸:邀请家长分享其他有关遵守规则、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或实例。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反思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2. 幼儿学习效果:分析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3. 教学内容安排: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

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5篇第一篇:中班语言教案:大卫不可以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教学准备:幻灯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你们又调皮的时候吗?你们调皮的时候会做什么?2、有位美国的小男孩他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他的名字叫大卫,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吧!3、出示大卫头像:大卫长得什么模样?二、阅读理解故事1、出示大卫妈妈这是谁呢?(大卫妈妈)做这个动作表示妈妈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生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原因让妈妈那么地生气。
2、分段读绘本3-5页看图一师:大卫为什么这么脏,他会把家里弄成什么样?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看图二师:大卫在干什么?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看图三师:洗好澡的大卫是怎么做的?妈妈会对大卫怎么说呢?3、看绘本6-8页整体看6-8页师:谁来说说,吃饭的时候大卫做了些什么事情,妈妈又会对他说些什么?4、看绘本第9页师: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大卫回房间睡觉,大卫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谁来学一学(丰富词:垂头丧气)5、看绘本第10页师:大卫怎么样扮演飞人的?他为什么会想到扮演飞人?妈妈会说什么?5、图11:师:又发生了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说说。
6、图12:师:花瓶打碎了,大卫感到怎么样?(紧张、害怕、难过、后悔、委屈)你们猜猜看,这时候妈妈会对大卫说些什么呢?7、讨论:你觉得大卫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说出理由(顽皮、可爱)妈妈又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呢?你觉得妈妈爱大卫吗?8、图13:闯祸的大卫伤心、难过、后悔、懊恼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对大卫说“不行,不可以呢?” 小结:大多数的时候妈妈的批评也是爱。
三、完整欣赏绘本:师:我们把《大卫,不可以》的故事,一起完整的来看一看,说一说吧!全书用得主色调是橙色也有生气的意思。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活动反思活动反思: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规则意识。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规则意识。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大卫不可以》、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向幼儿展示了绘本《大卫不可以》,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然后,我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不可以做的事情呢?”让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述:我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了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大卫做不可以做的事情的后果,以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些行为是不可以的。
3. 讨论:我提问:“大卫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呢?”让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理解到大卫应该遵守规则,不应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
4. 实践:我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用剪刀剪下来,然后用胶水贴在画纸上。
这个过程中,我强调了“不可以剪刀剪到手,不可以胶水粘到眼睛”,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规则意识。
5.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大卫在故事中做了哪些不可以做的事情。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次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绘本阅读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大卫,不可以》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主题,学会遵守规则。
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不犯大卫的错误。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大卫,不可以》、大卫的图片、画纸、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椅,光线适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向他们展示大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卫的表情和动作。
2. 主体活动:a)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行为,以及为什么大卫被妈妈说不可以。
b)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大卫行为的看法,引导幼儿认识到大卫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c) 情景模拟:让幼儿分组,模拟大卫的行为,讨论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
3. 延伸活动:a) 绘画:让幼儿画一画大卫,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b)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大卫,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大卫学会遵守规则的过程。
五、作业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学会遵守规则,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自我反思:让幼儿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大卫的错误行为,如何改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2. 情景模拟: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表达大卫行为的不可以。
3. 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表现出大卫遵守规则的场景。
七、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的细节内容。
2. 大卫行为的不可以及其原因。
3.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八、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幼儿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活动反思活动简介本次语言活动是一次以阅读《大卫不可以》为主题的绘本阅读活动。
本次活动面向幼儿园中班,主要目的是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感受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一次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活动目标本次活动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2.培养幼儿的叙事和理解能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本次活动需要准备的物品如下:1.《大卫不可以》绘本。
2.讲故事时用的图片卡片。
3.红、黄、绿三个气球。
4.红、黄、绿三个小棒子。
5.用于收集幼儿想法的纸条和笔。
6.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
活动流程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绘本阅读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主持幼儿听《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的故事。
故事讲解需要按照绘本的故事情境和情节来讲述。
环节二: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根据《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大卫的行为不对,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当为什么大卫会做出不对的行为呢?”,然后请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让一位代表将讨论结果报告给全班。
环节三:小游戏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把幼儿分成三组,给每组各三个气球和三个小棒子,并告诉幼儿只能用小棒子来打气球,不能用手,看哪个组的气球最先全部打破。
环节四:收集想法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讨论。
活动反思本次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良好,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有了很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想出了很多很好的解决方法,并且能够为自己的想法进行辩护和表达。
小游戏中,幼儿的合作精神更加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幼儿们的互相信任和尊重。
最后,在幼儿们交流想法的环节中,他们自发地提出了很多有思想深度和启迪性的想法,使得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发现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语言《大卫不可以》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大卫不可以》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大卫在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2. 学会说“大卫,不可以”这句话,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培养幼儿自我约束能力和规则意识。
4. 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卫不可以》2. 大卫手偶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大卫手偶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不良行为。
3. 讨论:故事中大卫为什么要说“大卫,不可以”?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大卫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5. 创作环节:分组进行创作,可以用画笔、彩泥等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说“大卫,不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大卫的不良行为”展示区,让幼儿自我监督和提醒。
3. 角色扮演:在角色区设置“大卫的家”,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大卫,不可以”的情况,评价活动效果。
3.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大卫不可以》2. 大卫手偶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角色扮演服装5. 教学音频:《大卫不可以》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大卫手偶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大卫的不良行为。
3. 讨论:故事中大卫为什么要说“大卫,不可以”?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大卫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5. 创作环节:分组进行创作,可以用画笔、彩泥等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中班语言说课《大卫不可以》教案

中班语言说课《大卫不可以》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2.能够模仿老师正确地朗读故事。
3.能够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展示所学内容。
二、教学准备1.《大卫不可以》故事书。
2.教师笔记本,课件。
3.背景音乐、音响设备(选用《大卫不可以》为背景音乐)。
4.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绘画用品。
三、教学流程Step1:引入老师用音箱播放《大卫不可以》的背景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讲述大卫不可以乱丢东西的故事,《大卫不可以》。
请同学们认真听讲,并思考:大卫为什么不可以乱丢东西呢?Step2:朗读故事老师边朗读故事,边使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简单地介绍故事中所涉及到的场景、人物。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会让孩子们与自己一起朗读,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Step3:理解故事讲完故事后,老师会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背后所传达的道理:为什么不可以乱丢东西呢?乱丢东西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乱丢东西的情况发生?同时,老师会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细节,巩固所学内容。
Step4:绘画、表演展示为了巩固幼儿们学习到的内容,老师会让孩子们进行一些互动,例如:让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故事中的人物或情景;或者让幼儿进行表演,模仿故事中所涉及到的情节,以空间感受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
Step5:总结教师为孩子们总结本讲学习内容,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困难,再次强调故事中不可以随意乱丢东西的道理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法:通过互动式课堂与游戏等方式,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激发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更好地吸收教育内容。
2.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其自然融入到学习中。
五、课后延伸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深入思考不同场景不同行为方式,如何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言行举止。
同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讲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感受到故事的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中班《大卫不可以》
设计意图:
中班年龄的孩子有意性行为开始萌芽,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能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
但是对于“妈妈的爱”的道理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他们只能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如:妈妈给我买衣服是爱我,妈妈亲亲我是爱我,当妈妈批评他们或者说不可以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不爱我。
《大卫不可以》的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大卫总是做出些调皮的事情,妈妈一次次地对他说“不可以”,使他对妈妈是否爱他产生了怀疑。
这个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孩子们也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总是对自己说不可以,所以这个故事对中班幼儿非常具有教学价值。
教师在活动中并不是将所有的绘本画面都选用,而是通过分析教材选择了几个角度,分别从观察画面、感受大卫的顽皮个性,体验妈妈的担心,体验妈妈的辛苦,体验妈妈的安慰这四个角度进行选材。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采用开放性的提问,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进行猜测和讲述,留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
2、理解妈妈的爱和关怀,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重点: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难点: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看到或者猜测到的内容,理解妈妈的爱和关怀。
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PPT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主角——观察画面、感受大卫的顽皮个性
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卫,不可以”。
看,这就是大卫,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小孩?
2、瞧,他站在哪里呀?(站在这叠书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3、他站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想干吗?(小鱼的表情是怎样的?)
4、大卫真调皮,不但站在叠起来的书上,手里还捧着装着满满水的鱼缸,真是危险啊!看了真让人觉得害怕。
5、你们觉得大卫他自己害怕吗?(哪里看出来他不害怕)
6、还好这时候妈妈看见了,对大卫说“大卫不可以,你这样做太危险了,会弄伤自己的,赶快下来。
”
7、妈妈对大卫说了什么?
8、还好妈妈及时赶到,解救了正在危险中的大卫,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多危险的事情呢。
二、重点阅读——妈妈无时无刻关注着大卫,体验妈妈对大卫的爱
(一)、阅读图片“大卫快回来”——体验妈妈的担心
1、大卫怎么了?
2、他这样光着身子在街上跑会怎么样?
3、这样光着身子在街上跑可能会发生这么多的危险,他自己却不知道,看在眼里的妈妈却担心的不得了。
4、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才能让大卫明白这些道理呢?
5、听了你们说的话,大卫总算回来了,妈妈这才放心,大卫真是太调皮了,总是让妈妈担心。
(二)、阅读图片“回房间去”——体验妈妈的辛苦
1、大卫怎么不高兴的样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夜深了,妈妈叫他去睡觉,他却不高兴了。
3、已经这么晚了,大卫的妈妈睡觉了吗?
4、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呢?
5、妈妈已经很累了却陪伴着、照顾着大卫,妈妈多辛苦呀。
6、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呢?
(三)、阅读图片“打碎花瓶”——体验妈妈的安慰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这次大卫知道自己做错了,伤心、难过、躲在角落里哭了起来。
3、什么事也曾经让你伤心难过过?
4、原来每个人都和大卫一样,总会遇到让自己伤心的,难过的,后悔的事
情,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5、妈妈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我们开心起来,妈妈真是伟大!
6、大卫的妈妈跟你们的妈妈一样伟大吗?来看看大卫的妈妈是怎么安慰他的。
7、现在大卫的表情看上去是怎样的?
三、情感升华——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1、谁还记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吗?
2、听了故事谁能告诉我妈妈为什么总是要对大卫说“不可以”呢?
3、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做错很多的事情,在妈妈对我们说不可以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爱我们。
4、你爱的你的妈妈吗?怎样让妈妈知道我们是爱她的呢?
5、你们说的都很好,相信妈妈知道你们这么爱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总是会对孩子说“不可以”,这个不可以其实蕴含了妈妈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却不懂得这个道理,这个绘本故事蕴含了这个道理。
但是怎样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却不容易,本次活动从大卫的性格特点入手,截取了绘本故事中三个有趣的画面,三个画面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画面,逐渐将道理渗透在提问中,让孩子慢慢体会妈妈的爱,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专家点评
张爱莲上海市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此活动选材十分讨巧,着眼于幼儿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讲述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让孩子自己讲出了原来妈妈对自己说“不可以”是爱的表现,是为了自己好。
在分析教材中老师也十分有想法,选取的角度很适宜,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妈妈的爱。
在活动中老师的提问设计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死板的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所有的提问给孩子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同样的提问孩子们有不同的答案出现,
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